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课改以来,“完美教学”一直是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然而,所谓的“完美教学”对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的起着决定性作用吗?
一、盲目创设情境忽略了与教学内容相联系
数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情境创设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紧扣教学的中心问题,为课堂教学服务,而不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创设一个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深入地思考数学,促进学生数学修养的提高。
二、无意识动手操作,忽略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上越来越多地见到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往往是教师刚一提出动手操作的任务时,学生便很快地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气氛非常浓郁,使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他们感觉像做游戏一样热闹轻松。然而,这种现象又不能不引发我们深层次的反思,每个同学都能明确活动的目的吗?他们都在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吗?还是仅仅在执行老师的指令,“积极地参与”活动呢?能否真正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滥用小组合作,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会了运用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特别是小组合作交流在课堂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一些教师缺乏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一味滥用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了表面“热热闹闹”的学习气氛。
四、惟遵教材,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开放性
如在教学六年级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中,当教师出示例题后,让学生试着做一下,好多学生用除法直接计算。教师马上引导学生:我们来看看,题中单位“1”的量是什么?怎么列出数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未知时,我们可以根据关系式来列方程解答……大部分学生都乐意用除法计算,那我们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基础出发,岂能惟尊教材、惟尊教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每位教师都能脱口而出的课改核心,那教师改一改这个教法又有何妨!总之,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不应是为了刻意追求完美而生成,它们的产生是应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师本身以及特殊环节所产生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热闹”与“完美”而忽视了教学规律。
一、盲目创设情境忽略了与教学内容相联系
数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情境创设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紧扣教学的中心问题,为课堂教学服务,而不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创设一个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深入地思考数学,促进学生数学修养的提高。
二、无意识动手操作,忽略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上越来越多地见到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往往是教师刚一提出动手操作的任务时,学生便很快地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气氛非常浓郁,使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他们感觉像做游戏一样热闹轻松。然而,这种现象又不能不引发我们深层次的反思,每个同学都能明确活动的目的吗?他们都在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吗?还是仅仅在执行老师的指令,“积极地参与”活动呢?能否真正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滥用小组合作,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会了运用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特别是小组合作交流在课堂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一些教师缺乏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一味滥用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了表面“热热闹闹”的学习气氛。
四、惟遵教材,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开放性
如在教学六年级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中,当教师出示例题后,让学生试着做一下,好多学生用除法直接计算。教师马上引导学生:我们来看看,题中单位“1”的量是什么?怎么列出数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未知时,我们可以根据关系式来列方程解答……大部分学生都乐意用除法计算,那我们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基础出发,岂能惟尊教材、惟尊教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每位教师都能脱口而出的课改核心,那教师改一改这个教法又有何妨!总之,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不应是为了刻意追求完美而生成,它们的产生是应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师本身以及特殊环节所产生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热闹”与“完美”而忽视了教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