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外语不仅是学习一种技能,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转变。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母语、文化背景知识、语言环境等相关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才能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外语思维 外语教学 思维模式 语言交流
“用外语思维”,意味着外语已经纯熟到能够完全自由表达,而且已经能够本能地用外语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认识活动。学习外语,需要了解有关民族的思维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在思维方式上和他们达到一致,因为做到这一点往往比掌握外语本身困难得多。只有在使用某种外语的社会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才可能逐渐在头脑中形成这种“用外语思维”的能力。在非外语环境中用外语思维是不切实际的。在非外语环境中如何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认真探讨的课题。
一、母语与外语教学
语言与思维是直接联系的。而外语和思维的联系却要把思维从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该过程是不能离开母语的。特别是在基础外语教学中,教师给较差的学生作个别辅导,或是解释某一语法项目(如动词的时态)而类似结构母语中又没有时,把母语作为辅助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经验的翻译人员在将外语译成母语时,总是把从原文中获得的概念、形象等信息按照母语的习惯表达方式进行整理,这需要用母语思维和很强的母语表达能力,这也正是很多中国学生急需加强的薄弱环节。
Atkinson谈到EFL教学中母语使用问题时,主要谈了对比在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学生只要有机会,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教学应顺应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英语中的语法结构、语音系统、修辞手段、词语内涵等都和汉语有很大差异。中国学生经常出现的语法错误和中国式英语,都是这种影响的反映,这种影响是无法回避的。单单强调“用英语思维”,抽象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应对母语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文化背景与外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德诺夫(H·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提到“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可见,学习外语必须同时学习与母语和目的语有关的文化,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便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来源于人类的实际生活。各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典故、习语、俚语等,反映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民族性格。小说、散文、戏剧、诗歌以及各类书籍刊物中,经常出现这类词语。对使用这种语言的本国读者而言,这些词语的含义十分清楚;但对缺乏背景知识的外国读者来说,却可能很费解。
在英语作品中,经常出现源自《圣经》和希腊神话的引语和典故,《圣经》和希腊神话已经渗透到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缺乏对它相关知识的了解,就会在阅读时经常碰到难点和障碍,以致无法顺利地阅读和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自然地吸收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掌握语言技能,这也是教师改进英语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一项任务。
三、语言环境与外语教学
对于在国内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外语环境很少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和教师需尽力增加学生接触外语的机会,比如增加外语读物,充分发挥视听设备的作用等,还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寻找和扩大外语环境。
在书籍报刊和视听材料中,存在着大量可以由无形转化为有形的外语环境,我们需要学会进入这样的外语环境。例如:书籍报刊中有许多叙事、绘景和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材料;我们在阅读时,不能只看到孤立的词语,而是要透过文字,进入文中的情景,宛若亲自经历那些事件,亲眼看到那些景物和人物,亲耳听到他们的对话。我们要把文字材料和视听材料具体化、情景化、形象化,在我们的头脑中勾画出鲜明的画面,使那些材料“活”起来,从中逐渐学会在特定环境中的地道的外语表达方式,以及在类似情况下外语和汉语的不同表达方式。
四、阅读训练与外语教学
成人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需要有一个吸收—消化—运用的过程。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听、读”基本是指吸收。“说、写、译”基本是指运用。成功的听、读训练是有效进行说、写、译训练的前提。学生只有通过大量听、读练习,吸收语音、语法、词汇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才可能顺利地表达。
阅读训练在外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广泛阅读,学生可以从不同题材、体裁和不同风格的作品中汲取丰富的语言营养,了解有关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由于阅读材料涉及面广,语言表现形式多样,学生可以通过无穷的语言环境里多样的外语表达形式,领会不同上下文中的词语内涵,逐步掌握灵活运用外语的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范围广泛的阅读材料,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阅读速度、略读、跳读等多种阅读能力的训练,传授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效果和吸收能力。
五、思维模式与外语教学
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必定会反映在语言之中。不同语言的作品在逻辑思维、论理方式以及修辞手段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思维模式对语篇的衔接、连贯和结构起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不同的语篇结构,而语篇结构又反映了某种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认识上的距离和理解上的困难。
学习外语不仅是学习一种技能,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转变。教师需针对汉英思维模式差异,引导学生区分不同思维模式中的语篇结构规律,了解思维模式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从而排除汉语思维的干扰,实现对英语
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Atkinson,D.1987. The Mother Tongue in the Classroom;A Neglected Resource? ELT Journal 41/4.
[2]孟继有.文化背景知识与大学英语教学.北京大学学报(外语语言文学专刊),1994.
[3]胡文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
[4]王振亚.文化教学.北京大学学报(外语语言文学专刊),1994.
关键词:外语思维 外语教学 思维模式 语言交流
“用外语思维”,意味着外语已经纯熟到能够完全自由表达,而且已经能够本能地用外语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认识活动。学习外语,需要了解有关民族的思维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在思维方式上和他们达到一致,因为做到这一点往往比掌握外语本身困难得多。只有在使用某种外语的社会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才可能逐渐在头脑中形成这种“用外语思维”的能力。在非外语环境中用外语思维是不切实际的。在非外语环境中如何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认真探讨的课题。
一、母语与外语教学
语言与思维是直接联系的。而外语和思维的联系却要把思维从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该过程是不能离开母语的。特别是在基础外语教学中,教师给较差的学生作个别辅导,或是解释某一语法项目(如动词的时态)而类似结构母语中又没有时,把母语作为辅助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经验的翻译人员在将外语译成母语时,总是把从原文中获得的概念、形象等信息按照母语的习惯表达方式进行整理,这需要用母语思维和很强的母语表达能力,这也正是很多中国学生急需加强的薄弱环节。
Atkinson谈到EFL教学中母语使用问题时,主要谈了对比在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学生只要有机会,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教学应顺应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英语中的语法结构、语音系统、修辞手段、词语内涵等都和汉语有很大差异。中国学生经常出现的语法错误和中国式英语,都是这种影响的反映,这种影响是无法回避的。单单强调“用英语思维”,抽象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应对母语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文化背景与外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德诺夫(H·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提到“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可见,学习外语必须同时学习与母语和目的语有关的文化,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便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来源于人类的实际生活。各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典故、习语、俚语等,反映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民族性格。小说、散文、戏剧、诗歌以及各类书籍刊物中,经常出现这类词语。对使用这种语言的本国读者而言,这些词语的含义十分清楚;但对缺乏背景知识的外国读者来说,却可能很费解。
在英语作品中,经常出现源自《圣经》和希腊神话的引语和典故,《圣经》和希腊神话已经渗透到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缺乏对它相关知识的了解,就会在阅读时经常碰到难点和障碍,以致无法顺利地阅读和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自然地吸收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掌握语言技能,这也是教师改进英语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一项任务。
三、语言环境与外语教学
对于在国内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外语环境很少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和教师需尽力增加学生接触外语的机会,比如增加外语读物,充分发挥视听设备的作用等,还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寻找和扩大外语环境。
在书籍报刊和视听材料中,存在着大量可以由无形转化为有形的外语环境,我们需要学会进入这样的外语环境。例如:书籍报刊中有许多叙事、绘景和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材料;我们在阅读时,不能只看到孤立的词语,而是要透过文字,进入文中的情景,宛若亲自经历那些事件,亲眼看到那些景物和人物,亲耳听到他们的对话。我们要把文字材料和视听材料具体化、情景化、形象化,在我们的头脑中勾画出鲜明的画面,使那些材料“活”起来,从中逐渐学会在特定环境中的地道的外语表达方式,以及在类似情况下外语和汉语的不同表达方式。
四、阅读训练与外语教学
成人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需要有一个吸收—消化—运用的过程。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听、读”基本是指吸收。“说、写、译”基本是指运用。成功的听、读训练是有效进行说、写、译训练的前提。学生只有通过大量听、读练习,吸收语音、语法、词汇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才可能顺利地表达。
阅读训练在外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广泛阅读,学生可以从不同题材、体裁和不同风格的作品中汲取丰富的语言营养,了解有关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由于阅读材料涉及面广,语言表现形式多样,学生可以通过无穷的语言环境里多样的外语表达形式,领会不同上下文中的词语内涵,逐步掌握灵活运用外语的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范围广泛的阅读材料,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阅读速度、略读、跳读等多种阅读能力的训练,传授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效果和吸收能力。
五、思维模式与外语教学
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必定会反映在语言之中。不同语言的作品在逻辑思维、论理方式以及修辞手段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思维模式对语篇的衔接、连贯和结构起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不同的语篇结构,而语篇结构又反映了某种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认识上的距离和理解上的困难。
学习外语不仅是学习一种技能,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转变。教师需针对汉英思维模式差异,引导学生区分不同思维模式中的语篇结构规律,了解思维模式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从而排除汉语思维的干扰,实现对英语
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Atkinson,D.1987. The Mother Tongue in the Classroom;A Neglected Resource? ELT Journal 41/4.
[2]孟继有.文化背景知识与大学英语教学.北京大学学报(外语语言文学专刊),1994.
[3]胡文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
[4]王振亚.文化教学.北京大学学报(外语语言文学专刊),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