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经典诵读与书法课程融合促进有效德育的方法,提出积极构建课程体系、强化课外阅读、普及书法教学,推动经典诵读与书法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建议,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经典诵读 书法课程 德育 “书法+” “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9-0022-02
2018年9月,教育部、國家语委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做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工作部署。在此背景下,我校坚持“普通话诵经典,规范字书中华”的指导思想,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抓实抓细,落地生根,坚持“书香兴校,翰墨润德”,打造“经典诵读”与“书法进课堂”为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经典诵读与书法相融合的特色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彰显“求真尚美 博雅至善”的办学理念。
一、坚持“以德立校、书香兴校”,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自创建以来,我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命题,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主阵地,依托学校师资力量特点,因地制宜,以“书香兴校,翰墨润德”为特色,以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写字,端端正正做人”为目标,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一名学生“认知、体验、实践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做最好的自己”核心理念,坚持不懈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如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喜迎十九大 墨香沁素养”书写主题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主题活动在全体师生“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朗诵声中拉开帷幕,五、六年级学生身穿汉服组成矩形方块,现场书写“喜迎十九大”书法作品,一举一动显现“君子之风”;低年级学生用彩色小手拓印出“童心向党,祖国万岁”;师生们用笔尖书写爱党之心,用翰墨浸润爱国之情。一幅幅“新时代”“童心向党”“祖国万岁”“中国梦”等刚劲有力的书法作品,表达了师生们对党和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二、构建经典诵读和书法教学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多年来,我校制订了一系列阅读方案,确保阅读时间,保障阅读数量,如低年级学生每学年阅读课外书籍6本(册)以上,中年级学生每学年阅读课外书籍10本(册)以上,高年级学生每学年阅读课外书籍15本(册)以上。
“让诗歌开启美好的一天”,每天清晨,我校安排全体学生在早读课上“诵读经典,陶冶情操”,日复一日,相信学生能够“积跬步以至千里”。
学校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如“晨诵”“读书会”“课本剧展演”“古诗考级”等,以目标为导向,通过“任务驱动、情境体验、探究合作”等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一系列的主题阅读活动中,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了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独具魅力的文化精髓。“书法进课堂”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多年来,我校以“人人写一手好字”为目标进行全校性书法普及推广。我校通过“每日一练,每周一课,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赛”促进书法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积极打造“我家春联我书写”“书法节”等大型品牌活动,促使学生真正做到“诵读经典,动口则君子”“练习书法,动手而艺术”。学校经常邀请广西书法协会、南宁市书法协会的书法家进校园,让书法家给师生讲书法,指导师生书写,让师生间形成练书法、研讨书法、鉴赏名家作品的氛围,使校园里处处弥漫着“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的文化气息。如在喜迎广西壮族自治区60周年暨庆祝“六一”第二届书法艺术节活动中,我校开展了“经典咏流传”活动,通过校园书画成果展示、开幕式文艺表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全面体现了学校“求真尚美 博雅至善”的办学理念。
三、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更好地育人
课程实施质量、课堂育人水平如何,关键在教师。我校非常重视教师团队建设,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培育共同的教育信仰追求,坚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关注课程核心素养。
按照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要求,我校组建了创新活动型教研组,将有特长的教师优化整合,把书法、艺术、体育、主持、经典诵读有机组合,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凝聚合力打组合拳。同时,学校把教育科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例如,笔者立项主持了南宁市级“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经典诵读·书法’一体化研究”的课题研究,另外,课题“书法教育与书香文化建设研究”也已顺利结题。
四、融合经典诵读和“书法+”课程,提高德育实效
“经典诗词皆育人”,现行小学语文课程12册课本中,古诗文共124篇,占课文总数量的30%。这些古诗文均是历经岁月沉淀,彰显优秀文化传承的经典,是中华文学史的精华和瑰宝。学生经过反复诵读,同时结合教师的讲解,学会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学生可以体验到气温垂直分布的科学知识。与此同时,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得到了提高,开始学会洞察历史变迁和人情事物。如李白和杜甫都是唐朝诗人,为何李白的诗肆意张扬,杜甫的诗却悲怅沉郁?他们各自的经历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深入感受中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校通过精心设计课程,推动经典诵读和书法等多学科融合,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打造“书法+”和“阅读+”课程融合模式,如分别设置了“书写+阅读”“书写+管乐”“书写+舞蹈”“阅读+绘画”“阅读+体育”“阅读+……”等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高能力,实现对学科知识体系、能力体系、逻辑体系、价值体系的整体建构和认知,打破了课时对学习过程的束缚,让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决定学习时间。
如在我校举办的第三届书法艺术节中,学生现场展示了书法、雕刻、朗诵等才艺,广大师生通过“谈祖国新成就、书壮乡新发展、绘学校新面貌”展示了学校书法艺术办学成果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到了传统文化的乐趣。同时,学校的风采也得到了展现。
我校始终遵循“做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用心、用爱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推动经典诵读与书法课程深度融合,以创新有效的德育形式,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新好.浅谈经典诵读对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3)
[2]朱卫姝.浅谈国学经典在教学中的德育作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7)
[3]黄忠明.翰墨飘香,立字立人——浅谈语文写字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J].小学时代(教师),2012(4)
注:本文系2013年度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书法教育与书香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3B17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彦萍(1970— ),广西灌阳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责编 黎雪娟)
【关键词】经典诵读 书法课程 德育 “书法+” “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9-0022-02
2018年9月,教育部、國家语委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做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工作部署。在此背景下,我校坚持“普通话诵经典,规范字书中华”的指导思想,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抓实抓细,落地生根,坚持“书香兴校,翰墨润德”,打造“经典诵读”与“书法进课堂”为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经典诵读与书法相融合的特色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彰显“求真尚美 博雅至善”的办学理念。
一、坚持“以德立校、书香兴校”,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自创建以来,我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命题,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主阵地,依托学校师资力量特点,因地制宜,以“书香兴校,翰墨润德”为特色,以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写字,端端正正做人”为目标,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一名学生“认知、体验、实践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做最好的自己”核心理念,坚持不懈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如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喜迎十九大 墨香沁素养”书写主题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主题活动在全体师生“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朗诵声中拉开帷幕,五、六年级学生身穿汉服组成矩形方块,现场书写“喜迎十九大”书法作品,一举一动显现“君子之风”;低年级学生用彩色小手拓印出“童心向党,祖国万岁”;师生们用笔尖书写爱党之心,用翰墨浸润爱国之情。一幅幅“新时代”“童心向党”“祖国万岁”“中国梦”等刚劲有力的书法作品,表达了师生们对党和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二、构建经典诵读和书法教学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多年来,我校制订了一系列阅读方案,确保阅读时间,保障阅读数量,如低年级学生每学年阅读课外书籍6本(册)以上,中年级学生每学年阅读课外书籍10本(册)以上,高年级学生每学年阅读课外书籍15本(册)以上。
“让诗歌开启美好的一天”,每天清晨,我校安排全体学生在早读课上“诵读经典,陶冶情操”,日复一日,相信学生能够“积跬步以至千里”。
学校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如“晨诵”“读书会”“课本剧展演”“古诗考级”等,以目标为导向,通过“任务驱动、情境体验、探究合作”等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一系列的主题阅读活动中,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了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独具魅力的文化精髓。“书法进课堂”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多年来,我校以“人人写一手好字”为目标进行全校性书法普及推广。我校通过“每日一练,每周一课,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赛”促进书法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积极打造“我家春联我书写”“书法节”等大型品牌活动,促使学生真正做到“诵读经典,动口则君子”“练习书法,动手而艺术”。学校经常邀请广西书法协会、南宁市书法协会的书法家进校园,让书法家给师生讲书法,指导师生书写,让师生间形成练书法、研讨书法、鉴赏名家作品的氛围,使校园里处处弥漫着“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的文化气息。如在喜迎广西壮族自治区60周年暨庆祝“六一”第二届书法艺术节活动中,我校开展了“经典咏流传”活动,通过校园书画成果展示、开幕式文艺表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全面体现了学校“求真尚美 博雅至善”的办学理念。
三、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更好地育人
课程实施质量、课堂育人水平如何,关键在教师。我校非常重视教师团队建设,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培育共同的教育信仰追求,坚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关注课程核心素养。
按照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要求,我校组建了创新活动型教研组,将有特长的教师优化整合,把书法、艺术、体育、主持、经典诵读有机组合,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凝聚合力打组合拳。同时,学校把教育科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例如,笔者立项主持了南宁市级“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经典诵读·书法’一体化研究”的课题研究,另外,课题“书法教育与书香文化建设研究”也已顺利结题。
四、融合经典诵读和“书法+”课程,提高德育实效
“经典诗词皆育人”,现行小学语文课程12册课本中,古诗文共124篇,占课文总数量的30%。这些古诗文均是历经岁月沉淀,彰显优秀文化传承的经典,是中华文学史的精华和瑰宝。学生经过反复诵读,同时结合教师的讲解,学会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学生可以体验到气温垂直分布的科学知识。与此同时,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得到了提高,开始学会洞察历史变迁和人情事物。如李白和杜甫都是唐朝诗人,为何李白的诗肆意张扬,杜甫的诗却悲怅沉郁?他们各自的经历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深入感受中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校通过精心设计课程,推动经典诵读和书法等多学科融合,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打造“书法+”和“阅读+”课程融合模式,如分别设置了“书写+阅读”“书写+管乐”“书写+舞蹈”“阅读+绘画”“阅读+体育”“阅读+……”等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高能力,实现对学科知识体系、能力体系、逻辑体系、价值体系的整体建构和认知,打破了课时对学习过程的束缚,让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决定学习时间。
如在我校举办的第三届书法艺术节中,学生现场展示了书法、雕刻、朗诵等才艺,广大师生通过“谈祖国新成就、书壮乡新发展、绘学校新面貌”展示了学校书法艺术办学成果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到了传统文化的乐趣。同时,学校的风采也得到了展现。
我校始终遵循“做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用心、用爱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推动经典诵读与书法课程深度融合,以创新有效的德育形式,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新好.浅谈经典诵读对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3)
[2]朱卫姝.浅谈国学经典在教学中的德育作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7)
[3]黄忠明.翰墨飘香,立字立人——浅谈语文写字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J].小学时代(教师),2012(4)
注:本文系2013年度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书法教育与书香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3B17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彦萍(1970— ),广西灌阳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