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下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劳动者劳动关系研究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up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不断壮大,灵活就业形式已成为我国劳动者实现就业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成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现如今我国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非正规化、多元化、动态多变化等特征日益凸显。现有劳动关系不太适用于灵活就业群体,使劳动者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关键字: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劳动关系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壮大,灵活就业形式已逐渐成为我国劳动者当今以及未来的主要就业形式,由于灵活就业形式的多样、就业岗位增加速度明显,逐渐成为各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灵活就业分为就业者主动从事和被动从事两种形式。被动从事灵活就业的劳动者大多存在技能素质差、文化水平低、社会关系资源匮乏、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组织管理能力较弱等特点。因此,所从事工作一般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条件较差、工资水平较低、劳动权益保障不足,这部分劳动者多从事用工需求较大、人员要求不高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处于劳动关系相对弱势的一方。高校毕业生由于刚刚进入社会,社会资源匮乏,工作经验与技能较差,因此一部分毕业生从事的属于这类劳动型灵活就业。主动灵活就业者属于高专业素质的稀缺型高水平劳动力。部分高校毕业生拥有高水平专业技能与素养,属于主动灵活就业者和创业者。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灵活就业者,都存在劳动双方不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行使相应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不能发挥出真正的约束和规范作用,现有劳动关系不适用于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关系,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这就给劳动双方劳动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矛盾与新的问题也因此产生。新就业形态下我国高校毕业生所从事的灵活就业劳动关系主要特征表现在:
  一、劳动关系的非正规化
  新就业形势下,灵活就业形式应运而生,进而愈加壮大,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者也越来越多。而灵活就业的雇主关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雇主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因此有的具有勞动关系,有的不具有劳动关系。一些正规企业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通过临时工、小时工等形式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这些就会具有劳动关系。但这类劳动关系多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不紧密,不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随时可能终止。不具有劳动关系的,如家政人员、护工、保洁等,大多存在劳动实质但没有建立劳动的关系,这种情况大多存在的是劳务关系。同时越来越多劳动者选择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这部分劳动者更加谈不上劳动关系的建立了。非正规化的劳动关系使得大多数劳动者被排除在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二、劳动关系的多元化
  如今多种经济形式并行发展,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应运而生,劳动关系多元化特点越来越突出。灵活就业的岗位众多且覆盖面过广,对劳动者年龄、性别、学历、文化水平、技能、等相关要求不高,兼容性大。因此灵活就业的劳动关系更加具有多元化特点。有的有劳动单位但两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有的不存在单位或雇主,只存在劳务关系;有的存在多个劳动单位或雇主,即劳动者可以将劳动时间分配到不同用人单位,形成多个层次较复杂的劳动关系。而劳务派遣型就业,劳动合同的签订和雇佣关系建立都存在于劳动者与劳务派遣机构之中;但实际工作关系则存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并接受用人单位管理,这就同时存在两层劳动关系。兼职、弹性工作的增加,使得其建立的劳动关系呈现出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三、劳动关系的多层次化
  灵活就业多层次劳动关系主要是分为主动和被动的灵活就业两种。而高校毕业生多根据自身情况从事主动或被动灵活就业。主动灵活就业反映在劳动者出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需要,自主选择工作和生活的自由度扩大,这些工作自由且收入较高。被动灵活就业,往往出于生存的需要,大多工作条件、待遇、稳定性较差,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主动灵活就业者属于稀缺型高水平劳动力,这部分劳动者更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且谈判能力较高,敢于和企业进行谈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部分就业者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比较和谐,这部分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争议不大。但是被动灵活就业者大多为较低层次劳动力,供严重大于求,这些人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能较弱且劳动权益意识较差。他们在劳动关系方面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新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从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非正规化、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特点日益凸显,现有劳动关系不适用于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关系,需要全社会对其关注并寻求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吴红艳.新职业与新就业:特点、影响及对策[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9(9):43-46.
  [2]张善利,沈伟智.让新职业充分释放活力[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0(7):24-27.
  [3]王文珍,李文静.平台经济发展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J]中国劳动,2017(01):4-12.
  本文系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RS-2021-1277)。
  作者简介:张斌(1987-),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
其他文献
摘要:立足全新的时代背景,落实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强化其精神建设以及能力培养,是党风建设、强化党组织的关键措施。特别是近几年,阿克陶县党委以及组织部宣传部门尤为侧重对党员干部整体能力以及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借此来构建强能力、高素养,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由此来看,立足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探究各地党员教育管理的全新方法,是确保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
期刊
摘要:第五代移动网络(以下简称5G)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现物联网、人机交互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研究了5G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5G技术的主要概念,其次总结了国内外主流物联网通信技术,重点介绍了5G的原理和特点。然后,深入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特点和对通信服务的需求;研究了5G的三种主要应用场景以及每种场景下可能的电力业务,并指出现阶段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小学教学质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农村地区小学教学质量不仅关乎教育公平的贯彻落实,同时也对农村地区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组织校本研训工作的开展成为众多小学提升办学质量、促进课程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的方式。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农村中心小学在校本研训中的引领作用,以期提升当前农村地区中心小学的教育
期刊
摘要:测量技术是机械制造领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其特殊性,被称为机械制造行业的眼睛。机械制造技术中的创新以及应用,直接决定了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现阶段,我国在经济以及技术上的发展是比较快速的,而测量技术的先进程度则成为我国未来几年制造行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对机械制造测量理论进行系统化的分析,然后根据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特点,来对未来几年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进行预测,这对于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期刊
摘要: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和2015年数据,本文考察了教育水平和个体教育不平等对我国中老年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能够显著改善中老年居民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个体教育不平等却会导致较差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且这种影响在以不同指标测量个体教育不平等的情况下均存在。进一步分析显示,教育水平对农村、女性和中年居民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而教育不平等对
期刊
摘要:随着农业科技不断发展,如何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提高,成为诸多群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部分生产者未能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打破传统农业的限制,促进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必须要加强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革,充分发挥农业环保技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生态农业发展需求,对农业环保技术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老师们都认为简便计算就是运算定律的运用,若不会进行简便计算,就是不会运用运算定律。但笔者认为简便计算跟运算定律并无直接关系,因为有些题目不运用运算定律也很简便,比如(28+72)×13=100×13。有些题目不能简便,却仍能用运算定律算,比如23×16×157=23×(16×157)。所以真正决定一道计算题能否简算,并不是运算定律,而是它的某種算法能否和特殊数据的相遇(这里的特殊数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由此也造成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的现象。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建立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与方案,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引导他们健康、积极、快乐地成长。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进而提出有效教育的策略与方案。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生活现状;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是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目前大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门槛较低,生源质量普遍偏低,这就使得很多中职学生在学习技能方面与今后就业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从目前社会就业市场分析,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竞争较为激烈,学生就业困难并非市场紧张,而是其自身缺少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没有企业需要的能够尽快上手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技能型、符合经济发展的人才,是目前中职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
期刊
摘要: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软实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国内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自古以来众多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重要的文化财富。随着新时代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生态文化旅游也因此得以迅猛发展。在生态文化旅游中融入非物质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