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看做是一种资源。
关键词: 小学生 爱心教育 关爱 奉献 创造
近年来,思想品德教育更加重视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的培养,但是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的行为往往令人失望。所以,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爱心,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学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对其一生都将起到重要作用。诚实、善良、关爱、奉献等好的品质,会伴随学生一生,并在其人生的各个重要阶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当今社会,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的宠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学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们自私、冷漠、缺乏爱心,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无动于衷。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让他们的心中充满爱呢?我认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数年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经验,我做了一些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从教材中体会爱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看做是一种资源。《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载体即是活动,教师要设计、安排、组织好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然真实的活动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有所思考,有所体验,而后有所感悟。为了增强学生的生活感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会让学生亲自演一演课文中的故事情节。通过一场精彩的表演,让孩子身临其境,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如在上《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来自父母的爱,我让学生模拟各种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很容易地就让他们理解了父母为什么总是管这管那,为什么晚归时爸爸会发那么大的火,为什么自己生病时妈妈总是那么唠叨……这比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学生也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读懂了爸爸妈妈的心,体会到了来自父母的爱,学生就会在生活中更加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理解父母。
二、从集体中感受爱
学生生活在集体当中,能否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也成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重要任务。《品德与社会》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是为了“悟行”,“悟”是基础,“行”是根本。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意识到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都应该为这个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班主任,我像母亲一样关爱每一个孩子,当他们有人遇到困难时,我会鼓励大家一起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集体的爱。有了爱,就有了关心他人的动力。当我发现有不和谐的因素时,会及时给予纠正。当学生做了错事时,可让学生重温课文,引领学生将课本知识带入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进一步明理,学会做人,这就达到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的。
比如班里有个身体和智力都有残疾的学生,经常报告说有人欺负她,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要把他们当做我们的兄弟姐妹,让他们知道关爱别人是一种美德。通过平时我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班里很少再有人欺负弱小,相反的,互帮互助的行为蔚然成风,而且,他们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班级里到处充满爱的味道。
三、在社会中奉献爱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来自社会的爱》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多给予他们鼓励。只要发现他们做得好的地方,立即给予表扬,充分调动了学生奉献爱心的积极性。在公交车上让座,帮助小同学做值日,给五保老人献爱心——到处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这也是家长和老师最感欣慰的地方。
四、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品德教育从生活中来,最终要回到生活中去,孩子们是生活的实践者与开创者。生活的课堂能给每个孩子激励、鼓舞和呼唤,使他们自觉地追求更为丰富的内在生命,为自己拓展更为广阔的精神生命、价值生命的空间。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引领孩子关注生活,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去超越、去熏陶自己的心灵,提升生活品位,提升生活质量。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个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它遇到好的条件,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否则会退到原来的状况。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由于特定的情景,小学生尤其容易激动,即使效果很好,一旦下课后走出教室,环境发生变化,他们不稳定的一面就暴露出来。因此,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要长期抓,反复抓,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行动阵地。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他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的,生活中的许多情景和时间都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蕴涵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涵着团结、友爱与合作,社区生活中蕴涵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等。教师应让教育贯穿于学校、社会、家庭之中,让品质在老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中形成,让爱像读书写字一样,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以渊博的知识教授学生,以高尚的品格感染、陶冶学生,也就是说,要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因此,我在教《品德与社会》时,从综合儿童的生活出发,用生动的、活动的、开放的课堂引导学生悟理,然后在社会生活这一大课堂中自然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培训资料.
[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4]小学教育学刊.
关键词: 小学生 爱心教育 关爱 奉献 创造
近年来,思想品德教育更加重视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的培养,但是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的行为往往令人失望。所以,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爱心,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学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对其一生都将起到重要作用。诚实、善良、关爱、奉献等好的品质,会伴随学生一生,并在其人生的各个重要阶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当今社会,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的宠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学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们自私、冷漠、缺乏爱心,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无动于衷。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让他们的心中充满爱呢?我认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数年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经验,我做了一些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从教材中体会爱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看做是一种资源。《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载体即是活动,教师要设计、安排、组织好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然真实的活动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有所思考,有所体验,而后有所感悟。为了增强学生的生活感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会让学生亲自演一演课文中的故事情节。通过一场精彩的表演,让孩子身临其境,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如在上《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来自父母的爱,我让学生模拟各种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很容易地就让他们理解了父母为什么总是管这管那,为什么晚归时爸爸会发那么大的火,为什么自己生病时妈妈总是那么唠叨……这比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学生也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读懂了爸爸妈妈的心,体会到了来自父母的爱,学生就会在生活中更加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理解父母。
二、从集体中感受爱
学生生活在集体当中,能否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也成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重要任务。《品德与社会》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是为了“悟行”,“悟”是基础,“行”是根本。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意识到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都应该为这个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班主任,我像母亲一样关爱每一个孩子,当他们有人遇到困难时,我会鼓励大家一起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集体的爱。有了爱,就有了关心他人的动力。当我发现有不和谐的因素时,会及时给予纠正。当学生做了错事时,可让学生重温课文,引领学生将课本知识带入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进一步明理,学会做人,这就达到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的。
比如班里有个身体和智力都有残疾的学生,经常报告说有人欺负她,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要把他们当做我们的兄弟姐妹,让他们知道关爱别人是一种美德。通过平时我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班里很少再有人欺负弱小,相反的,互帮互助的行为蔚然成风,而且,他们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班级里到处充满爱的味道。
三、在社会中奉献爱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来自社会的爱》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多给予他们鼓励。只要发现他们做得好的地方,立即给予表扬,充分调动了学生奉献爱心的积极性。在公交车上让座,帮助小同学做值日,给五保老人献爱心——到处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这也是家长和老师最感欣慰的地方。
四、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品德教育从生活中来,最终要回到生活中去,孩子们是生活的实践者与开创者。生活的课堂能给每个孩子激励、鼓舞和呼唤,使他们自觉地追求更为丰富的内在生命,为自己拓展更为广阔的精神生命、价值生命的空间。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引领孩子关注生活,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去超越、去熏陶自己的心灵,提升生活品位,提升生活质量。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个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它遇到好的条件,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否则会退到原来的状况。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由于特定的情景,小学生尤其容易激动,即使效果很好,一旦下课后走出教室,环境发生变化,他们不稳定的一面就暴露出来。因此,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要长期抓,反复抓,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行动阵地。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他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的,生活中的许多情景和时间都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蕴涵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涵着团结、友爱与合作,社区生活中蕴涵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等。教师应让教育贯穿于学校、社会、家庭之中,让品质在老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中形成,让爱像读书写字一样,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以渊博的知识教授学生,以高尚的品格感染、陶冶学生,也就是说,要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因此,我在教《品德与社会》时,从综合儿童的生活出发,用生动的、活动的、开放的课堂引导学生悟理,然后在社会生活这一大课堂中自然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培训资料.
[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4]小学教育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