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不断壮大,灵活就业形式已成为我国劳动者实现就业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成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现如今我国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非正规化、多元化、动态多变化等特征日益凸显。现有劳动关系不太适用于灵活就业群体,使劳动者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关键字: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劳动关系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壮大,灵活就业形式已逐渐成为我国劳动者当今以及未来的主要就业形式,由于灵活就业形式的多样、就业岗位增加速度明显,逐渐成为各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灵活就业分为就业者主动从事和被动从事两种形式。被动从事灵活就业的劳动者大多存在技能素质差、文化水平低、社会关系资源匮乏、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组织管理能力较弱等特点。因此,所从事工作一般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条件较差、工资水平较低、劳动权益保障不足,这部分劳动者多从事用工需求较大、人员要求不高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处于劳动关系相对弱势的一方。高校毕业生由于刚刚进入社会,社会资源匮乏,工作经验与技能较差,因此一部分毕业生从事的属于这类劳动型灵活就业。主动灵活就业者属于高专业素质的稀缺型高水平劳动力。部分高校毕业生拥有高水平专业技能与素养,属于主动灵活就业者和创业者。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灵活就业者,都存在劳动双方不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行使相应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不能发挥出真正的约束和规范作用,现有劳动关系不适用于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关系,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这就给劳动双方劳动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矛盾与新的问题也因此产生。新就业形态下我国高校毕业生所从事的灵活就业劳动关系主要特征表现在:
一、劳动关系的非正规化
新就业形势下,灵活就业形式应运而生,进而愈加壮大,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者也越来越多。而灵活就业的雇主关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雇主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因此有的具有勞动关系,有的不具有劳动关系。一些正规企业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通过临时工、小时工等形式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这些就会具有劳动关系。但这类劳动关系多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不紧密,不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随时可能终止。不具有劳动关系的,如家政人员、护工、保洁等,大多存在劳动实质但没有建立劳动的关系,这种情况大多存在的是劳务关系。同时越来越多劳动者选择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这部分劳动者更加谈不上劳动关系的建立了。非正规化的劳动关系使得大多数劳动者被排除在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二、劳动关系的多元化
如今多种经济形式并行发展,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应运而生,劳动关系多元化特点越来越突出。灵活就业的岗位众多且覆盖面过广,对劳动者年龄、性别、学历、文化水平、技能、等相关要求不高,兼容性大。因此灵活就业的劳动关系更加具有多元化特点。有的有劳动单位但两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有的不存在单位或雇主,只存在劳务关系;有的存在多个劳动单位或雇主,即劳动者可以将劳动时间分配到不同用人单位,形成多个层次较复杂的劳动关系。而劳务派遣型就业,劳动合同的签订和雇佣关系建立都存在于劳动者与劳务派遣机构之中;但实际工作关系则存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并接受用人单位管理,这就同时存在两层劳动关系。兼职、弹性工作的增加,使得其建立的劳动关系呈现出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三、劳动关系的多层次化
灵活就业多层次劳动关系主要是分为主动和被动的灵活就业两种。而高校毕业生多根据自身情况从事主动或被动灵活就业。主动灵活就业反映在劳动者出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需要,自主选择工作和生活的自由度扩大,这些工作自由且收入较高。被动灵活就业,往往出于生存的需要,大多工作条件、待遇、稳定性较差,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主动灵活就业者属于稀缺型高水平劳动力,这部分劳动者更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且谈判能力较高,敢于和企业进行谈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部分就业者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比较和谐,这部分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争议不大。但是被动灵活就业者大多为较低层次劳动力,供严重大于求,这些人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能较弱且劳动权益意识较差。他们在劳动关系方面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新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从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非正规化、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特点日益凸显,现有劳动关系不适用于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关系,需要全社会对其关注并寻求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吴红艳.新职业与新就业:特点、影响及对策[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9(9):43-46.
[2]张善利,沈伟智.让新职业充分释放活力[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0(7):24-27.
[3]王文珍,李文静.平台经济发展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J]中国劳动,2017(01):4-12.
本文系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RS-2021-1277)。
作者简介:张斌(1987-),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
关键字: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劳动关系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壮大,灵活就业形式已逐渐成为我国劳动者当今以及未来的主要就业形式,由于灵活就业形式的多样、就业岗位增加速度明显,逐渐成为各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灵活就业分为就业者主动从事和被动从事两种形式。被动从事灵活就业的劳动者大多存在技能素质差、文化水平低、社会关系资源匮乏、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组织管理能力较弱等特点。因此,所从事工作一般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条件较差、工资水平较低、劳动权益保障不足,这部分劳动者多从事用工需求较大、人员要求不高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处于劳动关系相对弱势的一方。高校毕业生由于刚刚进入社会,社会资源匮乏,工作经验与技能较差,因此一部分毕业生从事的属于这类劳动型灵活就业。主动灵活就业者属于高专业素质的稀缺型高水平劳动力。部分高校毕业生拥有高水平专业技能与素养,属于主动灵活就业者和创业者。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灵活就业者,都存在劳动双方不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行使相应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不能发挥出真正的约束和规范作用,现有劳动关系不适用于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关系,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这就给劳动双方劳动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矛盾与新的问题也因此产生。新就业形态下我国高校毕业生所从事的灵活就业劳动关系主要特征表现在:
一、劳动关系的非正规化
新就业形势下,灵活就业形式应运而生,进而愈加壮大,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者也越来越多。而灵活就业的雇主关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雇主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因此有的具有勞动关系,有的不具有劳动关系。一些正规企业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通过临时工、小时工等形式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这些就会具有劳动关系。但这类劳动关系多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不紧密,不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随时可能终止。不具有劳动关系的,如家政人员、护工、保洁等,大多存在劳动实质但没有建立劳动的关系,这种情况大多存在的是劳务关系。同时越来越多劳动者选择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这部分劳动者更加谈不上劳动关系的建立了。非正规化的劳动关系使得大多数劳动者被排除在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二、劳动关系的多元化
如今多种经济形式并行发展,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应运而生,劳动关系多元化特点越来越突出。灵活就业的岗位众多且覆盖面过广,对劳动者年龄、性别、学历、文化水平、技能、等相关要求不高,兼容性大。因此灵活就业的劳动关系更加具有多元化特点。有的有劳动单位但两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有的不存在单位或雇主,只存在劳务关系;有的存在多个劳动单位或雇主,即劳动者可以将劳动时间分配到不同用人单位,形成多个层次较复杂的劳动关系。而劳务派遣型就业,劳动合同的签订和雇佣关系建立都存在于劳动者与劳务派遣机构之中;但实际工作关系则存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并接受用人单位管理,这就同时存在两层劳动关系。兼职、弹性工作的增加,使得其建立的劳动关系呈现出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三、劳动关系的多层次化
灵活就业多层次劳动关系主要是分为主动和被动的灵活就业两种。而高校毕业生多根据自身情况从事主动或被动灵活就业。主动灵活就业反映在劳动者出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需要,自主选择工作和生活的自由度扩大,这些工作自由且收入较高。被动灵活就业,往往出于生存的需要,大多工作条件、待遇、稳定性较差,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主动灵活就业者属于稀缺型高水平劳动力,这部分劳动者更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且谈判能力较高,敢于和企业进行谈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部分就业者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比较和谐,这部分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争议不大。但是被动灵活就业者大多为较低层次劳动力,供严重大于求,这些人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能较弱且劳动权益意识较差。他们在劳动关系方面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新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从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非正规化、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特点日益凸显,现有劳动关系不适用于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关系,需要全社会对其关注并寻求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吴红艳.新职业与新就业:特点、影响及对策[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9(9):43-46.
[2]张善利,沈伟智.让新职业充分释放活力[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0(7):24-27.
[3]王文珍,李文静.平台经济发展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J]中国劳动,2017(01):4-12.
本文系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RS-2021-1277)。
作者简介:张斌(1987-),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