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观点、新思潮不断涌现,中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出多维态势。教师要开展健康的德育教育,关键在于尊重学生个性心理,从学生生活出发,晓之以理并进行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使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行为,实现德育的内化。
[关键词]德育教育 选材 激励引导 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75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品格的重要途径。笔者听了张婷婷老师的《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这堂课,深有感触。张老师以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和情感为基础,以学生思想品德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为侧重,促进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为目标,为我们演绎了一堂好课。
一、贴近生活 尊重性情——使事入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德育实现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體地位,首先要遵循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让学生“触手可及”。只有拉近师生距离的课堂才是尊重学生性情的课堂,课堂的启动才会有良好的状态。
张婷婷老师的现场调查:与老师的关系如何?活动探究:课堂上发生的小插曲,老师愤怒训斥身为班长的小强,师生矛盾激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到的老师拖课问题等情境的设置,契合学生心理,落脚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教育过程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结合起来,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成为可能。人的道德教育绝对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在本节课堂上,这些案例的选用,有思想性和说服力,都是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教学资源。学生踊跃举手参与活动和讨论,课堂互动性强,气氛活跃。
二、以情蕴知 以事达理——使情入脑
随着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思想品德课堂上“硬性命令”式的指挥已经难以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巧妙的设问,提高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能力。只有让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
张老师在现场调查师生关系如何后,紧接着问学生:你们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这给美好的师生关系留下了很多遐想。又在班长小强被冤枉,师生矛盾升级时,反问学生:1.老师只训斥小强,老师是怎样想的?2.这场冲突会如何发展、如何解决?采访现场的老师:1.您是否为课堂纪律烦心过?2.您希望学生与您相处时怎样对待您?简单列举您生活中两三件烦恼的事。整堂课从学生不理解教师,师生关系难协调,转到教师也有自己的烦恼,换位思考,教师理解学生,学生理解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对德育的抵触心理,张老师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结合教学资源,设计了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和环节。一个看似无意识的行为,却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选择和参与,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做出了自主的道德选择,在讨论中获得答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行为导向 价值强化——使理入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意图越隐蔽,教育的对象就越容易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教师需要以这种隐蔽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潜意识的行为。
导向——培养向真、向善、向美的信仰。初中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学习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张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的关系。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信息的表达、倾听,更是情感的交流以及人格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师生处于共同学习的平等地位。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本身得到了教益,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自己心中总得有阳光。”张老师正是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积极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学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影响人格。在教学中,张老师还播放了视频《那些年,老师最爱讲的一句话》,引用了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案例,引导学生向伟人学习,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四、引导行为 知行合一——使知转行
道德是人类的一种品质,只有通过行为活动才能够实现。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在接受道德教育时,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并升华为道德情感、意志,形成内在的道德品质,才能指导自己的行为,真正达到知行合一,形成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的积极行为,这才是道德教育真正的目的。由于课堂的局限性,张老师巧妙地安排了几位学生现场采访听课老师这一环节,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是学生与教师主动沟通的一种践行。张老师还对“老师拖课,你会怎么办?”为话题,进行讨论总结。利用有限的课堂,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德育绝非简单的说教,需要从有意识地关注学生个性和生活开始启动道德教育模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转化学生思想,引起学生心理层面的变化,使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使整个德育完整、系统。
(责任编辑 袁 妮)
[关键词]德育教育 选材 激励引导 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75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品格的重要途径。笔者听了张婷婷老师的《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这堂课,深有感触。张老师以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和情感为基础,以学生思想品德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为侧重,促进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为目标,为我们演绎了一堂好课。
一、贴近生活 尊重性情——使事入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德育实现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體地位,首先要遵循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让学生“触手可及”。只有拉近师生距离的课堂才是尊重学生性情的课堂,课堂的启动才会有良好的状态。
张婷婷老师的现场调查:与老师的关系如何?活动探究:课堂上发生的小插曲,老师愤怒训斥身为班长的小强,师生矛盾激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到的老师拖课问题等情境的设置,契合学生心理,落脚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教育过程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结合起来,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成为可能。人的道德教育绝对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在本节课堂上,这些案例的选用,有思想性和说服力,都是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教学资源。学生踊跃举手参与活动和讨论,课堂互动性强,气氛活跃。
二、以情蕴知 以事达理——使情入脑
随着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思想品德课堂上“硬性命令”式的指挥已经难以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巧妙的设问,提高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能力。只有让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
张老师在现场调查师生关系如何后,紧接着问学生:你们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这给美好的师生关系留下了很多遐想。又在班长小强被冤枉,师生矛盾升级时,反问学生:1.老师只训斥小强,老师是怎样想的?2.这场冲突会如何发展、如何解决?采访现场的老师:1.您是否为课堂纪律烦心过?2.您希望学生与您相处时怎样对待您?简单列举您生活中两三件烦恼的事。整堂课从学生不理解教师,师生关系难协调,转到教师也有自己的烦恼,换位思考,教师理解学生,学生理解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对德育的抵触心理,张老师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结合教学资源,设计了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和环节。一个看似无意识的行为,却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选择和参与,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做出了自主的道德选择,在讨论中获得答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行为导向 价值强化——使理入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意图越隐蔽,教育的对象就越容易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教师需要以这种隐蔽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潜意识的行为。
导向——培养向真、向善、向美的信仰。初中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学习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张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的关系。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信息的表达、倾听,更是情感的交流以及人格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师生处于共同学习的平等地位。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本身得到了教益,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自己心中总得有阳光。”张老师正是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积极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学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影响人格。在教学中,张老师还播放了视频《那些年,老师最爱讲的一句话》,引用了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案例,引导学生向伟人学习,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四、引导行为 知行合一——使知转行
道德是人类的一种品质,只有通过行为活动才能够实现。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在接受道德教育时,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并升华为道德情感、意志,形成内在的道德品质,才能指导自己的行为,真正达到知行合一,形成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的积极行为,这才是道德教育真正的目的。由于课堂的局限性,张老师巧妙地安排了几位学生现场采访听课老师这一环节,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是学生与教师主动沟通的一种践行。张老师还对“老师拖课,你会怎么办?”为话题,进行讨论总结。利用有限的课堂,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德育绝非简单的说教,需要从有意识地关注学生个性和生活开始启动道德教育模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转化学生思想,引起学生心理层面的变化,使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使整个德育完整、系统。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