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办教育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因此相关的部门要给予民办高校以政策支持和财力物力支持,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调动师生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热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打造“享受型课堂”。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研究
0 引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民办教育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民办高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撑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3年6月2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9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等学校424所;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共计298所,其中民办成人高等学校1所。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以师德为先,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但是,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状况不容乐观。
1 目前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1.1师资结构不合理
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一般由专职、兼职和外聘教师三部分组成。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吸引力不足等原因,一些民办高校过多地任用兼职和外聘教师,而专职教师数量较少。外聘教师一般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精力不足,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部分高校外聘教师比重偏大, 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外聘教师责任心非常不到位,上课拿钱走人的思想非常严重,甚至于糊弄学生。而兼职教师事情多,难以把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加上其本身教学能力往往不够,因而业务水平相对不高。同时由于吸引力的原因,学校自身的部分专职教师的素质不高,职称偏低,年纪偏轻。另外,有些民办高校在招聘教师时还有考虑“关系”因素,有“关系”素质不高的人,同样也可以成为教师。因此造成师资队伍整体质量偏低,很难形成结构科学的教育教学梯队。
1.2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不规范
不少民办高校的领导层流动性大,往往是换一个领导就换一个制度,缺乏长效机制,因而对师德师风缺少稳定的制度性规范。有些民办高校的管理中,家长制作风很严重,制度的出台不是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能集中广大教师的智慧,结合本校的特点来制定。有些时候是个别领导的拍脑袋的决定,合理性不足,长效性不够,不能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的热情。民办高校办学初期往往要进行规模的扩张,因而其往往要面临学校扩招和师资队伍人数不足的矛盾。学校领导往往为了是教学能够基本运行,将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安排给现有的教师,甚至不考虑教学课程和教师专业之间的衔接。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疲于应付工作量,难以集中精力研究教学,忽视教学质量,教学有数量没有质量,导致学生怨声载道,对学校的办学声誉有很大的负影响,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1.3校风不够纯正
校风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稳定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民办高校普遍具有生存的危机感,因此很多措施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缺少教育应有的公益性。同时,不少民办高校的家长制作风严重,使得不少教师把很多功夫用在讨好领导上,其工作不是为了教育为了学生,而是为了获得领导个人的认可,而有些领导评价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准不是工作能力,而是符合不符合领导的胃口。另外,一些民办高校教师的地位不高,甚至不如从事行政管理的教辅人员,因此不少教师不热爱教学,而是千方百计的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在功利性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的行为取向也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民办高校的教师同样有职称和科研的压力,他们为了评职称和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了科研中,对于教学不愿意钻研,和学生不能很好地沟通。部分教师对学校的发展缺乏信心, 仅仅将教学作为一种临时的谋生手段,工作马虎, 业务生疏, 教学质量差。在市场经济下,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这对高校的教师产生很大的影响,上课没有了创意, 教案重复使用,不能与时俱进。总之,敬业不足,爱岗不够,奉献缺乏,教学质量自然不高。
1.4激励机制不完善
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重视教学成果,重视职称和学历,但是轻视师德的教化作用,因而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学实绩评价,轻师德评价的现象。尽管在职称评聘、考核等方面对师德都有要求,但较为空泛,操作性不强,针对性不够。同时在对教师的评价上,领导评价居于主要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自评,或者即使有学生评价或者教师自评,学校却进行了有倾向化引导,因此评价的结果不客观、不科学,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教师的提拔、培训、进修等方面,缺乏相应的透明公开的程序,暗箱操作严重。
以上因素使得不少民办高校不以教学为中心,功利性严重,缺少大学应当具有的浓厚的学术氛围,缺少以人为本的对学生的关爱,教学质量不稳定,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来解决师德师风问题,才能使民办高校健康发展,把好人才教育的质量关。
2 解决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的对策
相关部门要给予民办高校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财力物力支持,不能让他们为了生存而挣扎。民办高校同样是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有了充分的物质保障,他们才能对师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形成科学的教学团队;教师的待遇有了稳定的提高,才能静下心来搞教学,而不是把民办高校当做跳板,“人在曹营身在汉”。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可以对民办高校的师资结构进行硬性规定,譬如专职教师的比例应当占据总数的60%以上,对于外聘教师的比例也可以设定上限,同时对于其招聘教师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关系招聘、萝卜招聘。
民办高校对于师德师风建设要高度重视,要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向制度要稳定,向制度要效率,向制度要智慧,杜绝“人治行为”,创造民主活泼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形成集体决策机制。保证制度的持续性,不能“领导一换,制度就变”,不搞政绩工程。完善师德培育机制,塑造教师高尚品格,通过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强化制度,将师德教育寓于教师日常业务学习中,强调教师的集体意识、团队合作、奉献精神,提升教师个体的素质和品格,这主要包括:加强对新进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学规范,为新进教师走上课堂打下良好基础;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 ,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正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形成以教授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中坚的教研团队,形成教学骨干不断出现、年轻教师不断追赶的局面,并为之提供坚实的保障。 要形成纯正的校风,用校风带动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要从顶层设计着手,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设定符合本校校情的校风理念,并将之贯穿在教育管理的日常行为中,要注重教育公益性的弘扬,防止功利性教育的出现。要把教学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并从人财物等方面加以保证,要保证教师在与其他教辅人员比较中的优先地位,确立教辅部门的服务职能而不是领导职能。
建立完善科学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民办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不仅要体现出对教师基本人格的约束 ,加快教师基本的人格素质和道德养成,更要体现出教师独具素质的要求和教师职业特点,并要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要把“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师德和教学成果并重,在职称评定中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科研放在第二位,不能本末倒置。要鼓励教育改革和创新,在改革中不能只注意形式,更要注意效果,对于在教育改革创新中有突出贡献的,要给予重奖。在评价体系中不能只把教师作为评价的客体,更要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在考核中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以考促建”,使其成为教德师风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来看,外因是条件,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师德师风评价体系中,评价者与被评价教师间应建立平等互助伙伴关系,鼓励教师通过民主参与 、自我评析和自我反思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要“以人为本”,为教师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教师代表一种身份,也是谋生的一种手段,但首先是社会中的人,必须满足其最基本的需要,人的需要层次是逐步提高的,其思想行为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人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公办高校教师待遇提高的水平相对较大,而民办院校的教师工资待遇增长缓慢,当他们最基本的需要还存在问题的时候,很难再去追求更高的层次。同时,民办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分子阶层,需要宽松的文化环境,而不是动辄以解除合同或者不续约相威胁,给教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3 高校管理应当去行政化
关心教师生活。学校首先要尽可能提高教职工待遇,关心职工个人生活。尤其在青年教师多的民办高校,要通过多方渠道妥善帮助单身教师解决个人问题,同时关心教师家庭生活,对有困难的教师及时给予援助。其次,给教师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任职高校的发展前途决定教师的职业发展,民办高校教师普遍缺乏职业安全感。学校要目光长远,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让教师对未来的职业充满信心,获得职业安全感,认为为现在的工作付出是值得的。再次,给教师最大程度的尊重。学校要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要把教师的地位放在首要地位。学校发展核心要素在教师,学校其他部门仅仅是服务部门,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要“去行政化”,要让教师因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最后,为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实现其价值的平台。学校要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条件,对于成果显著的教师应要给予重奖,并在职称评聘中优先考虑,同时提供宽松优越的科研环境,能使教师在研究中人生得到提升,鼓励教师从事与教学有关的科研活动。
4 结语
要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作用,而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作用的关键就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打造“教师享受教学,学生享受学习”的“享受型课堂”,构建“师生互爱,师生共进”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从根本上使民办高校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今]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
[2] 杨锐锋,高艳红,王晖. 新升格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5 期。
[3] 李一龙.民办高校教师流动频繁问题有待解决[N].北京青年报,20l0,09,07,(D3) .
[4] 温双文,关丽.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5) .
作者简介:宁波大红鹰学院。
(编辑:李敬)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研究
0 引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民办教育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民办高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撑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3年6月2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9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等学校424所;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共计298所,其中民办成人高等学校1所。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以师德为先,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但是,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状况不容乐观。
1 目前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1.1师资结构不合理
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一般由专职、兼职和外聘教师三部分组成。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吸引力不足等原因,一些民办高校过多地任用兼职和外聘教师,而专职教师数量较少。外聘教师一般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精力不足,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部分高校外聘教师比重偏大, 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外聘教师责任心非常不到位,上课拿钱走人的思想非常严重,甚至于糊弄学生。而兼职教师事情多,难以把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加上其本身教学能力往往不够,因而业务水平相对不高。同时由于吸引力的原因,学校自身的部分专职教师的素质不高,职称偏低,年纪偏轻。另外,有些民办高校在招聘教师时还有考虑“关系”因素,有“关系”素质不高的人,同样也可以成为教师。因此造成师资队伍整体质量偏低,很难形成结构科学的教育教学梯队。
1.2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不规范
不少民办高校的领导层流动性大,往往是换一个领导就换一个制度,缺乏长效机制,因而对师德师风缺少稳定的制度性规范。有些民办高校的管理中,家长制作风很严重,制度的出台不是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能集中广大教师的智慧,结合本校的特点来制定。有些时候是个别领导的拍脑袋的决定,合理性不足,长效性不够,不能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的热情。民办高校办学初期往往要进行规模的扩张,因而其往往要面临学校扩招和师资队伍人数不足的矛盾。学校领导往往为了是教学能够基本运行,将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安排给现有的教师,甚至不考虑教学课程和教师专业之间的衔接。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疲于应付工作量,难以集中精力研究教学,忽视教学质量,教学有数量没有质量,导致学生怨声载道,对学校的办学声誉有很大的负影响,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1.3校风不够纯正
校风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稳定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民办高校普遍具有生存的危机感,因此很多措施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缺少教育应有的公益性。同时,不少民办高校的家长制作风严重,使得不少教师把很多功夫用在讨好领导上,其工作不是为了教育为了学生,而是为了获得领导个人的认可,而有些领导评价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准不是工作能力,而是符合不符合领导的胃口。另外,一些民办高校教师的地位不高,甚至不如从事行政管理的教辅人员,因此不少教师不热爱教学,而是千方百计的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在功利性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的行为取向也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民办高校的教师同样有职称和科研的压力,他们为了评职称和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了科研中,对于教学不愿意钻研,和学生不能很好地沟通。部分教师对学校的发展缺乏信心, 仅仅将教学作为一种临时的谋生手段,工作马虎, 业务生疏, 教学质量差。在市场经济下,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这对高校的教师产生很大的影响,上课没有了创意, 教案重复使用,不能与时俱进。总之,敬业不足,爱岗不够,奉献缺乏,教学质量自然不高。
1.4激励机制不完善
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重视教学成果,重视职称和学历,但是轻视师德的教化作用,因而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学实绩评价,轻师德评价的现象。尽管在职称评聘、考核等方面对师德都有要求,但较为空泛,操作性不强,针对性不够。同时在对教师的评价上,领导评价居于主要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自评,或者即使有学生评价或者教师自评,学校却进行了有倾向化引导,因此评价的结果不客观、不科学,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教师的提拔、培训、进修等方面,缺乏相应的透明公开的程序,暗箱操作严重。
以上因素使得不少民办高校不以教学为中心,功利性严重,缺少大学应当具有的浓厚的学术氛围,缺少以人为本的对学生的关爱,教学质量不稳定,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来解决师德师风问题,才能使民办高校健康发展,把好人才教育的质量关。
2 解决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的对策
相关部门要给予民办高校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财力物力支持,不能让他们为了生存而挣扎。民办高校同样是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有了充分的物质保障,他们才能对师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形成科学的教学团队;教师的待遇有了稳定的提高,才能静下心来搞教学,而不是把民办高校当做跳板,“人在曹营身在汉”。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可以对民办高校的师资结构进行硬性规定,譬如专职教师的比例应当占据总数的60%以上,对于外聘教师的比例也可以设定上限,同时对于其招聘教师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关系招聘、萝卜招聘。
民办高校对于师德师风建设要高度重视,要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向制度要稳定,向制度要效率,向制度要智慧,杜绝“人治行为”,创造民主活泼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形成集体决策机制。保证制度的持续性,不能“领导一换,制度就变”,不搞政绩工程。完善师德培育机制,塑造教师高尚品格,通过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强化制度,将师德教育寓于教师日常业务学习中,强调教师的集体意识、团队合作、奉献精神,提升教师个体的素质和品格,这主要包括:加强对新进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学规范,为新进教师走上课堂打下良好基础;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 ,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正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形成以教授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中坚的教研团队,形成教学骨干不断出现、年轻教师不断追赶的局面,并为之提供坚实的保障。 要形成纯正的校风,用校风带动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要从顶层设计着手,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设定符合本校校情的校风理念,并将之贯穿在教育管理的日常行为中,要注重教育公益性的弘扬,防止功利性教育的出现。要把教学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并从人财物等方面加以保证,要保证教师在与其他教辅人员比较中的优先地位,确立教辅部门的服务职能而不是领导职能。
建立完善科学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民办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不仅要体现出对教师基本人格的约束 ,加快教师基本的人格素质和道德养成,更要体现出教师独具素质的要求和教师职业特点,并要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要把“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师德和教学成果并重,在职称评定中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科研放在第二位,不能本末倒置。要鼓励教育改革和创新,在改革中不能只注意形式,更要注意效果,对于在教育改革创新中有突出贡献的,要给予重奖。在评价体系中不能只把教师作为评价的客体,更要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在考核中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以考促建”,使其成为教德师风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来看,外因是条件,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师德师风评价体系中,评价者与被评价教师间应建立平等互助伙伴关系,鼓励教师通过民主参与 、自我评析和自我反思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要“以人为本”,为教师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教师代表一种身份,也是谋生的一种手段,但首先是社会中的人,必须满足其最基本的需要,人的需要层次是逐步提高的,其思想行为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人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公办高校教师待遇提高的水平相对较大,而民办院校的教师工资待遇增长缓慢,当他们最基本的需要还存在问题的时候,很难再去追求更高的层次。同时,民办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分子阶层,需要宽松的文化环境,而不是动辄以解除合同或者不续约相威胁,给教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3 高校管理应当去行政化
关心教师生活。学校首先要尽可能提高教职工待遇,关心职工个人生活。尤其在青年教师多的民办高校,要通过多方渠道妥善帮助单身教师解决个人问题,同时关心教师家庭生活,对有困难的教师及时给予援助。其次,给教师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任职高校的发展前途决定教师的职业发展,民办高校教师普遍缺乏职业安全感。学校要目光长远,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让教师对未来的职业充满信心,获得职业安全感,认为为现在的工作付出是值得的。再次,给教师最大程度的尊重。学校要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要把教师的地位放在首要地位。学校发展核心要素在教师,学校其他部门仅仅是服务部门,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要“去行政化”,要让教师因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最后,为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实现其价值的平台。学校要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条件,对于成果显著的教师应要给予重奖,并在职称评聘中优先考虑,同时提供宽松优越的科研环境,能使教师在研究中人生得到提升,鼓励教师从事与教学有关的科研活动。
4 结语
要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作用,而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作用的关键就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打造“教师享受教学,学生享受学习”的“享受型课堂”,构建“师生互爱,师生共进”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从根本上使民办高校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今]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
[2] 杨锐锋,高艳红,王晖. 新升格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5 期。
[3] 李一龙.民办高校教师流动频繁问题有待解决[N].北京青年报,20l0,09,07,(D3) .
[4] 温双文,关丽.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5) .
作者简介:宁波大红鹰学院。
(编辑:李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