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起点。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而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则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必修课。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舞台。
一、基本流程
它是一个整体教学思路,或者说是一种教学策略。内容包括:本节课用什么案例引入?引入的方法、手段?主要探究什么问题?形成什么理念?对学生的践行要求等。基本流程用图表来展示。有了教学的基本流程图,我们对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的总体思路,就比较清楚了。这好比是盖房子有了一张蓝图。每个框题,也就是一节课应该是要有一个流程图。
二、情境导入
1.事例——情境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的内容,运用一定事例,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实际上就是“举例”,这应该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一课的引言,本课引言是一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件事作为场景,并以时间安排上的冲突为切入口,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再如:教材第88页“感受身边的变化”,通过杨妈妈和她的女儿所记的账本的比较,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越来越好:温饱—小康。从账本记载的内容和方式来看:家庭消费支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支出的数额大小明显发生了变化。感受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民生活所发生的变化。
2.问题——情境
提问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自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陶行知:“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既丰富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利于学生思维活动铺开,让学生展开想象,开发学生智力。
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例如:教材第4页“我的角色我的责任”对设置的情境:支付赔款,提出三个问题,层层深入。第三个问题“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有一定讨论空间和思维力度,因为按照文化传统习惯,父母为孩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孩子接受时则心安理得,不必为此承担责任。这个事例中,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学生可能会有赞成和不赞成两派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会有帮助的
3.对比——情境
例如:教材第49页“坚持对外开放”,在国产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倾向:一是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自创品牌。二是应该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观点的?
4.反思——情境
教材第101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四幅图——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这样一些行为:上公交车你推我搡,互不相让;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恶意谩骂他人。你是否遭遇过上述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
三、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师生活动都要求在课堂上完成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重视整个的互动过程,也就是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在未来课堂上知识的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的知识。
1.对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如何认识?
关键是教师要明确每一个互动:目的是什么?结合教学目标来确定;怎样来互动?师生平等交流、讨论、探索; 互动的结果?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材上“互动”的具体操作
(1)学生填写,如第6、14页,随堂进行,教师指导;
(2)学生反思,如第15、141页,学生思考后随堂回答;
(3)故事续写,如第26页,随堂先准备后发言;
(4)与人交流,如第27、45页,同位之间或小组交谈;
(5)观点辨别,如第48、49、50页,学生发言、探究;
(6)学生思考,分易和难,如体会、举例、选择、设想等,即时回答如第78页,有一定难度的题,让学生讨论后再回答(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7)制作表格,如第12、89页,课后完成并在课堂上展示;
(8)收集资料,如第32、93页,根据需要课前或课后进行;
(9)图片展览,如第113页,课后延伸;
(10)判断正误,如第84页,让学生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探究;
(11)采访,如第37页,课后进行;
(12)行为要求——做,如第43、62页,课后落实;
(13)调查,如第52页,课后进行,可以个人,也可以小组为单位;
(14)演说,如第57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准备后说或即兴演说。
四、形成观点
新课程要突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这些“观点”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教师帮助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在于帮助,通过情境引入来体验、感受,师生共同的探究,从而帮助学生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五、学生践行
思想品德情感、意识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实践。思想政治课强调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倡参与、体验、讨论、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总之,新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而组织编写的。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理念,能使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有利学生勤于动手,促使学生善于反思,能让学生乐于合作。
一、基本流程
它是一个整体教学思路,或者说是一种教学策略。内容包括:本节课用什么案例引入?引入的方法、手段?主要探究什么问题?形成什么理念?对学生的践行要求等。基本流程用图表来展示。有了教学的基本流程图,我们对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的总体思路,就比较清楚了。这好比是盖房子有了一张蓝图。每个框题,也就是一节课应该是要有一个流程图。
二、情境导入
1.事例——情境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的内容,运用一定事例,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实际上就是“举例”,这应该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一课的引言,本课引言是一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件事作为场景,并以时间安排上的冲突为切入口,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再如:教材第88页“感受身边的变化”,通过杨妈妈和她的女儿所记的账本的比较,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越来越好:温饱—小康。从账本记载的内容和方式来看:家庭消费支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支出的数额大小明显发生了变化。感受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民生活所发生的变化。
2.问题——情境
提问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自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陶行知:“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既丰富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利于学生思维活动铺开,让学生展开想象,开发学生智力。
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例如:教材第4页“我的角色我的责任”对设置的情境:支付赔款,提出三个问题,层层深入。第三个问题“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有一定讨论空间和思维力度,因为按照文化传统习惯,父母为孩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孩子接受时则心安理得,不必为此承担责任。这个事例中,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学生可能会有赞成和不赞成两派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会有帮助的
3.对比——情境
例如:教材第49页“坚持对外开放”,在国产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倾向:一是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自创品牌。二是应该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观点的?
4.反思——情境
教材第101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四幅图——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这样一些行为:上公交车你推我搡,互不相让;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恶意谩骂他人。你是否遭遇过上述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
三、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师生活动都要求在课堂上完成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重视整个的互动过程,也就是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在未来课堂上知识的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的知识。
1.对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如何认识?
关键是教师要明确每一个互动:目的是什么?结合教学目标来确定;怎样来互动?师生平等交流、讨论、探索; 互动的结果?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材上“互动”的具体操作
(1)学生填写,如第6、14页,随堂进行,教师指导;
(2)学生反思,如第15、141页,学生思考后随堂回答;
(3)故事续写,如第26页,随堂先准备后发言;
(4)与人交流,如第27、45页,同位之间或小组交谈;
(5)观点辨别,如第48、49、50页,学生发言、探究;
(6)学生思考,分易和难,如体会、举例、选择、设想等,即时回答如第78页,有一定难度的题,让学生讨论后再回答(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7)制作表格,如第12、89页,课后完成并在课堂上展示;
(8)收集资料,如第32、93页,根据需要课前或课后进行;
(9)图片展览,如第113页,课后延伸;
(10)判断正误,如第84页,让学生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探究;
(11)采访,如第37页,课后进行;
(12)行为要求——做,如第43、62页,课后落实;
(13)调查,如第52页,课后进行,可以个人,也可以小组为单位;
(14)演说,如第57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准备后说或即兴演说。
四、形成观点
新课程要突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这些“观点”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教师帮助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在于帮助,通过情境引入来体验、感受,师生共同的探究,从而帮助学生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五、学生践行
思想品德情感、意识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实践。思想政治课强调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倡参与、体验、讨论、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总之,新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而组织编写的。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理念,能使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有利学生勤于动手,促使学生善于反思,能让学生乐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