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江,位于巴蜀腹地,史称甜城,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素有“书画之乡”、“文化之乡”的美誉。多少年来,勤劳的内江人民辛勤耕耘,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写就一页页绚丽的篇章。“十一五”开局之年,内江抓住“工业强市”的战略机遇,高举“二次创业”大旗,迈开了新的步伐。
6月13日晚上8点,在内江市委书记叶壮办公室,我们和叶书记进行了一次对话。
快是基调 好是要求
记者:一个城市要发展,都有自己的一个定位。时值“十一五”开局之年,请问内江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什么呢?
叶壮:说实话,为了避免大家花精力去讨论,分散抓发展的精力,20HD5年7月,市委、市政府班子调整后,我们并未对内江的发展再搞一个什么定位。要说现在的定位,那就是2005年初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重振雄风、富民升位”、“打造成渝经济区制造业之都”的奋斗目标。
但是,没有定位并不是没有发展的思路,目前,我们在工业方面就有一个目标:在未来五年,内江将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发展。对“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内江将以“快是基调、好是要求”作为全部工作的主线,紧紧围绕“一三七”的工作思路和“四个抓”的工作要求,走出一条又快又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记者:叶书记刚才提到了“一三七”的工作思路和“四个抓”的工作要求,请问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呢?
叶壮:“一三七”的工作思路是符合内江实际的,即牢牢抓住“快是基调、好是要求”的工作主线,强力实施工业强市、项目推进、招商引资三大战略,力争在发展大企业培育大产业、引进大项目实现大投入、打造大城市建设新农村、完善市场机制、统筹各项事业、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和谐内江等七个方面实现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具体地说,“快是基调、好是要求”中的“快”,就是要努力使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使人均GDP尽快跃上1000美元台阶;“好”,就是要致力于科学发展,力求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努力实现社会稳定和谐。
按照市人代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内江市“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3%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1%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12%以上;到201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但我们每年的工作目标要高于法定目标。要完成上述目标,必须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关键抓落实”的要求,全力解决当前内江发展不够这个主要矛盾。
三大战略力促发展
记者:在刚才的谈话中,您多次提到“发展”;听内江的干部讲,你曾在不少场合动情地说“内江老百姓太渴望发展”。这是不是说,“发展”将是内江未来五年的重要抓手?
叶壮:是的。内江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尽管“十五”期间,内江迎来了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这五年里,内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市GDP由131.1亿元增加到254.8亿元,提前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5.4亿元,比“九五”翻了一番多;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同时,这五年也是改革开放力度最大的五年。国企改革强力攻坚,农村改革不断深入,财税、金融、外贸、粮食流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改革有序推进,党政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招商引资实现突破,引进域外项目1100多个,到位域外资金113.7亿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内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固定资产投入乏力,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骨干企业发展速度减缓,工业后劲亟待加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制约增收因素仍然较多;财力弱小统筹困难,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巨大;稳定形势不容乐观,干部作风整治任务还比较艰巨等等。总而言之,内江经济虽然有了发展,但是发展不够、发展不快。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未来五年,内江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持续发展的轨道。
记者:谈到发展,我们自然想到了你前面提到的“工业强市、项目推进、招商引资”三大战略。这三大战略有哪些具体的安排部署?
叶壮: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11%以上,而我们的工作都按13%安排。在工业强市战略上,深入实施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按照产业联动、做大龙头、集群发展、培育品牌的要求,重点发展冶金建材、电力、食品加工、医药、机械等产业,打造西部新型建材、绿色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配套加工三个基地,扶持30户重点企业,引导白马、连界等10个工业集中区和20个工业重点镇加快发展,确保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8%以上。在项目推进战略上,认真落实市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严格考核、逗硬奖惩,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在招商引资战略上,树立“市外就是外”、“无外不快”的思想,立足自身优势,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突出产业、园区招商,强化跟踪服务,努力形成以招商促开放、促调整、促发展的良好局面,确保招商引资到位域外资金增长19%。
二次创业率先突破
记者:在全省的工业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工业强省”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而内江也提出了“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内江如何切合自身实际,实现这种转变呢?
叶壮:在工业强省的大机遇、大背景下,内江作为全省工业大市之一,能不能抓住机遇,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快速通道,关键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出路在工业;能不能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再经过几年的奋斗,在全省丘陵地区率先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实现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有没有二次创业的决心和勇气,有没有率先突破的壮志和激情。
“二次创业、率先突破”是内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自1998年市委提出并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来,8年时间再造了4个内江规模工业,奠定了内江在全省的工业大市地位,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内江速度”和“川威精神”。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内江工业整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与成、德、绵等省内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先进市相比差距较大。站在内江工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全省工业发展新的历史转折,我们只有通过“二次创业”加快聚集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缩小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差距;只有“率先突破”推动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加快转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二次创业”,我们别无选择;“率先突破”,我们责无旁贷。
记者:听了叶书记的一番话,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内
6月13日晚上8点,在内江市委书记叶壮办公室,我们和叶书记进行了一次对话。
快是基调 好是要求
记者:一个城市要发展,都有自己的一个定位。时值“十一五”开局之年,请问内江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什么呢?
叶壮:说实话,为了避免大家花精力去讨论,分散抓发展的精力,20HD5年7月,市委、市政府班子调整后,我们并未对内江的发展再搞一个什么定位。要说现在的定位,那就是2005年初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重振雄风、富民升位”、“打造成渝经济区制造业之都”的奋斗目标。
但是,没有定位并不是没有发展的思路,目前,我们在工业方面就有一个目标:在未来五年,内江将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发展。对“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内江将以“快是基调、好是要求”作为全部工作的主线,紧紧围绕“一三七”的工作思路和“四个抓”的工作要求,走出一条又快又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记者:叶书记刚才提到了“一三七”的工作思路和“四个抓”的工作要求,请问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呢?
叶壮:“一三七”的工作思路是符合内江实际的,即牢牢抓住“快是基调、好是要求”的工作主线,强力实施工业强市、项目推进、招商引资三大战略,力争在发展大企业培育大产业、引进大项目实现大投入、打造大城市建设新农村、完善市场机制、统筹各项事业、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和谐内江等七个方面实现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具体地说,“快是基调、好是要求”中的“快”,就是要努力使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使人均GDP尽快跃上1000美元台阶;“好”,就是要致力于科学发展,力求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努力实现社会稳定和谐。
按照市人代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内江市“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3%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1%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12%以上;到201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但我们每年的工作目标要高于法定目标。要完成上述目标,必须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关键抓落实”的要求,全力解决当前内江发展不够这个主要矛盾。
三大战略力促发展
记者:在刚才的谈话中,您多次提到“发展”;听内江的干部讲,你曾在不少场合动情地说“内江老百姓太渴望发展”。这是不是说,“发展”将是内江未来五年的重要抓手?
叶壮:是的。内江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尽管“十五”期间,内江迎来了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这五年里,内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市GDP由131.1亿元增加到254.8亿元,提前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5.4亿元,比“九五”翻了一番多;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同时,这五年也是改革开放力度最大的五年。国企改革强力攻坚,农村改革不断深入,财税、金融、外贸、粮食流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改革有序推进,党政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招商引资实现突破,引进域外项目1100多个,到位域外资金113.7亿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内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固定资产投入乏力,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骨干企业发展速度减缓,工业后劲亟待加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制约增收因素仍然较多;财力弱小统筹困难,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巨大;稳定形势不容乐观,干部作风整治任务还比较艰巨等等。总而言之,内江经济虽然有了发展,但是发展不够、发展不快。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未来五年,内江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持续发展的轨道。
记者:谈到发展,我们自然想到了你前面提到的“工业强市、项目推进、招商引资”三大战略。这三大战略有哪些具体的安排部署?
叶壮: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11%以上,而我们的工作都按13%安排。在工业强市战略上,深入实施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按照产业联动、做大龙头、集群发展、培育品牌的要求,重点发展冶金建材、电力、食品加工、医药、机械等产业,打造西部新型建材、绿色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配套加工三个基地,扶持30户重点企业,引导白马、连界等10个工业集中区和20个工业重点镇加快发展,确保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8%以上。在项目推进战略上,认真落实市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严格考核、逗硬奖惩,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在招商引资战略上,树立“市外就是外”、“无外不快”的思想,立足自身优势,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突出产业、园区招商,强化跟踪服务,努力形成以招商促开放、促调整、促发展的良好局面,确保招商引资到位域外资金增长19%。
二次创业率先突破
记者:在全省的工业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工业强省”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而内江也提出了“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内江如何切合自身实际,实现这种转变呢?
叶壮:在工业强省的大机遇、大背景下,内江作为全省工业大市之一,能不能抓住机遇,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快速通道,关键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出路在工业;能不能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再经过几年的奋斗,在全省丘陵地区率先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实现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有没有二次创业的决心和勇气,有没有率先突破的壮志和激情。
“二次创业、率先突破”是内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自1998年市委提出并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来,8年时间再造了4个内江规模工业,奠定了内江在全省的工业大市地位,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内江速度”和“川威精神”。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内江工业整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与成、德、绵等省内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先进市相比差距较大。站在内江工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全省工业发展新的历史转折,我们只有通过“二次创业”加快聚集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缩小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差距;只有“率先突破”推动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加快转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二次创业”,我们别无选择;“率先突破”,我们责无旁贷。
记者:听了叶书记的一番话,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