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加强了双语教学工作,对双语教学颇为重视并投入了不少人力和财力,但是总体上看双语教学质量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教育质量。新疆少数民族虽然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受双语教学,学汉语,学到大学,汉语交际能力为什么差得还是这么远?此现象,的确令人深思。本文就双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前在实施“双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师资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多年来,新疆的汉语教师队伍和双语教师队伍在数量和水平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自治区双语教育事业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双语、汉语教师基本功欠佳。新疆的教育水平不均匀,北疆与南疆教学成效差距偏大。南疆条件艰苦,语言环境偏差。农村学校的汉语教师在“双语”教学中承担的任务重,其他学科教师的汉语授课能力不高。而现有的有些双语教师语音、语调不准;汉语水平也达不到相应的要求,缺少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知识能力。
1.2偏重读、写能力的提高,轻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学重视读、写能力的提高,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目前,农牧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普遍存在着重视教师讲解词语或课文的教学方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没有得到听、说的训练机会,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双语”教学不单纯是“我教你学”,而是以漢语交际为主的教学。
1.3地区间,城镇,县城间差距很大
一般来说,少数民族居住程度越高,聚居的面积越大,双向交流的机会越少,双语的发展越慢,双语教学的实行越困难。城乡间的不平衡。和城镇相比,广大农牧区汉语教学水平差,发展慢,是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许多农牧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商品经济不发达,许多地方是贫困地区。
1.4学生对学习汉语的态度和认识不到位。
学生对汉语学习的思想认识模糊,学习目的不明确。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没有从民族的发展角度去真正认识汉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初中生,以片面的民族感情为出发点对待汉语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2.1大力提高汉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拓宽基层教师的补充渠道,优化“双语教师”队伍。培养人才是搞好双语教学的关键性措施。从现实情况来看,自治区中小学大部分双语教师水平不高,基本功不过关,因此教师培养工作迫在眉睫。合格的双语教师是实施双语教育的关键,他们应该具备语言、理论和教学技能技巧三种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尽快建立一支思想业务素质高、结构优化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双语教学改革的有力保证。扩大优秀骨干教师群体,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建立一支优秀双语教师队伍。要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和管理工作,拓宽教师招聘渠道,进修培训、调整岗位、吸引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双语”教学,缓解“双语”教师匮乏的矛盾。同时要做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集中培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双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课堂教学技能,使他们必须具备汉语授课能力。学校还要为双语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实施制定计划,严格检查。
2.2从新疆各地实际出发,实施差别化双语教学模式。以增进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和母语两种语言能力为目标的双语教学模式,是总体性的目标模式。由于新疆各地民族分布、地域性历史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差异,各地在实施这一总体模式的过程,还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等原则,实施差别化的教学模式。只有真正落实好这些原则,一个寓多样于统一的双语教学政策才能落地生根,得到新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衷心拥护。
2.3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双语教育的质量。教学方法是对教育效果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摸索出一套实用、有效地教学方法,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教师首先要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的充分的理解,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后,制定出课堂教学计划,涉及具体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步骤。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让他们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自我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4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和督导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实施“双语”教学工作的保证。要尽快形成良好的“双语”教学课程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课程评价要遵循《中小学“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方案》和《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指导纲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内容全面、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重视文化、语言、知识等方面的培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建立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督导制度是确保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科学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党政领导的重视、健全的工作机构和管理体系是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总之,推进“双语”教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我区“双语”教学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需要我们社会各界关注和完善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培养合格的“双语”人才。
一、目前在实施“双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师资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多年来,新疆的汉语教师队伍和双语教师队伍在数量和水平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自治区双语教育事业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双语、汉语教师基本功欠佳。新疆的教育水平不均匀,北疆与南疆教学成效差距偏大。南疆条件艰苦,语言环境偏差。农村学校的汉语教师在“双语”教学中承担的任务重,其他学科教师的汉语授课能力不高。而现有的有些双语教师语音、语调不准;汉语水平也达不到相应的要求,缺少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知识能力。
1.2偏重读、写能力的提高,轻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学重视读、写能力的提高,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目前,农牧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普遍存在着重视教师讲解词语或课文的教学方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没有得到听、说的训练机会,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双语”教学不单纯是“我教你学”,而是以漢语交际为主的教学。
1.3地区间,城镇,县城间差距很大
一般来说,少数民族居住程度越高,聚居的面积越大,双向交流的机会越少,双语的发展越慢,双语教学的实行越困难。城乡间的不平衡。和城镇相比,广大农牧区汉语教学水平差,发展慢,是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许多农牧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商品经济不发达,许多地方是贫困地区。
1.4学生对学习汉语的态度和认识不到位。
学生对汉语学习的思想认识模糊,学习目的不明确。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没有从民族的发展角度去真正认识汉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初中生,以片面的民族感情为出发点对待汉语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2.1大力提高汉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拓宽基层教师的补充渠道,优化“双语教师”队伍。培养人才是搞好双语教学的关键性措施。从现实情况来看,自治区中小学大部分双语教师水平不高,基本功不过关,因此教师培养工作迫在眉睫。合格的双语教师是实施双语教育的关键,他们应该具备语言、理论和教学技能技巧三种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尽快建立一支思想业务素质高、结构优化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双语教学改革的有力保证。扩大优秀骨干教师群体,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建立一支优秀双语教师队伍。要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和管理工作,拓宽教师招聘渠道,进修培训、调整岗位、吸引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双语”教学,缓解“双语”教师匮乏的矛盾。同时要做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集中培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双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课堂教学技能,使他们必须具备汉语授课能力。学校还要为双语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实施制定计划,严格检查。
2.2从新疆各地实际出发,实施差别化双语教学模式。以增进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和母语两种语言能力为目标的双语教学模式,是总体性的目标模式。由于新疆各地民族分布、地域性历史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差异,各地在实施这一总体模式的过程,还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等原则,实施差别化的教学模式。只有真正落实好这些原则,一个寓多样于统一的双语教学政策才能落地生根,得到新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衷心拥护。
2.3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双语教育的质量。教学方法是对教育效果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摸索出一套实用、有效地教学方法,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教师首先要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的充分的理解,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后,制定出课堂教学计划,涉及具体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步骤。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让他们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自我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4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和督导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实施“双语”教学工作的保证。要尽快形成良好的“双语”教学课程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课程评价要遵循《中小学“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方案》和《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指导纲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内容全面、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重视文化、语言、知识等方面的培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建立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督导制度是确保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科学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党政领导的重视、健全的工作机构和管理体系是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总之,推进“双语”教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我区“双语”教学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需要我们社会各界关注和完善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培养合格的“双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