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唐皮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E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109耳分泌性中耳炎儿童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3例,51耳与对照组(43例,58耳。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静脉注射头袍呱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给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持续给药7d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60.47%,观察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可考虑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儿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2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74-01
分泌性中耳炎(OE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病症之一,属于耳鼻咽喉科的非化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听力下降、中耳有积液等[1]。该病是导致儿童耳聋的常见原因。在疾病的急性期及早治疗,能够降低患儿的致聋率。药物治疗是临床常用方法之一,效果也较理想。本组研究探讨常规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OE的效果,现对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109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男45例(69而,女31例(40耳,年龄。选入对象的病程均在三个月内,均确诊为急性期的中耳炎。有耳鸣、不同程度的耳痛、耳内闷胀、听力下降等症状。鼓膜检查显示耳内有鼓室积液、鼓膜内陷、鼓膜活动度降低等现象。随机将8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43例,51耳与对照组(43例,58耳。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是静脉注射头袍呱酮,2次d,并且采用耳膜按摩机辅以耳膜按摩,疗程为7d。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给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mg治疗,静脉注射给药,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对照两组的临床疗效。
1.3临床效果评价标准[2]治愈:症状全部消退,鼓膜检查示鼓膜恢复正常,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恢复到健耳水平;显效:症状大部分消退,听力及鼓膜内陷明显改善,鼓膜活动度较好;无效:症无任何改善,鼓膜活动度仍然较差。
1.4统计学分析本组数据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60.47%,观察组的总体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对OE的发病机制尚未探明,推断与耳内感染、咽鼓管功能失调或者免疫反应相关。咽鼓管通气功能一旦出现障碍,中耳出现负压,逐渐形成鼓室积液,从而引发分泌性的中耳积液。该病高发于儿童群体,且以急性期的分泌性中耳炎为多见。本组研究中,所选入的病例均是病程不超过3个月的患者。药物治疗是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快速除去鼓室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功能、消除病因为原则,同时为了避免感染,须给予抗菌治疗。采用常规的四要全身性抗生素治疗,效果确切,但是副作用较大。2004年美国儿童学会联合家庭医师学对分泌性中耳炎所做的研究中提到,不应将鼓膜充血作为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指征,因为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及耐药性降低,使得抗生素在抗菌治疗中失效[3]。所以,临床除了采用抗生素,辅以其他药物,例如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是,当前临床尚未对糖皮质激素治疗OE作为常规的治疗达成统一的认识。
变态反应参与了OE的发病,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以及人工合成物是抑制这种变态反应的有效药物。有研究资料提出[4],糖皮质激素在治疗OE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帮助急性期患者抑制中耳炎性反应,阻止急性OE转化为慢性疾病,此外,在预防并发症方面也具有显著作用,例如避免出现急性的乳突炎等。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的一种,其抗病毒、抗炎以及抗过敏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病患管口粘膜水肿或耳咽管水肿症状,减少积液渗出,促使中耳积液获得良好的吸收[5]。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糖皮質激素治疗,持续2周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治疗,每次剂量5mg,每天1次。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水肿情况有明显改善,中耳负压也有所减轻,患者的听力可恢复到发病前水平。观察组治愈31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为60.47%。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采用常规抗炎治疗+糖皮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愈率高,总体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因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因此,对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用法、剂量与安全性,尚需要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孙荣,唐新业,王永红,等.糖皮质激素与BCG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8:1191-1193.
[2]岳耀光,黄合银,黄丽芳,等.咽鼓管吹张联合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71-72.
[3]马莉,季超,高刚,等.鼓室注射布地奈德与干扰素复合液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分析[J].交通医学,2009,23(6:707-708.
[4]王德清.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和渗出性性耳炎的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09,06(23:72-74.
[5]孙荣,唐新业,王永红,洪苏玲,李永强.糖皮质激素与BCG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8(35:1191-1193.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儿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2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74-01
分泌性中耳炎(OE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病症之一,属于耳鼻咽喉科的非化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听力下降、中耳有积液等[1]。该病是导致儿童耳聋的常见原因。在疾病的急性期及早治疗,能够降低患儿的致聋率。药物治疗是临床常用方法之一,效果也较理想。本组研究探讨常规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OE的效果,现对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109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男45例(69而,女31例(40耳,年龄。选入对象的病程均在三个月内,均确诊为急性期的中耳炎。有耳鸣、不同程度的耳痛、耳内闷胀、听力下降等症状。鼓膜检查显示耳内有鼓室积液、鼓膜内陷、鼓膜活动度降低等现象。随机将8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43例,51耳与对照组(43例,58耳。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是静脉注射头袍呱酮,2次d,并且采用耳膜按摩机辅以耳膜按摩,疗程为7d。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给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mg治疗,静脉注射给药,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对照两组的临床疗效。
1.3临床效果评价标准[2]治愈:症状全部消退,鼓膜检查示鼓膜恢复正常,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恢复到健耳水平;显效:症状大部分消退,听力及鼓膜内陷明显改善,鼓膜活动度较好;无效:症无任何改善,鼓膜活动度仍然较差。
1.4统计学分析本组数据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60.47%,观察组的总体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对OE的发病机制尚未探明,推断与耳内感染、咽鼓管功能失调或者免疫反应相关。咽鼓管通气功能一旦出现障碍,中耳出现负压,逐渐形成鼓室积液,从而引发分泌性的中耳积液。该病高发于儿童群体,且以急性期的分泌性中耳炎为多见。本组研究中,所选入的病例均是病程不超过3个月的患者。药物治疗是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快速除去鼓室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功能、消除病因为原则,同时为了避免感染,须给予抗菌治疗。采用常规的四要全身性抗生素治疗,效果确切,但是副作用较大。2004年美国儿童学会联合家庭医师学对分泌性中耳炎所做的研究中提到,不应将鼓膜充血作为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指征,因为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及耐药性降低,使得抗生素在抗菌治疗中失效[3]。所以,临床除了采用抗生素,辅以其他药物,例如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是,当前临床尚未对糖皮质激素治疗OE作为常规的治疗达成统一的认识。
变态反应参与了OE的发病,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以及人工合成物是抑制这种变态反应的有效药物。有研究资料提出[4],糖皮质激素在治疗OE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帮助急性期患者抑制中耳炎性反应,阻止急性OE转化为慢性疾病,此外,在预防并发症方面也具有显著作用,例如避免出现急性的乳突炎等。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的一种,其抗病毒、抗炎以及抗过敏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病患管口粘膜水肿或耳咽管水肿症状,减少积液渗出,促使中耳积液获得良好的吸收[5]。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糖皮質激素治疗,持续2周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治疗,每次剂量5mg,每天1次。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水肿情况有明显改善,中耳负压也有所减轻,患者的听力可恢复到发病前水平。观察组治愈31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为60.47%。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采用常规抗炎治疗+糖皮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愈率高,总体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因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因此,对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用法、剂量与安全性,尚需要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孙荣,唐新业,王永红,等.糖皮质激素与BCG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8:1191-1193.
[2]岳耀光,黄合银,黄丽芳,等.咽鼓管吹张联合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71-72.
[3]马莉,季超,高刚,等.鼓室注射布地奈德与干扰素复合液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分析[J].交通医学,2009,23(6:707-708.
[4]王德清.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和渗出性性耳炎的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09,06(23:72-74.
[5]孙荣,唐新业,王永红,洪苏玲,李永强.糖皮质激素与BCG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8(35:1191-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