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因时代背景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主动性、必然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必须始终慎重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引领、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引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特点;启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因时代背景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使命和价值观取向都是切实符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深化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本文试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特点及启示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
1.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经传播来到中国,就面临着不断与其它社会思想潮流作斗争的现实困境。庆幸的是,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性、普遍性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些西方社会理论来到了中国。不同的理论为扩大其影响而相互争论。
要解决近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不仅需要研究具体问题,还需要形成共识的先进理论。只有这样一种理论才能指导人民的行动朝着一致的方向前进,共同解决问题。李大钊认为能完成这项任务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1]。因此,为了解决近代中國的问题,我们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我们行动的理论武器,从而使社会大众的行动能够一体化。虽然各种理论之间的辩论进程特别激烈,但正是在这一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日益明显,凭借其科学性,使其影响日益增强。
2.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首先是由中国当时中国的革命现实需要以及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决定的。当时,中国面临西方列强、日本帝国主义及他们与封建军阀的勾结所造成的危机,中国人所寻求的新思想是中国为最终战胜对中国的侵略而必须采用的新理论[2]。因此,当时的中国,交给中国知识分子的最紧迫任务,就是救亡图存,这是一项艰巨的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点可以为当时中国作为实用指南。
3.主动性
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并介绍马克思主义,主要有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俄国革命的成功,让他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是新文化运动后,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的必然选择[3]。首先,他们意识到,西方的思想只对他们适用,这完全是西方帝国主义匪徒的逻辑。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诞生地,它已成为其扩张的化妆品,是其做法的精神鸦片,并不适合中国。在俄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主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主动宣传其理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4.必然性
中国选择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五四时期,几乎所有流入中国的思想都与社会主义思想有关。马克思主义是所有这些思想中说服力最强的。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需要彻底改革[4]。十月革命的道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列宁关于民族解放的口号无疑给了中国希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十月革命的方法是解决同样性质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对当时的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受到若干条件的限制:例如,中国人第一次接触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欧洲马克思主义的直接产物,而是通过日本等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大多是摘录。这导致了早期对理论缺乏严格和系统的理解。由于形势紧迫,早期理论没有充分分析和理解当代中国的具体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急于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并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存在着一种教条主义的倾向,使人们难以形成正确意识,并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尽管如此,这些经验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1.必须始终慎重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
在信息时代,今天的中国,思想的交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样化,不仅有传统的中国思想,而且同时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不仅受到现代和当代思想的影响,同时受到传统思想影响。各种思想相互交织,甚至发生激烈的对抗和冲突;这种理论上的发展情况无疑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深入人心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6]。今天,我们必须在强有力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时代的进程,同时也要开创一个新时代,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沿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继续前进,采取慎重的心理来处理各种社会思潮,利用其积极的一面来推进中国的发展进程。
2.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引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和宝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有助于人类的解放和发展。在思想的激烈对抗和严重的阶级矛盾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改善工人阶级的状况和解放无产阶级。有怎样的价值观就会有怎样的选择,怎样的结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发展过程中,他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使整个社会都能分享改革的成果。我们的改革必须朝着有利于发展的方向发展,也必须朝着有利于维护公平和社会正义的方向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了实现普通人民的关切和期望。改革也必须侧重于满足人民的希望,以便通过改革使广大人民有更大的获得感。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践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取向。
3.必须始终结合中国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化过程。为了在理论上支持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及时总结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促进理论创新是为新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的唯一途径。对新时代中国的思考是一种理论上的创新,其前提是了解客观情况和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日益需要与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也就是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需要一个新理论的指导,新时代的思想清楚地回答了我们今天必须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条件为基础,确定方向,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晓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色[J].中共创建史研究,2018.
[2]丁若浩.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D]. 2018.
[3]项久雨.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及规律[J].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4):17-18.
[4]郭梦博.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传播力研究,2019.
[5]郭合芹,张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意义研究——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J].探索,2018,(001):190-191.
[6]梁利文.马克思主义在广西早期传播的话语特征及当代启示[J].南方论刊,2019,(009):37-4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特点;启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因时代背景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使命和价值观取向都是切实符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深化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本文试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特点及启示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
1.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经传播来到中国,就面临着不断与其它社会思想潮流作斗争的现实困境。庆幸的是,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性、普遍性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些西方社会理论来到了中国。不同的理论为扩大其影响而相互争论。
要解决近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不仅需要研究具体问题,还需要形成共识的先进理论。只有这样一种理论才能指导人民的行动朝着一致的方向前进,共同解决问题。李大钊认为能完成这项任务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1]。因此,为了解决近代中國的问题,我们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我们行动的理论武器,从而使社会大众的行动能够一体化。虽然各种理论之间的辩论进程特别激烈,但正是在这一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日益明显,凭借其科学性,使其影响日益增强。
2.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首先是由中国当时中国的革命现实需要以及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决定的。当时,中国面临西方列强、日本帝国主义及他们与封建军阀的勾结所造成的危机,中国人所寻求的新思想是中国为最终战胜对中国的侵略而必须采用的新理论[2]。因此,当时的中国,交给中国知识分子的最紧迫任务,就是救亡图存,这是一项艰巨的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点可以为当时中国作为实用指南。
3.主动性
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并介绍马克思主义,主要有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俄国革命的成功,让他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是新文化运动后,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的必然选择[3]。首先,他们意识到,西方的思想只对他们适用,这完全是西方帝国主义匪徒的逻辑。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诞生地,它已成为其扩张的化妆品,是其做法的精神鸦片,并不适合中国。在俄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主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主动宣传其理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4.必然性
中国选择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五四时期,几乎所有流入中国的思想都与社会主义思想有关。马克思主义是所有这些思想中说服力最强的。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需要彻底改革[4]。十月革命的道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列宁关于民族解放的口号无疑给了中国希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十月革命的方法是解决同样性质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对当时的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受到若干条件的限制:例如,中国人第一次接触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欧洲马克思主义的直接产物,而是通过日本等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大多是摘录。这导致了早期对理论缺乏严格和系统的理解。由于形势紧迫,早期理论没有充分分析和理解当代中国的具体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急于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并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存在着一种教条主义的倾向,使人们难以形成正确意识,并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尽管如此,这些经验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1.必须始终慎重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
在信息时代,今天的中国,思想的交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样化,不仅有传统的中国思想,而且同时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不仅受到现代和当代思想的影响,同时受到传统思想影响。各种思想相互交织,甚至发生激烈的对抗和冲突;这种理论上的发展情况无疑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深入人心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6]。今天,我们必须在强有力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时代的进程,同时也要开创一个新时代,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沿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继续前进,采取慎重的心理来处理各种社会思潮,利用其积极的一面来推进中国的发展进程。
2.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引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和宝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有助于人类的解放和发展。在思想的激烈对抗和严重的阶级矛盾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改善工人阶级的状况和解放无产阶级。有怎样的价值观就会有怎样的选择,怎样的结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发展过程中,他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使整个社会都能分享改革的成果。我们的改革必须朝着有利于发展的方向发展,也必须朝着有利于维护公平和社会正义的方向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了实现普通人民的关切和期望。改革也必须侧重于满足人民的希望,以便通过改革使广大人民有更大的获得感。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践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取向。
3.必须始终结合中国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化过程。为了在理论上支持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及时总结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促进理论创新是为新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的唯一途径。对新时代中国的思考是一种理论上的创新,其前提是了解客观情况和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日益需要与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也就是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需要一个新理论的指导,新时代的思想清楚地回答了我们今天必须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条件为基础,确定方向,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晓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色[J].中共创建史研究,2018.
[2]丁若浩.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D]. 2018.
[3]项久雨.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及规律[J].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4):17-18.
[4]郭梦博.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传播力研究,2019.
[5]郭合芹,张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意义研究——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J].探索,2018,(001):190-191.
[6]梁利文.马克思主义在广西早期传播的话语特征及当代启示[J].南方论刊,2019,(009):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