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摭谈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ppa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思想者的工作。每一届学生、每一个班级都有不同的特点,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也许会离成功更近一些。
  光阴荏苒,寒暑易节。倏忽间,毕业已近20年。这些年,我一直在班主任这个普通而又美好的工作岗位上坚守着。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我体会着为人师的艰辛与劳累,但更多的是收获成功的喜悦。
  高中班主任的工作看似一成不变,事实却不尽然。如何让学生在3年的高中生活中过得充实、有意义,这是一种艺术。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实行了班级日记和班级博客两种方法,颇有成效,值得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班级日记——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写班级日记是受语文教师的启发。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师会要求学生写语文随笔。我有时候会翻看他们收交的随笔本,发现学生会通过随笔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我突发奇想,让学生写班级日记,会不会对班级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让学生写班级日记的初衷是:记下我们的故事,分享你们的感受。每天晚自习下课前的时间成了学生最期盼、最放松的时刻,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整个课堂时而安静,时而热闹,成了欢乐的海洋。看到学生坚定的决心、昂扬的斗志,我决定要整理所有的班级日记,让他们的文字发挥更大的作用,让这些日记成为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力引导出来,唤醒人的生命感和价值感。我希望每一位记录班级日记的同学通过这一方法得到别人的认同,找到自己在同学中甚至在整个班级中的价值所在。为了全面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我对班级日记进行了更详细、更完备的要求。首先,印制统一的纸张,上面印着“ 级 班班级日记”,并附有时间和记录人姓名。其次,在内容方面,要求更具体。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记录:用你的慧眼发现班级中的趣事;用挑剔的眼光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用你的责任心提出对同学、教师和班级的期望并提出建议;用你的爱心为当天过生日的同学送去生日祝福,并带领全班同学为他(她)齐唱生日歌;用你的真情分享记录的感受……
  付出总有回报,写班级日记的方式很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同学的日记语言幽默诙谐,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引发其他同学思考。比如,黑板上写满了如同天书般的英文字母,以中间的灯为界,左边的龙飞凤舞,洋洋洒洒,右边的整整齐齐,落落大方,左右对比之下,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冲击。我比较佩服的是一位同学可以将中国的书法与外国的英语完美结合,真的很不容易,显示出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极高的艺术修养!(以上几句属实,本人采用夸张、比喻等修辞,仅供娱乐,切莫当真!)
  朗读者声情并茂,倾听者个个捧腹,而被点到名字的李同学不甘心自己的书写得到这样的评价,坚持努力练字,后来字体虽不至于眉清目秀,却也变得落落大方。
  有的同学在日记中流露真情实感,让同学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很多时候我总在想,有你们这些同学真好!真希望我们永远不分开。在人生的旅途上,让我们借助友谊的翅膀,迎接朝阳去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这段充满感情的文字让生活紧张的高中学生感受到如同家庭的温暖。高中3年,生活节奏快,学习压力大,只有让自己的心有归属感,才能以百倍的信心去迎接每一天的挑战。
  渐渐地,同学们把每一次记录班级日记视为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把每天聆听班级日记看作一种精神享受。班级日记,培养了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例如,一位同学用精巧的构思解读了“高三”,文字优美,充满智慧和激情:
  ……GAOSAN,我们在途中。
  G是拳头,是力量,高三的力量=朝气 努力 梦想。
  A是一座金字塔,高三的金字塔=坚持 努力 进取。
  O是一轮太阳,每一天的太阳是新的,所以高三的每一天也是新的。
  S是曲线,是优美。运动是美,安静是美,忧伤是美,希望是美,失望也是一种美,因为,在高三的这片热土上,我们挥洒了青春与汗水。
  N是一道闪电,也是激情,没有激情的高三是乏味的,有激情才有创造力。
  班级日记让师生之间有了心的沟通和感情的交流,就如同一句歌词所唱的那样,“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用心相处,班级便成为温暖的家。
  二、班级博客——架起沟通的桥梁
  班级日记记录下了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点滴,这也是每个家长所关心的事情。因此,我利用网络,建立了名为“老歌依旧”的博客,把学生的情况与各位家长分享。在博客中,我记录下每一天的班级日记,有时会附上自己的感言,谈些教育感受;家长也会在看完博客内容后及时留言,对班级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很多学生有时也会登录博客,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在留言板上。此时的博客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字,它已经由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方向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家校合作,促进了社会教育资源的汇聚、合力。
  2012年5月13日,我在班级中举行了主题为“妈妈,我想对你说”的“特殊的班级日记”活动,要求每个同学写出自己对妈妈的爱,这次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同学用泰戈尔的话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理解和爱:正如泰戈尔诗集里的一首关于母亲的诗,我可以没有金钱,没有地位,我可以放弃功名利禄,我甚至可以放弃一切包括生命,但我却不能没有你,我最爱的妈妈。每当看到您那鬓角的白发,我的眼前先是朦胧一片,然后是您在那烈日炎炎下劳作的背影,您的身子像是一张折弯了的弓,想直却怎么也直不起来,妈,您太累了。
  一位同学设身处地表现出了妈妈在他的生命中的重要性:……当天空下起了雨,有雨伞为我遮风挡雨,当我心里下起了雨时,有您为我撑伞,我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您知道我有多么爱您,我亲爱的母亲。
  同学们将藏在心里的话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也认识到妈妈对自己浓浓的爱。这次活动在家长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当这些满含深情的语句出现在我们的班级博客里,家长们纷纷留言:
  “孩子长大了,说话像大人了,感动……”
  “谢谢你,宝贝,妈妈也爱你!”
  “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有你,
  真好!”
  ……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反思积淀的过程,家长阅读的过程是反思审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感恩,明确了使命,扛起了责任。而家长也会选择更恰当的方式与自己的孩子交流,从而为孩子们缓解学习上的压力,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在2014年的高考中我们班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想班级日记和班级博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思想者的工作。每一届学生、每一个班级都有不同的特点,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也许会离成功更近一些。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在教育的过程中,我只是扮演了一个略有特色的设计者的角色,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学生完成自己的工作,不时地给予指导。我想,他们记下的不只是这3年的点点滴滴,更是他们一生的美好回忆。在他们以后的成长岁月中,再次打开“老歌依旧”的博客,也许还会回想起这段美好
  岁月。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任媛媛)
其他文献
2015年教师节前夕,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做客新华访谈时表示:广州教育已实现基本均衡。2016年的教育部最新报告显示,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广州教育现代化排名位居前列。  回顾2011年上任之初,面对媒体,屈哨兵说:“在我的内心,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那就是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公平。”在任5年来,广州教育在这位开放、务实、学者型官员的执掌下,呈现出改革动力十足、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基
导语:新入职教师如何确定自身需要学习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他们的工作?参与本次研修的新入职教师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围绕“工作中急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进行了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和全体分享。由此形成了由“知识”“技能”“经验”三类需求构成的一个渐开线结构。以下是研修活动实录。  研修主题:新入职教师工作中急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讨论问题:你们感到自己
“眼高手低”这个词多为贬义词,意思是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做不到。其实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是指做人眼界要开阔,目标要远大,做事情要低下头来,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工作。笔者更喜欢这个词的最初所指,因为它揭示了许多人生哲理,给人灵感与启迪:唯有“眼高”,才知道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唯有“手低”,才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深刻含义。培养青年教师也要“眼高手低”,
教师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成人学习者,如何根据教师的这一基本特点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的经验交流、问题讨论和实践改进搭建有意义的同行互助学习平台,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2016年4月,湖北省襄阳市教育局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首批“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活动。本次研修历时15天,分集中研修和跟岗实习两个阶段,旨在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襄派教育家”。本刊特别邀请参与
1926年10月9日,教育家陶行知来到位于无锡河埒口的开原乡立第一小学(育红小学的前身,以下简称开原小学),视察一整天,回去后,撰写了《无锡小学之新生命——开原乡立第一小学生活记》,向中国教育界推介这所学校。90年后的今天,重温开原小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其意义不言自明。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  我国近代教育自清末起步,到20世纪20年代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因种种原因,教育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部分,班级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班级管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对小学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未来的发展。然而,从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来看,班主任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日常事务,但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偶发事件的发生率不高,所以班主任很难凭借经验处理。但是,偶发事件又有它发生的必然性,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此,笔者针对偶发事件的特点来提出一些处理的措施。  一、偶发事件
本刊讯 2016年11月5日,借由“中国—卡塔尔友好文化年”契机,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首次登陆中国,与中国民间教育智库—21世纪教育研究院携手,在北京联合主办以“创新促进公平”为主题的“WISE-LIFE中国教育论坛”。 WISE首席执行官斯塔夫·伊安努卡(Stavros N. Yiannouka),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突尼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信息通信技术部部长斯利姆 · 凯布
又是一年毕业季,看着学生们渐远的身影,不禁想起自己职业成长道路上的4位恩师。钱理群先生有一篇文章,是“漫谈大学之大”,想想自己的每一位恩师,何尝不“大”,大到一个教诲足以影响我的一生。所以,我想随着思绪跟大家分享“吾师之大”,算是对自己过往的梳理,更是鞭策。  一、吾师之大,大在技艺精湛的教学功底  1993年秋天,在洒满银杏叶的校园里,师从苏世荣老师的我开始了崭新的教学生涯。听苏老师讲课,只见苏
1997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进行学科优化和组织机构调整,为加强遥感基础研究,李小文研究员从遥感图像处理研究室调到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工作。当时我国遥感应用发展很快,在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计划中,连续把遥感列为攻关项目,但在国家最大的基础研究计划—“攀登计划”中,还没有一个遥感项目,遥感应用定量化的“瓶颈”亟须突破。  由于小文研究员在遥感基础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和
我们秉持这样的观点:学校才是课程生长的地方。我们追求这样的理想:让课程更适应学生的发展,更焕发教师的个性。  将外在“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内生的课程”,这是学校的文化使命。使课程从国家一统走向学校为本,可以说是课程设计的“一度回归”。在此基础上,去除学校功利色彩,使课程走向学生为本,则可以说是课程设计的“二度回归”。  2006—2011年,正值东莞新课改蓬勃发展时期,在东莞市政府和东莞教育局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