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生思维“短路”时,优化方法时、构建行知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适当的点拔、点醒、点化学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点拨;思维;时机;点醒;点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88-01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遇到学生困难时,恰当地给予点拨,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在学生思维“短路”时,适时点醒
生本课堂提倡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但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思维“短路”,因此,教师需要随时关注课堂动向,适时“点醒”学生。“点醒”不意味着全盘托出,而是科学、合理地启发,使学生能够通过提示把握思维线索,通过提问触发思考,从而准确把握思维行进的方向。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给出一道思考题(如下图) 。
学生基于以往的解题经验,普遍认为条件不足,无法计算。此时,教师提问:“如果知道半径,就能套公式计算出圆的面积,但是要计算圆的面积,一定要知道半径吗?请大家注意观察,在这道题中,圆的面积与小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得到: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边长”,而正方形的边长刚好是圆的半径,因此可得出r2=8(平方厘米),因此,圆的面积为3.14×8=25.12(平方厘米)。学生思路清晰,分析得也很合理,教师再进一步追问:“解完这道题之后,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对于计算圆的面积,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学生说:“不一定要知道半径的长度,应该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中的相关因素。”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在学生思维“短路”时,适当“点醒”学生,既清扫了学生的思维障碍,让学生摆脱思维的禁锢,同时也有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在学生优化方法时——有效点拨
生本课堂关注的是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找出解决的办法,并选择最佳的方法。在课堂中,当学生有对解题方法进行优化的意识,却不能解释优化的原因时,教师的有效点拨能为学生燃起思维的“明灯”。
例如,教学“平均数”时,当学生已经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之后,教师可对教材中的题目进行改编。教师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将三个笔筒中数量不同的铅笔平均分。学生发现,三个笔筒中的铅笔数量差距不大,可使用以少补多的方式快速分好笔筒中的笔。此时,教师又增加了两个笔筒,并打乱学生原先分好的铅笔,使五个笔筒中的铅笔数量相差较大,学生发现之前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是选择求和平分这一计算方式。“为什么在第二种情况中大家会选择另外一种求平均数的方式呢?这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分别适用于何种情况?”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的巧妙点拨,使学生总结出两种方法的具体使用情况,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在学生构建新知时——必要点化
小学生受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的影响,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全面地把握新知,难以透过表象发现知识的本质。教师应当在学生的新知构建处进行必要的点化,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成串,集串成面,由此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倍的认识”时,教师可将教学分为四个层面:认知、理解、抽象与设计。在认知层面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图形先引导学生对“倍”的概念进行初步的感知(因为学生认知结构存在缺陷,理解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對倍数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在接下来理解的活动中,教师再设计相应的题组练习,以动态的方式突显“倍”的特征,使学生可以透过其中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蓝花的朵数为2朵,为什么说黄花是蓝花朵数的2倍,红花是蓝花朵数的4倍?”“如果此时再增加2朵蓝花,它们之间的倍数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那么此时红花又是蓝花的几倍呢?”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的必要“点化”如同一盏明灯,帮助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是对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倍”的相关内容的理解。
总之,教师应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提出者以及探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根据学情适时调整教学方式与节奏,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启发,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活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责编 韦 迪)
[关键词]点拨;思维;时机;点醒;点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88-01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遇到学生困难时,恰当地给予点拨,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在学生思维“短路”时,适时点醒
生本课堂提倡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但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思维“短路”,因此,教师需要随时关注课堂动向,适时“点醒”学生。“点醒”不意味着全盘托出,而是科学、合理地启发,使学生能够通过提示把握思维线索,通过提问触发思考,从而准确把握思维行进的方向。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给出一道思考题(如下图) 。
学生基于以往的解题经验,普遍认为条件不足,无法计算。此时,教师提问:“如果知道半径,就能套公式计算出圆的面积,但是要计算圆的面积,一定要知道半径吗?请大家注意观察,在这道题中,圆的面积与小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得到: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边长”,而正方形的边长刚好是圆的半径,因此可得出r2=8(平方厘米),因此,圆的面积为3.14×8=25.12(平方厘米)。学生思路清晰,分析得也很合理,教师再进一步追问:“解完这道题之后,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对于计算圆的面积,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学生说:“不一定要知道半径的长度,应该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中的相关因素。”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在学生思维“短路”时,适当“点醒”学生,既清扫了学生的思维障碍,让学生摆脱思维的禁锢,同时也有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在学生优化方法时——有效点拨
生本课堂关注的是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找出解决的办法,并选择最佳的方法。在课堂中,当学生有对解题方法进行优化的意识,却不能解释优化的原因时,教师的有效点拨能为学生燃起思维的“明灯”。
例如,教学“平均数”时,当学生已经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之后,教师可对教材中的题目进行改编。教师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将三个笔筒中数量不同的铅笔平均分。学生发现,三个笔筒中的铅笔数量差距不大,可使用以少补多的方式快速分好笔筒中的笔。此时,教师又增加了两个笔筒,并打乱学生原先分好的铅笔,使五个笔筒中的铅笔数量相差较大,学生发现之前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是选择求和平分这一计算方式。“为什么在第二种情况中大家会选择另外一种求平均数的方式呢?这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分别适用于何种情况?”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的巧妙点拨,使学生总结出两种方法的具体使用情况,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在学生构建新知时——必要点化
小学生受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的影响,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全面地把握新知,难以透过表象发现知识的本质。教师应当在学生的新知构建处进行必要的点化,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成串,集串成面,由此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倍的认识”时,教师可将教学分为四个层面:认知、理解、抽象与设计。在认知层面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图形先引导学生对“倍”的概念进行初步的感知(因为学生认知结构存在缺陷,理解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對倍数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在接下来理解的活动中,教师再设计相应的题组练习,以动态的方式突显“倍”的特征,使学生可以透过其中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蓝花的朵数为2朵,为什么说黄花是蓝花朵数的2倍,红花是蓝花朵数的4倍?”“如果此时再增加2朵蓝花,它们之间的倍数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那么此时红花又是蓝花的几倍呢?”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的必要“点化”如同一盏明灯,帮助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是对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倍”的相关内容的理解。
总之,教师应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提出者以及探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根据学情适时调整教学方式与节奏,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启发,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活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责编 韦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