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的长河在不经意之间从我们的指间流过,而中国的教育亦愈来愈陷入困境。面对现状,我们有了更多的反思,有了更大的改革力度。结果发现,众多的改革措施在时间的隧道里与古人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直指当今的教育弊端,值得正处于困惑当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进行深刻的反思。
反溯一:关于孔子的教育心理观 教育者不重视心理研究,心理学研究人员不重视教育实践,在目前国内教育界和心理学界这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但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在当时还没有心理学这门科学,孔子却能敏锐地观察出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心理活动,并对这些心理活动作出深刻分析,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取得良好效果。下面我们仅列举几例,对孔子的教育心理学造诣之深就可见一斑: 关于学习动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说明孔子认识到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关于学习的三种不同心理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说明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孔子的这一发现是对教育心理学的莫大贡献,至今还是当今教育者孜孜以求的方向。 对问题解决过程中两种关键心理状态的分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而此亦正是当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源”。
反溯二:关于孔子的教学方法观 孔子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 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解决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由此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 再以“因材施教”方法为例,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即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善于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反溯三:关于孔子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 近、现代的教学思想可谓流派纷呈,种类繁多,但是若从本质上区分,那就只有两大派:一派是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派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代表是建构主义理论,其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不难看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何等相似!再看以“教师”为中心。目前公认最有代表性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能否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有意义学习。事实上这个“核心”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也早有体现。例如“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告诉你过去可以推知未来。这里的“往”表示过去的知识、经历,即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来者”指未来的事情也包括尚未了解的事物,也就是“新”知。所以这句话就是阐明“新”知与“旧”知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要了解、掌握“新”知应该将它和“旧”知联系起来。 由此可见,当代两大教学思想流派均可从孔子教学思想中找到根源。 因此,我们觉得孔子的诸多教育思想就是当今教育的“源”,通于今且熠熠生辉。
(卢 俊,江苏省通州市刘桥中学)
反溯一:关于孔子的教育心理观 教育者不重视心理研究,心理学研究人员不重视教育实践,在目前国内教育界和心理学界这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但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在当时还没有心理学这门科学,孔子却能敏锐地观察出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心理活动,并对这些心理活动作出深刻分析,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取得良好效果。下面我们仅列举几例,对孔子的教育心理学造诣之深就可见一斑: 关于学习动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说明孔子认识到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关于学习的三种不同心理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说明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孔子的这一发现是对教育心理学的莫大贡献,至今还是当今教育者孜孜以求的方向。 对问题解决过程中两种关键心理状态的分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而此亦正是当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源”。
反溯二:关于孔子的教学方法观 孔子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 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解决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由此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 再以“因材施教”方法为例,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即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善于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反溯三:关于孔子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 近、现代的教学思想可谓流派纷呈,种类繁多,但是若从本质上区分,那就只有两大派:一派是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派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代表是建构主义理论,其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不难看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何等相似!再看以“教师”为中心。目前公认最有代表性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能否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有意义学习。事实上这个“核心”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也早有体现。例如“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告诉你过去可以推知未来。这里的“往”表示过去的知识、经历,即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来者”指未来的事情也包括尚未了解的事物,也就是“新”知。所以这句话就是阐明“新”知与“旧”知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要了解、掌握“新”知应该将它和“旧”知联系起来。 由此可见,当代两大教学思想流派均可从孔子教学思想中找到根源。 因此,我们觉得孔子的诸多教育思想就是当今教育的“源”,通于今且熠熠生辉。
(卢 俊,江苏省通州市刘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