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桃姐》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j_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许鞍华导演的《桃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回归朴实的作品之中,导演用一种客观,冷静的手法给予观者别样的心灵震撼,平凡中的幸福才最让人感动,而真正的感动不需要煽情。
  [关键词] 《桃姐》 温情平凡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16
  随意打开搜索引擎,有关感动的搜索结果有惊人的100,000,000条之多,什么是感动?词条中的解释是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然而在现今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在钢筋水泥的包裹之下,那些生活在内心深处的感动即使蠢蠢欲动,也逐渐被人们淡漠的面具以及随处可见的虚伪而消弭殆尽。
  那么,选择去电影院观看《桃姐》似乎真是为心灵注入一汪清泉。洗涤了思想,净化了心灵,醍醐灌顶。一般来说,活过半辈子的人,不论经历如何,不论平庸还是伟大,大都会有那么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属于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没想过要把它写下来,那些细丝缜密的感动,那些振动心灵的瞬间,时过境迁,就此湮没在了烦琐的生活之中。那么许鞍华导演的《桃姐》,你非看不可。
  在没看影片之前,一直被灌输这部片子是又一部催泪大戏。观影之前,准备纸巾,成了每个观影人的必备工具,我也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以为他不过是白酒,喝入嗓中,呛得人止不住流泪,痛彻心扉,煽情的桥段甚至会时不时的敲我一下。然则当故事缓缓道来,我才发现它是红酒,初入口中,云淡风轻,渐入佳境,才觉内心五味杂陈,那种隐忍的感动,抽丝剥茧般的折磨着我,才明白感而不伤才是真正的感动。
  是因为许鞍华导演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她过于冷静自持吗?还是她刻意用这种冷静,克制的方式来表达人近老态的些许无奈和淡然?这种简单的温情,平凡的感动,用不煽情,不催泪的讲述,却给了我内心最最尖锐的一击。高明的感动不需要煽情。导演似乎在告诉我们:生与死亦或是离别,都是大事,可是那又怎么样?它不由我们支配。比起自然界的力量,我们这些人又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不值一提!
  仔细梳理下剧情,才发现电影展现给我们的都是小悲情,却又那么客观,不褒不贬。仿佛我们就是站在故事里的看客,不参与,却不错过任何细枝末节。正如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一样——A Simple Life 。越是平凡,越能引起观者的共鸣,越是赤裸裸的直刺内心,毫无预料。影片从桃姐中风住进养老院开始渐入佳境,而她和少爷罗杰的主仆情谊似乎也从此逐渐发生改变。也是在这里,桃姐的生命开始走向枯萎,养老院就是众生相:在养老院最先和桃姐说话的老婆婆,似乎有那么点重男轻女的意味,过年不愿意回女儿家,一心等着儿子,而讽刺的是,儿子连生活费都不愿意给母亲,甚至在母亲去世之时,也只有女儿在收拾遗物时痛哭流涕,儿子自始至终都未露一面。长期洗肾的梅姑,年纪轻轻就住进养老院,反而是年迈的母亲要来养老院看她;老来偷欢的基叔,即使是隔三差五的问养老院的人借钱,也是有隐隐的无奈和悲凉,还有吃饭会漏嘴的老伯伯,还有自持甚高的退休老师,以及养老院看护过年还留在养老院却绝口不提自己的父母。这些人展现的种种小事,却淡淡的现出人之将老,不过是悲欢离合,新生和死亡的轮回更替。桃姐都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许只有到了桃姐这把年纪和境遇,才能如此参透生命吧。
  她懂得基叔的老来寻欢不过是挣扎,那句:“让他去找吧,都这把年纪了,他还能找几回……” 透出了多少生的无奈与悲凉。
  她懂得人的生死都有定数,于是她坦然而些许幽默的说:“我不怕,半截身子都在土里了,人的命,天注定。神会给我们安排的吧? ”
  电影中有几个场景很是让我感动,记忆犹新。
  罗杰和小学同学一起品尝桃姐在住院之前做的牛舌,一边回忆桃姐在他们幼年时期的照顾,那种超越几十年主仆情的温暖,似乎就像是家中一个熟识的亲人,在温情中淡淡的微笑。
  罗杰带着桃姐去参加首映式的情节中,桃姐拿出了自己多年未穿的衣服,悉心打扮,他们相互调侃,互称彼此为帅哥,美女,那种默契的温情流淌期间,浪漫至极。他们手牵手,肩并肩漫步在回家的路上,平淡而深刻,流淌过我的内心,暖暖的,却又透着微微的痛。
  罗杰推着已经瘫痪在轮椅上的桃姐,在路上一边转圈一边开心的向前跑,桃姐虽已无法动弹,却依旧吐字不清的兴奋地叫着:“快点,再快点。”那像母子之间的交流,那融洽的肢体语言,某一刻,我内心柔软的被触了一下,泪水倾泻。
  在桃姐快要离世前,罗杰和神父站在床边的那席幽默的对话,或者本来这将是影片一处绝佳的催泪点,但是导演就是这么隐忍的一笔带过,用玩笑的方式淡化了观众直视死亡的恐惧。
  神父:“ 《圣经》上说了,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
  罗杰:“血管手术有时,胆囊手术有时。”(笑)
  桃姐:“吃奶嘴有时,进棺材有时。”(笑)
  神父:“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怎样去安慰别人。”
  于是我想起,张爱玲曾经说过:“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在这个有些灰暗的影片基调中,我们却看到了温情的光亮。它唤醒了我们心中的温情,别以为爱始终在那里,当岁月的风沙吹散了我们原有的亲情和爱,才发觉我们早已把遗憾紧紧地握在手心里。观影《桃姐》,它代表的是一种亲情,却又是一种并非血缘超越血缘的亲情。它告诉我们,温情,平凡才是真正的幸福。纵然生命中有着这样那样的失望,可是因为有爱,我们对于生命有了期待,因为有爱,才会在痛中感受幸福。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电影《小等》剧照 《小等》是近期出现的一部优秀儿童题材电影,影片以朴实的纪实风格,关注当下被人们忽略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也是对儿童片形态和风格多样化的探索。影片以自由灵活的长镜头摄影,逼真的录音效果,真实地展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影片中的主人公小等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这样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在城市里是父母、爷爷奶奶每天都在呵护的公主。而生活在农村的小等却要照顾年
[摘要]《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收视率的成功,既有演员的因素,又有着剧情的因素,但持续坚守品牌愿景是其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品牌愿景 续拍 收视率 品牌    所谓品牌愿景是关于一个品牌未来的最重要的描述。品牌愿景清晰的界定、描述了一个品牌未来竞争环境、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品牌的使命和品牌价值观。关于品牌愿景的理论研究,最早见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品牌营销教授莱斯利·德·彻纳东尼的《From
[摘要] 1966至1976年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不仅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代人、一个民族关于历史的记忆。一种新的文化序列由于它的到来展现在中华大地之上。《孔雀》作为新时期获得国际声誉的优秀电影,从表面上没像第四代的伤痕影片那样直接正面描摹当时的真实图景,而是采用了一种较为艺术的表达,加上导演炉火纯青的技艺,不失为一部佳作。  [关键词] 精神分析 阉割 魅惑 符咒  一、生殖外科  
[摘要] 金基德作为韩国最负盛名的电影导演之一,其电影的艺术风格总体上说是在平静舒缓的生活表象下隐伏着强大的张力和爆发力,从而形成简洁而不简陋、独特而不怪癖、真实而不媚俗的金氏风范。金基德电影的艺术风格来自于他出生成长的特殊性时代背景,是社会历史的缩影。作为金基德电影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影中的色情和暴力不但庄严,而且往往是文化暗喻和艺术象征。    [关键词] 金基德 电影 艺术风
[摘要] 从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电影开始,近十多年内有越来越多的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这些影片在尽力还原离奇悬疑的事件的同时,也带给观众更多事件之外的社会思考和情感诉求。当然这本身已经超出了类型片所承载的职责,无论是从情节编排,还是极具血肉的人物形象,从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无意兼具了许多相同的元素,这可以被看作为一种电影类型。  [关键词] 真实 电影类型 类型片 韩国电影  维尔
[摘要] 纵观近两年的影坛,悬疑惊悚片风头强劲,而且呈现出不断创新和进步的特点,票房收入也颇有保障,观众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步升温,可是时代的不同和观众诉求的改变使得国内当下的悬疑惊悚片呈现出非常不同的景观,也面临着全新的问题和困境。中国内地的电影人其实更应该做的不是拍出“高大全”的国际性影片,而是制作出具有我们本土化特征的电影,更应该在全球化的包裹之下彰显本土魅力,这样的影片才是永不褪色的。  
[摘要]西班牙电影导演佩德罗·阿尔莫多瓦一直关注女性命运,但2002年的《对她说》引起了很多争论,有人认为阿尔莫多瓦已经改变了自己一贯观念,不再关注女性,转向男性题材探索。然则《对她说》对于以往的电影而言是一脉相承的,正是因为阿尔莫多瓦坚持一贯的性别观与欲望观,将关注女性与表现欲望相结合,《对她说》才如此吸引人,成为阿尔莫多瓦的代表作之一。  [关键词] 阿尔莫多瓦《对她说》性别观和欲望观 叙事风
话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审美接受。  李 安导演推出新影片,我先睹为快,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想烘托一下它的寓言语境,渲染审美接受的心理氛围,体验并展示艺术哲学的魅力。  一、明明只是一个故事,却要两个不同版本  影片第一部分:派是主人公,在家庭中,深受父母爱护,真诚善良,积极地生活着;在学校里,主动进取,努力证明自己,对世间万物心怀美好的幻想。  儿时的乐园,并不是永久的栖息地,总得长大
沉默是相似的,但沉默背后的故事却各有各的原委。有时候沉默会说话,也有时候沉默就是死一般的寂静。在这里造成区别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个人的自主权(autonomy),或者更为精确地说,是个人的主体性(subjectivity)。 只有拥有主体性的个人才能自由地决定自己是否开口,如果开口将说些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主权和选择权只属于拥有主体性的个人。即便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有主体性的沉默个人依然有可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