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灵活多样、有行之有效的课堂互动,不仅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感受与体验,增强彼此的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互动,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把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创造出自主、轻松、智慧的课堂,这是促进有效互动的有力措施。
1. 利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等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境,拓展视野,让教材知识生活化和直观化,增加课堂气氛,实现有效互动。如教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我搜集长征故事,通过视屏、图片等展现给学生。这时,很自然的将同学们的兴趣引领到课堂内容上,学生你一语我一言很兴奋地讲述长征过程,通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英雄事迹,感悟什么是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等。从互动中增进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益。
2. 利用投影、录音、录像等教学辅助手段。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创设情境,以作为沟通师生之间的互动桥梁,使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我播放“爱我中华”这样激昂的背景音乐,再让同学们自主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名称、风俗习惯、名人故事等,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树立民族大家庭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二、巧设疑问
通过设计能调动起学生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的提问,激起学生寻幽探微的思维火花,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实现有效互动。
1. 抓住兴趣点设问。如在教学“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北方沙尘暴的视频片段,进而设置疑问:我国为什么出现北方沙尘暴的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这时,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互动交流非常活跃。
2. 抓住疑问点设问。如教学“隐私受保护”时,学生对个人隐私权的范围很疑惑,难以界定,我设置问题:“分数”是否应该成为学生的隐私?这时,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执一词。我顺势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组成正反两方对这个问题进行辩论。其中,学生有的说:“分数公开自己没面子,还有家长会打骂的”,也有的说:“分数公开才有竞争性,知道自己进步或退步”等,列举不少生活例子。通过激烈的辩论,促进了互动,打开学生的思路,突破难点知识。本活动属开放性,讨论中学生见仁见智,不必追求统一的讨论结果。
3. 抓住关键点设问。抓住教材内容的关键环节,设置疑问。如在教学“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时,我设置问题:为什么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这个关键性的提问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交流探究,使学生深刻理解明白了公有制经济是国有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经济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角色转换
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有效互动。
1. 对话。指导学生模拟教材内容的角色进行对话。如教学“生命和健康的权利”时,我指导学生模拟城管执法人员和小贩的角色进行对话,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热情,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和懂得怎样维护自己的自由和权利。
2. 表演。指导学生扮演角色表演相声、小品节目等。如在教学“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我指导学生扮演消费者、经营者、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和行政部门人员的角色,表演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怎样维护自己利益的小品节目,让同学们观看。这激发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亲身体验到互动的乐趣,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充当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如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时,首先,我在课前指导同学们查阅资料,熟悉我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四大文明古国相关内容)。进而,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充当教师进行发言,如根据他们查阅的资料发表他们对于我国和世界文化的理解。这样,通过让学生充当教师,增强了互动交流,使学生在互动中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理解,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责任编辑
一、创设情境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把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创造出自主、轻松、智慧的课堂,这是促进有效互动的有力措施。
1. 利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等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境,拓展视野,让教材知识生活化和直观化,增加课堂气氛,实现有效互动。如教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我搜集长征故事,通过视屏、图片等展现给学生。这时,很自然的将同学们的兴趣引领到课堂内容上,学生你一语我一言很兴奋地讲述长征过程,通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英雄事迹,感悟什么是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等。从互动中增进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益。
2. 利用投影、录音、录像等教学辅助手段。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创设情境,以作为沟通师生之间的互动桥梁,使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我播放“爱我中华”这样激昂的背景音乐,再让同学们自主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名称、风俗习惯、名人故事等,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树立民族大家庭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二、巧设疑问
通过设计能调动起学生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的提问,激起学生寻幽探微的思维火花,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实现有效互动。
1. 抓住兴趣点设问。如在教学“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北方沙尘暴的视频片段,进而设置疑问:我国为什么出现北方沙尘暴的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这时,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互动交流非常活跃。
2. 抓住疑问点设问。如教学“隐私受保护”时,学生对个人隐私权的范围很疑惑,难以界定,我设置问题:“分数”是否应该成为学生的隐私?这时,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执一词。我顺势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组成正反两方对这个问题进行辩论。其中,学生有的说:“分数公开自己没面子,还有家长会打骂的”,也有的说:“分数公开才有竞争性,知道自己进步或退步”等,列举不少生活例子。通过激烈的辩论,促进了互动,打开学生的思路,突破难点知识。本活动属开放性,讨论中学生见仁见智,不必追求统一的讨论结果。
3. 抓住关键点设问。抓住教材内容的关键环节,设置疑问。如在教学“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时,我设置问题:为什么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这个关键性的提问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交流探究,使学生深刻理解明白了公有制经济是国有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经济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角色转换
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有效互动。
1. 对话。指导学生模拟教材内容的角色进行对话。如教学“生命和健康的权利”时,我指导学生模拟城管执法人员和小贩的角色进行对话,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热情,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和懂得怎样维护自己的自由和权利。
2. 表演。指导学生扮演角色表演相声、小品节目等。如在教学“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我指导学生扮演消费者、经营者、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和行政部门人员的角色,表演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怎样维护自己利益的小品节目,让同学们观看。这激发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亲身体验到互动的乐趣,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充当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如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时,首先,我在课前指导同学们查阅资料,熟悉我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四大文明古国相关内容)。进而,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充当教师进行发言,如根据他们查阅的资料发表他们对于我国和世界文化的理解。这样,通过让学生充当教师,增强了互动交流,使学生在互动中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理解,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