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罗生门》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破败的城墙存在,更重要的是芥川让发生在其中的故事充满了关于善恶、生死的抉择,从“罗生门”自身的意蕴讲起,贯穿文本中重要人物家将的心态变化,分析故事的发展过程,了解文本中关于以恶治恶、悲剧性等多重思想意蕴,试图探求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关键词:罗生门;家将;人性恶;善念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2
一
“罗生门”这个从日语交流来的词语[1]在现代受到广泛的应用,经常出现在各种新闻报纸的标题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却通常局限于涉及事件的当事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编造谎言,使真相更加扑朔迷离。显然,现代人对“罗生门”的理解局限于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所传达出来的主旨,与芥川龙之介的原作本身有很大程度的偏离。
电影《罗生门》的主体是芥川龙之介的另一重要作品《竹林中》,它借用“罗生门”的个别情节和地点,为整个影片奠定了阴森的基调,透漏出无法捉摸的人性恶的恐怖,生死徘徊的意味浓厚。但是整个影片却区别于原作中的单线叙述,在影片一开始,人物之间的关系构成一种三元结构模式[2],而且内容和所表达的内涵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影片和原著的思想意蕴之所以大相径庭,是因为芥川是站在日本近代和现代的接口,创作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历史小说。小说《罗生门》取自日本平安朝末期的民间传说故事集《今昔物语》中的几则有关“罗城门”的故事,将故事的内容放在罗城门这个“阴森恐怖的故事发生的场所”,又改以为“生”,将原先的故事内涵更进一步深入。
二
《罗生门》不是芥川龙之介最具有代表性的成熟之作,但是作为他早期的作品,更能反映出芥川文学的基本风貌。这部作品凭借文字组合营造出压抑的气氛,色彩暗淡,让人感到恐怖。作者以一个清醒的旁观者身份平静地叙述故事,冷漠中透露着对人性和生命的探索,试图将文本中可怜之人的产生扩展到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应。尽管文本将悲剧的根源一开始就归根于“近二三年来京都这个地方连续遭遇地震、飓风、火灾和饥荒”,却丝毫不影响其对深刻的社会根源的揭露。《罗生门》的思想意蕴与芥川所处的时代悲剧和芥川本人的特点等息息相关。
文本命名为“罗生门”,不仅仅是直接清晰地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信息,它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凝聚性的意象,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意蕴。“罗生门”能够顺利地首次露面,是因为除了被辞退的家将“这男子,却再没有别的谁”肯在罗生门下避雨,“罗生门”所具有的内涵自然而然就移植到家将身上。这样的安排既是对下文的深入发展做铺垫,也为仆人这一形象的性格塑造埋下伏笔。作者接下来对“罗生门”的描写从自然灾害入手,描述出它格外荒凉、阴气重、死尸遍地以及乌鸦遍天飞的情况,这与《源氏物语》中所描写的“罗城门”相一致。芥川的这篇作品取自《今昔物语集》第二十九卷中的《在罗城门楼上发现死人的盗贼》,原作品单纯是为了描写人性恶的可怕,基调也在于劝世、教益,所以故事发生在年久失修的“罗城门”,在战乱影响下更加颓败荒凉,是人们心中的阴森恐怖之地,这些相关背景与芥川的《罗生门》都有相对一致性。罗生门能够成为故事的发生地点,取决于其本身的罪恶性,它的衰败是人为极端的一己私利而互相殘害的结果,芥川从历史中取材并用“生”取代“城”,这是他将从原先故事中捕捉到的内容加以深度改造,重点来揭示人性恶的心理原因,“生”就是生命和生存,反义词即是“死”,罗生门主要代表的是人在极端环境中心态异化,将人的本恶和与生俱来的自我推脱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情况,也代表一种生死抉择。
三
对罗生门的简单介绍之后,便是对家将不能再回到主人家中等等困窘情况的描述,家将的处境与罗生门的存在是相互影响的。罗生门这个场景的所营造的氛围层层推进家将的心理变化,“家将的思想,在同一的路线上徘徊了许多回,才终于到了这处所”,然而这一个“则”,虽然经过了许多时,结局总还是一个“则”。家将独自在罗生门下饱受心理折磨,深埋的恶使他打定主意只能做强盗,却无法为自己的行为正名,缺乏积极的肯定的意味。这里尚且符合原作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却不是芥川所要表达的全部,芥川能看到的,是更为深远的意义。家将已经具备沦落为盗的可能,缺一个导火线揭示以盗治盗的本质。于是,老妪的出场便成了将全故事推入高潮的重要点。
老妪是在走投无路之时才认准死尸下手,一根一根拔下头发去做假发换钱,毫无破绽能够引人怜悯的情节却使被困于是否做强盗这样单一命题里的家将心中翻江倒海。一开始无家可归的家将在罗生门下还存有基本的羞耻之心,在考虑被解雇后该如何生活的问题时踌躇不安,此时的他还是个优柔寡断的哈姆莱特,在饿死和失节的选择题上还存有人最基本的善念,茫然之中“只能做强盗”的想法已经深深埋在他的潜意识里,却没有任何行动,直到亲眼看着老太婆在拔死人的头发。家将爬到罗生门的楼上之后,第一感受是毛骨悚然,接着感到深深的恐怖,看清楚老太婆的行为后感到深深的憎恶。大部分作品总喜欢在这个节骨眼上戛然而止,或者开始营造大团圆的气氛,芥川龙之介这样的“鬼才”看到的却偏偏是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最真实的世界,或者是保持着更加理性的清醒从现实里给每个人重重一击。从憎恶到恶的转变不仅仅是少了一个字,还经历了家将对所有恶都感到反感的細小心情。对于很多人来说,夜晚爬上罗生门的落上拔死人的头发来满足自我需求已经是不可宽恕的罪恶,家将此时也是这样的感觉,于是他冲上去将推倒老太婆并大声呵斥。人最可怕的就是对自身的无法操纵,往往能看到别人正常的错,却顾及不到正在迈向恶的深渊,当局者迷也是这个道理。在最应该改头换面的时候,家将从老太婆的软弱中感受到的是“这老妪的生死,已经全属于自己的意志的支配。而且这意志,将先前那炽烈的憎恶之心,又早在什么时候冷却了。剩了下来的,只是成就了一件事业时候的,安稳的得意和满足”。家将混乱的心理状态在此暴露出了一大半,人在困境中的时候看到更加困窘的别人以及别人对自我的恐惧,就能极大地掩盖心中的恐惧,心理放松的状态使自私的心情得以更明显的释放,下文中家将的一系列变化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接着,家将了解到老太婆只是用死人头发来做假发谋生, 家将对如此简单的回答表示失望,随即憎恶、侮蔑,此时的家将真正需要的是对宽恕更加宽泛的定义和有逻辑性的理解,这直接影响着家将自己随后的行为,这也是家将最悲剧的时刻,将整个故事情节推入一个新的环节。老太婆立即向家将解释被拔头发女人的罪恶,一句“不做,便要饿死”彻底解开了家将心中的结,细节描写中有一个动作是家将右手离开了本来一直捂着的脸上的脓包,这是家将完全丢掉礼义廉耻的重要标志,意味着他已经在饿死或者做强盗中间得出了符合人本性恶理论的决定。 老太婆认为只要是为了活下去,做任何事都可以,尽管她也意识到这件事的伤天害理并且不符合伦理道德,也有已经死掉的女人做例子给她辩论胜利的机会。家将在老太婆的行为和语言的“鼓励”下勇气十足地做了一直没有做到的事,将“恶”一直传递,他最后留给老太婆的是一句恶狠狠的“那么我便是强剥,也未必怨恨罢。我也是不这么做,便要饿死的了”,这就是典型的“以恶治恶”。 家将的心理变化中揭示了文本的思想意蕴,人在为了生存的极端环境中,往往很容易便暴露出本来面目,这也是《罗生门》最悲剧之处,芥川为家将找了一条生路,却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丝毫没有提出改变人丑恶本性的方法,只是为气绝又醒的老太婆留下了一个“黑洞洞的昏夜”。被抢走衣服的老太婆对整个世界的绝望和面对黑夜时候的无助同样是芥川眼中所看到并且想要表达出来的,充满着对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怀疑,对人得不信任和对整个现实的失望,对未来前途的迷茫和不安。
结语:
有人认为,悲剧性与人的生命现象、人的生理本性联系在一起,美学的悲剧性是对生命的痛苦和死亡现象进行审美的结果[3]。悲剧性便是《罗生门》的重要思想意蕴之一,这样的悲剧性是作者对人类人性思考和分析后,将人生来具有的缺陷完全剥离展现出来得来的。“罗生门”在文本开始就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符号,破败和凌亂,乌鸦死尸共生,这种极端的破坏感再延展到文本末端,让人性善完全土崩瓦解。作者想要揭示的还包括在新思潮到来之时善恶、美丑界限消失,传统积极向上的美好价值、行为观念被不断地扭曲,人们将“恶”延续成为一种自然地社会状态,折射出不安的社会现实。人们能够从芥川的《罗生门》中读到很多潜藏在隐隐的恐怖后的思想意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芥川一针见血的文字组合,不管是对环境的描写,还是对人物语言、心理变化的描写,都有准确的用词和简明扼要直奔主旨的写作方法。
《罗生门》的思想意蕴是想昭示人们在极端环境中的“以恶治恶”实际上是内心恶本质的应时而发,整个社会的变革必然会引起人们判断标准的起伏和动荡,在遭受各方面拷问的同时,人应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欲望、私利,鞭笞灵魂、心灵、意识,在看不到光的黑夜里,在高尚和卑劣之間做出最准确的决定。
注释:
[1]仲冲.“罗生门”历史发展中的语意指象差异性解析[J].零陵学院学报.201年10月.第28卷第5期.
[2]周兴杰. 关于历史的争讼 —对电影《罗生门》的解读兼及与小说原作的比较[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23卷第4期.
[3]王文平.《罗生门》的悲剧性[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月第25卷第1期.
关键词:罗生门;家将;人性恶;善念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2
一
“罗生门”这个从日语交流来的词语[1]在现代受到广泛的应用,经常出现在各种新闻报纸的标题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却通常局限于涉及事件的当事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编造谎言,使真相更加扑朔迷离。显然,现代人对“罗生门”的理解局限于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所传达出来的主旨,与芥川龙之介的原作本身有很大程度的偏离。
电影《罗生门》的主体是芥川龙之介的另一重要作品《竹林中》,它借用“罗生门”的个别情节和地点,为整个影片奠定了阴森的基调,透漏出无法捉摸的人性恶的恐怖,生死徘徊的意味浓厚。但是整个影片却区别于原作中的单线叙述,在影片一开始,人物之间的关系构成一种三元结构模式[2],而且内容和所表达的内涵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影片和原著的思想意蕴之所以大相径庭,是因为芥川是站在日本近代和现代的接口,创作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历史小说。小说《罗生门》取自日本平安朝末期的民间传说故事集《今昔物语》中的几则有关“罗城门”的故事,将故事的内容放在罗城门这个“阴森恐怖的故事发生的场所”,又改以为“生”,将原先的故事内涵更进一步深入。
二
《罗生门》不是芥川龙之介最具有代表性的成熟之作,但是作为他早期的作品,更能反映出芥川文学的基本风貌。这部作品凭借文字组合营造出压抑的气氛,色彩暗淡,让人感到恐怖。作者以一个清醒的旁观者身份平静地叙述故事,冷漠中透露着对人性和生命的探索,试图将文本中可怜之人的产生扩展到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应。尽管文本将悲剧的根源一开始就归根于“近二三年来京都这个地方连续遭遇地震、飓风、火灾和饥荒”,却丝毫不影响其对深刻的社会根源的揭露。《罗生门》的思想意蕴与芥川所处的时代悲剧和芥川本人的特点等息息相关。
文本命名为“罗生门”,不仅仅是直接清晰地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信息,它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凝聚性的意象,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意蕴。“罗生门”能够顺利地首次露面,是因为除了被辞退的家将“这男子,却再没有别的谁”肯在罗生门下避雨,“罗生门”所具有的内涵自然而然就移植到家将身上。这样的安排既是对下文的深入发展做铺垫,也为仆人这一形象的性格塑造埋下伏笔。作者接下来对“罗生门”的描写从自然灾害入手,描述出它格外荒凉、阴气重、死尸遍地以及乌鸦遍天飞的情况,这与《源氏物语》中所描写的“罗城门”相一致。芥川的这篇作品取自《今昔物语集》第二十九卷中的《在罗城门楼上发现死人的盗贼》,原作品单纯是为了描写人性恶的可怕,基调也在于劝世、教益,所以故事发生在年久失修的“罗城门”,在战乱影响下更加颓败荒凉,是人们心中的阴森恐怖之地,这些相关背景与芥川的《罗生门》都有相对一致性。罗生门能够成为故事的发生地点,取决于其本身的罪恶性,它的衰败是人为极端的一己私利而互相殘害的结果,芥川从历史中取材并用“生”取代“城”,这是他将从原先故事中捕捉到的内容加以深度改造,重点来揭示人性恶的心理原因,“生”就是生命和生存,反义词即是“死”,罗生门主要代表的是人在极端环境中心态异化,将人的本恶和与生俱来的自我推脱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情况,也代表一种生死抉择。
三
对罗生门的简单介绍之后,便是对家将不能再回到主人家中等等困窘情况的描述,家将的处境与罗生门的存在是相互影响的。罗生门这个场景的所营造的氛围层层推进家将的心理变化,“家将的思想,在同一的路线上徘徊了许多回,才终于到了这处所”,然而这一个“则”,虽然经过了许多时,结局总还是一个“则”。家将独自在罗生门下饱受心理折磨,深埋的恶使他打定主意只能做强盗,却无法为自己的行为正名,缺乏积极的肯定的意味。这里尚且符合原作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却不是芥川所要表达的全部,芥川能看到的,是更为深远的意义。家将已经具备沦落为盗的可能,缺一个导火线揭示以盗治盗的本质。于是,老妪的出场便成了将全故事推入高潮的重要点。
老妪是在走投无路之时才认准死尸下手,一根一根拔下头发去做假发换钱,毫无破绽能够引人怜悯的情节却使被困于是否做强盗这样单一命题里的家将心中翻江倒海。一开始无家可归的家将在罗生门下还存有基本的羞耻之心,在考虑被解雇后该如何生活的问题时踌躇不安,此时的他还是个优柔寡断的哈姆莱特,在饿死和失节的选择题上还存有人最基本的善念,茫然之中“只能做强盗”的想法已经深深埋在他的潜意识里,却没有任何行动,直到亲眼看着老太婆在拔死人的头发。家将爬到罗生门的楼上之后,第一感受是毛骨悚然,接着感到深深的恐怖,看清楚老太婆的行为后感到深深的憎恶。大部分作品总喜欢在这个节骨眼上戛然而止,或者开始营造大团圆的气氛,芥川龙之介这样的“鬼才”看到的却偏偏是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最真实的世界,或者是保持着更加理性的清醒从现实里给每个人重重一击。从憎恶到恶的转变不仅仅是少了一个字,还经历了家将对所有恶都感到反感的細小心情。对于很多人来说,夜晚爬上罗生门的落上拔死人的头发来满足自我需求已经是不可宽恕的罪恶,家将此时也是这样的感觉,于是他冲上去将推倒老太婆并大声呵斥。人最可怕的就是对自身的无法操纵,往往能看到别人正常的错,却顾及不到正在迈向恶的深渊,当局者迷也是这个道理。在最应该改头换面的时候,家将从老太婆的软弱中感受到的是“这老妪的生死,已经全属于自己的意志的支配。而且这意志,将先前那炽烈的憎恶之心,又早在什么时候冷却了。剩了下来的,只是成就了一件事业时候的,安稳的得意和满足”。家将混乱的心理状态在此暴露出了一大半,人在困境中的时候看到更加困窘的别人以及别人对自我的恐惧,就能极大地掩盖心中的恐惧,心理放松的状态使自私的心情得以更明显的释放,下文中家将的一系列变化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接着,家将了解到老太婆只是用死人头发来做假发谋生, 家将对如此简单的回答表示失望,随即憎恶、侮蔑,此时的家将真正需要的是对宽恕更加宽泛的定义和有逻辑性的理解,这直接影响着家将自己随后的行为,这也是家将最悲剧的时刻,将整个故事情节推入一个新的环节。老太婆立即向家将解释被拔头发女人的罪恶,一句“不做,便要饿死”彻底解开了家将心中的结,细节描写中有一个动作是家将右手离开了本来一直捂着的脸上的脓包,这是家将完全丢掉礼义廉耻的重要标志,意味着他已经在饿死或者做强盗中间得出了符合人本性恶理论的决定。 老太婆认为只要是为了活下去,做任何事都可以,尽管她也意识到这件事的伤天害理并且不符合伦理道德,也有已经死掉的女人做例子给她辩论胜利的机会。家将在老太婆的行为和语言的“鼓励”下勇气十足地做了一直没有做到的事,将“恶”一直传递,他最后留给老太婆的是一句恶狠狠的“那么我便是强剥,也未必怨恨罢。我也是不这么做,便要饿死的了”,这就是典型的“以恶治恶”。 家将的心理变化中揭示了文本的思想意蕴,人在为了生存的极端环境中,往往很容易便暴露出本来面目,这也是《罗生门》最悲剧之处,芥川为家将找了一条生路,却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丝毫没有提出改变人丑恶本性的方法,只是为气绝又醒的老太婆留下了一个“黑洞洞的昏夜”。被抢走衣服的老太婆对整个世界的绝望和面对黑夜时候的无助同样是芥川眼中所看到并且想要表达出来的,充满着对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怀疑,对人得不信任和对整个现实的失望,对未来前途的迷茫和不安。
结语:
有人认为,悲剧性与人的生命现象、人的生理本性联系在一起,美学的悲剧性是对生命的痛苦和死亡现象进行审美的结果[3]。悲剧性便是《罗生门》的重要思想意蕴之一,这样的悲剧性是作者对人类人性思考和分析后,将人生来具有的缺陷完全剥离展现出来得来的。“罗生门”在文本开始就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符号,破败和凌亂,乌鸦死尸共生,这种极端的破坏感再延展到文本末端,让人性善完全土崩瓦解。作者想要揭示的还包括在新思潮到来之时善恶、美丑界限消失,传统积极向上的美好价值、行为观念被不断地扭曲,人们将“恶”延续成为一种自然地社会状态,折射出不安的社会现实。人们能够从芥川的《罗生门》中读到很多潜藏在隐隐的恐怖后的思想意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芥川一针见血的文字组合,不管是对环境的描写,还是对人物语言、心理变化的描写,都有准确的用词和简明扼要直奔主旨的写作方法。
《罗生门》的思想意蕴是想昭示人们在极端环境中的“以恶治恶”实际上是内心恶本质的应时而发,整个社会的变革必然会引起人们判断标准的起伏和动荡,在遭受各方面拷问的同时,人应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欲望、私利,鞭笞灵魂、心灵、意识,在看不到光的黑夜里,在高尚和卑劣之間做出最准确的决定。
注释:
[1]仲冲.“罗生门”历史发展中的语意指象差异性解析[J].零陵学院学报.201年10月.第28卷第5期.
[2]周兴杰. 关于历史的争讼 —对电影《罗生门》的解读兼及与小说原作的比较[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23卷第4期.
[3]王文平.《罗生门》的悲剧性[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月第25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