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三年级的儿童一般具有想象力丰富夸张,纯真美好,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怒溢于言表,善于模仿,理解能力弱等特点。
许多诗歌都具有想象丰富夸张、纯真美好的特点,这些与儿童的特点相契合。但诗歌隐含着人世间的复杂微妙,与儿童的纯真、简单直白又是矛盾的。童心与诗味相遇,既是天生的契合,也有自然的矛盾。
所以,儿童诵读古诗,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这些外在的方法技巧,是帮助儿童获得古诗内心体验的有效途径。
有些古诗教学,不太爱传授诵读的方法,即使有,也就是强调一下诗词的节奏、重音而已。这点方法,要在诵读中体现古诗词的韵味显得勉强,古诗词很难走进儿童的心灵。诗、人的疏离,呼吁着用创意诵读,去对接纯真的童心和微妙的诗味。
一、把复杂、模糊的朗读技法拆分成单一确切的技法。
高低快慢、抑扬顿挫的复杂方法,在一首古诗中同时出现,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教师把“高低快慢”四种方法分拆开来,每次朗读都只用一种方法。难题解决了,而且还发现了用单一方法朗读古诗的妙处。
下面就用《咏柳》的朗读教学实践来说明。
1、“高读”——缥缈纯净 朦胧灵动
所谓的“高读”,就是用较高的声调去读。二年级的孩子不太懂“较高的声调”是什么意思,教师就要示范一遍。有点类似于传统戏剧中的青衣旦角的唱念,直白来说,就是吊着嗓子,轻轻地高声诵读。
高读的启发语是“声调高高,声音细细。仿佛纤细的柳枝,轻柔的春风。”
听了老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那种高而细的声线,很快地就被学会了。童声纯净的音色,加上高细的声腔,整个教室回荡着一种悠远,仿佛是天国缥缈的仙纶,灵魂都在震颤—“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细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的纯,绿丝的柔,春风的暖,在“高读”中展露无遗。读完后教室一遍宁静,孩子们好像突然被自己所创造的美惊住了,沉浸其中。
“高读”就仿佛是飞翔在天空的鸟儿,特别容易体现出古诗缥缈、蒙眬、灵动的这个侧面。
2、“低读”——沉吟醇厚 人诗合一
所谓“低读”,就是用尽可能低的声调去读。为避免陷入对“尽可能低的声调”的纠缠,教师要示范一遍。男教师低沉的嗓音开始演绎这首作品。需要注意的是,男教师低沉嗓音中尽量带上宽厚温和的色彩,让学生易于亲近,接受。
低读的启发语是“感觉仿佛低着头,在自言自语。在回忆,在想啊想”
童声天生的明亮,刚好中和掉低沉朗读所带来的沉闷和晦暗的色彩,带上一种醇厚温暖,还有点思考回味的意思。凡是浅吟低唱的,都有这种思量的意味,这是古诗走入心灵的开始,诗、人合一,韵味无穷。在感觉到学生的这种变化后,教师需要再示范一次,这一次,要有意识地突出朗读是“发自内心的回味”的特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这种感觉。果然,学生再次朗读时,那种沉吟与回味,缓缓地浮现在面前。
3、“快读”——神秘美感 另类体验
所谓“快读”,就是用快速的语速来朗读。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节奏是xxxx xx x 或 七连音 xxxxxxx(说明:音符上应有连音线,连音线中上位置有“7”符号,word中无法标记)。前一种节奏是正常的七言诗节奏,只是加快了很多。后一种节奏,类似于僧人的梵唱(经文诵读),每个字的时值是一样长,每句最后一个字不可拖长。“快读”时,音量特意小些,吐字清晰干脆。
当学生反复练习熟练后,这种看似刻板可笑的朗读,产生了神奇的音响效果。古诗仿佛变成了经文,一字接一字,字字相连,轻而快速的梵唱式朗读声,产生了一种神秘的美感。另类的新体验,或许就是这种朗读的价值所在。
另一种价值,就在于训练了学生的肌肉记忆,快而准确,快得不需要大脑反应,肌肉就已经做出了反应,变成了人的一种本能。
诗歌不仅印在灵魂中,也刻写在血肉中,从来不需要想起,却永远不会忘记。
4、“慢读”——一唱三叹 唇齿留香
所谓“慢读”,就是用比正常慢速更慢的速度来读。慢速中,声音要饱满有力,感情充沛。
慢读的启发语是“慢慢地,陶醉的感觉。”慢读,慢到多慢呢·为了帮助学生找到“慢”的韵味感觉,教师剪辑了几十秒的琴箫合奏乐让学生听。边听边随着音乐,心里念着诗,觉得慢到刚刚好,感觉就对了。
慢读《咏柳》会产生一唱三叹的微醺感。如同一杯佳酿,细细品来,滋味具足,唇齿留香。
用“高、低、快、慢”四种方式,分别读一遍,连缀起来,隐含在古诗中的各种滋味——优美而缥缈,欢喜或沉吟,神秘而深刻,咀嚼与享受一一呈现在孩子口中,回响在教室里。
用单一方式朗读古诗,帮助二三年级的学生最终走向多种方式的融合。高低快慢,抑扬顿挫,统一在一首古诗中。古诗的丰满与灵动,不再模糊一片,而是更为明确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
二、利用歌曲的间奏、尾声配乐诵读
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教师精心选择了一首具有吟唱风格的现代音乐谱曲的《山行》歌曲。学生跟唱歌曲,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意氛围。在间奏中,教师随音乐悠然朗诵《山行》,课堂氛围非常自然而舒服,师生都沉浸其中。随之学生更为熟悉地跟唱第二段(還是这首古诗,旋律不变),临近尾声时,教师示意学生像老师一样,随尾声音乐轻轻朗诵。朗诵的效果出奇的好,一句比一句有诗味。
相比较单纯的没有唱词的音乐,这种配乐有唱有诵,唱的是诗,诵的还是诗,情绪非常饱满地宣泄出来了。音乐在渲染诗歌的意境,诗歌在诠释音乐的语言。更妙的是,诗的朗诵出现在间奏和尾声处,与音乐和谐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作品。这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省时省力出效果。
三、利用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点缀清诵
打击乐器的选择,要根据诗歌的本身风格来确定。比如,在朗诵《枫桥夜泊》时,教师选择了三角铁。因为《枫桥夜泊》这首诗淡远忧伤,非常契合三角铁清冷悠远的音色,就仿佛是寒山寺夜半的钟声。当学生轻轻敲响三角铁,教室里一下有了静谧聆听的感觉,像夜半的钟声轻轻滑过师生的心灵。感觉有了,诗味就有了。果然,学生一开口,那幽幽的声音让人轻叹一声:这就是“夜半钟声到客船”啊!
有大量的传统古诗词偏向于清淡含蓄,适合于清清幽幽地朗诵。有三角铁、木鱼之类简单易得、易用的打击乐器点缀,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将古法吟诵和现代朗诵结合,获得风格交错的奇异体验。
古法吟诵的确能充分地表现古诗词的韵味,但是其中平长仄短等规律掌握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有相当的难度,需要长时间训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折中的办法——将古法吟诵和现代朗诵结合,既可以体验吟诵,又可以降低难度。
比如《山行》中,学生只模仿学习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吟诵,这是比较容易的。前三句用现代朗诵法,最后一句用吟诵。最初只是为了降低难度,简单体验一下,但是却发现,这样的结合呈现风格交错的奇异效果,有一种恍惚穿越、画风叠变的感觉。
诗歌是艺术,诵读是艺术,艺术就是需要感觉,感觉对了,诗的味道就出来了。
古人吟诗有击节而歌,踏歌而行,今天我们同样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方法诵读古诗词,让美丽诗歌在孩子们中且行且吟,点亮生活。
许多诗歌都具有想象丰富夸张、纯真美好的特点,这些与儿童的特点相契合。但诗歌隐含着人世间的复杂微妙,与儿童的纯真、简单直白又是矛盾的。童心与诗味相遇,既是天生的契合,也有自然的矛盾。
所以,儿童诵读古诗,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这些外在的方法技巧,是帮助儿童获得古诗内心体验的有效途径。
有些古诗教学,不太爱传授诵读的方法,即使有,也就是强调一下诗词的节奏、重音而已。这点方法,要在诵读中体现古诗词的韵味显得勉强,古诗词很难走进儿童的心灵。诗、人的疏离,呼吁着用创意诵读,去对接纯真的童心和微妙的诗味。
一、把复杂、模糊的朗读技法拆分成单一确切的技法。
高低快慢、抑扬顿挫的复杂方法,在一首古诗中同时出现,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教师把“高低快慢”四种方法分拆开来,每次朗读都只用一种方法。难题解决了,而且还发现了用单一方法朗读古诗的妙处。
下面就用《咏柳》的朗读教学实践来说明。
1、“高读”——缥缈纯净 朦胧灵动
所谓的“高读”,就是用较高的声调去读。二年级的孩子不太懂“较高的声调”是什么意思,教师就要示范一遍。有点类似于传统戏剧中的青衣旦角的唱念,直白来说,就是吊着嗓子,轻轻地高声诵读。
高读的启发语是“声调高高,声音细细。仿佛纤细的柳枝,轻柔的春风。”
听了老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那种高而细的声线,很快地就被学会了。童声纯净的音色,加上高细的声腔,整个教室回荡着一种悠远,仿佛是天国缥缈的仙纶,灵魂都在震颤—“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细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的纯,绿丝的柔,春风的暖,在“高读”中展露无遗。读完后教室一遍宁静,孩子们好像突然被自己所创造的美惊住了,沉浸其中。
“高读”就仿佛是飞翔在天空的鸟儿,特别容易体现出古诗缥缈、蒙眬、灵动的这个侧面。
2、“低读”——沉吟醇厚 人诗合一
所谓“低读”,就是用尽可能低的声调去读。为避免陷入对“尽可能低的声调”的纠缠,教师要示范一遍。男教师低沉的嗓音开始演绎这首作品。需要注意的是,男教师低沉嗓音中尽量带上宽厚温和的色彩,让学生易于亲近,接受。
低读的启发语是“感觉仿佛低着头,在自言自语。在回忆,在想啊想”
童声天生的明亮,刚好中和掉低沉朗读所带来的沉闷和晦暗的色彩,带上一种醇厚温暖,还有点思考回味的意思。凡是浅吟低唱的,都有这种思量的意味,这是古诗走入心灵的开始,诗、人合一,韵味无穷。在感觉到学生的这种变化后,教师需要再示范一次,这一次,要有意识地突出朗读是“发自内心的回味”的特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这种感觉。果然,学生再次朗读时,那种沉吟与回味,缓缓地浮现在面前。
3、“快读”——神秘美感 另类体验
所谓“快读”,就是用快速的语速来朗读。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节奏是xxxx xx x 或 七连音 xxxxxxx(说明:音符上应有连音线,连音线中上位置有“7”符号,word中无法标记)。前一种节奏是正常的七言诗节奏,只是加快了很多。后一种节奏,类似于僧人的梵唱(经文诵读),每个字的时值是一样长,每句最后一个字不可拖长。“快读”时,音量特意小些,吐字清晰干脆。
当学生反复练习熟练后,这种看似刻板可笑的朗读,产生了神奇的音响效果。古诗仿佛变成了经文,一字接一字,字字相连,轻而快速的梵唱式朗读声,产生了一种神秘的美感。另类的新体验,或许就是这种朗读的价值所在。
另一种价值,就在于训练了学生的肌肉记忆,快而准确,快得不需要大脑反应,肌肉就已经做出了反应,变成了人的一种本能。
诗歌不仅印在灵魂中,也刻写在血肉中,从来不需要想起,却永远不会忘记。
4、“慢读”——一唱三叹 唇齿留香
所谓“慢读”,就是用比正常慢速更慢的速度来读。慢速中,声音要饱满有力,感情充沛。
慢读的启发语是“慢慢地,陶醉的感觉。”慢读,慢到多慢呢·为了帮助学生找到“慢”的韵味感觉,教师剪辑了几十秒的琴箫合奏乐让学生听。边听边随着音乐,心里念着诗,觉得慢到刚刚好,感觉就对了。
慢读《咏柳》会产生一唱三叹的微醺感。如同一杯佳酿,细细品来,滋味具足,唇齿留香。
用“高、低、快、慢”四种方式,分别读一遍,连缀起来,隐含在古诗中的各种滋味——优美而缥缈,欢喜或沉吟,神秘而深刻,咀嚼与享受一一呈现在孩子口中,回响在教室里。
用单一方式朗读古诗,帮助二三年级的学生最终走向多种方式的融合。高低快慢,抑扬顿挫,统一在一首古诗中。古诗的丰满与灵动,不再模糊一片,而是更为明确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
二、利用歌曲的间奏、尾声配乐诵读
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教师精心选择了一首具有吟唱风格的现代音乐谱曲的《山行》歌曲。学生跟唱歌曲,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意氛围。在间奏中,教师随音乐悠然朗诵《山行》,课堂氛围非常自然而舒服,师生都沉浸其中。随之学生更为熟悉地跟唱第二段(還是这首古诗,旋律不变),临近尾声时,教师示意学生像老师一样,随尾声音乐轻轻朗诵。朗诵的效果出奇的好,一句比一句有诗味。
相比较单纯的没有唱词的音乐,这种配乐有唱有诵,唱的是诗,诵的还是诗,情绪非常饱满地宣泄出来了。音乐在渲染诗歌的意境,诗歌在诠释音乐的语言。更妙的是,诗的朗诵出现在间奏和尾声处,与音乐和谐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作品。这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省时省力出效果。
三、利用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点缀清诵
打击乐器的选择,要根据诗歌的本身风格来确定。比如,在朗诵《枫桥夜泊》时,教师选择了三角铁。因为《枫桥夜泊》这首诗淡远忧伤,非常契合三角铁清冷悠远的音色,就仿佛是寒山寺夜半的钟声。当学生轻轻敲响三角铁,教室里一下有了静谧聆听的感觉,像夜半的钟声轻轻滑过师生的心灵。感觉有了,诗味就有了。果然,学生一开口,那幽幽的声音让人轻叹一声:这就是“夜半钟声到客船”啊!
有大量的传统古诗词偏向于清淡含蓄,适合于清清幽幽地朗诵。有三角铁、木鱼之类简单易得、易用的打击乐器点缀,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将古法吟诵和现代朗诵结合,获得风格交错的奇异体验。
古法吟诵的确能充分地表现古诗词的韵味,但是其中平长仄短等规律掌握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有相当的难度,需要长时间训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折中的办法——将古法吟诵和现代朗诵结合,既可以体验吟诵,又可以降低难度。
比如《山行》中,学生只模仿学习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吟诵,这是比较容易的。前三句用现代朗诵法,最后一句用吟诵。最初只是为了降低难度,简单体验一下,但是却发现,这样的结合呈现风格交错的奇异效果,有一种恍惚穿越、画风叠变的感觉。
诗歌是艺术,诵读是艺术,艺术就是需要感觉,感觉对了,诗的味道就出来了。
古人吟诗有击节而歌,踏歌而行,今天我们同样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方法诵读古诗词,让美丽诗歌在孩子们中且行且吟,点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