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着“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理念,如今的课堂,对文本的解读不再囿于一孔之见,于是,课堂中能凸显个性的“生成”成了广大语文教师渴求的教学资源。然而,当我们深入课堂,却发现一些负效的生成,导致了学生阅读体验的肤浅和效率的低下。
一、过于偏重“人文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恰当地利用一些“生成资源”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于是乎,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或是苛求“生成”,仿佛课堂中没有这样的“意外”,就是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并美其名曰“以人为本”,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某位教师执教《九寨沟》一课,讲到九寨沟的美丽风景和珍稀动物时,一生急忙举手:“老师,我暑假去过那里,拍了很多照片!”教师连忙抓住契机,让这名学生逐一展示,另一生立即站出来又拿出课后搜集的相关动物资料,同学们互相传阅,教师也任由学生讲述,并着重引导大熊猫、小熊猫的区别……此时,课堂热闹了,学生对九寨沟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了,但是表面的热闹却掩盖不了阅读的苍白。文本优美的语言文字被老师和学生置之脑后,反而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图片的欣赏上,导致学生的语言得不到发展,人文素养也得不到提高,其语文素养只能徘徊于低谷之中。这样的生成不是真正的生成,至少不是有效的生成。
生成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依归的,游离于文本之外的生成是不可取的。语文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点,才能对各类生成进行有效的平衡,否则将会引发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和迷失,导致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人文情怀的失衡,课堂也由此步入迷途。其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文道是统一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事实上,人文性一直就寓于工具性之中,我们抓住了工具性就有了感悟人文性的物质基础,就等于抓住了人文性。
二、一味苛求“独特体验”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化解读”一时成了阅读评价的重要指标。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学生各自的汇报表演,有的远离文本,任意生成,有的限于一点,无谓争辩……教师常常会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资源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扰乱视线,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能及时纠偏,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使课堂生成偏离了正常的价值取向。
曾经听过《船长》一课,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问:“你们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吗?”“老师,我认为船长完全可以不牺牲,他留个救生圈或找块大木头,不就得救了吗?”教师一听,觉得想法很新颖,便因势利导:“如果你是船长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让老人孩子女人先走,我会主张人人平等,大家一起逃生。”“我觉得应该让青年先走,他们上岸后更有生存价值!”……学生接二连三地发散思维,甚至连含有高科技的救援手段都想到了,教师不停赞扬!面对此种生成,教者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使一个在危难时刻镇定自若、舍己为人的英雄船长在学生们独特的体验下沦为批判的对象,以致引导失控。原因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在观念上认识朦胧,还没有很好地把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只是盲目地追求标新立异,试图诱发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与阅读体验。当面对学生纷至沓来的生成时,教师因为没有智慧的启迪,在没有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下,导致对文本的解读产生了偏颇。
其实对小学生而言,生活阅历、生活体验还有待时间去淬炼,文本解读多元化,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我们的教师应该有一双慧眼,去辨识学生的“惊人之语”,去伪存真,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再通过机敏地点击这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争辩、探讨的信息,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甚至“异想天开”引向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利用,引向对文本理解的促进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与感受,并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立足课堂的同时,又超越了课堂,深化了文本。
三、弱化教师“引导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与协商、沟通与交流,达到师生在人格上和地位上的平等,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如今自主阅读大行其道,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小组交流热热闹闹,响成一片;学生展示花样层出不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一概予以赞许……这样的语文课生机盎然。然而,热闹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不意味着学生有丰硕的收获。由于不得精髓,片面求“异”,加之教师引导不够,不和谐的现象接踵而至:学生因能力、见解所限,自主阅读没有深度,读书、交流游离于文本重点之外,有失偏颇;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看客”“听众”;面对各种“生成”,教师的评价模棱两可,模糊了学生的“是非准则”,使学生丧失判断能力。这样的“生成”看似热热闹闹,却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并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反而导致教学重难点没讲清,文本没体悟透,学生该听的没听,只是表面上的简单演示,甚至有的课堂秩序混乱,早已偏离教学目标。这是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最终只会因为求一时的“精彩”,架空了语文文本,失落了语文的本真,导致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举步维艰。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生活的创造者,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基于师生互动的创造。如果弱化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不能存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教师主导的教,学生的学不仅难以保证正确的方向,而且难以保证应有的效率。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常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性因素,当学生的理解偏离了目标,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而不是一味地任其发展,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生成的课堂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我们的教师要理性地直面“生成”,遵循教学原则,紧扣教学目标,因势利导,把握好课堂节奏,舍弃华而不实的空架子,抓住阅读的实质,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
一、过于偏重“人文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恰当地利用一些“生成资源”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于是乎,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或是苛求“生成”,仿佛课堂中没有这样的“意外”,就是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并美其名曰“以人为本”,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某位教师执教《九寨沟》一课,讲到九寨沟的美丽风景和珍稀动物时,一生急忙举手:“老师,我暑假去过那里,拍了很多照片!”教师连忙抓住契机,让这名学生逐一展示,另一生立即站出来又拿出课后搜集的相关动物资料,同学们互相传阅,教师也任由学生讲述,并着重引导大熊猫、小熊猫的区别……此时,课堂热闹了,学生对九寨沟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了,但是表面的热闹却掩盖不了阅读的苍白。文本优美的语言文字被老师和学生置之脑后,反而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图片的欣赏上,导致学生的语言得不到发展,人文素养也得不到提高,其语文素养只能徘徊于低谷之中。这样的生成不是真正的生成,至少不是有效的生成。
生成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依归的,游离于文本之外的生成是不可取的。语文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点,才能对各类生成进行有效的平衡,否则将会引发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和迷失,导致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人文情怀的失衡,课堂也由此步入迷途。其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文道是统一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事实上,人文性一直就寓于工具性之中,我们抓住了工具性就有了感悟人文性的物质基础,就等于抓住了人文性。
二、一味苛求“独特体验”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化解读”一时成了阅读评价的重要指标。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学生各自的汇报表演,有的远离文本,任意生成,有的限于一点,无谓争辩……教师常常会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资源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扰乱视线,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能及时纠偏,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使课堂生成偏离了正常的价值取向。
曾经听过《船长》一课,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问:“你们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吗?”“老师,我认为船长完全可以不牺牲,他留个救生圈或找块大木头,不就得救了吗?”教师一听,觉得想法很新颖,便因势利导:“如果你是船长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让老人孩子女人先走,我会主张人人平等,大家一起逃生。”“我觉得应该让青年先走,他们上岸后更有生存价值!”……学生接二连三地发散思维,甚至连含有高科技的救援手段都想到了,教师不停赞扬!面对此种生成,教者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使一个在危难时刻镇定自若、舍己为人的英雄船长在学生们独特的体验下沦为批判的对象,以致引导失控。原因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在观念上认识朦胧,还没有很好地把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只是盲目地追求标新立异,试图诱发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与阅读体验。当面对学生纷至沓来的生成时,教师因为没有智慧的启迪,在没有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下,导致对文本的解读产生了偏颇。
其实对小学生而言,生活阅历、生活体验还有待时间去淬炼,文本解读多元化,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我们的教师应该有一双慧眼,去辨识学生的“惊人之语”,去伪存真,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再通过机敏地点击这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争辩、探讨的信息,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甚至“异想天开”引向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利用,引向对文本理解的促进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与感受,并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立足课堂的同时,又超越了课堂,深化了文本。
三、弱化教师“引导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与协商、沟通与交流,达到师生在人格上和地位上的平等,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如今自主阅读大行其道,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小组交流热热闹闹,响成一片;学生展示花样层出不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一概予以赞许……这样的语文课生机盎然。然而,热闹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不意味着学生有丰硕的收获。由于不得精髓,片面求“异”,加之教师引导不够,不和谐的现象接踵而至:学生因能力、见解所限,自主阅读没有深度,读书、交流游离于文本重点之外,有失偏颇;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看客”“听众”;面对各种“生成”,教师的评价模棱两可,模糊了学生的“是非准则”,使学生丧失判断能力。这样的“生成”看似热热闹闹,却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并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反而导致教学重难点没讲清,文本没体悟透,学生该听的没听,只是表面上的简单演示,甚至有的课堂秩序混乱,早已偏离教学目标。这是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最终只会因为求一时的“精彩”,架空了语文文本,失落了语文的本真,导致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举步维艰。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生活的创造者,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基于师生互动的创造。如果弱化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不能存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教师主导的教,学生的学不仅难以保证正确的方向,而且难以保证应有的效率。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常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性因素,当学生的理解偏离了目标,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而不是一味地任其发展,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生成的课堂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我们的教师要理性地直面“生成”,遵循教学原则,紧扣教学目标,因势利导,把握好课堂节奏,舍弃华而不实的空架子,抓住阅读的实质,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