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是个时髦的名词。看看周围的世界,到处张贴着绿色的标签,有绿色食品、绿色产品、绿色营养品……今天笔者也借用一回,其实语文教育何尝不需要绿色呢?语文的“绿色”来自于课外的阅读。阅读是学好语文的七彩阳光,是绿色营养品,广泛的阅读是学好语文的捷径。
纵观泱泱中华,悠悠3 000多年读书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古训都在证明“开卷有益”。而作为农村的学生,要学好祖国的语言,掌握科学,第一件事就是要读书。因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激增,读书已成为日益重要的获知手段。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读书情况尤其是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除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读书无用论”又沉渣泛起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虽然国家早就呼唤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仍然盘踞着学校教育阵地。这种以盲目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极大地压制、束缚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以升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支配下,辅助教材、练习册、测试题,如排山倒海般压过来,学生的书包塞得圆鼓鼓、脑袋塞得昏沉沉。不少语文课堂教学日益变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此时,读书已经成了一种负担,一种机械式的流水作业。
再看看教师,也确实很辛苦,很尽力,有的学校还专门指派教师研究历年升学试卷,企图从中摸出规律,考什么就讲什么,不考就不讲或简单地“过一遍”了事。而那些基本篇目或必考篇目则不厌其烦地讲了又讲。总之,一切围着考试转。学生热爱的课外读物被挤走了,一些语文课本中甚至直接删除了安徒生童话。
更有甚者,不少领导和师生以至家长的思想观念至今还比较落后,片面地认为学生以学业为重,只要学好教科书就行了,不必花时间读课外书。竟有的认为读课外书只是为了驱赶无聊,仅供消遣而已,是不务正业。很少有人能把读课外书与知识技能的增长、提高相联系。因此,中小学生的课外书少之又少,令人忧不胜忧。要知道,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如果在学校不能给予他们阅读的空间,那在何时何地让他们呼吸到这样的“绿色空气”呢?
1 定阅读计划,名著挂帅
开展课外阅读,虽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学生读。看课外书首先要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决不能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更不能看黄色书籍。因为青少年涉世不深,经历不广,虽有求知欲,但缺乏识别和分析能力,容易中毒上当。尤其是现行出版物多如牛毛,若没有一个计划,教师不加指导,由学生感觉,良莠不分,信手拈来便读,不仅时间不允许,白白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势必走入误区,严重的会被一些书教坏。特别是初中学生还不大清楚名著,容易错把流行热销的书当名著读。
因此,要读多少书,读哪些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制订一个计划。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列一个书目,给学生划分一个明确的读书范围。2000年推行的语文教学大纲有一点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它给中学生列出“十大名著”和“二十大名著”的目录,对中学生需要读的名著作了比较明确的界定。
2 多快好省的快餐制
多年的阅读经验使笔者明白,读名著虽然有诸多的好处,但对刚刚接触阅读的学生来说,读名著的效果是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而读一些当代的一些优美的时文,对学生来说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可陶冶情操,平添学生的语言色彩。
3 定期上阅读指导课
书有了,怎么读?这直接关系到课外阅读的成效。为了避免放任自流,使课外阅读活动扎实持久地开展下去,笔者定期安排一些阅读指导课。此后,笔者结合学生的反映,作了许多适时的指导,如读书时要做笔记,读书要养成好习惯。这些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也会大有裨益。课外阅读的开设使学生感到他们的读书活动随时都在老师的关注下,因而读得十分用心,热爱读书之风蔚然形成。
4 组织常规性读书评比活动,促进相互交流,确保活动的持久连续
如每学期一次读书笔记评比。读书笔记内容形式不拘,可摘抄,可写提要或读后感,每周一篇,每学期不少于3 000字,每年一次读书经验交流会。由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得法,无形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成绩的提高,尤其是笔者所带的班变化特别大,进步也很快。
在“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刻,把“绿色”带进课堂,交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自己解放自己,让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因为这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中心小学)
纵观泱泱中华,悠悠3 000多年读书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古训都在证明“开卷有益”。而作为农村的学生,要学好祖国的语言,掌握科学,第一件事就是要读书。因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激增,读书已成为日益重要的获知手段。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读书情况尤其是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除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读书无用论”又沉渣泛起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虽然国家早就呼唤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仍然盘踞着学校教育阵地。这种以盲目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极大地压制、束缚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以升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支配下,辅助教材、练习册、测试题,如排山倒海般压过来,学生的书包塞得圆鼓鼓、脑袋塞得昏沉沉。不少语文课堂教学日益变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此时,读书已经成了一种负担,一种机械式的流水作业。
再看看教师,也确实很辛苦,很尽力,有的学校还专门指派教师研究历年升学试卷,企图从中摸出规律,考什么就讲什么,不考就不讲或简单地“过一遍”了事。而那些基本篇目或必考篇目则不厌其烦地讲了又讲。总之,一切围着考试转。学生热爱的课外读物被挤走了,一些语文课本中甚至直接删除了安徒生童话。
更有甚者,不少领导和师生以至家长的思想观念至今还比较落后,片面地认为学生以学业为重,只要学好教科书就行了,不必花时间读课外书。竟有的认为读课外书只是为了驱赶无聊,仅供消遣而已,是不务正业。很少有人能把读课外书与知识技能的增长、提高相联系。因此,中小学生的课外书少之又少,令人忧不胜忧。要知道,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如果在学校不能给予他们阅读的空间,那在何时何地让他们呼吸到这样的“绿色空气”呢?
1 定阅读计划,名著挂帅
开展课外阅读,虽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学生读。看课外书首先要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决不能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更不能看黄色书籍。因为青少年涉世不深,经历不广,虽有求知欲,但缺乏识别和分析能力,容易中毒上当。尤其是现行出版物多如牛毛,若没有一个计划,教师不加指导,由学生感觉,良莠不分,信手拈来便读,不仅时间不允许,白白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势必走入误区,严重的会被一些书教坏。特别是初中学生还不大清楚名著,容易错把流行热销的书当名著读。
因此,要读多少书,读哪些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制订一个计划。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列一个书目,给学生划分一个明确的读书范围。2000年推行的语文教学大纲有一点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它给中学生列出“十大名著”和“二十大名著”的目录,对中学生需要读的名著作了比较明确的界定。
2 多快好省的快餐制
多年的阅读经验使笔者明白,读名著虽然有诸多的好处,但对刚刚接触阅读的学生来说,读名著的效果是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而读一些当代的一些优美的时文,对学生来说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可陶冶情操,平添学生的语言色彩。
3 定期上阅读指导课
书有了,怎么读?这直接关系到课外阅读的成效。为了避免放任自流,使课外阅读活动扎实持久地开展下去,笔者定期安排一些阅读指导课。此后,笔者结合学生的反映,作了许多适时的指导,如读书时要做笔记,读书要养成好习惯。这些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也会大有裨益。课外阅读的开设使学生感到他们的读书活动随时都在老师的关注下,因而读得十分用心,热爱读书之风蔚然形成。
4 组织常规性读书评比活动,促进相互交流,确保活动的持久连续
如每学期一次读书笔记评比。读书笔记内容形式不拘,可摘抄,可写提要或读后感,每周一篇,每学期不少于3 000字,每年一次读书经验交流会。由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得法,无形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成绩的提高,尤其是笔者所带的班变化特别大,进步也很快。
在“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刻,把“绿色”带进课堂,交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自己解放自己,让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因为这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