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培养高职生创新能力的意义,指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认识的误区,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课程设置、环境设置、技能的训练等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04.014
高职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应用能力为主的高等实用人才。对高职生的创新能力是否需要培养,如何培养,目前学界认识还不统一,研究得并不多。事实上,高职生毕业后的工作实践证明,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目前,不少学者都对高职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高职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得较少。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分析。
一、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职生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个国家,有了创新才富强;一个企业,有了创新才发展;一个人,有了创新才完美。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符合我国人才战略的,国家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也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一个实用型人才在工作的同时能有所创新,企业当然是非常欢迎的,特别是当今科学发达的时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必须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去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当前不少企业反映高职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来说,新的分析方法、新的仪器、新的技术、新的应用等日新月异,高职生也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应不断掌握新的内容,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也是高职生的迫切要求,大多数高职生的高考分数是略低一些的,但渴求知识、渴求新事物、渴求创新能力的欲望并不因为是高职生而有所低落,相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更有强烈的要求。经笔者调查,希望得到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达90%以上。从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职生在企业会受到重用,有的甚至比本科生更加受重用。对此,很多高职生都明白这一点,纷纷要求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掌握创新方法的思维和锻炼,增加在市场竞争中的砝码。因此,职业学校培养的高职生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职生培养创新能力的误区及其纠正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只要学生掌握已学过的知识就可以了,特别是高职教育更是如此。从有关的培养目标来看,高职生是要求理论上够用、技能上熟练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对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认识不够重视,认为科研、创新应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事情,与高职生无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列入教学计划,虽然有些科目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入一些如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内容,但远不能适应现代的要求,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没有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本文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能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能增强自信心,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职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是可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在大学里得到的知识也许不到30%,但在大学里得到的学习方法、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对今后的工作是有益的。
三、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培养的条件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以化学为基础、实用性强的一个专业,化学又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学科,因此以实验作为培养创新能力就必不可少,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直观性,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得到启发,效果也容易得到体现。培养必须循序渐进,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创新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点缀。当然,要大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形成机制,完善培养考核制度,对教师要鼓励积极培养,教师之间相互了解观摩,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对年青教师安排下厂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对学生不但要注重一般课程的学习成绩,更要鼓励和表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列入培养目标,有授课计划,且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只有学校、教师、学生、社会达成共识,才能大规模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 培养的方法
高职生与本科生对比,基础略差一些,目前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也不完善。根据高职生的特点,我们认为模仿法、希望点列举法都是很好的效果,“模仿法是指某一模仿原型为参照,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变化产生新事物的方法”。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前人所做的分析方法较多,但每一种方法里面都有它的优缺点,利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加以改进;“希望点列举法是指通过提出对产品的希望和理想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在希望中寻找创新的目标和可能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工业分析与检验的希望点较多,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各位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寻找符合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增加具有启发思维的教学方式。如在分析方法中,如果某一方法中要使用到有机溶剂,希望点最好不要用到有机溶剂,如果用到不理想的还原剂,能不能换成理想的还原剂呢?等等。有些问题即使没有得到解决,但通过训练之后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悟性也得到了提高。
(三) 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支柱,是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和开展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不断以新颖方式和多维角度的思维转化来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我们主要是采用课堂训练和实验室训练为主,在课堂上举一些实例,如某一测定方法的优点是什么,应用在那个方面,主要有什么缺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讨论,然后教师进行讲评,在实验室进行演示;形成教师作为引导、学生为主的思维模式,建立起教师和学生平等关系,共同去探索创新。对个别有特长的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显出特色,在高职生中有部分学生对创新具有浓厚的兴趣,创造条件让这部分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效果也能较快地显现出来。
(四) 课程设置与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教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后,就必须对现有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改革,改变原有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体系,建立传授知识与创新培养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创造一定的宽松教学空间。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列入,应有专门的创新能力培养基础课程,也应将创新能力培养列入可以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每一门课程中。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矿石分析、化工产品分析等可以作为重点训练课程,把创新能力培养和教学结合起来,而这种密切结合的关键是教师。为培养创新人才,让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去主讲重点课程,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更新,有利于教师探索创新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广西,每年都举行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竞赛,因此,可将该竞赛作为一个契机,列入重点课程进行培养。另外,矿业是河池的经济支柱,矿石分析是河池矿业的一大特点,书店没有这本教材,我们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自编教材。矿石成分比较复杂,不同地域的同一种矿石成分的差别也较大,因此用矿石分析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五) 环境设置与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授课有很大的区别,除了要有机制外,在环境上也要形成一种氛围,催发学生积极参与向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环境的范围很广,包括学校的氛围,也包括教师平时的教学,而且教学环境至关重要。我们的做法是:利用学术报告介绍学科的前沿知识;邀请企事业有关专家作专题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将自己在科研中的实际体会与学生交流,教会学生尽快掌握创新的方法;利用学校举行的操作技能比赛、创新大赛和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竞赛作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长所取得的成绩;学校对有创新成果的学生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应注意心理的辅导,毕竟创新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一定有好成绩。
(六) 创新技能的训练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操作技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创新能力培养,因此,我们对技能的训练非常重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配有相应的实践课,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减少低层次的重复,将个别实验部分内容改为设计性实验,并将学生的实验成绩作为一门课程成绩来考核;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采取集中及个别训练的方法;同时不定期举行化学知识竞赛、操作技能比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生提出的题目经教师指导后,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管理,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动手能力、创造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另外,组建兴趣小组,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学生可在网上、专业刊物中进行查找,可较大地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张锋.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教论坛,2009(9)
[2]周清香,平先秉.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5)
[3]刘记红.产学研结合的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建设体系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4]钱东东,吴少华,彭薇. 高职教育要加强创新能力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
[5]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JGB205)
【作者简介】 施先义(1957- ),男,广西贵港市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副教授。
(责编 黎 原)
【关键词】 高职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04.014
高职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应用能力为主的高等实用人才。对高职生的创新能力是否需要培养,如何培养,目前学界认识还不统一,研究得并不多。事实上,高职生毕业后的工作实践证明,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目前,不少学者都对高职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高职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得较少。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分析。
一、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职生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个国家,有了创新才富强;一个企业,有了创新才发展;一个人,有了创新才完美。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符合我国人才战略的,国家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也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一个实用型人才在工作的同时能有所创新,企业当然是非常欢迎的,特别是当今科学发达的时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必须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去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当前不少企业反映高职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来说,新的分析方法、新的仪器、新的技术、新的应用等日新月异,高职生也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应不断掌握新的内容,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也是高职生的迫切要求,大多数高职生的高考分数是略低一些的,但渴求知识、渴求新事物、渴求创新能力的欲望并不因为是高职生而有所低落,相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更有强烈的要求。经笔者调查,希望得到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达90%以上。从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职生在企业会受到重用,有的甚至比本科生更加受重用。对此,很多高职生都明白这一点,纷纷要求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掌握创新方法的思维和锻炼,增加在市场竞争中的砝码。因此,职业学校培养的高职生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职生培养创新能力的误区及其纠正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只要学生掌握已学过的知识就可以了,特别是高职教育更是如此。从有关的培养目标来看,高职生是要求理论上够用、技能上熟练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对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认识不够重视,认为科研、创新应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事情,与高职生无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列入教学计划,虽然有些科目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入一些如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内容,但远不能适应现代的要求,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没有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本文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能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能增强自信心,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职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是可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在大学里得到的知识也许不到30%,但在大学里得到的学习方法、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对今后的工作是有益的。
三、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培养的条件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以化学为基础、实用性强的一个专业,化学又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学科,因此以实验作为培养创新能力就必不可少,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直观性,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得到启发,效果也容易得到体现。培养必须循序渐进,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创新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点缀。当然,要大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形成机制,完善培养考核制度,对教师要鼓励积极培养,教师之间相互了解观摩,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对年青教师安排下厂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对学生不但要注重一般课程的学习成绩,更要鼓励和表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列入培养目标,有授课计划,且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只有学校、教师、学生、社会达成共识,才能大规模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 培养的方法
高职生与本科生对比,基础略差一些,目前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也不完善。根据高职生的特点,我们认为模仿法、希望点列举法都是很好的效果,“模仿法是指某一模仿原型为参照,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变化产生新事物的方法”。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前人所做的分析方法较多,但每一种方法里面都有它的优缺点,利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加以改进;“希望点列举法是指通过提出对产品的希望和理想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在希望中寻找创新的目标和可能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工业分析与检验的希望点较多,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各位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寻找符合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增加具有启发思维的教学方式。如在分析方法中,如果某一方法中要使用到有机溶剂,希望点最好不要用到有机溶剂,如果用到不理想的还原剂,能不能换成理想的还原剂呢?等等。有些问题即使没有得到解决,但通过训练之后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悟性也得到了提高。
(三) 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支柱,是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和开展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不断以新颖方式和多维角度的思维转化来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我们主要是采用课堂训练和实验室训练为主,在课堂上举一些实例,如某一测定方法的优点是什么,应用在那个方面,主要有什么缺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讨论,然后教师进行讲评,在实验室进行演示;形成教师作为引导、学生为主的思维模式,建立起教师和学生平等关系,共同去探索创新。对个别有特长的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显出特色,在高职生中有部分学生对创新具有浓厚的兴趣,创造条件让这部分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效果也能较快地显现出来。
(四) 课程设置与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教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后,就必须对现有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改革,改变原有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体系,建立传授知识与创新培养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创造一定的宽松教学空间。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列入,应有专门的创新能力培养基础课程,也应将创新能力培养列入可以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每一门课程中。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矿石分析、化工产品分析等可以作为重点训练课程,把创新能力培养和教学结合起来,而这种密切结合的关键是教师。为培养创新人才,让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去主讲重点课程,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更新,有利于教师探索创新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广西,每年都举行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竞赛,因此,可将该竞赛作为一个契机,列入重点课程进行培养。另外,矿业是河池的经济支柱,矿石分析是河池矿业的一大特点,书店没有这本教材,我们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自编教材。矿石成分比较复杂,不同地域的同一种矿石成分的差别也较大,因此用矿石分析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五) 环境设置与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授课有很大的区别,除了要有机制外,在环境上也要形成一种氛围,催发学生积极参与向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环境的范围很广,包括学校的氛围,也包括教师平时的教学,而且教学环境至关重要。我们的做法是:利用学术报告介绍学科的前沿知识;邀请企事业有关专家作专题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将自己在科研中的实际体会与学生交流,教会学生尽快掌握创新的方法;利用学校举行的操作技能比赛、创新大赛和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竞赛作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长所取得的成绩;学校对有创新成果的学生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应注意心理的辅导,毕竟创新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一定有好成绩。
(六) 创新技能的训练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操作技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创新能力培养,因此,我们对技能的训练非常重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配有相应的实践课,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减少低层次的重复,将个别实验部分内容改为设计性实验,并将学生的实验成绩作为一门课程成绩来考核;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采取集中及个别训练的方法;同时不定期举行化学知识竞赛、操作技能比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生提出的题目经教师指导后,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管理,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动手能力、创造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另外,组建兴趣小组,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学生可在网上、专业刊物中进行查找,可较大地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张锋.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教论坛,2009(9)
[2]周清香,平先秉.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5)
[3]刘记红.产学研结合的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建设体系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4]钱东东,吴少华,彭薇. 高职教育要加强创新能力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
[5]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JGB205)
【作者简介】 施先义(1957- ),男,广西贵港市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副教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