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美学课程作为艺术类专业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对于增强艺术类学生学术素养、开拓艺术理论视野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艺术美学课程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必须建立在大量理论的基础之上方能加以拓展,在教学中极易造成课堂气氛死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流于应付考试而背书,从而背离了艺术美学课程设置的初衷。笔者从自身的课堂教学出发,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探讨更为生动可行的教学方法,本文即为笔者所做的尝试之一。
【关键词】艺术美学 课堂教学 学生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16-02
一、概 述
艺术美学作为一门特定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其对于提高学生艺术理论素养、拓宽艺术视野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学中,大量枯燥而又重要的理论往往成为学生在学习艺术美学课程道路上的“拦路虎”,极易造成课堂活跃度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等恶性教学结果,教师在备课、教学中也常常为如何处理这些理论问题而困扰,此外,不可否认的是关于艺术、美學、艺术美学的学科界限目前学界尚无统一的定论,因此,更为教师上好此门课程增加了难度,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将自己认为上好此门课程的几大要素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希望对同行教师的授课有所裨益,希望在此基础上加以讨论和改进。
二、引导学生认识美
1.美的形式
关于美的定义无疑是艺术美学课程开宗明义的第一讲,然而美学史上对于如何给美学定义却历来是众说纷纭,国内外诸家各执一词而争论未休,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学就是关于美的学科,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一般规律,德国鲍姆嘉通、康德认为美的研究对象就是美,在国内,著名学者朱光潜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关于艺术的学科,洪毅然认为美学就是关于美的学科,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显然,如何给美学下一个定义并不是短期或者马上就能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越来越走向多元统一的美学研究的今天,任何将美学割裂开来研究下定义的方法无疑是不够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积极提倡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理性地辩证吸收各个美学家们对于美的理论的精华,而不应急于或给学生强制灌输一种模式化的理论概念,更遑论是尚无定论的问题。
笔者认为,相比给美学下定义,在课程初期,引导学生如何看待美才是要务,笔者所教授的学生群体为美术专业学生,笔者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什么是美”,发现学生们的回答大部分均是围绕美术专业领域,而少有学生涉及大的“艺术”范畴,因此在笔者看来,艺术美学课程的宗旨就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美,因而应当重在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情境中去认识美,认识到美不是单纯相对于美术而言,美还包括音乐、舞蹈、诗歌等多种多样的“大艺术”形式,音乐给人以轻松愉悦的陶冶之美,舞蹈给人以动、静、刚、柔的动态之美,诗歌给人以精神慰藉的陶醉之美等等,一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沉淀出来的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都是美的,都是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这才是我们应当向学生灌输的美学理念。
2.美的功能
正是因为笔者所教授的学生将来均有极大的可能性继续从事艺术工作,因而,笔者认为,针对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早期除了引导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学会去思考美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美的功能与价值,从而促使他们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美的传播方向前进,从而用正确积极的艺术功能理念指引着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
首先,艺术是对客观真实的再现表达,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能打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前提是艺术的元素取材于生活而又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上提炼出动人的部分,经过艺术加工,以艺术品的形式回报给社会和大众,因而,应当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创作在社会教化上所能起到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艺术行为,使得作品慢慢达到艺术性与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3.美的欣赏
一件具有美感的艺术品,不论其形式是否为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它们均有着共同的特征:①均具有再现真实的艺术价值;②均具有表现真实的艺术价值;③均具有典型的艺术价值。这些与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通过细心的观察与个性的表达是分不开的,从而使得创造出来的艺术典型具备真实性和高度的概括性,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生动的艺术形象,揉以艺术家独特个性的艺术表达,直观而又含蓄地表达出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品的时候,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艺术作品作出基本的评价与甄别:首先,看艺术作品是否凝聚着艺术创作主体的真挚情感;其次,艺术作品是否具有教育或审美价值;最后,看艺术作品是否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求,以郑板桥画的兰竹为例,郑板桥将自己的情感与气节追求全部倾注到所绘画的兰竹上,托画言志,在技法与情感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后人通过其所绘的兰竹也能从中充分体会到作者的凛然傲骨,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精神的再教育,最后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欣赏者都能从画中汲取到各自精神的慰藉,书法爱好者可以从中领悟到用笔,国画家可以从中领略到水墨五色韵味,耄耋老人可以从中体味到风霜过后的人生感悟等等不一而论。因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时,更应着重引导学生多方面对艺术品进行全面考察与评价,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一开始就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艺术欣赏方法必能为学生长远的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
三、引导学生发现美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如此,通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引导,慢慢地和学生们的对话里,明显可以感觉到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美的关注不断地多起来,笔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变得越来越顺利,学生开始学会从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中找寻到美,他们可以从杨丽萍的孔雀舞中感受到舞者的不懈坚持的毅力之美与人和自然之间相依相生的和谐再现之美,他们学会了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领略到音乐家身处逆境却仍顽强向命运抗争的坚定信念,借着音乐的武器糅合激昂的个人情感而弹奏出的铮然生命之音。而这些已经远远超出了美术的课程范畴,但又涵盖在艺术美学的框架中,可以说,艺术是相通的,优秀的艺术所蕴含的生活元素的美与艺术家情感的美都是无学科、无国界、无种族分别的,艺术是全世界人类所共有的财富,更是属于那些懂得欣赏、尊重艺术的人的财富,这也正是艺术美学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短短的几周课程结束,给笔者带来的感触良多,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后尝试了课堂提问、课后布置思考题等方法,也通过与学生的换位思考,慢慢地探索出一套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枯燥复杂的美学理论转变成为通俗易懂的口头表达及实例讲解,学生们在理解上相对较为顺畅,极大地激活了学生将艺术理论结合自身所学所见的艺术实例发散性地串联在一起,改变了笔者授课初期单纯宣讲理论概念造成的课堂死板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将笔者的一点浅见加以论述,希望给后来的学者提供探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艺术美学 课堂教学 学生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16-02
一、概 述
艺术美学作为一门特定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其对于提高学生艺术理论素养、拓宽艺术视野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学中,大量枯燥而又重要的理论往往成为学生在学习艺术美学课程道路上的“拦路虎”,极易造成课堂活跃度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等恶性教学结果,教师在备课、教学中也常常为如何处理这些理论问题而困扰,此外,不可否认的是关于艺术、美學、艺术美学的学科界限目前学界尚无统一的定论,因此,更为教师上好此门课程增加了难度,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将自己认为上好此门课程的几大要素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希望对同行教师的授课有所裨益,希望在此基础上加以讨论和改进。
二、引导学生认识美
1.美的形式
关于美的定义无疑是艺术美学课程开宗明义的第一讲,然而美学史上对于如何给美学定义却历来是众说纷纭,国内外诸家各执一词而争论未休,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学就是关于美的学科,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一般规律,德国鲍姆嘉通、康德认为美的研究对象就是美,在国内,著名学者朱光潜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关于艺术的学科,洪毅然认为美学就是关于美的学科,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显然,如何给美学下一个定义并不是短期或者马上就能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越来越走向多元统一的美学研究的今天,任何将美学割裂开来研究下定义的方法无疑是不够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积极提倡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理性地辩证吸收各个美学家们对于美的理论的精华,而不应急于或给学生强制灌输一种模式化的理论概念,更遑论是尚无定论的问题。
笔者认为,相比给美学下定义,在课程初期,引导学生如何看待美才是要务,笔者所教授的学生群体为美术专业学生,笔者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什么是美”,发现学生们的回答大部分均是围绕美术专业领域,而少有学生涉及大的“艺术”范畴,因此在笔者看来,艺术美学课程的宗旨就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美,因而应当重在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情境中去认识美,认识到美不是单纯相对于美术而言,美还包括音乐、舞蹈、诗歌等多种多样的“大艺术”形式,音乐给人以轻松愉悦的陶冶之美,舞蹈给人以动、静、刚、柔的动态之美,诗歌给人以精神慰藉的陶醉之美等等,一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沉淀出来的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都是美的,都是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这才是我们应当向学生灌输的美学理念。
2.美的功能
正是因为笔者所教授的学生将来均有极大的可能性继续从事艺术工作,因而,笔者认为,针对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早期除了引导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学会去思考美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美的功能与价值,从而促使他们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美的传播方向前进,从而用正确积极的艺术功能理念指引着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
首先,艺术是对客观真实的再现表达,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能打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前提是艺术的元素取材于生活而又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上提炼出动人的部分,经过艺术加工,以艺术品的形式回报给社会和大众,因而,应当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创作在社会教化上所能起到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艺术行为,使得作品慢慢达到艺术性与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3.美的欣赏
一件具有美感的艺术品,不论其形式是否为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它们均有着共同的特征:①均具有再现真实的艺术价值;②均具有表现真实的艺术价值;③均具有典型的艺术价值。这些与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通过细心的观察与个性的表达是分不开的,从而使得创造出来的艺术典型具备真实性和高度的概括性,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生动的艺术形象,揉以艺术家独特个性的艺术表达,直观而又含蓄地表达出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品的时候,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艺术作品作出基本的评价与甄别:首先,看艺术作品是否凝聚着艺术创作主体的真挚情感;其次,艺术作品是否具有教育或审美价值;最后,看艺术作品是否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求,以郑板桥画的兰竹为例,郑板桥将自己的情感与气节追求全部倾注到所绘画的兰竹上,托画言志,在技法与情感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后人通过其所绘的兰竹也能从中充分体会到作者的凛然傲骨,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精神的再教育,最后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欣赏者都能从画中汲取到各自精神的慰藉,书法爱好者可以从中领悟到用笔,国画家可以从中领略到水墨五色韵味,耄耋老人可以从中体味到风霜过后的人生感悟等等不一而论。因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时,更应着重引导学生多方面对艺术品进行全面考察与评价,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一开始就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艺术欣赏方法必能为学生长远的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
三、引导学生发现美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如此,通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引导,慢慢地和学生们的对话里,明显可以感觉到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美的关注不断地多起来,笔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变得越来越顺利,学生开始学会从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中找寻到美,他们可以从杨丽萍的孔雀舞中感受到舞者的不懈坚持的毅力之美与人和自然之间相依相生的和谐再现之美,他们学会了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领略到音乐家身处逆境却仍顽强向命运抗争的坚定信念,借着音乐的武器糅合激昂的个人情感而弹奏出的铮然生命之音。而这些已经远远超出了美术的课程范畴,但又涵盖在艺术美学的框架中,可以说,艺术是相通的,优秀的艺术所蕴含的生活元素的美与艺术家情感的美都是无学科、无国界、无种族分别的,艺术是全世界人类所共有的财富,更是属于那些懂得欣赏、尊重艺术的人的财富,这也正是艺术美学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短短的几周课程结束,给笔者带来的感触良多,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后尝试了课堂提问、课后布置思考题等方法,也通过与学生的换位思考,慢慢地探索出一套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枯燥复杂的美学理论转变成为通俗易懂的口头表达及实例讲解,学生们在理解上相对较为顺畅,极大地激活了学生将艺术理论结合自身所学所见的艺术实例发散性地串联在一起,改变了笔者授课初期单纯宣讲理论概念造成的课堂死板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将笔者的一点浅见加以论述,希望给后来的学者提供探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