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中国的传统艺术,进入中小学课堂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事。越来越多的人对书法情有独钟,大学招书法专业的学校约百所,还趋上涨的趋势。这个形势是乐观积极的,是对发扬传统艺术的一个很好的推进渠道。
【关键词】书法;高考;诗书画印;关系
书法走进高中教学,没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没有统一的详细的考纲。但从历年来各个学校的考题来看,大部分主要由临帖和创作组成。还有个别的学校重视理论和古文翻译等能力考核。
很多人对书法的理解有误区,以为书法只是单纯的书写。评价也仅仅围绕字的优劣进行鉴赏,其实是非常错误的。中国三大行书《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黄州寒食诗》,它们都是书法家有感而发的作品,感情真挚,诗书文相结合的作品。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的考题也让我们重新更加认识了对书法的理解。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理解。
一、书法与篆刻
相比其他院校设立的书法专业而言,中国美术学院的书法与篆刻专业的书法味道却更为浓厚。很直接地表明了书法与篆刻之间不可分开的关系。也更增加了专业学识的厚度和深度。
中国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等院校在书法高考中都很重视对篆刻的考核。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的篆刻创作:使用提供的印石,用汉白文印形式,创作篆刻作品一方,内容:“智水仁山”。
“印从书出,书从印出。”书法和篆刻同是以中国汉字为基础的艺术,同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篆刻是通过刀刻艺术对书法艺术的再现。因此,书法必然是篆刻艺术的基础。篆刻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
篆刻和书法的篆书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也有个别的篆刻是以隶、行、楷、草甚至印刷体入印的现象,但那是很特殊很少数的。书法是篆刻的基础,尤其是篆书更是篆刻的基础。篆刻家首先要擅长对篆书的书写,设计好篆书的设计稿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刀刻。
書法与篆刻就好比“鱼与水的关系”,有水然后有鱼。不能有鱼没有水。学篆刻前先练好篆书,打好基本功,对篆刻的线条的表现和章法的分朱布白都娴熟,这时进行篆刻更容易“如鱼得水”。如果没有练过篆书的,线条往往比较呆板僵硬、软绵无力,缺少美感和艺术感。这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书法与国画
2018年广州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由《赠汪伦》一首诗,要求三个人物加场景画一幅国画,这无疑让单纯写字的机械者有点措手不及。但让真正喜欢书法的人士不禁拍手称好。人物和场景并不难画,难画的是表达那种氛围和意境,没有从小到大的诗书培养是很难画出好的作品。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书。”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孟頫、明朝的沈周、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的石涛、八大山人、郑板桥、金农、赵之谦等,都是在书画上皆有深厚造诣的,他们书法方面的成就在他们绘画中有明显的体现,相反,他们的书法又得益于在绘画形式美方面的造诣。创造了墨戏云山的米芾,其点画之米点,以侧笔横卧,草草而成,其书之用笔,也以侧笔取妍,迅即利落。米芾自称刷字,其笔法在宋代书家中变化最为丰富。其刷字的爽快与墨戏云山的意气淋漓如出一辙。
八大山人堪称以书入画,以画入书的代表,他将书法和绘画两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使其书法充满了画意,绘画增强了书法的味道。一是以书法丰富而内敛的中锋用笔运用于绘画挥写;二是用书法抽象的空间构成处理画面的造型布白。其绘画的奇石造型,如石的上大下小,鸟的鼓腹缩颈,弓背露足,树干的上粗下细等失重造型都能从其书法的空间结构中找到渊源关系。八大山人的以画入书,可分为精神层次两个方面。在精神层次上,追求画意通书意,将写意的神采意渗入到书法中来。
唐代张彦远说:“书画异名而同体”,书画自古相同,用石涛的话说是“其具两端,其功一体”。“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家的独得之秘,它的内涵幽远深邃,它使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三、诗词与书法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的书法专业,在书法创作上要求:自作咏春七绝一首。这要求学生不仅仅会书写的好,而且对作诗也有要求。而诗文的内容也要和书体相结合,作品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诗书结合的代表作无疑是《兰亭序》,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王羲之书写过程连贯、一气呵成。笔法丰富多变,行笔飘逸灵动,字形俊逸潇洒。文章立意深远、文笔清新朴实、语言通顺流畅。
兰亭序第一段从兰亭集会开始叙说,首先用简单明了的文字点明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而正是这些自然风光激发集会者饮酒取乐、吟诗作赋的雅兴,下文就转入叙写 “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段末以“乐”字作结,揭示了集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
第二段作者紧承上文“俯”“仰”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转写人世变幻、情随事迁的情况。他们虽都在一时一事上“快然自足”,但是这些眼前的美景和人世的欢乐,“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乐极而悲生,他们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老之将至”“终期于尽”,人生苦短。至此,作者自然提出“死生亦大矣”这一主旨。本段末以“痛”字反诘作结,不仅为呼应上段的“乐”,更为引起读者深思“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
第三段作者抓住死生问题,进一层表明自己的生死观。作者首先借古立论,说明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重视死生问题,自己也不能例外。接着作者针对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无经济大略的社会风气,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学说为“虚诞”“妄作”,从而表明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死观,而这正是作者编辑《兰亭集》并为之作序的目的。文章前面两段分别以“乐”“痛”作结,最后一段以“感”字作结,表明作者坚信后世读者会从斯文(这篇序文)中产生同感:认识死生问题的重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四、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宋微宗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的花鸟画作品上,经常有御制诗题、款识、签押、印章。诗题一般题在属于精工富丽一路的画作上,如《芙蓉锦鸡图》轴,左下角秋菊一丛,稍上斜偃芙蓉一株,花鸟锦鸡依枝,回首仰望右上角翩翩戏飞的双蝶,顺着锦鸡的目光,导向右边空白处的诗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鬼管。”全图开合有序,诗发画未尽之意,画因诗更显圆满。这首诗题,实际上已巧妙地成了画面构图的一部分,从中可以见出赵佶对诗画合一的大胆尝试和显著成就。画上的题字和签名一般都是用他特有的“瘦金体”,秀劲的字体和工丽的画面,相映成趣。
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技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意境,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化成熟的标志。是中国文人画的典型风格。作为优秀的一名书家,理应对诗书画印方面都有比较深的钻研。树立正确的书法学习的方向。
【关键词】书法;高考;诗书画印;关系
书法走进高中教学,没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没有统一的详细的考纲。但从历年来各个学校的考题来看,大部分主要由临帖和创作组成。还有个别的学校重视理论和古文翻译等能力考核。
很多人对书法的理解有误区,以为书法只是单纯的书写。评价也仅仅围绕字的优劣进行鉴赏,其实是非常错误的。中国三大行书《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黄州寒食诗》,它们都是书法家有感而发的作品,感情真挚,诗书文相结合的作品。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的考题也让我们重新更加认识了对书法的理解。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理解。
一、书法与篆刻
相比其他院校设立的书法专业而言,中国美术学院的书法与篆刻专业的书法味道却更为浓厚。很直接地表明了书法与篆刻之间不可分开的关系。也更增加了专业学识的厚度和深度。
中国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等院校在书法高考中都很重视对篆刻的考核。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的篆刻创作:使用提供的印石,用汉白文印形式,创作篆刻作品一方,内容:“智水仁山”。
“印从书出,书从印出。”书法和篆刻同是以中国汉字为基础的艺术,同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篆刻是通过刀刻艺术对书法艺术的再现。因此,书法必然是篆刻艺术的基础。篆刻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
篆刻和书法的篆书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也有个别的篆刻是以隶、行、楷、草甚至印刷体入印的现象,但那是很特殊很少数的。书法是篆刻的基础,尤其是篆书更是篆刻的基础。篆刻家首先要擅长对篆书的书写,设计好篆书的设计稿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刀刻。
書法与篆刻就好比“鱼与水的关系”,有水然后有鱼。不能有鱼没有水。学篆刻前先练好篆书,打好基本功,对篆刻的线条的表现和章法的分朱布白都娴熟,这时进行篆刻更容易“如鱼得水”。如果没有练过篆书的,线条往往比较呆板僵硬、软绵无力,缺少美感和艺术感。这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书法与国画
2018年广州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由《赠汪伦》一首诗,要求三个人物加场景画一幅国画,这无疑让单纯写字的机械者有点措手不及。但让真正喜欢书法的人士不禁拍手称好。人物和场景并不难画,难画的是表达那种氛围和意境,没有从小到大的诗书培养是很难画出好的作品。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书。”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孟頫、明朝的沈周、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的石涛、八大山人、郑板桥、金农、赵之谦等,都是在书画上皆有深厚造诣的,他们书法方面的成就在他们绘画中有明显的体现,相反,他们的书法又得益于在绘画形式美方面的造诣。创造了墨戏云山的米芾,其点画之米点,以侧笔横卧,草草而成,其书之用笔,也以侧笔取妍,迅即利落。米芾自称刷字,其笔法在宋代书家中变化最为丰富。其刷字的爽快与墨戏云山的意气淋漓如出一辙。
八大山人堪称以书入画,以画入书的代表,他将书法和绘画两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使其书法充满了画意,绘画增强了书法的味道。一是以书法丰富而内敛的中锋用笔运用于绘画挥写;二是用书法抽象的空间构成处理画面的造型布白。其绘画的奇石造型,如石的上大下小,鸟的鼓腹缩颈,弓背露足,树干的上粗下细等失重造型都能从其书法的空间结构中找到渊源关系。八大山人的以画入书,可分为精神层次两个方面。在精神层次上,追求画意通书意,将写意的神采意渗入到书法中来。
唐代张彦远说:“书画异名而同体”,书画自古相同,用石涛的话说是“其具两端,其功一体”。“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家的独得之秘,它的内涵幽远深邃,它使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三、诗词与书法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的书法专业,在书法创作上要求:自作咏春七绝一首。这要求学生不仅仅会书写的好,而且对作诗也有要求。而诗文的内容也要和书体相结合,作品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诗书结合的代表作无疑是《兰亭序》,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王羲之书写过程连贯、一气呵成。笔法丰富多变,行笔飘逸灵动,字形俊逸潇洒。文章立意深远、文笔清新朴实、语言通顺流畅。
兰亭序第一段从兰亭集会开始叙说,首先用简单明了的文字点明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而正是这些自然风光激发集会者饮酒取乐、吟诗作赋的雅兴,下文就转入叙写 “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段末以“乐”字作结,揭示了集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
第二段作者紧承上文“俯”“仰”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转写人世变幻、情随事迁的情况。他们虽都在一时一事上“快然自足”,但是这些眼前的美景和人世的欢乐,“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乐极而悲生,他们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老之将至”“终期于尽”,人生苦短。至此,作者自然提出“死生亦大矣”这一主旨。本段末以“痛”字反诘作结,不仅为呼应上段的“乐”,更为引起读者深思“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
第三段作者抓住死生问题,进一层表明自己的生死观。作者首先借古立论,说明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重视死生问题,自己也不能例外。接着作者针对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无经济大略的社会风气,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学说为“虚诞”“妄作”,从而表明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死观,而这正是作者编辑《兰亭集》并为之作序的目的。文章前面两段分别以“乐”“痛”作结,最后一段以“感”字作结,表明作者坚信后世读者会从斯文(这篇序文)中产生同感:认识死生问题的重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四、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宋微宗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的花鸟画作品上,经常有御制诗题、款识、签押、印章。诗题一般题在属于精工富丽一路的画作上,如《芙蓉锦鸡图》轴,左下角秋菊一丛,稍上斜偃芙蓉一株,花鸟锦鸡依枝,回首仰望右上角翩翩戏飞的双蝶,顺着锦鸡的目光,导向右边空白处的诗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鬼管。”全图开合有序,诗发画未尽之意,画因诗更显圆满。这首诗题,实际上已巧妙地成了画面构图的一部分,从中可以见出赵佶对诗画合一的大胆尝试和显著成就。画上的题字和签名一般都是用他特有的“瘦金体”,秀劲的字体和工丽的画面,相映成趣。
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技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意境,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化成熟的标志。是中国文人画的典型风格。作为优秀的一名书家,理应对诗书画印方面都有比较深的钻研。树立正确的书法学习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