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新时代,对新工科视域下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结合新工科创新性、战略型、开放化的“新理念”。笔者在新工科视域下,通过对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开设选修课和规划素质拓展、建立“虚拟工作室”等數字化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期为推动高校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新思路,继而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新工科;数字媒体;人才培养
当今社会已经发展为快节奏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时代,“互联网+”等新产业、“虚拟经济”等新模式、云计算等新技术、对数字媒体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陈旧的有关于数字媒体技术教育的培养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进步。从数字媒体技术的内涵上来说,其具有工学和艺术两门学科的双重特征,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体系里面包含了技术与艺术两大领域的内容,为培养综合性的、应用型的、“文理兼备、技艺双绝”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新工科”的建设理念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内涵是一致的。各大高校必须主动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做大做强。那么,要想培养出更多的“新工科”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当大力地培养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工科视域下的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探究,主要围绕着相关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风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核心课程的设置应当遵循技艺兼顾的、互补式的原则
首先,要将数字媒体技术与新媒体、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区分开来,数字媒体技术应当牢牢打上IT技术的烙印。“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应当以实际的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知识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创业思维发达的综合性的高素质工科人才为目标[1]。基于此,在戳中数字媒体产业痛点、锁定数字媒体产业核心技术问题的导向下,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以下几种思维方式:首先是掌握科学的设计思维的方法论;其次是在系统设计、问题求解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方面要学会有效地运用科学的计算机基础概念;再次,要学会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大环境下,对企业价值链、用户、市场、产品等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评估;最后,要学会动态关联、交叉融合、自组织的设计与评估方法。这四种思维方式相得益彰,第一,设计思维呈现出了新工科的实践目标即“问题解决”;第二,计算思维呈现出来新工科的理念诉求——“以新技术改革教学内容”;第三,互联网思维呈现了新工科的专业方向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第四,系统观则使得新工科的工程应用学科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基于新工科的这些思维理念必须将技术和艺术类课程进行很好地融合,一是要对行业软件的应用技能进行重点关注,二是对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也要并行,要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养成更宽广的学科视野提供良好的条件,促使学生在更深的创新链条下得到发展。
二、提供七大核心课程为支撑、五项能力要求为目标、三项职业类别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七大核心课程除了包含了编程开发和艺术设计两大类,还应当呈现平面设计—三维设计—动画设计—交互设计的层层递进,要严格遵循课程的序次关系依次进行排布,为人才培养提供专业的必修课程体系。五项能力要求是Html5开发、2D设计、(游戏、影视)脚本策划、音视频后期制作、游戏引擎等五方面。三项职业类别主要是指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主要是游戏设计、音视频后期制作、UI设计这三类职业。
三、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和素质拓展活动,有效评价教学成效
高校应当利用选修课和素质拓展的模式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和竞赛集训的机会。同时,高校还要保证竞赛的各阶段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务必保证参赛质量,确保竞赛成绩的公平性、科学性。此外,还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性的商业模式的培养,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专业的教学引导。最后,还要在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多样化的选题,主要可以分为开发类题目和设计类题目两大类别,开发类选题的重点应当放在开发功能的合理性、系统的正确性、运行流畅性等方面。开发类的选题主要是Unity3D游戏开发、网站前端开发、App开发等方面。而设计类选题则应当将关注点放在作品的完整性、新颖性、艺术性等几个方面。设计类的选题主要包括游戏场景设计、UI设计和影视作品设计等方面,要根据毕业设计选题的类别在“论文”和“作品”的选定上进行专业性的考量。
四、重点改革第二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应当采用具有专业水平的优质导师加学长帮扶带的机制,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组建跨年级的“虚拟工作室”结构。虚拟工作室应当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贯穿竞赛课题或科研项目,以此来促进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新颖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促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虚拟工作室”无需固定的办公场所,导师只需要指导学生完成实际性的、大量的竞赛作品和科研项目在课程体系中为学生呈现真实的工作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并提高其专业技能。
五、结语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大背景下,用新工科理念重新构建培养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的教学体系是一体化问题导向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社会未来发展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更是创新发展课程体系改革的重大需求。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有利于自身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能够为其他具有交叉学科特性的专业领域起到借鉴作用。落实新工科背景下的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会对高校新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军,李国祥.新工科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v.6(A1):83-85.
[2]刘一颖."新工科"理念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2):149-150.
本项目为安徽省级教学研究重大项目,项目名称:跨界与融合:新工科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跨学科人才培养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jyxm0841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9)
关键词:新工科;数字媒体;人才培养
当今社会已经发展为快节奏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时代,“互联网+”等新产业、“虚拟经济”等新模式、云计算等新技术、对数字媒体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陈旧的有关于数字媒体技术教育的培养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进步。从数字媒体技术的内涵上来说,其具有工学和艺术两门学科的双重特征,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体系里面包含了技术与艺术两大领域的内容,为培养综合性的、应用型的、“文理兼备、技艺双绝”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新工科”的建设理念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内涵是一致的。各大高校必须主动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做大做强。那么,要想培养出更多的“新工科”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当大力地培养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工科视域下的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探究,主要围绕着相关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风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核心课程的设置应当遵循技艺兼顾的、互补式的原则
首先,要将数字媒体技术与新媒体、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区分开来,数字媒体技术应当牢牢打上IT技术的烙印。“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应当以实际的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知识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创业思维发达的综合性的高素质工科人才为目标[1]。基于此,在戳中数字媒体产业痛点、锁定数字媒体产业核心技术问题的导向下,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以下几种思维方式:首先是掌握科学的设计思维的方法论;其次是在系统设计、问题求解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方面要学会有效地运用科学的计算机基础概念;再次,要学会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大环境下,对企业价值链、用户、市场、产品等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评估;最后,要学会动态关联、交叉融合、自组织的设计与评估方法。这四种思维方式相得益彰,第一,设计思维呈现出了新工科的实践目标即“问题解决”;第二,计算思维呈现出来新工科的理念诉求——“以新技术改革教学内容”;第三,互联网思维呈现了新工科的专业方向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第四,系统观则使得新工科的工程应用学科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基于新工科的这些思维理念必须将技术和艺术类课程进行很好地融合,一是要对行业软件的应用技能进行重点关注,二是对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也要并行,要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养成更宽广的学科视野提供良好的条件,促使学生在更深的创新链条下得到发展。
二、提供七大核心课程为支撑、五项能力要求为目标、三项职业类别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七大核心课程除了包含了编程开发和艺术设计两大类,还应当呈现平面设计—三维设计—动画设计—交互设计的层层递进,要严格遵循课程的序次关系依次进行排布,为人才培养提供专业的必修课程体系。五项能力要求是Html5开发、2D设计、(游戏、影视)脚本策划、音视频后期制作、游戏引擎等五方面。三项职业类别主要是指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主要是游戏设计、音视频后期制作、UI设计这三类职业。
三、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和素质拓展活动,有效评价教学成效
高校应当利用选修课和素质拓展的模式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和竞赛集训的机会。同时,高校还要保证竞赛的各阶段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务必保证参赛质量,确保竞赛成绩的公平性、科学性。此外,还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性的商业模式的培养,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专业的教学引导。最后,还要在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多样化的选题,主要可以分为开发类题目和设计类题目两大类别,开发类选题的重点应当放在开发功能的合理性、系统的正确性、运行流畅性等方面。开发类的选题主要是Unity3D游戏开发、网站前端开发、App开发等方面。而设计类选题则应当将关注点放在作品的完整性、新颖性、艺术性等几个方面。设计类的选题主要包括游戏场景设计、UI设计和影视作品设计等方面,要根据毕业设计选题的类别在“论文”和“作品”的选定上进行专业性的考量。
四、重点改革第二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应当采用具有专业水平的优质导师加学长帮扶带的机制,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组建跨年级的“虚拟工作室”结构。虚拟工作室应当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贯穿竞赛课题或科研项目,以此来促进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新颖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促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虚拟工作室”无需固定的办公场所,导师只需要指导学生完成实际性的、大量的竞赛作品和科研项目在课程体系中为学生呈现真实的工作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并提高其专业技能。
五、结语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大背景下,用新工科理念重新构建培养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的教学体系是一体化问题导向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社会未来发展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更是创新发展课程体系改革的重大需求。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有利于自身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能够为其他具有交叉学科特性的专业领域起到借鉴作用。落实新工科背景下的数字媒体技术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会对高校新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军,李国祥.新工科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v.6(A1):83-85.
[2]刘一颖."新工科"理念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2):149-150.
本项目为安徽省级教学研究重大项目,项目名称:跨界与融合:新工科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跨学科人才培养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jyxm0841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