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车工实习是金工实习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适应教学改革,近年来我校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加强工艺培训,创新培训,引入技能竞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 车工实习 教学模式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40-02
引言
在金工实习教学中应用本科院校机械专业的技术实践,在实习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对提高车工实习教学的效果进行可行性探索。
1.车工工艺基础训练
以往我校的车工实习停留在简单操作的阶段,除了实习期间学生操作训练技能、理论知识的讲解。其车工零件工艺编制能力缺乏讲解。按照以往的教学安排,指导教师给零件图、讲解加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学生处于被动式的教学氛围中,将毛坯加工成图纸要求的零件,忽视了加工工艺的训练及解决工艺问题的不确定性。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真正体现“车工实习”课程的内涵是“教学实践”课程。如何使学生体验到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训练,克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良现象,在实践中规定的时间,优化教学内容,技术培训,使学生不仅具有能力,更具备较好的工艺编制能力。
1.1编制工艺
学生通过车工基本训练具有了一定的工艺基础后,进行车工工艺训练。先由老师对一个比较典型的轴类零件进行分析,讲解几种加工方法,分析几种加工方法的优缺点,最终选出最佳加工方案。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装卡方法、怎样选择车刀、选择量具及加工方法,原则是什么。然后,给学生2张图纸,要求学生完成写作过程中的内容,包括材料、规格和成本。每一个技术过程的内容都是工时估算,最终计算出投票量的部分加工成本,使学生理解过程中细致周到的考虑,建立一个局部实施的零件加工质量高,效率高,成本低。良好的工艺对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工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1.2工艺交流
学生按照制造工艺编制的加工工艺加工零件,零件加工出来以后,让学生们自己给加工零件按加工质量好坏排出顺序,然后让前几名学生介绍加工工艺的设计思路。在介绍后,其他同学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介绍提出问题来解释或学生在一起。最后,由老师就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讲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总结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指出个别学生的不足,营造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都能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行交流体会。在理论课教学中对车床技术训练,从实践中学理论,从生产过程中对高中知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加工工艺训练。实践证明,培训效果很好,为创新生产和技能竞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车工实习教学采取的措施建议
2.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车工基本技术训练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自拍视频等帮助教学,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学生的兴趣也得到很好的激发,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模拟车削三角形或梯形螺纹,学生低速加工的螺纹一般都是采用左右切削法,除了需要控制径向进给量。同时,还要用小拖把进行左右微量移动切削。在使用左、右切削时,应合理分配切削余量。具体步骤:使用中拖把径向进给后返回第一刀开始切削的位置,将小拖把向左或向右,在此进刀,以此类推,直到车好螺纹为止。初学车削螺纹时,往往就在拖把控制上,左右移动量掌握不够,而且往往不能记住螺纹车刀的进刀量。在计算机仿真中可以对中拖把进给和小拖把进给进行模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使学生对螺纹加工很好的认识,知道螺纹车削的方法,为此可以节省大量的实验材料。又提高了学习过程中的安全性,达到了训练效果。
2.2重视实习教学的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包括教学过程的组织、中间指导、期末考核等,重点是实习中间的巡回指导,采用方式可有以下多种形式,集中指导: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出现普遍性问题时,立即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分析和纠正,并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提出要求,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并总结经验;个别指导: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单独指导,保证每个学生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操作要领,提高学生实习的学习兴趣;学生讨论指导:主要是让学生相互检查操作要领是否符合要求,并相互之间进行解决,在学生之间形成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车工实习的工艺训练,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培养和体验了良好的工艺对加工的重要性,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工艺编制能力。车工创新培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调动了学生实践的创造性、激情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车工技能竞赛,对车工实习教学的画龙点睛的作用是综合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胡虹,崔亚新.车工实习教学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2,(16).
[2]杨长庆.车工实习教学创新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 车工实习 教学模式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40-02
引言
在金工实习教学中应用本科院校机械专业的技术实践,在实习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对提高车工实习教学的效果进行可行性探索。
1.车工工艺基础训练
以往我校的车工实习停留在简单操作的阶段,除了实习期间学生操作训练技能、理论知识的讲解。其车工零件工艺编制能力缺乏讲解。按照以往的教学安排,指导教师给零件图、讲解加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学生处于被动式的教学氛围中,将毛坯加工成图纸要求的零件,忽视了加工工艺的训练及解决工艺问题的不确定性。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真正体现“车工实习”课程的内涵是“教学实践”课程。如何使学生体验到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训练,克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良现象,在实践中规定的时间,优化教学内容,技术培训,使学生不仅具有能力,更具备较好的工艺编制能力。
1.1编制工艺
学生通过车工基本训练具有了一定的工艺基础后,进行车工工艺训练。先由老师对一个比较典型的轴类零件进行分析,讲解几种加工方法,分析几种加工方法的优缺点,最终选出最佳加工方案。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装卡方法、怎样选择车刀、选择量具及加工方法,原则是什么。然后,给学生2张图纸,要求学生完成写作过程中的内容,包括材料、规格和成本。每一个技术过程的内容都是工时估算,最终计算出投票量的部分加工成本,使学生理解过程中细致周到的考虑,建立一个局部实施的零件加工质量高,效率高,成本低。良好的工艺对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工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1.2工艺交流
学生按照制造工艺编制的加工工艺加工零件,零件加工出来以后,让学生们自己给加工零件按加工质量好坏排出顺序,然后让前几名学生介绍加工工艺的设计思路。在介绍后,其他同学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介绍提出问题来解释或学生在一起。最后,由老师就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讲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总结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指出个别学生的不足,营造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都能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行交流体会。在理论课教学中对车床技术训练,从实践中学理论,从生产过程中对高中知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加工工艺训练。实践证明,培训效果很好,为创新生产和技能竞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车工实习教学采取的措施建议
2.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车工基本技术训练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自拍视频等帮助教学,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学生的兴趣也得到很好的激发,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模拟车削三角形或梯形螺纹,学生低速加工的螺纹一般都是采用左右切削法,除了需要控制径向进给量。同时,还要用小拖把进行左右微量移动切削。在使用左、右切削时,应合理分配切削余量。具体步骤:使用中拖把径向进给后返回第一刀开始切削的位置,将小拖把向左或向右,在此进刀,以此类推,直到车好螺纹为止。初学车削螺纹时,往往就在拖把控制上,左右移动量掌握不够,而且往往不能记住螺纹车刀的进刀量。在计算机仿真中可以对中拖把进给和小拖把进给进行模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使学生对螺纹加工很好的认识,知道螺纹车削的方法,为此可以节省大量的实验材料。又提高了学习过程中的安全性,达到了训练效果。
2.2重视实习教学的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包括教学过程的组织、中间指导、期末考核等,重点是实习中间的巡回指导,采用方式可有以下多种形式,集中指导: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出现普遍性问题时,立即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分析和纠正,并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提出要求,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并总结经验;个别指导: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单独指导,保证每个学生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操作要领,提高学生实习的学习兴趣;学生讨论指导:主要是让学生相互检查操作要领是否符合要求,并相互之间进行解决,在学生之间形成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车工实习的工艺训练,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培养和体验了良好的工艺对加工的重要性,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工艺编制能力。车工创新培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调动了学生实践的创造性、激情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车工技能竞赛,对车工实习教学的画龙点睛的作用是综合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胡虹,崔亚新.车工实习教学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2,(16).
[2]杨长庆.车工实习教学创新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