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在小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t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校班额人数不断减少,尤其是最近几届学生,“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产物,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推行小班教育,绝不仅仅是缩小班级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在缩小了的班级中,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对现行的课堂教学进行再设计,并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在“小班教育”中,教师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每一个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上,强调师生的密切配合,创设学生参与的良好情绪,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基于这一思想,我在小班地理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激发和诱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地理教研组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创新课堂理念,老师们在课堂上积极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比课后更阳光。
  一:在小班地理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符号新教材的要求。
  1.新教材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使所有的人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二是使每个人所受到的教育都要适合自身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角色扮演”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愉快地学习,并得到成功的体验。
  2.在学习方法上新教材鼓励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整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各种场景,把地理事物活生生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3.在学习内容上新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在教学中加强了实践环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角色扮演”把课堂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
  二:在小班地理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是实行新课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如下的新变化: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可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发展转变的有效手段之一。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学,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常见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比比皆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课文内容,于是就包办代替。“角色扮演”中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贯十分突出的问题,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效果,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背“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角色扮演”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长才干。
  4.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由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种心理过程,一个是认知过程,另一个是情感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丢弃了后者,这也是当前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角色扮演”使得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着眼点,应该是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这就要看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了解教学目标的要求,体验实现教学目标及与教师协同一致获取知识的乐趣,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学是自己的事情,是一种积极的内心需要,是完善自己的途径。
  三:“角色扮演”的教学内容设计
  新教材中生活区域与环境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人类自身的生活关系密切,应该是学生最关心、最有兴趣的内容。要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初步学会把地理知识直接运用到具体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实践中去的本领。因为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积累知识,还应该灵活运用知识、主动探索问题。
  1.学习“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教师首先把教材内容作为一个专题教学。全班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组。学生在阅读教材、查阅资料、采访之后,自由选择扮演“北方人”和“南方人”。
  教师提出辩題:“生活在北方好还是生活在南方好”,两大组分别准备。每一方有三种
  角色供学生选择:辩手,主要发言;筹划,搜集和制作支持本方辩手的材料;南方人或北方人,表演反映本方区域特点的生活小品或歌舞以支持本方辩手的观点。组内通过自荐和推选分配角色。
  课前的准备由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准备工作包括:信息查询、市场调查、人物访问、广告制作等。然后,写出访问札记、广告词、绘制图画,准备节目。教师做好引导和资料支持工作。   在教室中展示反映北方和南方地理特点的图片,轮流播放具有南、北方特色的音乐。各方轮流发言,用讲解、表演等方法试图说服对方。
  类似的内容还有“平原和山区”、“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都可以让学生分组展开辩论,一堂课就是一场辩论赛,再加上辅助辩论的其他多种表演形式,内容精彩纷呈,同学的参与面广,收到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2.在学习我国的季风气候时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別扮演冬季风和夏季风进行对话表演:
  学生甲:我是冬季风。
  学生乙:我是夏季风。
  学生甲:我来自北方,下面是冰天雪地的大陆。
  学生乙:我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下面是湿热的海洋。
  学生甲:我从西北方向吹来。
  学生乙:我从东南和西南方向吹来。
  学生甲:我的到来使冬季寒冷干燥。
  学生乙:我的到来使夏季炎热多雨。
  拟人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不仅表演的同学很投入,其他同学也很关注,这类活动很受学生欢迎,有选择地运用可以收到比提问更好的效果。
  运用对话形式表演在学习“母亲河——黄河、长江”时,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只要同学们一听到“我是黄河,我是黄河”、“我是长江,我是长江”这一熟悉的话语时,一个个都想上台来表演一番。这时老师要布置好课前准备工作,提示同学可以从河流的源地、流经省区、地形区及入海口进行对话;也可从他们的历史地位、文学描述、赞美的诗词等方面入手,或是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流速、水位)切入话题。由于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同学们的表演内容特别丰富,除了课本知识,还有大量的课外知识穿插进来,使同学们得益非浅。
  3.在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时,班里每位同学各表演一个省级行政单位,课前准备一张本省区的轮廓图,课堂上可进行以下的表演:
  说说自己的长相,如云南像孔雀开屏,海南像一只菠萝,陕西像兵马俑等
  轮廓图做成面具,相互辨认。
  对照行政区划图找邻居,走亲访友。如果你要去邻居家玩,两个同学比一比,看谁能准确说出邻居的名字,认出邻居的外貌。
  分家族——按华东、华北、西北、华东、华南、中南来分。看哪个家族组合快。
  在以上多次表演过程中,同学们逐渐熟悉了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轮廓图。减少了死记硬背的痛苦。但教师的导演角色要到位,只有导演得好,演出才能有序进行。
  4.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同学们对团队旅游已经很熟悉,再加上前一段时间有一句流行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所以在讲述世界自然环境的内容时,可以仿照旅游的形式来进行角色分配,课前让每个学生去准备一个自己向往的景点的介绍,轮到谁介绍,谁就是导游,其他同学以游客的身份来进行表演,再借助多媒体展现自然风光。
  学生[导游1]: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有“世界河王”之称的亚马逊河地区,这是
  世界上最富饶、最壮阔的一块宝地,它浩浩荡荡贯穿于低平坦荡的亚马逊平原,向东奔入大西洋。亚马逊平原上发育了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里林木稠密交错,几乎每走一步便会见到不同的树木,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着地球上1/3的氧气,称得上是“地球之肺”。
  学生[导游2]:世界真奇妙!接下来我要带大家去非洲看一下奇景,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上,一座雄伟的高山拔地而起直耸云霄,远在200米之外,就能看到它那高悬于蓝色天幕上的雪冠在赤道骄阳下闪闪发光,这就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在飞机上俯视,就像一只晶莹耀眼的大玉盆,山脚处则是一片热带草原景象。
  学生[导游3]:同样是热带,但所处的位置不同景象也就大不一样,你们看,世界最大
  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是黄沙连绵,热浪滚滚,在沙丘万顷之中,间或会有一块生机盎然的绿洲呈现在你眼前。潺潺的流水或丰富的地下水源滋润着土地,高大的枣椰树把黄沙弥漫的荒野装点成一片翠绿。
  学生[导游4]:略
  这样一堂课下来就浏览了二十多个景点,仿佛实现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愿
  望。大家感觉既饱了眼福,又加深了知识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感官上对不同气候带下所呈现的地表景象有了比较,能初步进行区分,这比老师单纯的讲解要容易接受的得多,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评出最佳导游。
  其实地理课堂有很多的素材可以用于“角色扮演”,有一群高中生另辟蹊径,用地理知
  识写下了一封封情书。这些情书是来自浙江金华宾虹高级中学的高一学生写的。据悉,这些同学的地理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有同学运用冷、暖气团和冷、暖气流的知识写到:冷、暖气团的相遇总是带着泪水,而我遇见你则是一生欢喜;北大西洋的暖流温暖了摩尔曼斯克沿岸,太阳的辐射温暖了大地,而你温暖了我。五花八门的情书除了上面列举的这些,还有很多呢。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得淋漓尽致。看了这些独特的情书,是不是让你觉得地理是门很有趣的学科呢?能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情诗里,说明这些孩子已经将知识点都掌握了,老师布置的这个特殊而有趣的作业又让孩子们把知识点复习、巩固了一遍,我不禁想给这位机智的老师点个赞。
  四:“角色扮演”的教学设计原则
  内容选择原则:应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应紧扣课本、社会、生活,力求在学科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上有所突破,是从传授、解惑发展到探究、创新的学习,因此它不应该脱离教材,应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内容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的观察与实践。
  “角色扮演”活动方式开展的原则: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内容的开放性、形式
  的多样性。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在积极指导,掌握全局的前提下,应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分配角色、设计活动方案等等。尽量避免模式化和公众化,给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调查,思考后形成的想法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并以讨论、辩论、对话、小品等形式来呈现。   五:“角色扮演”这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及对策
  1.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教师在“角色扮演”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挖掘内在潜力”的观念,并乐于向学生学习。教师要具有师生平等的观念,牢固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所以教师在“角色扮演”这一教学过程中“细心”和“耐心”,要鼓励学生大胆、超常的想法,当学生突然异想天开时,他们的想法或许幼稚不成熟,也不现实,但老师不要急着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批评和否定,应暂缓判断,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就会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创新,而且会影响到整体学生,使他们勇于表现,进而活跃课堂氛围。创新需要灵感,更需要充分酝酿的时间,所以一方面教师要提前布置好任务,另一方面在确定教学内容大方向的前提下,给学生一个回旋的空间,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有机会让学生自己做决定。在活动中应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要对“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式有正确的认识
  很多学生会认为“角色扮演”不是真正的学习,尽管有兴趣,但不会认真对待,如何教
  育学生对于这一教学活动的参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关键是要对他们灌输一些人才观的思想:真正的人才不是那些只会死记硬背,考试得高分的人,而是“无中生有,无中生新”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所以学生必须了解关起门读死书的人是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而知识面广,一专多能,综合实践能力、活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了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义务。不死读书,学会把学到的地理知识加以综合分析,并经常尝试应用到实际中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每位同学还要善于利用逆向思维、分散思維、求异思维发现问题,然后利用野外实践、社会调查、网络寻宝,去探求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并学会与他人合作。这样,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同时通过活动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角色扮演”是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利用小班这一有利条件所进行的新的教学尝试,
  这一教学方法营造出了一个愉快、宽松、合作、共鸣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学到的除了知识,还有能力和方法,学生不再是“工具”和“容器”,而成了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真是新课标所要达到的要求。
  (作者单位:杭州市青春中学)
其他文献
作为区名校长,我没有满足于超出一般校长的专业素质和治校能力,而是不断使自身的潜能和状态得到扩展和升华。领衔杨翠名校长工作室以来,在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我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校长加速成长的平台,与“四校发展共同体”的校长们以及本校有管理潜质的骨干教师结为成长与发展共同体,在共同的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中不断超越自我,大胆探索办学特色和治校风格,朝着“知识、能力与人格和谐统一的高素质创新型校长”
期刊
习近平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的功能在于立德树人,而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因此德美优先发展非常重要。  近年来,我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坚持德育为首,以美促德原则,尝试进行了将美育与德育结合开展的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一些粗浅的工作体会。
期刊
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更离不开生活。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想让学生学习的轻松,知识掌握的牢固,只有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再加之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下面,就结合我平时的教学,谈一谈我是怎样把数学概念放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进行教学的。  一、数学语言的使用要生活化。  
期刊
德国教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和精神,就不成其为教育。我们的基础教育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  作为一名班主任,学校的每个空间,包括学生的家庭,都是我们的工作场所,班主任工作就是每天的琐碎与忙碌。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一个心与心碰撞的过程,教育目标常是在教育与被教育者感情的交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因为红色文化资源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意蕴,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是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在学校要做好红色文化资源与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使红色文化成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一、提高教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红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引导,更要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美学素养。美育教学工作应该贯彻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阶段,不能只局限于学生的艺术课程,各科教师要学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融入一定的艺术思想,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美学观念。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学会将数学课程的逻辑思维与美育教学的思想进行融合,本文将着力探讨如何将美育教学思想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结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育教学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泉州在2013年就被评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等蕴含着泉州特有的文化元素民间艺术资源,这么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非常值得传承与发扬。在幼儿园德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今天,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挖掘和利用“木偶文化”民间优秀艺术资源,携手
期刊
一、初中美术教育重要性简述及案例源起  美术绘画源于人类最初的意识表达,从洞穴壁画到现在的殿堂瑰宝,一直以来都广受艺术家与鉴赏家的青睐。当代的美术教育更是致力于培养每一位公民的审美能力,希望通过美术教学的引导,学会观察和感受身边美的事物,从而提升美术素养,并用艺术的手法来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在21世纪的今天,国家也加强了对于美育工作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
期刊
摘要:课后练习,顾名思义,课授完后要做的练习,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偶尔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敷衍了事,即算是完成任务,这样以来所得到的结果是,学生的一般能力及特殊能力均未见明显提高,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依赖老师的心理。究竟是哪一环出了错?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我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依據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力求通过“课后练习有效渗透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期刊
学习物理需有动力,动力需要兴趣。兴趣来于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正因为这位老师,他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百折不挠,不怕上千次的失败,而最后成功。他发明电灯炮的过程就是这样。学生学习物理也要有宏图大志,所以为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志向是产生动力的因素之一。但帮助学生树立志向不能泛泛而谈,不切学生实际,是起不到作用的。素质教育强调“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