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的普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方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平台之一。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情况为例,在分析其基本特征、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归纳优势、阐明现状、探讨改进措施,旨在更好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示范、舆论引导、价值塑造、教育服务的作用,以期达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将人类社会推向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载体之一,一经推出就凭借自己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占领用户高地,其中大学生群体占用户总量的六成左右,可以说微信以独特的魅力融入了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当中,并成为他们获取知识、表达个人意志和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2012年8月推出的,通过在公共账号上进行编辑排版、信息发布、个人订阅收听的方式来进行运作,具有门槛低、自由度大、时效性强等特点。自2014年开始,微信公众平台进入到高校并成为校园新媒体。在进入校园之后微信公众平台以何种方式运营与存在,对大学生思政工作能够发挥出怎样的效果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所在。
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特征
正在飞速崛起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满足了大学生不断增长的信息查询、生活服务的需求,它既具有与校报、广播电视台、新闻网等传统媒体相似的特征,还具有一些显著的新特征,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一)创办主体权威性
因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一定程度上是学校意志的体现,其发布的内容具有真实、权威、政治立场坚定等要求,因此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只能由学校校级和院系级的宣传部门、党政部门、学生组织及教研室等特定机构组织申请,代表学校与校内的相关组织进行新闻资讯的发布与服务内容的更新,以保证其发布内容的权威性。
(二)服务对象针对性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所发布的内容虽然在全网都可查阅,但主要服务对象还是聚焦于本校学生。学生通过现场扫码、微信查询、同学推荐等方式进行订阅,即可接收学校相关资讯推送。正如西北民族大学形势与政策微信公众号的创建定位是“立足民大、服务我省、辐射全国”,可以看出服务本校学生,发挥精神引领、价值观塑造、道德品质培养等作用是高校微信公众号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发布内容的特定性
由于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特定的服务群体,因此推送内容也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年龄阶段、思想动态和具体需求来进行选材,所以相较于其它机构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高校所推送的内容具有特定性的特征。
(四)传播方式的裂变性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具有裂变性特点,指的是文章在一次创作之后,可以被閱读者多次分享和转载。这是微信公众平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势但同时也是劣势,优势在于通过多次的分享与转发,推送的文章会迅速扩大传播范围,进而增加阅读量与订阅量,从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劣势在于在转发的过程中文章的受众既是阅读者也是传播者,如果在转载过程中出现不当言论或故意曲解文章内容则会给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政治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来帮助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而现在随着信息技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上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观念、鱼龙混杂的社会舆论观点以及难辨真伪的思想潮流都对学生价值观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重视网络思政,加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发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学生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已是高校肩负培养时代新人使命,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一环。
(一)创新理论传播方式,发挥思想引领功能
思想引领是指用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来引领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科学高尚的人生目标的活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的宣传窗口,它与校报、校园广播站等传统媒体一样肩负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的重要使命。在西北民族大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且发挥思想引领功能的微信公众平台是西北民大形势与政策教育微信公众号,仅在2020-2021一年的时间西北民族大学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就推出了以“学习党史”“展望十四五”“聚焦两会”和党的领导人的论述等有关社会热点专题28期、单独推文27篇,通过直接生动的微视频、简洁明了的图文讲解、意蕴深厚的理论学习文章,拉近了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出西北民大形势与政策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传播的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占领舆论高地,发挥舆情主导功能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高度交织,任何突发事件的爆发都有可能在网络的快速传播中造成轰动效应、产生社会舆论影响,而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且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一旦受到不良网络风气的冲击,将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因此高校要擅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即时传播、点对点传播的特性,分析网络舆情发展、把握本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通过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不受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我国经济生产一度陷入停滞,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长期的居家隔离与扑朔迷离的疫情发展使不少大学生出现紧张、恐慌、焦虑等心理状况。在此期间西北民族大学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以多种方式向学生传达民大温暖。以西北民族大学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在2020年1月至4月共推送有关抗疫题材文章30多篇,从“民大心理援助队伍在行动”“共同战役,我们一定能赢”到“抗疫模范表彰”,持续的文章跟进下体现的是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内容的传播,发挥用正面舆论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西北民族大学顺应互联网环境中碎片化的传播方式,积极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充分发挥了微信公众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舆论主导作用。 (三)立足学生真实生活,发挥人格塑造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提升思想素养与道德品质,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价值观施加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从而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主动投入建设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科技的创新使高校微信平台也可以很好地发挥人格塑造的作用,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常常通过“院长谈十四五”“70年70人”等模块宣传优秀校友事迹、树立先进榜样形象向学生传播正能量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之中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同时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树立坚强意志、打造健康人格,最终达到多渠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
三、发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路径
(一)管理体系专业化,打造“微”团体。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者和运营者承担了整个公众平台的责任,要想加强高校微信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效能,使其成为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的宣传平台,就需要从制度和团队建设两方面出发,打造一个合格的“微”团体。
1.加强组织制度约束,构建科学管理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环境下,部分网站上长期充斥着暴力、色情、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内容,如果不加以仔细甄别放任负面内容渗入校园生活,在微信公众平台裂变性特点的影响下,将会产生难以预计的效果。这种情况下平台不仅无法发挥宣传示范、道德塑造的功能,还会增加了日后教育引导的难度。因此高校应严格把控信息采编和发布标准,建立相应的责任人追究制度。
2.构建高素质的微信平台建设队伍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稳定、高效运营需要强有力的人才队伍的支撑,因此建设一支师生结合、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尤为重要。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者和运营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身本领。部门内部也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要保证团队里不仅要有编辑排版、运营管理的技术人员,还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熟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程的舆论引导人员。只有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战斗力强的工作队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才能不断创新内容和信息传播形式,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性。
(二)内容选编精细化,融入“微”生活
1. 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新媒体技术打造了集主体的开放性、工具便捷性、信息共享性等功能为一体的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教育方式从单向灌输转为双向互动;传播内容由静态、单一的形式转向动态、多样的形态;传播范围由小面积的课堂教学转向点对点的个性化输入。可以说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范围,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更具生动性、灵活性、互动性,这些特点大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提升了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2.细微化与生活化相结合
首先,对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学生群体而言,一次能接受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几个小时的学习和长篇讲座往往能被记住的信息是少之又少的,加之伴随着自己成长的思政类课程的强势灌输,或多或少的让学生有些许排斥,因此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内容也应立足小微、表达简洁、直接指出具体问题,关注“小人物、小现象、小事件、小故事”,主题突出、重点分明的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其次,公众平台的选材还要来源于生活,将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先进事迹作为正面案例进行宣传,这样的内容才能真正的感染学生,架起直通学生心灵的桥梁。
(三)多方联动,构建协同发展模式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
协同发展模式是指在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应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探索两者的融合途径,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运用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构建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中心,集广播、校报、校园杂志、记者站、广播站为一体的校园宣传组织。并且各组织要积极做好各部门资源的协调与优化,实现传播资源的互补,在良性的合作中寻求一种协同发展的“微模式”,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线上线下有效结合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一,依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相关活动的宣传,发挥微信公众平台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增长见识。其二,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引导不能代替传统课堂教学。因为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知识点、扩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外,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培育学生健康人格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教育重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立足课本知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采用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技术予以辅助,使理论课教学形式更加生动灵活,从而构筑学生精神高地,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平台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满足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高校应立足实际积极设置科学的管理体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保证内容选材精细化、开展多方联动从而更好的發挥思政育人的效果,为构建高效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谭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分析——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理论观察,2017(06):121-123.
[2]马丁凡. 高校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3]王贺.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138-140.
[4]王永灿,郭红明.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05):61-66.
[5]施水成.微信公众平台在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04):4-6+12.
[6]杨珍.移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研究——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高教学刊,2016(09):17-19.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将人类社会推向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载体之一,一经推出就凭借自己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占领用户高地,其中大学生群体占用户总量的六成左右,可以说微信以独特的魅力融入了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当中,并成为他们获取知识、表达个人意志和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2012年8月推出的,通过在公共账号上进行编辑排版、信息发布、个人订阅收听的方式来进行运作,具有门槛低、自由度大、时效性强等特点。自2014年开始,微信公众平台进入到高校并成为校园新媒体。在进入校园之后微信公众平台以何种方式运营与存在,对大学生思政工作能够发挥出怎样的效果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所在。
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特征
正在飞速崛起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满足了大学生不断增长的信息查询、生活服务的需求,它既具有与校报、广播电视台、新闻网等传统媒体相似的特征,还具有一些显著的新特征,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一)创办主体权威性
因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一定程度上是学校意志的体现,其发布的内容具有真实、权威、政治立场坚定等要求,因此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只能由学校校级和院系级的宣传部门、党政部门、学生组织及教研室等特定机构组织申请,代表学校与校内的相关组织进行新闻资讯的发布与服务内容的更新,以保证其发布内容的权威性。
(二)服务对象针对性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所发布的内容虽然在全网都可查阅,但主要服务对象还是聚焦于本校学生。学生通过现场扫码、微信查询、同学推荐等方式进行订阅,即可接收学校相关资讯推送。正如西北民族大学形势与政策微信公众号的创建定位是“立足民大、服务我省、辐射全国”,可以看出服务本校学生,发挥精神引领、价值观塑造、道德品质培养等作用是高校微信公众号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发布内容的特定性
由于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特定的服务群体,因此推送内容也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年龄阶段、思想动态和具体需求来进行选材,所以相较于其它机构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高校所推送的内容具有特定性的特征。
(四)传播方式的裂变性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具有裂变性特点,指的是文章在一次创作之后,可以被閱读者多次分享和转载。这是微信公众平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势但同时也是劣势,优势在于通过多次的分享与转发,推送的文章会迅速扩大传播范围,进而增加阅读量与订阅量,从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劣势在于在转发的过程中文章的受众既是阅读者也是传播者,如果在转载过程中出现不当言论或故意曲解文章内容则会给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政治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来帮助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而现在随着信息技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上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观念、鱼龙混杂的社会舆论观点以及难辨真伪的思想潮流都对学生价值观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重视网络思政,加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发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学生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已是高校肩负培养时代新人使命,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一环。
(一)创新理论传播方式,发挥思想引领功能
思想引领是指用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来引领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科学高尚的人生目标的活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的宣传窗口,它与校报、校园广播站等传统媒体一样肩负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的重要使命。在西北民族大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且发挥思想引领功能的微信公众平台是西北民大形势与政策教育微信公众号,仅在2020-2021一年的时间西北民族大学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就推出了以“学习党史”“展望十四五”“聚焦两会”和党的领导人的论述等有关社会热点专题28期、单独推文27篇,通过直接生动的微视频、简洁明了的图文讲解、意蕴深厚的理论学习文章,拉近了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出西北民大形势与政策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传播的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占领舆论高地,发挥舆情主导功能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高度交织,任何突发事件的爆发都有可能在网络的快速传播中造成轰动效应、产生社会舆论影响,而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且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一旦受到不良网络风气的冲击,将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因此高校要擅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即时传播、点对点传播的特性,分析网络舆情发展、把握本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通过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不受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我国经济生产一度陷入停滞,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长期的居家隔离与扑朔迷离的疫情发展使不少大学生出现紧张、恐慌、焦虑等心理状况。在此期间西北民族大学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以多种方式向学生传达民大温暖。以西北民族大学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在2020年1月至4月共推送有关抗疫题材文章30多篇,从“民大心理援助队伍在行动”“共同战役,我们一定能赢”到“抗疫模范表彰”,持续的文章跟进下体现的是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内容的传播,发挥用正面舆论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西北民族大学顺应互联网环境中碎片化的传播方式,积极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充分发挥了微信公众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舆论主导作用。 (三)立足学生真实生活,发挥人格塑造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提升思想素养与道德品质,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价值观施加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从而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主动投入建设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科技的创新使高校微信平台也可以很好地发挥人格塑造的作用,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常常通过“院长谈十四五”“70年70人”等模块宣传优秀校友事迹、树立先进榜样形象向学生传播正能量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之中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同时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树立坚强意志、打造健康人格,最终达到多渠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
三、发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路径
(一)管理体系专业化,打造“微”团体。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者和运营者承担了整个公众平台的责任,要想加强高校微信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效能,使其成为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的宣传平台,就需要从制度和团队建设两方面出发,打造一个合格的“微”团体。
1.加强组织制度约束,构建科学管理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环境下,部分网站上长期充斥着暴力、色情、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内容,如果不加以仔细甄别放任负面内容渗入校园生活,在微信公众平台裂变性特点的影响下,将会产生难以预计的效果。这种情况下平台不仅无法发挥宣传示范、道德塑造的功能,还会增加了日后教育引导的难度。因此高校应严格把控信息采编和发布标准,建立相应的责任人追究制度。
2.构建高素质的微信平台建设队伍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稳定、高效运营需要强有力的人才队伍的支撑,因此建设一支师生结合、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尤为重要。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者和运营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身本领。部门内部也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要保证团队里不仅要有编辑排版、运营管理的技术人员,还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熟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程的舆论引导人员。只有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战斗力强的工作队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才能不断创新内容和信息传播形式,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性。
(二)内容选编精细化,融入“微”生活
1. 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新媒体技术打造了集主体的开放性、工具便捷性、信息共享性等功能为一体的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教育方式从单向灌输转为双向互动;传播内容由静态、单一的形式转向动态、多样的形态;传播范围由小面积的课堂教学转向点对点的个性化输入。可以说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范围,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更具生动性、灵活性、互动性,这些特点大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提升了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2.细微化与生活化相结合
首先,对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学生群体而言,一次能接受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几个小时的学习和长篇讲座往往能被记住的信息是少之又少的,加之伴随着自己成长的思政类课程的强势灌输,或多或少的让学生有些许排斥,因此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内容也应立足小微、表达简洁、直接指出具体问题,关注“小人物、小现象、小事件、小故事”,主题突出、重点分明的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其次,公众平台的选材还要来源于生活,将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先进事迹作为正面案例进行宣传,这样的内容才能真正的感染学生,架起直通学生心灵的桥梁。
(三)多方联动,构建协同发展模式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
协同发展模式是指在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应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探索两者的融合途径,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运用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构建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中心,集广播、校报、校园杂志、记者站、广播站为一体的校园宣传组织。并且各组织要积极做好各部门资源的协调与优化,实现传播资源的互补,在良性的合作中寻求一种协同发展的“微模式”,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线上线下有效结合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一,依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相关活动的宣传,发挥微信公众平台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增长见识。其二,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引导不能代替传统课堂教学。因为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知识点、扩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外,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培育学生健康人格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教育重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立足课本知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采用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技术予以辅助,使理论课教学形式更加生动灵活,从而构筑学生精神高地,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平台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满足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高校应立足实际积极设置科学的管理体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保证内容选材精细化、开展多方联动从而更好的發挥思政育人的效果,为构建高效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谭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分析——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理论观察,2017(06):121-123.
[2]马丁凡. 高校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3]王贺.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138-140.
[4]王永灿,郭红明.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05):61-66.
[5]施水成.微信公众平台在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04):4-6+12.
[6]杨珍.移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研究——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高教学刊,2016(0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