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生成” 回归本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epnui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着“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理念,如今的课堂,对文本的解读不再囿于一孔之见,于是,课堂中能凸显个性的“生成”成了广大语文教师渴求的教学资源。然而,当我们深入课堂,却发现一些负效的生成,导致了学生阅读体验的肤浅和效率的低下。
  一、过于偏重“人文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恰当地利用一些“生成资源”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于是乎,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或是苛求“生成”,仿佛课堂中没有这样的“意外”,就是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并美其名曰“以人为本”,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某位教师执教《九寨沟》一课,讲到九寨沟的美丽风景和珍稀动物时,一生急忙举手:“老师,我暑假去过那里,拍了很多照片!”教师连忙抓住契机,让这名学生逐一展示,另一生立即站出来又拿出课后搜集的相关动物资料,同学们互相传阅,教师也任由学生讲述,并着重引导大熊猫、小熊猫的区别……此时,课堂热闹了,学生对九寨沟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了,但是表面的热闹却掩盖不了阅读的苍白。文本优美的语言文字被老师和学生置之脑后,反而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图片的欣赏上,导致学生的语言得不到发展,人文素养也得不到提高,其语文素养只能徘徊于低谷之中。这样的生成不是真正的生成,至少不是有效的生成。
  生成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依归的,游离于文本之外的生成是不可取的。语文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点,才能对各类生成进行有效的平衡,否则将会引发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和迷失,导致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人文情怀的失衡,课堂也由此步入迷途。其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文道是统一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事实上,人文性一直就寓于工具性之中,我们抓住了工具性就有了感悟人文性的物质基础,就等于抓住了人文性。
  二、一味苛求“独特体验”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化解读”一时成了阅读评价的重要指标。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学生各自的汇报表演,有的远离文本,任意生成,有的限于一点,无谓争辩……教师常常会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资源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扰乱视线,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能及时纠偏,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使课堂生成偏离了正常的价值取向。
  曾经听过《船长》一课,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问:“你们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吗?”“老师,我认为船长完全可以不牺牲,他留个救生圈或找块大木头,不就得救了吗?”教师一听,觉得想法很新颖,便因势利导:“如果你是船长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让老人孩子女人先走,我会主张人人平等,大家一起逃生。”“我觉得应该让青年先走,他们上岸后更有生存价值!”……学生接二连三地发散思维,甚至连含有高科技的救援手段都想到了,教师不停赞扬!面对此种生成,教者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使一个在危难时刻镇定自若、舍己为人的英雄船长在学生们独特的体验下沦为批判的对象,以致引导失控。原因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在观念上认识朦胧,还没有很好地把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只是盲目地追求标新立异,试图诱发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与阅读体验。当面对学生纷至沓来的生成时,教师因为没有智慧的启迪,在没有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下,导致对文本的解读产生了偏颇。
  其实对小学生而言,生活阅历、生活体验还有待时间去淬炼,文本解读多元化,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我们的教师应该有一双慧眼,去辨识学生的“惊人之语”,去伪存真,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再通过机敏地点击这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争辩、探讨的信息,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甚至“异想天开”引向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利用,引向对文本理解的促进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与感受,并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立足课堂的同时,又超越了课堂,深化了文本。
  三、弱化教师“引导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与协商、沟通与交流,达到师生在人格上和地位上的平等,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如今自主阅读大行其道,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小组交流热热闹闹,响成一片;学生展示花样层出不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一概予以赞许……这样的语文课生机盎然。然而,热闹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不意味着学生有丰硕的收获。由于不得精髓,片面求“异”,加之教师引导不够,不和谐的现象接踵而至:学生因能力、见解所限,自主阅读没有深度,读书、交流游离于文本重点之外,有失偏颇;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看客”“听众”;面对各种“生成”,教师的评价模棱两可,模糊了学生的“是非准则”,使学生丧失判断能力。这样的“生成”看似热热闹闹,却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并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反而导致教学重难点没讲清,文本没体悟透,学生该听的没听,只是表面上的简单演示,甚至有的课堂秩序混乱,早已偏离教学目标。这是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最终只会因为求一时的“精彩”,架空了语文文本,失落了语文的本真,导致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举步维艰。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生活的创造者,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基于师生互动的创造。如果弱化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不能存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教师主导的教,学生的学不仅难以保证正确的方向,而且难以保证应有的效率。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常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性因素,当学生的理解偏离了目标,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而不是一味地任其发展,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生成的课堂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我们的教师要理性地直面“生成”,遵循教学原则,紧扣教学目标,因势利导,把握好课堂节奏,舍弃华而不实的空架子,抓住阅读的实质,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
其他文献
[教材解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统计》是以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开放的空间,有效利用周边资源,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感悟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决策能力。  [教学设想]  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仅把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下简称“新增两基”)列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且明确指出了达成这些目标的途径,如“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等等。在此,笔者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谈谈对具体落实这方面目标的几点思考。  一、着眼数学素养,挖掘数学内涵  1.依托教材,挖掘教学内容的数学内涵与教
2008年5月20日,捷克登山界传来两个消息:马克在无后援的情况下,成功登上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峰,它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境内,海拔8167米;莫里在珠峰8300米处坠崖身亡。  马克与莫里是好朋友,都是登山爱好者。莫里的愿望是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认为,作为一名登山运动员,没征服珠峰,就不算一个最好的运动员,马克则认为,征服珠峰对一个登山运动员来说,虽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他的素养与
文言文,承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语言凝练,字不虚设。指导小学生阅读文言文,有利于陶冶情操,丰富思想,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生心里根植属于中华子孙的语言之根。  但是,文言文与小学生常常接触的现代文的表达方法是有所区别的,在理解上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心里容易产生排斥与抗拒。那么,如何让小古文学习更适合小学生的特点,既激发学生亲近古文的欲望,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
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就语文学科来说,这一类学生的“学习之困”表现在:对学习语文没有兴趣,缺乏信心;阅读课上,学习被动消极,理解能力差,读课文不知所云,更别说进行课外阅读了;在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常似局外人,动口动手等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对习作练习更怀有恐惧心理,实在“被逼无奈”了,写上三五行草草了事,文不通句不顺;更有甚者,就连生字新词的读写也成问题,听写词语等小测试,错字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是引发师生对话的重要手段。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于一个数学知识点,仅有一问是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二度追问,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有效提高思维品质。    一、在认知错误时追问——纠正思维偏差    小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是很高。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因为受到知识负迁移
储冬生 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名师培养对象,海安县十大杰出青年,海安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本原性问题驱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先后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曾7
“童眼看世界,童心画童画。”大画家毕加索曾说过:“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孩子是天生的画家,他们天真无邪,敢想敢画,作品稚趣天成,是成人无法企及的。可随着外界教育的干涉,孩子的画却越来越概念化,孩子甚至越来越不敢画、不会画了。问题出在哪里?笔者想从“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绘画”说起,阐述如何在教学中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更好地运用“儿童直觉的唤起”来激活学生的美术创作,让孩子在绘画活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品德教材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    一、走进儿童生活,捕捉课程资源    “教育即生活。”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  1.巧取生活素材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就要求课程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教师应有意识
故事,记忆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寓教于乐,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够开启智慧、激发创想、拓宽视野,能够培养儿童对知识的感知兴趣,适合儿童聆听、理解、表演,适合儿童听、说、读、写。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散文诗《创造宣言》中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确,不论是小人物的小创造还是大人物的大创造,人类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