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初我们的产销计划是8万辆,没有想到,仅上半年就销售了近6万辆,最终,全年完成销售超过10万辆,比去年增长了67%,并且一举登上了中国重卡销量冠军的宝座。”中国重汽副总经理王文宇谈起2007年企业销量的高速增长,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在2007年同样收获喜悦的,还有宇通客车的董事长汤玉祥。在国内大中型客车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客车行业的龙头老大宇通,全年销售客车25522辆,同比增长41.5%;其中,出口3319辆,同比增长84%……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07年1-11月,国内商用车产销230.08万辆和228.91万辆,同比增长23.83%和24.12%,高于同期全行业同比增幅的22.25%和23.19%。其中,客车产销21.98万辆和21.99万辆,同比增长24.74%和28.83%;货车产销139.81万辆和139.54万辆,同比增长17.14%和17.38%。虽然,中卡、大中型客车等其他商用车细分市场的表现没有重卡那样抢眼,公交车市场还出现了下滑,但是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市场低潮之后,2007年,跑赢“大盘”的中国商用车行业,还是体会到了扬眉吐气的滋味。
重卡“井喷” 2008能否越过“政策槛”
翻开2007年国内重卡市场的月度销量增长表,“井喷”两个字的含义便跃然纸上。
——在2006年全年销量30.7万辆的基础上,同比增长超过58%,一举突破48万辆大关;
——虽然从4月开始,重卡销量便平稳下滑,往年九、十月份的第二个销售高峰也没有出现,但是,与2006年相比,每个月的销量都出现了大幅增长;
——近60%的行业增幅,不仅超出2006年30.55%的增幅近一倍,与销量大跌的2005年相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去年年初,一份商用车年度预测报告中曾对2007年重卡市场做出过这样的预测:“虽然宏观环境将继续支持重卡快速增长,但不支持重卡暴增。因此上半年,重卡市场还将继续维持强势,但下半年的增长幅度将会回落,预计2007年全年重卡增速会在20%左右,但不可能达到2006年的增长水平。”
是什么让分析师们对重卡市场看走了眼?中国重汽副总经理王文宇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宏观经济走势。2007年,中国GDP增幅与基本建设投资增幅均在高位运行,大大刺激了重卡市场的需求。二是计重收费的大范围推广,让运输车辆的最高载重吨位明显下降,为确保运力,运输企业必须购买更多的大吨位重卡。三是商用车国III标准将于今年7月1日在全国正式实施,鉴于国…商用车的成本明显高于国II车,导致一部分购买力提前释放。四是重卡出口大幅攀升,全年出口量超过10万辆。今年,国家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防止经济从偏快转为过热。这一明显的宏观调控信号,对于商用车行业又将意味着什么呢?“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重型车企业就有希望。”王文宇认为,虽然基本建设投资增幅将有望放缓,但是,2008年中国经济依然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这个大背景下,重卡市场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应该没有问题,增幅预计在15%与20%之间。“中国重汽制定的2008产销计划是必保12.5万辆,争取13.5万辆,增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王文宇对此很有信心。
需求不足国内客车市场亟待开拓
相对于宇通全年销量41.5%的同比增长,2007年的客车市场,特别是6米以上大中型客车细分市场,就显得平淡了很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去年1-11月,包括轻客、客车底盘在内,全行业客车产销21.98万辆和21.99万辆,同比增长24.74%和28.83%,整体跑赢了车市大盘。主打公路客运、公交、旅游、通勤市场的6米以上大中型客车,2007年前11个月销量增长仅为14%。尤其是公交车市场,总量还出现了下降。“2007年大中型客车的市场表现并不乐观”。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集团工作部副主任余振清告诉记者,在2007年前11个月大中型客车总体14%的增幅中,70%的增量是靠出口来拉动的,国内市场增幅在10%以下。余振清认为,国内市场大中型客车需求不足,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大规模客运专线建设,不可避免地挤占了公路客运市场;二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奥运城市,大规模替换公交车的高峰已经提前完成,并影响到其他城市公交车替换订单;三是BRT(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越来越多投入运营,对普通城市公交车的替代作用十分明显;四是鉴于缺乏燃油等政策补贴,亟待发展的农村客运市场难以启动。“我对明年的客车市场抱谨慎乐观态度。”余振清解释说,根据以往经验,紧缩银根对客车消费影响不大。
今年7月1日商用车实施国III标准,会促使客车厂家引导用户提前消费,因此,上半年客车市场有望出现一波销售高峰。7月以后,市场会有大的落差。不过,在国际市场旺盛需求的拉动下,今年的市场增速应该不会低于2007年。需要指出的是,要彻底改变国内客车市场需求不足的局面,企业需要在开拓市场方面狠下功夫,政府也要在启动农村客运市场上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从企业角度看,2007年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态势非常明显。以“一通三龙”(宇通、苏州金龙、大金龙、小金龙)为代表的四大企业,由于具备品牌优势、管理优势、产品竞争优势、出口竞争优势,2007年占据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今年,上述龙头企业还会继续挤占其他企业的份额。当然,客车市场的发展也存在变数。余振清认为,鉴于燃油成本在客运企业成本构成中比重过大,仅靠客运企业自身努力又难以消化,“如果明年出台燃油税的话,对客车市场就不要抱任何希望了。
重卡“井喷” 2008能否越过“政策槛”
翻开2007年国内重卡市场的月度销量增长表,“井喷”两个字的含义便跃然纸上。
——在2006年全年销量30.7万辆的基础上,同比增长超过58%,一举突破48万辆大关;
——虽然从4月开始,重卡销量便平稳下滑,往年九、十月份的第二个销售高峰也没有出现,但是,与2006年相比,每个月的销量都出现了大幅增长;
——近60%的行业增幅,不仅超出2006年30.55%的增幅近一倍,与销量大跌的2005年相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去年年初,一份商用车年度预测报告中曾对2007年重卡市场做出过这样的预测:“虽然宏观环境将继续支持重卡快速增长,但不支持重卡暴增。因此上半年,重卡市场还将继续维持强势,但下半年的增长幅度将会回落,预计2007年全年重卡增速会在20%左右,但不可能达到2006年的增长水平。”
是什么让分析师们对重卡市场看走了眼?中国重汽副总经理王文宇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宏观经济走势。2007年,中国GDP增幅与基本建设投资增幅均在高位运行,大大刺激了重卡市场的需求。二是计重收费的大范围推广,让运输车辆的最高载重吨位明显下降,为确保运力,运输企业必须购买更多的大吨位重卡。三是商用车国III标准将于今年7月1日在全国正式实施,鉴于国…商用车的成本明显高于国II车,导致一部分购买力提前释放。四是重卡出口大幅攀升,全年出口量超过10万辆。今年,国家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防止经济从偏快转为过热。这一明显的宏观调控信号,对于商用车行业又将意味着什么呢?“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重型车企业就有希望。”王文宇认为,虽然基本建设投资增幅将有望放缓,但是,2008年中国经济依然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这个大背景下,重卡市场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应该没有问题,增幅预计在15%与20%之间。“中国重汽制定的2008产销计划是必保12.5万辆,争取13.5万辆,增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王文宇对此很有信心。
需求不足国内客车市场亟待开拓
相对于宇通全年销量41.5%的同比增长,2007年的客车市场,特别是6米以上大中型客车细分市场,就显得平淡了很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去年1-11月,包括轻客、客车底盘在内,全行业客车产销21.98万辆和21.99万辆,同比增长24.74%和28.83%,整体跑赢了车市大盘。主打公路客运、公交、旅游、通勤市场的6米以上大中型客车,2007年前11个月销量增长仅为14%。尤其是公交车市场,总量还出现了下降。“2007年大中型客车的市场表现并不乐观”。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集团工作部副主任余振清告诉记者,在2007年前11个月大中型客车总体14%的增幅中,70%的增量是靠出口来拉动的,国内市场增幅在10%以下。余振清认为,国内市场大中型客车需求不足,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大规模客运专线建设,不可避免地挤占了公路客运市场;二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奥运城市,大规模替换公交车的高峰已经提前完成,并影响到其他城市公交车替换订单;三是BRT(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越来越多投入运营,对普通城市公交车的替代作用十分明显;四是鉴于缺乏燃油等政策补贴,亟待发展的农村客运市场难以启动。“我对明年的客车市场抱谨慎乐观态度。”余振清解释说,根据以往经验,紧缩银根对客车消费影响不大。
今年7月1日商用车实施国III标准,会促使客车厂家引导用户提前消费,因此,上半年客车市场有望出现一波销售高峰。7月以后,市场会有大的落差。不过,在国际市场旺盛需求的拉动下,今年的市场增速应该不会低于2007年。需要指出的是,要彻底改变国内客车市场需求不足的局面,企业需要在开拓市场方面狠下功夫,政府也要在启动农村客运市场上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从企业角度看,2007年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态势非常明显。以“一通三龙”(宇通、苏州金龙、大金龙、小金龙)为代表的四大企业,由于具备品牌优势、管理优势、产品竞争优势、出口竞争优势,2007年占据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今年,上述龙头企业还会继续挤占其他企业的份额。当然,客车市场的发展也存在变数。余振清认为,鉴于燃油成本在客运企业成本构成中比重过大,仅靠客运企业自身努力又难以消化,“如果明年出台燃油税的话,对客车市场就不要抱任何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