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这几乎是当前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不同的专家、老师有不同的理解。而我个人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
一、有效的备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座大厦的建筑工程,那么备课就相当于大厦基地的选定。要想把课上好,就得进行有效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从以下角度来做比较合理。
1、教学目标
任何一个化学教学活动都要完成一定的任务,达成一定的目的。因此,清晰、准确地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化学教学目标是开展化学教学活动的首要工作。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它是化学教学的灵魂,支配着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化学学与教的方向。
我们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符合课程标准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的,能够让学困生学起来、中等生优起来、优等生尖起来。只有准确定位了教学目标之后,才能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2、细致研究学生
在上一节新课之前,首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细致的研究,了解他们学习的真实情况。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前提”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这才是有价值的教学。那么怎样科学细致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认知前提?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弄明白学生已知什么;然后再看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再者还要看想知道这些问题的学生能否通过互相帮助来解决;最后知道哪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拔和引导,再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看有没有个体的学生需要特别辅导。以上几个问题搞清楚了,也就明确了一节课教学的真正起点和主攻目标 。当然在以上研究中可以充分发挥课代表和班委会成员的作用,可以以表格把所需要了解的情况事先和学生沟通,通过大量缜密的备课前准备工作,每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
3、学会知识迁移。
任何新内容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已有旧知识的基础上,有些知识点在教材的编排上跨度较大。学生往往在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时,已经遗忘了上一阶段的内容,在学习上就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应善于找出“障碍点”,并设计一定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
4、教材内容再编。
一般来讲,教材内容的再编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具体情况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合并、重组。②在重、难点处要创设一定的阶梯性问题,以降低所学内容的跨度。③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给学生留出创造思维的空间。④要充分体现教师对所学内容的处理技巧。⑤在所学内容的先后顺序的编排上要符合知识掌握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的备课最终还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得以实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重视课堂教学,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1、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如有些课要以老师为中心讲解;有的需要师生问答对话的形式比较适合;有的要老师控制之下学生互动效果好--讨论和分组讨论是一种常用的互动合作;还可以师生合作探讨问题。新课程的实施中更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共同进步,在课堂的教学形式上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的利用率。因此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让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活起来,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老面孔。
当然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针对化学学科的自身特征,那就是实验教学的开展比较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同时又要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实验设计,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式向互动探究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些学生实验和老师的演示实验,使化学课堂能够有声有色。当然有些危险性实验或者现象不明显的实验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完成,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化学的情景中学习化学,比如用Flash动画来展示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微观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变化的微观过程,了解物质溶于水发生的过程。再如爆炸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感知到整个爆炸过程。
2、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有效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要缩减教师“表演”的时间,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相讨论,最终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浓的学习兴趣,学生乐学、愿学,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成为可能,课堂教学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我在进行“燃烧条件”的教学前,先做了“烧不坏的手帕”实验,看到浸了酒精的手帕熊熊燃烧,教室内一片哗然,当燃烧结束后,学生发现手帕竟然安然无恙, 与自己原先设想截然不同, 不禁发出“咦”的惊叹,马上有许多同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并在思维上进入了一种迫切希望找到答案解决问题的积极状态。这时我就让他们自己从教材中寻找答案,经过激烈辩论与理性分析后,大家终于对实验结果有了正确认识,同时大家对物质燃烧条件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3、实施针对训练,及时巩固强化。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对学生消化、掌握当堂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是理科特点鲜明的学科,一定的习题量也是学好化学的必要手段。习题选编的好坏,关系到能否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内容,能否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一般来讲选编的习题分成以下类型:①当堂评价练习,位于某个具体知识点之后,针对性较强,设计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同时设计的练习应低起点,多层次。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到习题的分析和解答中的迁移能力;②课后巩固练习,此类练习主要针对学生在当堂检测中暴露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选择性强化练习。给部分练习犯错的学生一个重新理解、掌握知识的途径,并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可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③强化训练,这种练习一般位于章节之后的综合性练习;④挑战性练习,一般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但绝不能搞成题海战术,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习题的设计要有一个出发点:为了学生做更少的题、掌握更多的知识。这一部分内容也是最需要用集体的智慧来共同完善的。
三、有效的反馈
教学反馈是教学系统有效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将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作为新的信息再输入到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互动过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向预期的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将学生的学习结果----比如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的综合评比结果等反馈给学生,一方面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及时强化,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激起克服缺点和不足的信心和决心,并较快地得到改正和弥补。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有明显的优点。根据反馈给学生信息,教师在组织实施新课时, 可改进和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设计,实施,反馈,相信在以后的化学课堂教学中一定会大大改观现有课堂教学的一些浮躁的东西,使我们的教学能细致入微一丝不苟,让化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有效化。
参考文献:
席振安《有效备课的基本要求》
高慎英,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一、有效的备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座大厦的建筑工程,那么备课就相当于大厦基地的选定。要想把课上好,就得进行有效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从以下角度来做比较合理。
1、教学目标
任何一个化学教学活动都要完成一定的任务,达成一定的目的。因此,清晰、准确地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化学教学目标是开展化学教学活动的首要工作。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它是化学教学的灵魂,支配着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化学学与教的方向。
我们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符合课程标准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的,能够让学困生学起来、中等生优起来、优等生尖起来。只有准确定位了教学目标之后,才能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2、细致研究学生
在上一节新课之前,首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细致的研究,了解他们学习的真实情况。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前提”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这才是有价值的教学。那么怎样科学细致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认知前提?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弄明白学生已知什么;然后再看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再者还要看想知道这些问题的学生能否通过互相帮助来解决;最后知道哪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拔和引导,再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看有没有个体的学生需要特别辅导。以上几个问题搞清楚了,也就明确了一节课教学的真正起点和主攻目标 。当然在以上研究中可以充分发挥课代表和班委会成员的作用,可以以表格把所需要了解的情况事先和学生沟通,通过大量缜密的备课前准备工作,每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
3、学会知识迁移。
任何新内容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已有旧知识的基础上,有些知识点在教材的编排上跨度较大。学生往往在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时,已经遗忘了上一阶段的内容,在学习上就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应善于找出“障碍点”,并设计一定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
4、教材内容再编。
一般来讲,教材内容的再编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具体情况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合并、重组。②在重、难点处要创设一定的阶梯性问题,以降低所学内容的跨度。③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给学生留出创造思维的空间。④要充分体现教师对所学内容的处理技巧。⑤在所学内容的先后顺序的编排上要符合知识掌握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的备课最终还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得以实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重视课堂教学,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1、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如有些课要以老师为中心讲解;有的需要师生问答对话的形式比较适合;有的要老师控制之下学生互动效果好--讨论和分组讨论是一种常用的互动合作;还可以师生合作探讨问题。新课程的实施中更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共同进步,在课堂的教学形式上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的利用率。因此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让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活起来,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老面孔。
当然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针对化学学科的自身特征,那就是实验教学的开展比较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同时又要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实验设计,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式向互动探究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些学生实验和老师的演示实验,使化学课堂能够有声有色。当然有些危险性实验或者现象不明显的实验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完成,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化学的情景中学习化学,比如用Flash动画来展示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微观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变化的微观过程,了解物质溶于水发生的过程。再如爆炸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感知到整个爆炸过程。
2、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有效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要缩减教师“表演”的时间,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相讨论,最终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浓的学习兴趣,学生乐学、愿学,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成为可能,课堂教学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我在进行“燃烧条件”的教学前,先做了“烧不坏的手帕”实验,看到浸了酒精的手帕熊熊燃烧,教室内一片哗然,当燃烧结束后,学生发现手帕竟然安然无恙, 与自己原先设想截然不同, 不禁发出“咦”的惊叹,马上有许多同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并在思维上进入了一种迫切希望找到答案解决问题的积极状态。这时我就让他们自己从教材中寻找答案,经过激烈辩论与理性分析后,大家终于对实验结果有了正确认识,同时大家对物质燃烧条件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3、实施针对训练,及时巩固强化。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对学生消化、掌握当堂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是理科特点鲜明的学科,一定的习题量也是学好化学的必要手段。习题选编的好坏,关系到能否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内容,能否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一般来讲选编的习题分成以下类型:①当堂评价练习,位于某个具体知识点之后,针对性较强,设计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同时设计的练习应低起点,多层次。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到习题的分析和解答中的迁移能力;②课后巩固练习,此类练习主要针对学生在当堂检测中暴露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选择性强化练习。给部分练习犯错的学生一个重新理解、掌握知识的途径,并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可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③强化训练,这种练习一般位于章节之后的综合性练习;④挑战性练习,一般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但绝不能搞成题海战术,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习题的设计要有一个出发点:为了学生做更少的题、掌握更多的知识。这一部分内容也是最需要用集体的智慧来共同完善的。
三、有效的反馈
教学反馈是教学系统有效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将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作为新的信息再输入到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互动过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向预期的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将学生的学习结果----比如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的综合评比结果等反馈给学生,一方面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及时强化,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激起克服缺点和不足的信心和决心,并较快地得到改正和弥补。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有明显的优点。根据反馈给学生信息,教师在组织实施新课时, 可改进和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设计,实施,反馈,相信在以后的化学课堂教学中一定会大大改观现有课堂教学的一些浮躁的东西,使我们的教学能细致入微一丝不苟,让化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有效化。
参考文献:
席振安《有效备课的基本要求》
高慎英,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