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处当说清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小说《祝福》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在文中,“我”面对祥林嫂所提出的灵魂有无的问题,共有六处“说不清”(不包括短工说的一处)。这向来是学生解读本文的难点之一。
  有些人认为,“说不清”在文中本就没说清,也就根本没有必要去探究它们的含义,因此避而不谈;还有的人概而言之曰“说不清”是“我”有意识地不说清,是“我”怕“负若干责任?的含混之辞,表现了“我”对祥林嫂摆脱封建桎梏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所提出的问题,这正是我的软弱性。
  果真如此吗?
  文中前两处“说不清”是在同一处回答祥林嫂时说的:“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说这番话时,“我”的心态在上文已有明确交代:“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这说明“我”是一个并不相信封建迷信的人。然而“我”主观上不愿“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可是,祥林嫂对魂灵“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因此,不管“我”如何作答,客观上必然还是要“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我”终于经不起祥林嫂的进一步追问,便很快陷入两难境地,只得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由此看来,这两处“说不清”是“我”在对祥林嫂的遭遇深表同情却爱莫能助的情况下说的,是“我”——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善良而又无能为力的表现。
  第三处“说不清”是在“我”摆脱了祥林嫂的发问,却在内心深处展开激烈的反思之后:“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这显然是“我”怕惹麻烦,逃避现实而进行的自劝自解和自慰,这才是本文第二段中引述的第二种观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软弱性的流露。
  “我”的这种推卸责任的心理是作者极为痛恨和坚决批判的,但鲁迅并没有用一般的直截了当的笔墨来表达,而一方面巧妙地借助于“我”的深思,一方面恰当地移植了杂文中惯用的笔法——反语,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揭露:“‘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这第四、第五处“说不清”既是对“我”这类人的内心的解剖,也是作者的观点的表白。
  “我” 的不祥预感很快变成了现实——祥林嫂在临近祝福大典之际悲惨地死去了。“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这时的“我”已敢于正视现实,并开始醒悟,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封建社会的斥责和控诉。这也是对上文第二处“说不清”的彻底而勇敢的否定。小说借助 “我”的觉醒再次表达了作者鲁迅的观点。
  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在“我”的第六次“说不清”前,还有一处“说不清”:“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说明祥林嫂的惨死并没有引起众人的重视,点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冷漠关系,增添了小说的悲剧色彩。然而这不是针对“魂灵有无”的回答,也不是“我”说的,而是出自跟“我”对话的短工之口。
  “我”的六处“说不清”,不仅展示了“我”——祥林嫂惨死的见证人的思想变化过程,写出了“我”这类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反封建意识,同时,在“我”的后三处“说不清”中,还明白地代表着作者鲁迅的观点和态度,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逃避现实的思想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而唯一出自短工之口的“说不清”,也道出了民众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对于这些“说不清”,我们读者不但要能分别说得清,而且也应该分别说清楚。
其他文献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周庄——世俗文化的启示    ①“周庄的商业气息太浓了!”听见一些游过周庄的人这么说。似乎尽兴之后还带着一种遗憾。我觉得,这是把周庄理解错了,当成了桃花源。不过我听到这样的感叹倒是欣慰,因为我从受众那里看到了世俗文化的力量。  ②周庄从来不是桃花源,“商业气息”是说对了,周庄从来是个商业繁华的集镇,可以说,没有商业,就没有
期刊
《父与子》是俄国作家屠格涅犬的长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巴扎洛夫这个“新人”(指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文学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巴扎洛夫出身平民阶层,是某医科大学学生。小说描写巴扎洛夫到同学,贵族子弟阿尔卡季·基尔萨诺夫家做客,同阿尔卡季的一家,特别是其伯父巴威尔的贵族自由主义观点发生尖锐冲突,巴威尔对他恨之入骨,终于为了一件偶然的事故挑起决斗。结果巴威
期刊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这诗对我来说是多么的熟悉啊!它正是“诗圣”杜甫融入了自己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后,蘸着泪水写成的千古名篇《兵车行》!  我在拜读之后,真的是感慨良深!  《兵车行》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和战争所带来的痛苦。  全诗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正是借亡者之口,道出了人民对战争的极度痛恨!  战争所带来的痛苦,我在文小深深地体会到了!
期刊
一篇好的作品应该像一杯好茶,读时给人以享受,读后犹觉韵味无穷。《给象鼻虫的建议》可以算是这样的一篇佳作。它坠叶如雨,声稀味淡,清新自然,行文流畅,似叙日常琐事,却又饱注深情。艺术表现淡而有味,立意新巧,发人深思。  作者有意避开光怪陆离、繁华喧闹的大都市,把表现触角伸向自然,伸向昆虫。在乎和与宁静中寻找美、发现美。文章如清泉小溪涓涓而流,给人以美感;同时又让人真切地感到:美其实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
期刊
散文虽是一种侧重于表现内心感情与思想体验的文体,然而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又总是不脱离具体的人、事、景、物的。作者总是把客观的人、事、景、物反射于主观感情的表现中,记事性散文要寓情于事,写景状物散文也要赋山水以情性,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谈美》)
期刊
看到“雨韵”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到了荷兰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的影片《雨》。那部纪录短片没有任何情节,只是以阿姆斯特丹的街道为背景,记录了下雨的整个过程,各种富于造型美的画面被剪辑成了一曲大自然的视觉音乐,在那部短片中,尤里斯·伊文思强调影片的记录功能,只是呈现出雨的外在形式美,而杜绝介入人的主观情感。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雨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是诗人墨客频频观照的对象,但它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物
期刊
记忆里,只有在槐花盛开的时节,我才感觉到与春天真正挽手。那时,槐树蓊茏葱郁,枝叶婆娑,那垂挂于枝头的槐花,似串串珍珠,点缀于青枝翠叶间。风摆枝条,那静雅的花束,如串串铃铛,翩然摇曳,风情无限,颇具诗意。这是置身于都市的人无法寻求的古朴与自然。  少年上学时,沿着扁担河走。河畔,是一排老枝横虬的槐树。春日,槐树枝叶浓密,枝桠四周张开,树冠如一绿色巨伞,遮掩着半边河水。上学时,头顶一树槐花,缕缕槐香送
期刊
《木偶戏》是一篇写得非常精细的文章,词藻繁复准确,并且因为想象力的融入而新意迭出,像作画中的工笔细描,一笔一笔毫不马虎,步步到位,色彩、动作、表情、场面,无不再三说明,描绘,兼之以贴切生动的比喻,说了又说,描了又描,让人想起色彩堆积雍容华贵的牡丹,而非寥寥几笔的黑白写意兰花。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家乡的木偶戏,戏来时欢笑的孩子、欢笑的村庄,热闹、喧嚷、沸腾的生活之流。是木偶戏给平淡的乡村生活带来了生机,
期刊
我曾在一所中学代过两星期的语文课。  都是些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他们眼中的纯真与无忧时常感染着我。我喜欢看他们阳光般灿烂的笑脸,喜欢听他们口中蹦出来的一个个时髦词儿。他们是物质上富裕的一代。他们的精神世界由此也多了些乐观、开朗、蓬勃向上,  只有一个孩子与周围格格不入。  他叫韦春。  我注意到他是在一次课间。我去教室找语文课代表雪飞。雪飞和几个孩子正笑得前俯后仰,而韦春则满脸通红。  什么事情?
期刊
背景搜索    弗拉基米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索洛乌欣(1924~1997),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1946年考入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195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草原之雨》。索洛乌欣集诗人、小说家、翻译家于一身,创作体裁非常广泛,诗歌、小说、特写、散文,并在介绍其他国家的文学方面作小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其翻泽作品拥有大量读者。早期主要著作是诗歌,有诗集《母鹤》、《手拿鲜花的人》、《生活在大地上》等。此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