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极强的学科,在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均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且初中数学已然与小学相比在难度上有了质的提升。想要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务必要切实加强教学模式和策略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而有效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本文主要从问题导向的角度和“321”高效课堂创新模式的实施层面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有效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字】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中图分类号】G633.6【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51-01
前言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均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模式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标的目标,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内核所在。然而,在当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效率较为低迷的情况。面对相对枯燥的初中数学往往呈现出的是教师工作量大且学生也学的辛苦的局面,这是教学方式失当和“拖沓”所造成的。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及时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一“321”高效课堂概述
1.1内涵
所谓的“321”数学高效课堂是“三学二展一评”的统称。其在课堂上的形式主要是依托于相应的导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而充分发挥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即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助学生有效融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达到教师和学生均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总体概括就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3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
1.2模式
在实际的“321”模式实施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1)以集体编写备课的导学案为基础。具体的导学案是由科组教师依据教材共同分工研究和制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实施策略;(2)“321”模式中的3是指三学,即学生独立完成的课前预习;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同学之间的帮扶学习;以及小组内不同层次之间的集体合作学习。而2指的是小组内的学习成果小展示和班内的大展示。最后的1则是指一个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系统。这是有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改进教学的有效依据,是高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1.3意义
“321”数学高效课堂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教学模式。是在当下初中数学教学普遍呈现出单调、沉闷、机械、低效的背景下进行的教学模式创新;是建立高效数学课堂,解决教学中相关问题的需要。这对切实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改善初中数学教学费时、低效现状,寻求高效简约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等,具有深远意义。
二、“321”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2.1课前预习阶段
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以及新课标理念的贯彻落实,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和受到重视。如“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均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途径和载体。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其学习接受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氛围均有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加强预习阶段的部署,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并养成习惯对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具有重大作用。具体可以教师集体制定的导学案为梗概为给学生布置较为浅显的预习任务,并让其自主完成预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任务为引导能对相应的预习有明确的方向和侧重,进而对相关的预习内容有比以往盲目预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且效率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在教学相应的公理、定理时可先给学生布置相应专题和类型的基础题目,让其在预习中寻求解答的方法和理论依据。这对其全面学习和掌握课堂教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疑对高效课堂具有促进意义。
2.2课堂学习和展示阶段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无疑是促进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轻松、活跃的氛围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和课堂融入度。而“321”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是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可能替代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学创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具体的实施策略中教师可根据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等进行科学的分组合作学习。如每个小组内均有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而层次相近的两两之间又组成组内的帮扶学习“对子”。这在一方面能够让层次相近的学生之间拥有共鸣及类似的学习问题,继而达成学习的共识;另一方面,通过稍微优异的学生带动后进生的方式中能够使后进生能理解和有效接收知识,同时也能巩固帮扶学生的知识体系。最后再在组内进行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探讨、合作学习时高层次的学生已经对相应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而相对低层次的学生也有了基础,进而能有效衔接相关知识点的讨论,切实实现组内学习成果的小展示和班內的大展示,促进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
2.3课后测评阶段
课后测评即是指整个课堂教学完成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和反思。这是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的必要依据,也是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教师教学中失当之处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321”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所必须的步骤和环节。在实际的测评中教师要保证测评的及时性、有效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等,进而让测评真正发挥出作用。在具体的实施中可分为当堂测评和阶段性测评两个层面,当堂测评能够有效巩固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而阶段性测评则是能明确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洞悉其容易遗忘和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进而对其采取针对性的补强措施,有效保证学生学习的完整性和高效性。
[参 考 文 献]
[1]李敏峰.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讨[J]. 新校园(阅读), 2016(1).
[2]牟翠翠.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祖国, 2018(22).
【关键字】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中图分类号】G633.6【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51-01
前言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均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模式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标的目标,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内核所在。然而,在当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效率较为低迷的情况。面对相对枯燥的初中数学往往呈现出的是教师工作量大且学生也学的辛苦的局面,这是教学方式失当和“拖沓”所造成的。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及时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一“321”高效课堂概述
1.1内涵
所谓的“321”数学高效课堂是“三学二展一评”的统称。其在课堂上的形式主要是依托于相应的导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而充分发挥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即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助学生有效融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达到教师和学生均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总体概括就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3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
1.2模式
在实际的“321”模式实施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1)以集体编写备课的导学案为基础。具体的导学案是由科组教师依据教材共同分工研究和制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实施策略;(2)“321”模式中的3是指三学,即学生独立完成的课前预习;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同学之间的帮扶学习;以及小组内不同层次之间的集体合作学习。而2指的是小组内的学习成果小展示和班内的大展示。最后的1则是指一个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系统。这是有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改进教学的有效依据,是高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1.3意义
“321”数学高效课堂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教学模式。是在当下初中数学教学普遍呈现出单调、沉闷、机械、低效的背景下进行的教学模式创新;是建立高效数学课堂,解决教学中相关问题的需要。这对切实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改善初中数学教学费时、低效现状,寻求高效简约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等,具有深远意义。
二、“321”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2.1课前预习阶段
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以及新课标理念的贯彻落实,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和受到重视。如“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均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途径和载体。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其学习接受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氛围均有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加强预习阶段的部署,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并养成习惯对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具有重大作用。具体可以教师集体制定的导学案为梗概为给学生布置较为浅显的预习任务,并让其自主完成预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任务为引导能对相应的预习有明确的方向和侧重,进而对相关的预习内容有比以往盲目预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且效率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在教学相应的公理、定理时可先给学生布置相应专题和类型的基础题目,让其在预习中寻求解答的方法和理论依据。这对其全面学习和掌握课堂教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疑对高效课堂具有促进意义。
2.2课堂学习和展示阶段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无疑是促进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轻松、活跃的氛围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和课堂融入度。而“321”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是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可能替代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学创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具体的实施策略中教师可根据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等进行科学的分组合作学习。如每个小组内均有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而层次相近的两两之间又组成组内的帮扶学习“对子”。这在一方面能够让层次相近的学生之间拥有共鸣及类似的学习问题,继而达成学习的共识;另一方面,通过稍微优异的学生带动后进生的方式中能够使后进生能理解和有效接收知识,同时也能巩固帮扶学生的知识体系。最后再在组内进行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探讨、合作学习时高层次的学生已经对相应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而相对低层次的学生也有了基础,进而能有效衔接相关知识点的讨论,切实实现组内学习成果的小展示和班內的大展示,促进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
2.3课后测评阶段
课后测评即是指整个课堂教学完成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和反思。这是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的必要依据,也是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教师教学中失当之处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321”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所必须的步骤和环节。在实际的测评中教师要保证测评的及时性、有效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等,进而让测评真正发挥出作用。在具体的实施中可分为当堂测评和阶段性测评两个层面,当堂测评能够有效巩固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而阶段性测评则是能明确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洞悉其容易遗忘和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进而对其采取针对性的补强措施,有效保证学生学习的完整性和高效性。
[参 考 文 献]
[1]李敏峰.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讨[J]. 新校园(阅读), 2016(1).
[2]牟翠翠.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祖国, 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