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改革实践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一个趋势,而对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而言,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只有学生接受了创新创业观念,并勇于去实践创新创业,才能说明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实际的效果。广西大学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观念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创业;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3-0157-03

一、研究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广西大学历来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建校之初就把校训定为“勤恳朴诚、厚学致新”,足以看出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远远不足,正如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经在一个教育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代、二代的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也同样制约着广西大学学生的全面发展。2001年以来,我校贯彻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通知(教发[2001]33号)中“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文件精神,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政策,取得了阶段性成绩。2002年9月出台了《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旨在增强学生创新实践意识,加强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我校本科生的综合素质。随着广西大学创新学分科研实践训练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启动实施,学校深刻认识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还远未达到理想目标。主要表现在学生整体的创新精神不强,创业意识不明确,创新创业能力普遍缺乏。课题组经过走访国内高校,并以广西高校为例,对我区最具代表性的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财经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玉林师范学院八所高校的师生进行了一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广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基础特别薄弱、配套设施欠缺、创业信念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等重点、难点问题,由此总结出观念性障碍、资源性障碍、制度性障碍是我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最主要的阻力。
  学校从影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因素入手,抽丝剥茧,分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整理出一条比较明晰的思路,从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平台建设、竞赛、就业等方面,全面改革,逐一突破,决定进行一场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大改革。广西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

二、广西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实践历程


  广西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于2001年。2001年12月我校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初步方案。2002年9月《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颁布,并进行试点,为全面实施、整体推进积累经验,逐步完善方案。2007年,学校开始设立创新实践项目,开展创新创业讲座,普及创新创业知识,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经过2年左右时间的筹划、调研和初步实践,基本明确了推进创新创业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2009年,我校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同时也是广西区内首个获批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建设的高校。借助实验区创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广西大学开始谋划思考如何有效地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结合到原有的专业教育体系中,以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创业、就业能力。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借助国家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东风,为解决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不强等问题,增强创新理念、创业意识,广西大学正式开启“五位一体”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并大胆尝试基于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
  结合前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2010年开始,广西大学决定结合自身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积累扎实等综合性大学的特点以及广西毗邻东盟的特有区位优势,一方面通过系列机制体制的改革、教育教学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激发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教育教学创新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政府及产业的协同创新和资源對接,共同推动广西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优化。

三、广西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主要举措


  (一)顶层设计,健全机构,强化责任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制定并发布了《广西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我校成立了“广西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为保证创新创业学院的顺利运营,同时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管理委员会”和“创新创业学院指导委员会”。创新创业学院管理委员会统筹创新创业学院工作;创新创业学院指导委员会由校内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创业成功校友、企业管理者等组成,承担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工作,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加强融合,学分认证,建设课程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我校全面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观念的教育。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设立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培养计划和学分要求,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我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开设“与创业名家面对面”课程,并将成熟的创新创业课程列入各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教育中融会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专业在专业相关领域、行业进行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教育。各专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通过讲座、课程讲授等形式,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在专业基础上开设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36门,并纳入学分管理。新增创新创业课程群,2015年开设在线课程10门,选修学生达 2万多人,并出台了《广西大学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管理规定》。把校企创新创业成果融入教材,编写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教材,建立了案例库。   (三)协同共建,多措并举,搭建平台
  “学-研-创-孵-产”合作方面,我校以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广西大学生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服务分中心(南宁)、广西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为载体,成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联合区内高校、企事业单位、大学科技园、高新区、广西创业示范基地和海韵创业孵化基地等协同共享教育资源和创新创业支持性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有特色和富有成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共建“广西大学—启迪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孵化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科技园、创客成长空间等;建立了大学生自助创业服务平台,引进“创业之星”网络模拟创业软件和国泰安创业网络信息平台,建立了可以容纳150个端口的模拟创业实验中心,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建设网络培训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全程指导和一站式服务。建成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及21个区级示范中心和教学中心,学校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全部向学生开放。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成立广西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协会、KAB创业俱乐部等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四)政策导航,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修订《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将创业实践纳入创新实践学分,近三年累计15900多名毕业生获得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修订《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学生,实行指导和项目资助。修订《广西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涵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效果、教学环境等多方面,覆盖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过程中要及时评价、修正和调整,从而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建立完备的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要构建涵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效果、教学环境等多方面,覆盖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指标体系,规范创新创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五)汇聚力量,充实资源,加强师资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的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要与就业指导教育有机结合、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建立专业师资队伍,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公共课程。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聘请企业家、投资人担任创业导师,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库。要对教师进行国家级创业教育培训。邀请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进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同时制订长期的教师培训计划,分批遴选相关教师外出参加培训进修,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建立创新创业竞赛导师库、参赛人才库、竞赛评审专家库,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沙龙,聘请企业家、投资人担任创业导师,开设“与创业名家面对面”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与社会各界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我校建设了由校内外创业导师组成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首批聘请创新创业导师200名,先后选送教师200余人次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其中15位教师获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讲师资格,9位教师获“高校创业指导师”资格。同时还打造了“八桂创+梦之队”、“云图·创客园丁” 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获批了一个广西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发展中心。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如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来检验我们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
  (六)大力支持,多方筹资,经费保障
  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依托大学科技园、各种科研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成果、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学校安排了专门资金,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投入约11700万元建设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大楼,并与启迪控股合作,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

四、广西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广西大学作为广西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高校,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勇于革新,一贯重视并大力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坚持“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导向”的教育理念,以创新教育为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面向工程 面向应用 面向社会 全程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抓好第一课堂、拓展第二课堂。
  1.2002年,学校制定了《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鼓励广大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接受科研训练,开展创新创业活动。2007年我校成为首批60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高校之一;2011年又顺利获批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同年成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2年成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3年成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5年榮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成为教育部授牌的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高校(50强);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9所),承担广西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理事长单位的工作;2007年入选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60所)。我校打造了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2个本科专业获批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获批广西大学生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中心(南宁中心);承办第一届和第二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选拔赛,并获得全国银奖1项、铜奖5项,位列全区高校第一。
  2.解决了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精神的问题。以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广西大学生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服务分中心(南宁)、广西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为载体,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创业孵化服务等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供了学生与社会各界交流及合作的机会。
  3.解决了学生有创新创业意识却无法将其转化为项目的问题。通过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创业导师“一对一”的指导,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和企事业单位的项目进行对接,使其转化为可以实践操作的新项目。
  4.解决了学生有创新创业项目却缺乏资金、条件等进行孵化运行的问题。通过改进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业服务网功能,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整合发展财政和社会资金,联合开发和实施创业培训项目。

五、结语


  广西大学经过15年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历程,实施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旨在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其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有力的激发和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大良.改革创新 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5-7.
  [2] 袁驷,张文雪.“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3):9-13.
  [3] 邹晓东,李铭霞,陆国栋,刘继荣.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64-74.
  [4] 许小雯,王智慧,谢天龙,卢晓东,鲍威.元培模式教育满意度实证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5):77-81.
  [5] 张大良.改革创新努力 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5-7.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其他文献
[摘要]该文结合“双一流”国际化教学培养目标和研究生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材料类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开设相图与材料热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这门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对其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提出了策略。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资源,积极推行学生主题报告的教学形式,形成特色鲜明、比较完善的双语教学内容体系和风格。  [关键词]双语教学;相图与材料热力学;教学改
期刊
[摘要]依托高层次科研基地,借助优势仪器资源和人才资源,探索仪器分析类课程教学改革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该文在分析当前仪器分析类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授课教师、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改革措施,以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仪器分析类课程;教学改革;科研基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自教育部启动国别和区域研究项目以来,相关研究中心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学科从边缘地位跃升为教育部重点建设工程,然而国别和区域研究也面临大小中心发展不平衡、青年教师缺乏积极性等问题。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发展经验,学科建设应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加强相关研究中心间的合作;通过调整科研和教学评审制度鼓励年轻教师投身学科发展,选拔培育储备师资弥补小中心师资不足的缺陷;运用信息技术协调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北方民族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方式及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民族高校;微生物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科研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社会生产水平不断进步,使得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职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进行。高职院校进行核心课程精细化管理研究是课程编制、协调、实施、支持、评价等行为的确切保障。在新时期,进行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课程的精细化管理,对于推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更有组织,更加协调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高职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
期刊
[摘 要]基于经济学课程难度偏大及其传统教学效果不佳的背景下,应用实验经济学来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论文简述实验经济学在翻转课堂的应用,既是对实验经济学教学的革新,也是探索翻转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具体途径。为了使翻转课堂和实验经济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学教学,以公共物品为例探索根据实验经济学教学的基本流程设计实验。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翻转课堂;公共物品;路径  [中图
期刊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形成了以高速铁道为代表的国家名片。铁道工程作为系统输出的组成部分,势必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该研究基于此系统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铁道工程的教育模式,指出其存在“苏联教育模式的痕迹依旧清晰”和“半军事化”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结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历史演进,提出了我国铁道工程教育迫切需要寻找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平衡点;以同济大学铁道工程教育为例,通过调整课
期刊
[摘 要]无论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还是新工科行动,实习环节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最大阻力。协调高校、企业、社会之间的资源配给,解决实习环节的问题,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习环节;资源依赖;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3-0144-03  随
期刊
[摘 要] 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高等學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政策文件,引起了全国各地高校的积极响应。通过改革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措施,全国各地高校的创业教育成效显著,但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河南省的高校创业教育更是如此。项目组在对河南省10余所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后发展,高校在创业教育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
期刊
[摘 要]网络新媒体已发展成为社会的重要产业,其职业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促成了對网络新媒体人才供给的迫切需求。该研究就网络新媒体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网络新媒体职业市场进行了样本数据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和教学平台四个维度,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