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反腐的三种模式及其命运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是伴随封建社会的一大顽疾痼疾,也是历朝历代极力想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尽管由于腐败治理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古代反腐制度机制本身存在的深刻内在矛盾,这个问题从未得到根本解决,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人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反腐经验,其中成败得失,至今仍具有借鉴与警示意义。
  汉宣帝“加薪促廉”
  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的孙子。汉武帝征和二年“巫蛊之祸”发生后,戾太子及其子女皆蒙屈而死,唯有尚在襁褓中的刘询幸存下来,但从此流落民间,直到十七岁时被霍光等迎立为帝。由于从小在民间长大,汉宣帝深知民事艰难、闾里奸邪以及吏治得失,深知百姓对于政治清明的期盼。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特别是大力整饬吏治,史称“吏称其职,民安其业”,被后世誉为“宣帝中兴”,不少史论者认为,宣帝时期乃有汉一代最为鼎盛的时期。
  那么,汉宣帝是如何治吏的呢?出人意料,汉宣帝治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给基层官吏“加薪”。神爵三年(前59),汉宣帝颁布了一个诏令:“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无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西汉官员的俸禄,从中央政府号称万石的三公到县里面百石以下的斗食佐吏,一共二十多级,越在基层,职位越低,俸禄也就越薄。特别是对于为数众多的低级官吏,还不像高官重臣,时不时能得到朝廷赏赐,如果仅靠薪水养家,难免有衣食温饱之忧,因此,若是有什么“侵渔百姓”的现象,怕也是不足为奇了。
  如前所说,汉宣帝从小在民间长大,深知百姓疾苦,在他成长过程中,恐怕没少见到百姓受基层官吏盘剥勒索的情景。与此同时,他又清醒认识到,这些和百姓直接打交道的小官小吏,拿着微薄薪水,承担着大量繁重的日常事务,光靠道德说教,或者靠汉武帝时期那种严刑重法,想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难矣”!古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要让这些基层官吏安于职守,廉洁奉公,除了严厉惩治腐败外,还必须给予他们宽裕的生活保障,使他们不必挖空心思从百姓身上捞油水、找回报。
  从怀着对百姓的感情出发,却落在了给基层官吏“涨工资”上,看似背道相驰,却深刻体现了汉宣帝冷静的现实主义态度。特别是将加薪对象限定在基层官吏上,说明汉宣帝对此有着清醒的判断,而非滥用国家财力。当然,汉宣帝治吏,除了加薪还有许多手段,而加薪也并不必然成廉,要使官员清正廉洁,还需要系统的配套措施,不是简单一个“加薪”所能解决。
  王莽“道德反腐”
  王莽在历史上一直以反面人物的形象出现,不过,如今也有人认为,王莽的治国政策,恰恰最符合儒家“王道乐土”的理念,甚至有人将他比作堂吉诃德式的悲剧人物。而王莽的失败,也恰恰说明了儒家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王莽当上皇帝后,由于帝位来得不太光彩,“欲震威以惧下”,于是外兴战事,内乱制度,上疑大臣,下扰人民,短短几年时间,就使西汉承平之业变得千疮百孔,百姓颠沛流离。
  面对混乱局面,王莽以国家尚未安定为由,下令“上自公侯,下至小吏,皆不得俸禄”,就是说,停发了所有官员的工资,接着又颁布诏令,对改革官员俸禄制度提出了他的构想:“往古时候,年岁丰穰则增加官员俸禄,若遇歉收则俸禄随之减少。如今不妨也制定一个标准,依据时节好坏,核发官员俸禄。”
  王莽这个构想,与今天有些人提出将公务员工资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挂钩的建议可谓不谋而合,既契合古制,又颇具现代理念。可惜的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特别是统计手段下,根本就不可能制定出这么一个计算丰歉多少的标准,结果是,各级官员最终还是领不到工资。
  那么,官员领不到工资怎么办?可想而知,“天下吏以不得俸禄,并为奸利”,“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赇赂以自供给焉”。而看到大小官员丝毫不能体会自己的良苦用心,丝毫不以国事为重,丝毫没有与百姓同甘共苦的情怀,王莽愈加恼怒,进而下令,对贪污受贿官员“收其家所有财产五分之四以助边急”,并动员鼓励小吏告发上司,奴婢告发主人,冀望以严刑酷法杜绝腐败。谁想腐败却愈演愈烈,人民也越来越不得安生,终于一发而不可收拾,短暂的新莽王朝轰然塌台。
  王莽取消官员俸禄,与他所推行的诸多“托古改制”措施一样,绝不仅仅是“闹剧”而已,背后反映出来的其实是一种强烈的道德主义色彩。认真说来,这项措施难道不正符合人们的道德期盼—作为国家官员,不是号称为百姓服务吗?那就不但应当和百姓同甘共苦,而且还要吃苦在前,就算少拿、不拿工资,又有何不可?只不过,这样做的效果如何,现实同样也已经给了王莽答案。
  事实上,官员无俸作为一项制度,在历史上还果真存在过。北魏前期实行的就是官员无俸制,国家对官员只进行不定期的班赏。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各级官员只好“取之于民”,“吏多贪墨”,“士无风节”,“货赂大行”,“贪者得肆其奸,廉者不能自保”,吏治陷入整体性腐败,尽管朝廷多次严厉惩治,但收效甚微。直到孝文帝改革,才全面推行俸禄制,北魏官员无俸制也成为中国古代官员俸禄制度史上一段短暂的插曲。
  朱元璋“铁腕治吏”
  中国历史上,朱元璋大概是出身最底层、经历最坎坷的皇帝了。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从小是个放牛娃,16岁时父母死于瘟疫,只好去寺院当小沙弥。谁知又遇荒年,连寺院都没饭吃,只好又去云游四方,边乞讨边打发正当青春的生命时光。他后来参加起义队伍,也是从士兵干起,一步一步走上人生的顶峰。正是因为这段崎岖的人生道路,因为尝尽底层生活的艰辛,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有着发自肺腑的愤恨,堪称史上治贪治吏最严酷的皇帝。
  朱元璋治吏严酷到什么程度?像凌迟、弃市等刑罚已不能表达他的愤怒,他甚至发明了“剥皮实草”这种令人不寒而栗的酷刑。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甚至有读书人因为害怕做官,不惜剁指自残以逃避征举。尽管后世对于朱元璋的性格、手段以及政策有诸多争议,但对于他治贪治吏的真诚却少有怀疑。
  应当说,中国古代对于惩治官员腐败,至少在制度设计上并非全然阙无,甚至从总体上看,对官员犯罪的惩处还重于常人,即使遇有大赦,也常特别申明,贪官污吏不在赦列。但像朱元璋这样手段极端的,实属空前绝后。也许正是因为过于严酷,朱元璋死后,后来的皇帝纷纷废除了他的大多数政策。
  如果说如此苦心孤诣、心血倾注却连自己的子孙都不能理解,尚且可以大度地苦笑几声,而一腔热情却未能带来吏治的清明,就不能不令朱元璋感到憋屈了。可以说,自从坐上皇位的那一天起,朱元璋就与贪官污吏作不懈的斗争,然而直到他死,贪污腐败也从未消绝,以至于朱元璋曾经充满无奈地说:“我欲除贪赃官吏,却奈何朝杀而暮犯!”
  由朱元璋所确立的明代治吏两条基本思路是:低薪养吏与高压反腐。低薪,最终被明代中后期普遍性的吏治腐败证明是笑谈;高压,也在朱元璋、朱棣等政治强人死后化为烟影。回想到朱元璋那一声“朝杀而暮犯”的叹息,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种英雄无力的悲凉、一种进退两难的无助。
  回顾汉宣帝、王莽与朱元璋三种思路、措施迥异的反腐模式,很难简单作一褒贬。如果说加薪或者说高薪就可以养廉,我们就无法理解一些贪官超乎需求、近乎病态的对金钱疯狂的占有欲望,清代“养廉银”的失败更是对这一模式的否定。同样,不论是道德教育,还是严刑重法,在顽强的贪腐面前似乎也都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这三种模式全无是处。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汉宣帝的做法,近似于通过赋予官员职业保障,解决“不必为”的问题;王莽的做法,相当于加强道德教育,解决“不愿为”的问题;朱元璋的做法,则是以严厉惩治,解决“不敢为”的问题。而在我们今天看来,还应当加强制度的力量,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解决“不能为”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只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实现对腐败这一古今中外头等难题有效的综合治理。
其他文献
相传诸葛亮作《便宜十六策》,其中《察疑篇》提到:“物有异类,形有同色。白石如玉,愚者宝之;鱼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栝蒌似瓜,愚者食之。”这段话意思是说,许多东西非常相似,愚笨的人分不清真假,必然受骗上当。  但是,真假一时难辨,决不意味着永不可辨,否则,就要陷入“不可知论”和“无是非论”。白居易有两句诗:“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成团岂是珠。”萤非火,露非珠,真假终究可辨别。问题是要不
期刊
清代才子郑燮(板桥)的一联四字幅“难得糊涂”,如今已是形迹满天下。拓本被镶在镜框里,手迹被刻在匾牌上,字样被制成小徽章,厅室墙上,傲岸胸前,都是常见的地方。这还只是硬件。一句“难得糊涂”,又不知被多少非志士仁人印在心里,挂在嘴上,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头禅。可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人会说这还不清楚,就是社会太凶险,所以别犯较真儿,别认死理儿,看透一点,圆通一点。一句话,就是别太明白。原来竟是教人滑
期刊
豪宅需配以美德  唐高宗时期,有一位名叫李义琰的高官,把西汉宣帝时大臣疏广的名言作为座右铭:“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祸。”被《旧唐书》赞为“不营第舍,可谓有俭德矣”。李义琰的住宅没有正厅,他的弟弟李义琎为他买了上等木材,劝他把房子改造一下。李义琰却说:“国家多难,我身为朝廷大臣,对国家没有大的贡献,国家却给了我丰厚的俸禄,这使我已经很不安了。现在你还要我营造华美的住房,这岂不是加速祸
期刊
陆贽是中唐名相,为人刚直激切,任相期间指陈时弊、整顿吏治、革故鼎新,“事有可否必言之”,在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极富见地的主张。曾有人劝他不妨圆融一些,陆贽回答:“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此外还有什么需要考虑呢?”但终因小人进谗,被贬为忠州别驾,直至去世。  陆贽的才识与品行在后世都留下深刻影响。《新唐书·陆贽传》惋叹唐德宗对其建言“所用才十一,唐祚不竞,惜哉”,苏轼曾说“使
期刊
中国与西欧交流史一瞥  东方的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西方的欧洲也有自己的古老文化财富。  几千年来,人类繁衍,物换星移;随着时光的流走,历史的不断演进,世界各个地区在运动中发展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它们之间的沟通,成为历史的必然。  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由于地理的距离,山川阻隔,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文明的条件的。所以直到15世纪末航海术有了发展,东西之交才有了较大的开展;葡萄牙人到中国来的
期刊
绵延不绝的丝绸之路,给后人留下了种种关于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的宝贵财富。  对于中国来说,丝绸之路的开通,加深了关于西域的接触与了解。汉代以来,特别是汉、唐两代精心经营,将西域纳入中华版图,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如果说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对西域诸国的管理还带有保护性质,即在保留国号、提供保护的同时,向西域诸国国王颁发印绶,并享有征调军队以及立废召囚之权,到了唐代,则除部
期刊
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各国商队,满载着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罗马的玻璃、珊瑚、亚麻布、黄金,东南亚的香料,当然,必不可少的是中国的丝绸。丝绸不是唯一但却是最重要的货物,这也是这条线路被后人命名为“丝绸之路”的原因。  丝绸是古代中国向世界文明作出的一大贡献。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就有伏羲化蚕、神农耕桑的传说,黄帝元妃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被尊祀为“先蚕”(蚕神)。甲骨文中已有桑、蚕、丝、帛
期刊
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那么,晚清军事变革的失败就是一面雪亮而又无情的镜子。  虽然晚清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大约70年时间,但甲午战争是其中具有“涟漪效应”的标志性、转折性事件。对曾历经甲午战争失败历史之痛国家的军人来说,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视角,透视晚清军事变革的失败,从中探寻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历史启迪,对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军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涵。  迟到而又半途
期刊
中国的土地,是历代先辈用汗水、智慧和生命开拓出来的;新中国的红色江山,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一城一地打下来的;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是无数能人志士埋头苦干勾画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国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非响亮的口号和几句空谈。  现阶段,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确保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
期刊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与亚非诸国重要的海上贸易交通通道。如同“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  当前,广州、泉州、南京、漳州、北海、扬州、福州、蓬莱、宁波九座城市,正联手为“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九座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各有渊源:  广州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