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我国教育教学中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并把目标定为提高全民素质。“素质”是指人的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性质。而其中“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它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担当着培养人高尚情操的崇高职责。音乐教育是美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正如德国音乐家奥尔夫所说:“音乐应该同其它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高尚的情感以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情感应贯穿于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始终,这也是音乐教学的一个基点。
一、不同课型中内在的情感
目前,音乐课的类型依据音乐教学基本任务大致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类型,而情感因素无论在什么类型的音乐课堂中都无所不在。
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以单一的教学任务为主的课。在音乐欣赏课中,可先让学生们感受乐曲表现的情绪,再进一步对歌词、乐曲结构、音乐主题等进行分析体验。如在欣赏我国南方民间歌舞曲《采茶舞曲》时,先让同学们完整欣赏、感受一下乐曲所表现的是欢快、愉悦的情感,引导学生从情感入手,再通过对照乐曲的歌词及乐曲速度、力度等方面对音乐进行分析理解从而达到鉴赏,一步步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
综合课一般由如下几个步骤构成:
1.整体感受音乐。通过欣赏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音乐课的进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进行发声练习。进行课堂发声练习,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进入良好的歌唱状态,不同的发声练习表现的情绪也不尽相同。
3.歌曲的学唱。歌曲的学习与演唱是音乐知识、素质、技能的整体体现。针对初中生已有一定音乐基础的特点,可采用视唱为主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其间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再加以个别指导和强化训练。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认为:“音乐不是表现某一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激情,而是表现激情本身。”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是怎样的。可通过对作品、作者的简单介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体验、分析音乐作品,加以教师的引导得出结论,进而对歌曲的演唱提出更高的要求。
4.新知识的传授。对歌曲中存在的新知识进行讲解学习,这是建立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的知识学习,是情感体验的一个知识性阶段,它是以知识的丰富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5.歌曲整体、细致的把握与体验。例如《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了》这首二声部歌曲,要求学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并把作品中各种力度标记用声音表现出来。学生参与学习、分析、演唱、演奏(加入打击乐器)、指挥歌曲,既亲身参加了音乐情感的体验,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懂得了应该有一颗像小雪花一样纯洁美好的心灵。
这几个步骤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音乐作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二、教学结构中的情感
在教学结构的各个环节中,应以情感因素贯穿始终。音乐教学结构一般为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教授新课、联系巩固、课堂总结等几个部分的组成。
在组织教学上,让学生们在轻松优美的音乐环境中进行,既消除了紧张气氛、调节了情绪,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复习提问,是在新授课前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讲授新课是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因而可采用讲故事、放幻灯、欣赏图片、引用格言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新授内容,使学生尽快投入到感情角色中。教授新课过程中要时刻围绕“情”字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以体验表达情感为目的;练习巩固阶段更是对情感体验的具体体现,要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表演、欣赏中仔细体味音乐作品、艺术形象所表现的情感和思想,从中受到教育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课堂总结应用富有感染力、诗意、趣味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从中领悟到音乐的真谛,并获得知识。
三、教师完美的教学素质引发学生产生情感
教师是学校教学的执行者,其言行、举止是直观而有益的示范。在实际教学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具备完美的素质更为重要。教师应以美感的仪表、柔和亲切的眼神、丰富生动的表情、富有情感的语言等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绪,引导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迅速地进入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中。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丰富知识的同时,注意增强自己的艺术修养,逐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完美的教师形象展现在讲台上,以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情感体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课,应该在开放、活泼、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行,让情感因素真正渗透到音乐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手段和基础,让学生注重感受、学习、领悟所学的知识、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更好地达到美育育人的效果,实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目的。
正如德国音乐家奥尔夫所说:“音乐应该同其它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高尚的情感以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情感应贯穿于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始终,这也是音乐教学的一个基点。
一、不同课型中内在的情感
目前,音乐课的类型依据音乐教学基本任务大致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类型,而情感因素无论在什么类型的音乐课堂中都无所不在。
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以单一的教学任务为主的课。在音乐欣赏课中,可先让学生们感受乐曲表现的情绪,再进一步对歌词、乐曲结构、音乐主题等进行分析体验。如在欣赏我国南方民间歌舞曲《采茶舞曲》时,先让同学们完整欣赏、感受一下乐曲所表现的是欢快、愉悦的情感,引导学生从情感入手,再通过对照乐曲的歌词及乐曲速度、力度等方面对音乐进行分析理解从而达到鉴赏,一步步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
综合课一般由如下几个步骤构成:
1.整体感受音乐。通过欣赏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音乐课的进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进行发声练习。进行课堂发声练习,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进入良好的歌唱状态,不同的发声练习表现的情绪也不尽相同。
3.歌曲的学唱。歌曲的学习与演唱是音乐知识、素质、技能的整体体现。针对初中生已有一定音乐基础的特点,可采用视唱为主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其间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再加以个别指导和强化训练。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认为:“音乐不是表现某一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激情,而是表现激情本身。”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是怎样的。可通过对作品、作者的简单介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体验、分析音乐作品,加以教师的引导得出结论,进而对歌曲的演唱提出更高的要求。
4.新知识的传授。对歌曲中存在的新知识进行讲解学习,这是建立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的知识学习,是情感体验的一个知识性阶段,它是以知识的丰富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5.歌曲整体、细致的把握与体验。例如《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了》这首二声部歌曲,要求学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并把作品中各种力度标记用声音表现出来。学生参与学习、分析、演唱、演奏(加入打击乐器)、指挥歌曲,既亲身参加了音乐情感的体验,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懂得了应该有一颗像小雪花一样纯洁美好的心灵。
这几个步骤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音乐作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二、教学结构中的情感
在教学结构的各个环节中,应以情感因素贯穿始终。音乐教学结构一般为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教授新课、联系巩固、课堂总结等几个部分的组成。
在组织教学上,让学生们在轻松优美的音乐环境中进行,既消除了紧张气氛、调节了情绪,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复习提问,是在新授课前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讲授新课是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因而可采用讲故事、放幻灯、欣赏图片、引用格言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新授内容,使学生尽快投入到感情角色中。教授新课过程中要时刻围绕“情”字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以体验表达情感为目的;练习巩固阶段更是对情感体验的具体体现,要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表演、欣赏中仔细体味音乐作品、艺术形象所表现的情感和思想,从中受到教育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课堂总结应用富有感染力、诗意、趣味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从中领悟到音乐的真谛,并获得知识。
三、教师完美的教学素质引发学生产生情感
教师是学校教学的执行者,其言行、举止是直观而有益的示范。在实际教学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具备完美的素质更为重要。教师应以美感的仪表、柔和亲切的眼神、丰富生动的表情、富有情感的语言等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绪,引导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迅速地进入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中。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丰富知识的同时,注意增强自己的艺术修养,逐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完美的教师形象展现在讲台上,以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情感体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课,应该在开放、活泼、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行,让情感因素真正渗透到音乐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手段和基础,让学生注重感受、学习、领悟所学的知识、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更好地达到美育育人的效果,实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