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古而通于今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1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的长河在不经意之间从我们的指间流过,而中国的教育亦愈来愈陷入困境。面对现状,我们有了更多的反思,有了更大的改革力度。结果发现,众多的改革措施在时间的隧道里与古人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直指当今的教育弊端,值得正处于困惑当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进行深刻的反思。
  反溯一:关于孔子的教育心理观 教育者不重视心理研究,心理学研究人员不重视教育实践,在目前国内教育界和心理学界这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但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在当时还没有心理学这门科学,孔子却能敏锐地观察出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心理活动,并对这些心理活动作出深刻分析,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取得良好效果。下面我们仅列举几例,对孔子的教育心理学造诣之深就可见一斑: 关于学习动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说明孔子认识到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关于学习的三种不同心理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说明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孔子的这一发现是对教育心理学的莫大贡献,至今还是当今教育者孜孜以求的方向。 对问题解决过程中两种关键心理状态的分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而此亦正是当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源”。
  反溯二:关于孔子的教学方法观 孔子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 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解决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由此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 再以“因材施教”方法为例,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即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善于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反溯三:关于孔子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 近、现代的教学思想可谓流派纷呈,种类繁多,但是若从本质上区分,那就只有两大派:一派是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派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代表是建构主义理论,其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不难看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何等相似!再看以“教师”为中心。目前公认最有代表性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能否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有意义学习。事实上这个“核心”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也早有体现。例如“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告诉你过去可以推知未来。这里的“往”表示过去的知识、经历,即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来者”指未来的事情也包括尚未了解的事物,也就是“新”知。所以这句话就是阐明“新”知与“旧”知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要了解、掌握“新”知应该将它和“旧”知联系起来。 由此可见,当代两大教学思想流派均可从孔子教学思想中找到根源。 因此,我们觉得孔子的诸多教育思想就是当今教育的“源”,通于今且熠熠生辉。
  
  (卢 俊,江苏省通州市刘桥中学)
其他文献
《论语》,大家都知道“论”念“l n”。可近来笔者对几个班的高中学生作过一个小调查:《论语》的“论”为什么念“l n”,其答案的正确率却几乎为零。后来,又“考”了几位语文老师,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竟也不知道!《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名列“四书”之中,当然是国粹了,这么重要的作品,对其读音内涵的了解,中学生们却知之甚少,语文老师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者也大有人在,这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却毕竟
期刊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凭衣装。那么文章靠什么呢?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好文章的魅力就在语言。那么怎样打造作文语言呢?本文拟从恰当引用角度谈谈怎样使文章亮起来。    一、引用古诗名句,使文章语言儒雅起来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经离骚,国粹滥觞;唐诗宋词,妇孺传唱。中国古典诗词,以其丰富的内容、凝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韵律而传诵千古。“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若能恰如其分地引用,既展
期刊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齐策》)是一篇非常著名的历史散文,好多选本,像《古文观止》、《古文鉴赏辞典》以及中文专业各种类型的“古代文学作品选”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选了这篇文章。这都证明它是一篇非常有影响的散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有关此文的评析大都围绕着情节的一波三折与故事的欲扬先抑来落笔。笔者认为这篇文章的故事性很强、戏剧味很浓,活脱脱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短篇小说,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篇冯谖向世人证明
期刊
晚唐杜牧的《阿房宫赋》因其华丽精美的骈赋形式和“借古讽今”的创作思维,千百年来受人们喜爱。时值唐朝末期,经过初唐“贞观之治”与盛唐“开元盛世”后,晚唐局势每况愈下。面对衰颓的政局,诗人杜牧不能不感觉到“末世”即将到来的危机,再加上中国古代文人传统的政治热情,所以,杜牧写下《阿房宫赋》,借秦朝的败亡之因——奢侈糜费来警戒当时。  文章开头由远及近写到阿房宫的建成(其实阿房宫还没有最终完工就被项羽入关
期刊
古人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界定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而易见,“交际工具”是就其手段功能属性而言,人文性是就其意义内容属性而言。工具作为载体,是表现方式和承传的基本途径;人文作为灵魂和内容,是工具的蕴涵物。工具作为“表”的成分,是基础和凭借;人文作为“里”的成分,是精髓和生命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所以,尽管当前语文教
期刊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家,王安忆并不满足于对人物的单纯描写,而是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高度,思考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状况和文化传统,《小鲍庄》包含了她对“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的严肃思考”,“所追求的是沉眠于我们土地上的凝固着的民族心理”。在《小鲍庄》里所呈现的是一抹古老而又悲凉的风情,把民族素质中的劳苦、顺从、守旧、善良、愚昧的因素展现得淋漓劲致,刻画了一个民族的沉睡状态,展现了这个民族的生存悲
期刊
中国文学在“五四”十年间(1917~1927)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其中固然有社会历史的作用,更是文学本身发展的结果。然而“五四”文学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高潮又与西方文化的推动有着特别的联系,它是近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撞击的产物,而这一撞击在文学领域的具体矛盾运作及其经验教训也值得我们研究总结。    一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杂以道家宇宙观的文化体系。其特点在于:它
期刊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在这首现代诗的教学中,我没有按照单元教学的重点“领会诗中的情感”来处理教材,因为这首诗明白易懂,情感鲜明。于是我进行了别具一格的教学:“同学们都知道西方文学的源头是《圣经》,而我国文学的源头是《诗经》。那么《雨巷》与《诗经》有没有联系呢?大家好好回忆过去学习的课文,再来回答。”我在黑板上写下“继承与创新”五个大字,要求学生在诵读诗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的感触体会。 
期刊
每个个体的成长都是从对他人的阅读摹仿开始的。在对他人的学习、摹仿、借鉴中悄悄地形成自我、变化自我,从而使得自我越来越丰满、深邃,同时在不断地对自身个性的扬弃和对普遍性的学习追求中变得更加理性、成熟和智慧,我想,这应该是阅读的最根本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伽达摩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曾把阅读比喻成一次奇遇,一次和他人的奇异的、奇迹般的相遇。在这种相遇中,我们经历体验了一些他人的经历体验,我们的视域在和
期刊
现代物质文明的突飞猛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命运和心灵,在这个时代,我们应当敞开襟怀,勇敢地拥抱正在变革中的社会现实,热烈地催促腐朽的旧事物的灭亡和光明的新事物的诞生。但勿庸讳言的是,如何避免以人的异化为代价来换取物质文明的进步;如何在大工业的冲击下,保持人类生活中美好的诗意和诗意的美好;如何在江河奔流亦难免泥沙俱下的历史转变中,使人迅速走出种种精神的误区,无疑也正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时代课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