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个成语叫“笨鸟先飞”,那么“笨鸟”为什么要“先飞”呢?为什么能“先飞”?这当中实际上就涉及一个“情商”的问题. 但是,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把一个人学业上的成绩、事业上的成就、生活上的成功都仅仅归因于理性心理素质,特别是归因于智力,或者是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可由智力测验测得的智力,或者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发展而成的智力,即认知能力或一般能力. 这种“智力决定论”的片面观点(特别是“IQ”决定论的宿命论观点)致使在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和社会心态嬗变、经济关系多元化、各种文化价值观念互相撞击、社会心态复杂纷繁的今天,我们的现代教育,特别是对心理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显得那么的软弱无力!由此可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情商”,具有积极而远大的意义.
目前,情商的教育和训练已作为一项崭新的任务摆在我们每个老师面前. 根据笔者的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地情商的培养和训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
下面简单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
1. 数学中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灿烂文化
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就是情感,良好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向学生介绍数学领域数学家热爱祖国献身数学的事迹,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如向学生介绍源自我国古代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经典数学理论,认识古代的著名数学家如祖冲之,近代的数学家如陈景润,聆听有关古、近、现代数学家的经典故事等. 在这些灿烂的数学文化中让学生确实得到不同角度的感受,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 利用数学课堂来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欣赏各种美丽的轴对称图片,认识轴对称,而后让学生观察教室寻找教室里的轴对称图形,再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教室墙壁的面积和所需涂料数量. 这样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保持和发展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3.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提高情商能力的又一途径
抽象的数学概念、实践性强的数学知识以及灵活的解题方法,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学习数学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条件. 在数学学习中,意志主要表现在克服具体困难的过程中,这实际上就是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过程.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情感特征和意志水平,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引导和培养他们从失败中取得真知走向成功的能力.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也需要锲而不舍的决心和毅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意志的磨炼.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品尝失败的痛苦,了解探索的艰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坚韧的性格和意志,从而可以积极地去面对今后漫长的人生历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动力,就没有学习的需要,而从学习中如能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就能获取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得不同的体验. 如在学习角的大小和分类后,可设计一学习活动——“用三角板拼不同大小的角”,这一活动在教材中并没有特别的设计,只是在相关练习中略有体现. 可以设想:当学生自己拼出一个一个的角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其实,这一环节触动学生情感的地方还在后面. 教师整理好学生拼出的角后,会出现这样一组数据: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80°. 教师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数据,总结规律. 学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从15°到135°这些数据中,每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的差是15°. 教师再启发学生想:150°和180°之间是否有一个165°呢?如果有,怎么拼出来呢?引导学生继续拼,这时再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可能有困难,这就是学生合作的最佳时机,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在一次次的困惑中,学生终于得到了“来之不易”的答案. 再设想,这时学生的感受又会怎样呢?不会不得而知吧!
4. 在数学教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以促进积极学科情感的形成. 比如,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出示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习题和实践操作性习题,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例如: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法应用题之后,我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小明家离学校 900 米,小丽家离学校 400 米,小明家与小丽家相距多少米?”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争先恐后的发言,个个不甘示弱,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他们根据居住位置的不同,说出了多种答案:如果两名同学住在学校的相反方向,应该是 900 - (-400) = 1300(米);如果两名同学住在学校同一方向则是 900 - 400 = 500 (米);还有的同学说:“如果小明家小丽家和学校的位置是三角形的,就很难求出两家的距离,但相距的距离会比 500 米多,比 1300 米少……这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打下了基础. 这样的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今后教育中,我们应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巨大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的主渠道,大力加强情商的教育和训练,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填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不足,还能使学生面对现代社会的压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竞争,敢于挑战,勇于开拓. 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能力的一代高素质人才.
目前,情商的教育和训练已作为一项崭新的任务摆在我们每个老师面前. 根据笔者的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地情商的培养和训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
下面简单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
1. 数学中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灿烂文化
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就是情感,良好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向学生介绍数学领域数学家热爱祖国献身数学的事迹,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如向学生介绍源自我国古代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经典数学理论,认识古代的著名数学家如祖冲之,近代的数学家如陈景润,聆听有关古、近、现代数学家的经典故事等. 在这些灿烂的数学文化中让学生确实得到不同角度的感受,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 利用数学课堂来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欣赏各种美丽的轴对称图片,认识轴对称,而后让学生观察教室寻找教室里的轴对称图形,再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教室墙壁的面积和所需涂料数量. 这样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保持和发展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3.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提高情商能力的又一途径
抽象的数学概念、实践性强的数学知识以及灵活的解题方法,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学习数学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条件. 在数学学习中,意志主要表现在克服具体困难的过程中,这实际上就是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过程.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情感特征和意志水平,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引导和培养他们从失败中取得真知走向成功的能力.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也需要锲而不舍的决心和毅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意志的磨炼.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品尝失败的痛苦,了解探索的艰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坚韧的性格和意志,从而可以积极地去面对今后漫长的人生历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动力,就没有学习的需要,而从学习中如能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就能获取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得不同的体验. 如在学习角的大小和分类后,可设计一学习活动——“用三角板拼不同大小的角”,这一活动在教材中并没有特别的设计,只是在相关练习中略有体现. 可以设想:当学生自己拼出一个一个的角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其实,这一环节触动学生情感的地方还在后面. 教师整理好学生拼出的角后,会出现这样一组数据: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80°. 教师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数据,总结规律. 学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从15°到135°这些数据中,每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的差是15°. 教师再启发学生想:150°和180°之间是否有一个165°呢?如果有,怎么拼出来呢?引导学生继续拼,这时再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可能有困难,这就是学生合作的最佳时机,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在一次次的困惑中,学生终于得到了“来之不易”的答案. 再设想,这时学生的感受又会怎样呢?不会不得而知吧!
4. 在数学教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以促进积极学科情感的形成. 比如,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出示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习题和实践操作性习题,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例如: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法应用题之后,我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小明家离学校 900 米,小丽家离学校 400 米,小明家与小丽家相距多少米?”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争先恐后的发言,个个不甘示弱,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他们根据居住位置的不同,说出了多种答案:如果两名同学住在学校的相反方向,应该是 900 - (-400) = 1300(米);如果两名同学住在学校同一方向则是 900 - 400 = 500 (米);还有的同学说:“如果小明家小丽家和学校的位置是三角形的,就很难求出两家的距离,但相距的距离会比 500 米多,比 1300 米少……这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打下了基础. 这样的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今后教育中,我们应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巨大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的主渠道,大力加强情商的教育和训练,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填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不足,还能使学生面对现代社会的压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竞争,敢于挑战,勇于开拓. 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能力的一代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