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早期社会化教育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nw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社会化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一个课题。中国古代的“孟母三迁”,美国现代的黑人孩子与白人孩子同校教育的实验,都说明了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阶段的社会化和社会环境的重大作用。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在不断加速分化,旧的社会规范不断受到冲击,新的社会规范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这就使青少年在由“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中无所适从、迷失方向,造成社会化的偏差、失败及一些病态现象,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青少年犯罪问题。因此,未成年人的早期社会化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隐患,严重干扰着未成年人的健康社会化,使早期社会化教育面临困境。
  
  一、早期社会化环境条件分析
  
  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教育更多是侧重于掌握社会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忽视最为核心和具指导意义的道德、思想性的内容。整体教育观念实际倾向于成“才”、重于成“人”的大棒指挥下,家庭、学校及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社会化具有至关重要影响力的机构对德育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层面,而以智育成绩作为衡量和指导未成年人发展的现实依据。在老师眼里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在家长心里学习好,就是乖孩子,可以说有80%以上的老师和家长都是这种思想和想法。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说是“大学生犯罪率逐步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1、在这一时期,要求社会为之提供两方面的条件:即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社会价值标准和令人敬佩、信服的社会榜样。但在转型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分化和调整,必然造成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在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时,出现多元化和模糊性倾向,对各种社会规范缺乏理性分析和选择能力的儿童和青少年,在依据社会规范指导自己行为时陷入困境。
  2、所敬佩和信服榜样是由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共同提供的,由于各自的评判标准不一致,榜样的形象便遭到损害,它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和行为约束力无疑会降低,也很难转化为其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所以,转型时期的社会很难提供这些条件,因此,使早期社会化陷入令人担忧的困境中,给学校、老师、家长都提出了艰巨的教育任务。
  
  二、早期社会化所面临的困境
  
  1、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多元化和模糊性使社会的执行者和施教者本身就陷入了困惑和矛盾中。不难见到这样的事例:老师教育学生要诚实、谦让,可有些家长却灌输:他打你为什么不还手,老实人要吃亏的“原理”;家长要求孩子勤俭节约,可同学们比吃比穿,有的老师甚至还讨厌穿著不好、不时髦的同学;社会宣扬平等观念,但目睹某些高干子女处处高人一等;老师教育学生要勇敢、要敢于和坏人作斗争,可家长却说别多管闲事;老师教育学生要爱劳动,而有的家长则怕因劳动而耽误学习,灌输用钱请人劳动的思想;老师教育学生回家做些家务,而家长则说:你只管学习,其他的什么都别管。有一个实例:大学生不会系鞋带子,脏衣服每周寄回家让家里洗了再寄回来,可想这个20来岁的大学生只是比三岁小孩多一些知识而已,自理能力与三岁小孩又有什么区别呢?诸如此类,各种不同的施教者,对未成年人进行规范要求和价值观念指导时,不断出现分歧,甚至相互冲突,从而使没有独立判断能力的青少年在选择行为时陷入迷惘和困惑的境地、或无所适从、或随心所欲,难以确定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2、社会榜样者所起的不良示范作用,也造成了早期社会化的困境。社会榜样所体现的社会规范作用和价值观念最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并内化,但转型时期社会榜样如何呢?一些社会现象表明:有的领导干部腐化堕落,以权谋私,贪脏枉法、欺压百姓的行为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腐蚀了未成年人的心灵。还有那些令人瞩目的先富阶层,他们中的部分人凭借非法手段,偷税漏税、巧取豪夺、假冒伪劣等途径大发横财,而后挥霍无度,奢侈腐化。有一个实例:一个5岁的小男孩他妈妈问他长大了要干什么?小男孩脱口而出:“我长大了也带‘小密’”,“哈哈”把全家人都逗乐了,可他们想没想到,这个小男孩为什么会这样说,真让人担忧!
  
  三、净化早期社会化环境的建议
  
  鉴于早期社会化面临的困难,寻求较为切实可行的净化早期社会化环境、促进早期社会化正常进行的途径势在必行。
  1、提高施教者的素质,净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环境
  未成年时期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接受广泛的教育。他们学习生活生产技能、道德规范并获得社会角色,树立人生理想。因此作为施教者——家庭、学校和周围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就显得非常重大。家庭在社会化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龄期后,学校成为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并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会互动的机会,在早期社会化中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也与日俱增。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的各种信息,使人开阔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但目前这个环境正处于深刻的变革时期:传统、现代多种文化特质的价值观念并存,使整个社会在价值判断上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迷茫;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规范由于新旧交替而产生真空,缺乏广泛认可而指挥乏力。
  2、重塑社会榜样,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严惩腐败行为,重塑社会榜样,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体现规范的约束力和威慑力。切实端正党内不正之风,惩治腐败,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以政府的楷模作用引导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注意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加大黄色音像书刊的检查力度,减少宣扬暴力、非法致富、奢侈生活等内容的文化产品的出版和播放。家长、教师和媒体要注意自身形象,并注意共同创造良好的社会权威形象。作为榜样的家长和教师应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道德规范,注意言传身教。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部分利用非法经营和权钱交易手段致富者的致富行为和奢靡生活方式引发了老百姓的不公平感和对立情绪。这些都无疑给早期社会化带来消极影响。如盲目的崇拜体育明星或歌星,而有的明星又起着负作用,在有的青少年看来,不学知识,只要是能出名一样能挣大钱。这种榜样或权威形象大众传媒越广,儿童和青少年对其的信服程度越高,就越容易模仿。而由于社会失范使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规范要求和观念指导必然出现分歧甚至对立,这时权威形象便会受到损害从而对个人的心理影响和约束力也随之降低。
  3、加强社会公德与思想品德教育
  加强社会公德与思想品德教育,使青少年在长期的公共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准则和社会性共识。思想品德教育是直接起作用而采取的积极手段。首先,德育教育的内容要根据社会实际有所创新,注重德育观念的创新,致力于传统道德价值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在改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如传统中的尊老爱幼、待人以诚、团结和睦、互助友爱等就值得提倡;其二,在教育方法上,要走出枯燥的死记硬背模式,寻找适合儿童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德育方法,把道德准则渗透到文学作品、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由于观察模仿在早期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也要注意道德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其三,在德育的途径上,不仅要注重知识教学,更要强调能力培养及行为训练,通过家务劳动、义务劳动和社区服务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行为习惯的养成;其四,在德育的方式上要注意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推行目标一致的价值标准,社会的政策导向与学校的德育目标、家庭的道德标准互相配合,以取得显著效果。
  4、加强法制教育
  定时或不定时地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法制教育,以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社会控制,这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化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这些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某些观念冲突而产生的困忧,也可以避免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流于空洞的形式,从而为早期社会化打下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5、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彰显并举了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和更高期待。为荣者是我们所要张扬的行为标准,为耻者是我们所要防范的行为偏差。作为一种行为引导模式,对青少年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底线教育和理想教育使未成年人既学会根据社会需要约束自己,又树立必要的道德信仰激励自己,确保自身的社会行为沿着社会预期的方向发展,为个体价值的实现奠定现实基础。
  总之,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早期社会化教育势在必行,早期社会化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培养未来的接班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国家、社会、家庭、学校都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联通:646400四川省叙永县委党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信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课件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于是,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错误地把语文课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幅度跟其它课程一样作为评判语文老师教学质量高低的尺度,忽视了语文课的特征,在语文课上没有让学生成为文本阅读的主体,取而代之的是荧屏上一幅幅让人目不暇接的动画画面,让语文课跑了调,变了味。  【关键词】 语文课多媒体课件思考  现代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并逐渐形成现代教育体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对语文课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学生“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并把写作界定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倡导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作为写作教学的目标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能力是新课标所强调的要义。我认为
期刊
一、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低年级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
期刊
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认为,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和方法,愿与大家共享。     一、以游戏形式激发兴趣    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
期刊
【摘 要】歌曲不仅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而且有利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认识,帮助阐述历史,提高记忆。同时,要注意使用原则。  【关键词】歌曲历史教学艺术感染力 原则  古语中提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歌曲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也都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特别
期刊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  上课了,我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进行课课。突然,班上平时从不举手发言的李林举起手站起来说:“老师,昨天我弟弟在家动了煞方,我不舒服,想请假。”顿时,教室里像热油锅中洒进了冷水。同学们议论纷纷。看到这种情况,我知道后边的课恐怕是再也无法上了。于是我将李林的事处理好以后,针对“煞方”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学
期刊
生活中处处孕含美,处处存在着诗意。对语文课诗意的追寻,会使语文课变得更精彩、更丰富,更贴近语文课教学的本源——走近生活,从而更能实现我们孜孜追求的理想中的教学目标。  人类文学是以诗歌开篇的,究其缘由,也许诗就是人类心灵中最隐蔽最美好的语言,也最能表达质朴而纯真的情感。什么是诗意呢?诗意就是蕴藏于人们心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意念,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如果我们的日常生活为美好的理想之光所照耀,那么,我们的生
期刊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在低年级孩子中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意义。低年级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都还没有很好地形成,怎样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呢?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转变观念,重塑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
期刊
高中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高中几何中,有关最值问题是近年高考中的一个热点。下面就对自己在几年数学教学中的一点心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最值  例1已知实数小x,y满足关系式5x+12y-60=0,则的最小值为  解析 ∵=.  ∴是直线5x+12y-60=0上的动点与原点间的距离,这样当且仅当动点与原点的连线垂直于直线时,取最小值,也即原点
期刊
灾难来临,灾区教师毅然决然地站出来,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一个个花朵般的生命,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教师。2008年6月30日,中央电视台《向祖国报告》大型文艺晚会上,著名主持人朱军是这样评价灾区舍己救人的老师们:最让我们揪心的是孩子,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教师。  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人民教师谭千秋;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的人民教师向倩;“我恐怕不行了,快救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