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是生物科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相互促进的结果。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科时,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习和体验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126
生物界本身存在着统一性、复杂与多样性,因此存在着普遍规律也存在着特殊现象,特殊也就构成了生物学科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普遍规律,同时也要接触一些特例知识。普遍性是生物学知识的根本和基石,特殊性是生物学知识的拓展和整合,二者不可偏废,忽略了特例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教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地处理生物学中的特例知识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进行简要分析。
一、构建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
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形成后,学生就会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心理。因此,我们应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这一角色上,采取多种策略使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包括感知、思考、概括、记忆、运用等诸环节在内的学习,做到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教学程序。1.学生自学。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认知能力,加之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浅显易懂特点,在每一专题的教学前,我们可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如在讲《生物的遗传》一节时,我们可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作为自学提纲:什么是遗传?其途径是什么?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为什么亲代性状能传给子代?2.师生展开讨论。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可就该课题的重点、难点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如在上述一节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讨论下面两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受精卵细胞,有的发育为雌性,有的发育为雄性?为什么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总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3.启发引导,形成结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教学主题,对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和认识的共性问题进行启发,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学习上的迁移。例如《生物的遗传》一节学完后,我们向学生布置以下问题,就可达到知识的迁移:一个地区的男女出生的比例为什么总是大约为1:1?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什么?
二、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优势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见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老师作为新课改的先锋和具体实施者,应该在新课改中以“学习”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当前的教育现象和学习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一改过的唯“分”论,要科学评价学生,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体现出“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精神,注重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欣赏、尊重学生,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而且还使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
四、应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許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单薄变为丰富。例如,在讲解《分子与细胞》中细胞间的通讯这个知识点时,学生对细胞间三种联系方式理解不了,我采用日常生活中三个形象的比喻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理解:把“细胞间直接接触传递”比喻为“面对面交流”,把“通过信息分子传递”比喻为“打电话”,把“通过通道传递”比喻为“写信交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用到“比喻”“类比”的教学方法,效果非常好,学生也从中掌握了当遇到抽象知识运用“比喻”“类比”来帮助理解的办法。
五、教学过程的反思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体现在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识总量减少并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应设计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呢?教师在备课分析教材时,只有把这些探究问题设计出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
总之,课堂是教师辛勤耕耘的土壤,是教师展示才华和魅力的舞台,是教师实现人生理想的幸福彼岸。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优,踢自己之短,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了理论视野,促成了个人特色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刘丽芳.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与实践[D].贵州师范大学,2015.
[2]李淑丹.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归因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吴青.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126
生物界本身存在着统一性、复杂与多样性,因此存在着普遍规律也存在着特殊现象,特殊也就构成了生物学科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普遍规律,同时也要接触一些特例知识。普遍性是生物学知识的根本和基石,特殊性是生物学知识的拓展和整合,二者不可偏废,忽略了特例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教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地处理生物学中的特例知识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进行简要分析。
一、构建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
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形成后,学生就会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心理。因此,我们应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这一角色上,采取多种策略使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包括感知、思考、概括、记忆、运用等诸环节在内的学习,做到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教学程序。1.学生自学。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认知能力,加之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浅显易懂特点,在每一专题的教学前,我们可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如在讲《生物的遗传》一节时,我们可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作为自学提纲:什么是遗传?其途径是什么?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为什么亲代性状能传给子代?2.师生展开讨论。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可就该课题的重点、难点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如在上述一节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讨论下面两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受精卵细胞,有的发育为雌性,有的发育为雄性?为什么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总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3.启发引导,形成结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教学主题,对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和认识的共性问题进行启发,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学习上的迁移。例如《生物的遗传》一节学完后,我们向学生布置以下问题,就可达到知识的迁移:一个地区的男女出生的比例为什么总是大约为1:1?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什么?
二、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优势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见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老师作为新课改的先锋和具体实施者,应该在新课改中以“学习”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当前的教育现象和学习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一改过的唯“分”论,要科学评价学生,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体现出“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精神,注重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欣赏、尊重学生,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而且还使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
四、应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許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单薄变为丰富。例如,在讲解《分子与细胞》中细胞间的通讯这个知识点时,学生对细胞间三种联系方式理解不了,我采用日常生活中三个形象的比喻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理解:把“细胞间直接接触传递”比喻为“面对面交流”,把“通过信息分子传递”比喻为“打电话”,把“通过通道传递”比喻为“写信交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用到“比喻”“类比”的教学方法,效果非常好,学生也从中掌握了当遇到抽象知识运用“比喻”“类比”来帮助理解的办法。
五、教学过程的反思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体现在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识总量减少并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应设计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呢?教师在备课分析教材时,只有把这些探究问题设计出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
总之,课堂是教师辛勤耕耘的土壤,是教师展示才华和魅力的舞台,是教师实现人生理想的幸福彼岸。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优,踢自己之短,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了理论视野,促成了个人特色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刘丽芳.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与实践[D].贵州师范大学,2015.
[2]李淑丹.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归因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吴青.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