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摄影七十年恋爱的情书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nj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民国摄影史的研究者,我从头到尾最困扰的问题就是史料的来源。在当事人几乎都已离世的情况下,往往只能依赖亲友保存的资料或是公开发表的记录来重建历史的轨迹。在民国时期的摄影者中,早逝的沙飞在女儿王雁女士寻找父亲的过程中,重建了中国摄影史上的沙飞。应该是1949年之前中国最伟大的纪实摄影家庄学本,也有幸由长子庄文骏先生完成摄影全集的出版。在海峡另一边,同时期的摄影家仅有邓南光(1907-1971)一人有作品全集的发行,这也是靠着其长子邓世光先生的全力支持才得以完成。这些研究与出版当然还得透过专家、学者与编辑的努力,但是在一个摄影史文资的价值并未获得普遍认可的环境中,摄影家家属的态度往往决定这类研究出版计划的成败。民国时期杰出的摄影家金石声在生前出版了《金石声摄影集》,但是内容大半为1949年之后的作品,无法领略其创作高峰时期的深度与广度,因此也难以更客观地评价他在摄影上的成就。这个遗憾在金石声的儿子金华先生的不断努力下,随着《陈迹》一书的出版而得以解除。


  金华先生在编辑《陈迹》时,除了尽量重现金石声作品的全貌,还煞费苦心的想在中国摄影史与摄影艺术的研究上注入不同的思维。从罗伯特·希尔伯曼(Robert Silberman)的导览文开始,适切的引出书中各个作者的论点,紧接着巫鸿“关于摄影的摄影”一文立刻将摄影论述带入高潮。借着金石声的自拍照,巫鸿纵横艺术史与影像文化的空间,剖析出摄影对于金石声其实是属于一个内在的、私人的和美学的空间,也是他的更真实的空间。克里斯琴·彼得森(Christian A. Peterson)本身对于画意摄影的兴趣使他能在金石声的两本相册里观察到金在画意摄影的激情实践,也在现代主义作品中仍保留传统与画意的成分。乔治·思雷德(George Slade)也观察到金石声的画意在城市作品里所呈现的前现代性,因此金的上海照片在描写平凡的、日常的生活时是令人欣喜的,有时是独特的,然而却永远是平易近人的,亲切的。他认为金石声的照片是上海这个城市在青春期的至关重要的文献。这个画意与现代主义过渡的阶段性发展正好是顾铮的拿手议题,不过顾铮所切入的角度是金石声编辑的《飞鹰》杂志。顾铮比较当时美日的前卫摄影期刊,指出《飞鹰》杂志正是带领中国摄影进入现代主义的重要关键。同样探讨《飞鹰》杂志,柯伟勤(Richard K. Kent)却是透过对金石声编辑杂志时的时空重建,让读者体会到他对于这本杂志的投入,以及对整个民国时期中国摄影事业的贡献。这些论文作者不仅都是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而且各自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切入议题,可以说是借由金石声作品所展开的一场影像研究的盛会。


  《陈迹》是金石声到目前为止最完整的作品集,收录了摄影家生前可能未打算公开发表的作品。这对于摄影史研究来说,往往带来很大的惊喜。如果仅从民国期刊上发表的作品来看,金石声似乎是一个接近画意风格的摄影者,田园风光与花草经常出现的题材,但是有些静物却又带着现代风格。金石声对黄浦江上的舢板似乎特别感兴趣,夕阳下的帆船或船夫撑篙的画面在民国时期的摄影创作者是非常普遍的主题,不过他的舢板与夕阳却是在画意中透露着现代的讯息。像“杨树浦发电厂”里背光的小船在波光粼粼中靠岸,但是背后高立的烟囱正吐着浓烟,像乌云般橫过天际。而“海关大楼”与“黄浦江河道”同样以摆桨的舢板为前景,一个背后是海关大楼,另一个则是各式动力船舶;舟子的诗意在一瞬间被时代巨轮所吞噬。这种新旧杂陈的冲突感虽然存在于民国时期的城市环境中(特别是上海),但是当代的摄影创作者通常选择忽视它,以至于在展览会场或是摄影期刊中大多是与传统绘画相似的题材。
  在1930年代的中国,金石声有传统文化的素养又研习西方现代科技,是少数的精英分子。当这样的一个时代青年遇到摄影之后,碰出了强烈的火花,在中国摄影史上留下无法抹灭的痕迹。如果仅从金石声民国时期公开发表的作品来看,他的专业训练对作品的影响并不明显,风格偏向画意,但有些静物则略有几何造型的现代气息。这大致落在当时中国摄影者的频谱之内,但是以摄影创作者普遍参考的西方各国摄影年鉴来说,现代性的部分在中国的比例少了许多。在重新检阅金石声未发表的作品后,发现他实际上的创作内容其实很多元,因此挑选特定类型的作品发表是有其时代因素。当时的摄影创作者除了人体摄影外,一般创作类型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很大。风景、花鸟与静物等是永恒不变的题材,再加上因摄影而盛行的人像,各个摄影者如果是以创作为目的的话,往往就在潜意识里遵循这些惯例。虽然也会有城市景观的呈现,但通常会经过画意的修饰。 金石声《陈迹》书中的同济校园部分,或许是跳脱了创作的束约,在光影效果之外更充满动感。这些在当时可能不是以创作出发的作品,却意外的有趣。像“校园运动会,1930年代”这一系列照片感觉上作者几乎是跟着标枪手与铅球手一起向前冲,是民国时期少见有速度与激情的影像。另外,取景的角度也极具现代感,或仰或俯,水平线恣意旋转或倾斜,真是潇洒自如。这时候的金石声肯定是在做自己,纯粹地享受摄影的乐趣。在这么多面向的作品里,当然也可以看出他对摄影的思考与挣扎。金石声是民国时期摄影家里少有的异数,不断探索自己与摄影的关系,因此也留下特别多的自拍照与以摄影为主题的作品。书中有巫鸿教授特别针对这个议题的精采论文,在此就不做赘述。也就是这种对摄影与自身不断探讨的态度,造就了金石声对民国摄影的最大贡献—《飞鹰》杂志。


  美国的柯伟勤在书中有一篇关于《飞鹰》杂志的论文,非常细微地观察到金石声在编辑这本杂志时,对印刷品质的坚持与不断的试验过程。的确,因为金石声的工程师精神,《飞鹰》是民国时期摄影杂志中印刷品质的前几名,与印刷专家所主持的《美术生活》相比之下毫不逊色。收录的作品与文章也是一时之选,很难想象这出自还在学的大学生之手。很遗憾现今的读者难有机会一睹《飞鹰》杂志的原貌,不过书中特别收录《飞鹰》杂志上的一些作品,可以让读者体会到80年前中国摄影杂志的水平。在办摄影杂志的这个事业上,青年的金石声让许多老前辈汗颜,成为民国时期的第一把手。虽然《飞鹰》杂志刊载的作品以画意摄影为主,但是广泛接触西方摄影刊物的金石声仍然引介了数量相较其他刊物为多的现代主义摄影作品。他在国难当头时还思索摄影者的角色,因此刊有左翼作家提倡“国防摄影”的文章。但是这一切在摄影上的进步思维仍然得屈服在动荡的时代环境下,《飞鹰》杂志成了他摄影创作事业的顶点。
  美国的摄影评论家麦克斯·科左洛夫(Max Kozloff)在他最著名的文章“The Privileged Eye”中讨论街头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与威廉·克莱因的照片,篇名如果硬要翻译的话,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眼光”或是“有特权的眼睛”。金石声正是少数拥有“The Privileged Eye”的民国摄影家。金石声的出生背景与家庭教养让他能沉浸在传统文化中却能吸收西方文明的精华,因此他站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上。然而他对摄影却没有太多的功利心,而是将摄影作为一种品味生活的方式,视觉的延伸。书中令人特别感动的是一些他在晚年所拍的彩色静物,虽然尽是再普通也不过的玻璃瓶、红绳圈与盆子,但是对比他1930年拍的“几何”竟然如此的相似。这种巧合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风格,而是一个自始至终保持初心的摄影者之直觉反映。因此这本书不仅是金石声作为时代之眼的记录,也是他与摄影谈了超过七十年恋爱所留下来的情书。
  (作者为台湾世新大学副教授,中国摄影史学者。)

其他文献
作为镜头生产商,适马公司也提供一种采用Foveon X3影像传感器的数码相机。2016年2月,适马公司发布了SD Quattro和SD Quattro H两款无反相机,前者采用了APS-C画幅的影像传感器,尺寸为23.5×15.5mm;后者则采用了APS-H画幅影像传感器,尺寸为26.6×17.9mm。目前,适马SD Quattro已经上市,而画幅更大的适马SD Quattro H则要等到今年年底
期刊
内在化的瞬间  王瑶作品覆盖的范围有非常大的跨度,从地理区域与作品内容两方面来看都是如此。其拍摄足迹在国内从京津门户的渤海之滨,延伸到江南城镇,再回溯到长江上游的大巴山区,最后落脚在南疆的帕米尔高原,构成一条漫长的弧形线。国外则是当今世界上的几个热点国家,其中有美国的街头即景、俄罗斯的天空原野、蒙面纱的伊朗女性和以色列青年等。的确,地理学的诱惑往往有助于摄影家去寻觅一种地域的精神氛围,尝试用图像来
期刊
“那儿有另一个世界,而这就是那个世界。”  这是出现在丹麦摄影师科尔德·赫尔莫-皮特森(Keld Helmer-Petersen)去世后最新出版的摄影书《黑光》(Blcak Light,2014)上引用的一句话,来源于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保尔·艾吕雅(Paul Eluard)的一句诗。这是对皮特森的摄影生涯的概括:他潜心于自己的影像世界,坚持自己探索的方向,不管世界摄影的潮流如何变化。  科尔德·赫
期刊
获奖感言:  在需要寻找精神家园的时候,摄影给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从新的角度观察世界,抒发藏在心底的激情,更加理解了中国文化中贯穿的人与天地的相生相合关系。我现在有能力用摄影去表达我对我的国家的文化和山水的热爱,我觉得很幸运、很幸福。  金像奖评语:  利用胶片的颗粒性和线性涂布的特性,通过在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中的层次压缩,强调线性,形成笔的点、皴和勾勒感,并通过加大反差,形成墨的晕染感,在现代摄
期刊
一  关于生活之于创作的关系本不是什么新鲜理论。前者是后者的逻辑起点与源泉,这是许多理论家和实践家在论及创作规律的时候都反复说到的。近代创作源泉论述起于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他在《艺术和现实的审美关系》(1879年)中认为,作品与现实相比,保留了物质的东西,但永远不如现实生活那么美。但是“艺术的范围不限于美和所谓美的因素,而是包括现实(自然和生活)中一切能使人发生……兴趣的事物;生活中普遍引人兴趣的
期刊
1994年出版的《河南省志·文化志》载:“20世纪50年代,河南省的摄影队伍集中于新闻部门、文化系统和少数有摄影设备的单位,约100人;……60年代,摄影队伍略有发展,文化系统的地(市)、县50%以上配备了专职摄影人员,约80人;70年代,拥有摄影设备的部门和群众家庭越来越多,1972年河南省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成立后,经常举办摄影展览,摄影队伍迅速扩大。地方文化馆专职摄影人员增加到100余人。还有
期刊
2016年4月23日,《中国摄影》杂志社与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在京举办了“南郎北张:张印泉摄影研讨会”,民国摄影史研究专家、摄影理论家、《中国摄影》杂志新老编辑们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张印泉的摄影艺术和摄影成就。以下是部分与会者的发言摘要。  龙憙祖  (原《中国摄影》杂志编辑、摄影界资深人士):  我感觉张印泉老先生是我们中国摄影界的一棵大树、一座高峰,是摄影界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值得大书、特书。我们守着
期刊
尤金·阿杰(Eugene Atget,1857-1927)毫无疑问是对当代摄影影响最大的摄影家之一,也是中国摄影界谈论得最多的西方摄影家之一。但是20世纪初,他在巴黎拍摄的纪实摄影文献为研究对象,展开如何从观看的视角表明立场、怎样从问题意识走向视觉空间构建、什么是链接真实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纪实摄影等问题,在国内却鲜有深入的探讨。本文试着以“观看即是观点”的线索搭建起历史文献与当代图像共通的视觉经
期刊
在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成立百年之际,乔治·伊斯曼博物馆(George Eastman Museum)举办了展览“摄影与美国国家公园”(Photography and America’s National Parks)回顾摄影与59处国家公园的动态发展关系:19世纪中叶以来,作为新兴媒介的摄影在探索美国西部未知土地的过程中将荒凉、广袤而宏伟的原始景观展示给
期刊
摄影史及史论在国中的处境一向比较尴尬。一方面,似乎人人都知其重要、称其重要;但另一方面,其重要似乎多半体现在为老照片的市场价值背书之上。至于此显性价值之外的隐性价值,如历史之脉络、演变之规律、内蕴之思想,注目者已寥寥,动手一探究竟者更鲜矣。因此,迄今尚无一本完整的、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摄影史》,也就是一个尽管遗憾却也难怪的事实了。  与此平行的另一个事实是:对于西方摄影大师由来已久、连绵不绝、且无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