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找点麻烦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jack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年底,中国摄影师高仕源的《小强—陈列馆》作品,在第21届“奥赛(奥地利特伦伯超级摄影巡回展及特别专题展)”中,获“非常先锋派”专题组金奖;《油漆人》系列作品,在本届“奥赛”中获“系列与序列”专题组金奖。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油漆人》系列中的《油漆人—白》被选登为“奥赛”画册封面、颁奖典礼邀请函封面以及光盘目录封面。
  其实,《油漆人》系列非常商业,追求的无外乎是美,炫耀的不过是技。
  商业摄影,在追求最低成本的制作同时要把效果最优化,而这种结合高速特技摄影并一次成形的画面效果,倘若按传统思路来完成难度极大。模特的表情动作、油漆泼散的形状以及油漆与模特结合效果的把握,都考验着最富经验的摄影团队。《油漆人》系列都避开了这些难点,方法是:先拍泼散的油漆,再拍按规定动作表演的模特,当然,中间还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假模特。点到这里,相信聪明的人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顺便说下对PS(影像后期处理)的看法。PS其实很单纯,就是一工具而已,鄙视它的人有三类:一是不懂,不了解,不会用;二是用不好,用得不恰当;三是乱用,不该用也用。去鄙视这一调图工具,太没必要,有精力就应该花在把它学好上—该是扫盲的时候了。
  对我来说,《小强》系列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从创意,到手稿,到道具,到拍摄,到修图,到完稿,都是原创,并且以每年4张的创作速度缓慢进行中。相对于《油漆人》系列,它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美,而是努力向善和真靠拢。我个人把摄影创作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美、善、真。当然,其本身的表现手法还是自己多年的老本行—广告摄影,只是在其中加入更多的个人想法,因为这次客户就是我自己。
  很多摄影师的创作都源于生活,《小强》系列也不例外。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各种负面信息和负能量,积累多了或许需要一个宣泄的窗口才会舒服。我们的生活中不缺乏赞美的声音,缺的是抓住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表达出来的勇气,揭露丑恶的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善举。《小强》系列就是在这种想法中产生的,画面中的“小强(蟑螂)”代表的就是这种负能量—丑恶、虚伪、色情、贪妄、艳俗、遗憾……之所以选择蟑螂是源于“不死小强”符号式的称谓和它与我们生活的密切程度。美女则是吸引眼球的最好符号,也是这个时代被贬值到最为廉价的商品(不是我的观点,是社会的现实),同时也是最无辜的受害者。当上面这些观点同时存在,《小强》系列的产生就成为必然。
  制作过程是慢产的。某个想法闪现时就要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再用长时间去推敲;一个想法常在脑子里过滤几个月,经不起推敲的主题会随时间而消失。随后会慢慢组织起模糊的画面,当觉得立意成熟时再把构思画于纸上,这时就进入画面的丰富阶段。很多道具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进去的,比如《陈列馆》中的兔子等,每件道具都有自己所代表的寓意。也有些想法在这个阶段才看出来表达上的缺陷而放弃。这个阶段也是准拍摄时期了,画面的光线参考和准备也已完成,“小强”是最先拍摄的元素。第一年为了找到肥美的“小强”,助手们没少翻夜晚菜市场的垃圾筒,直到今年才在宠物市场上买到作为饲料用途的活“小强”,终于解决了画中主角难找的问题。
  对“小强”的拍摄可以用“精密”来形容。其形体太小,接近微距摄影,它的手脚和触须还必须按规定动作摆放,难度比我的《功夫鱼》和《功夫蟹》多了几倍。直到“小强”、道具和背景都拍摄完成并修图合成到画面中以后,才开始拍摄女主角。女模特的自由发挥余地不大,只要完成规定的表情动作即可。由于是不同大小、空间、结构的物体组织在一个画面里,光线、视点和精度必须严密统一合理,这样才能给观者一种真实场景里的感觉,单幅作品的文件量均超过了70MB大小,令画中人与物都纤毫毕现,细节的完美才能令画面经得起推敲。这也是商业广告摄影最基本的要求。当然,作品还是以我最擅长的广告摄影语言形式表达,只是在其中加入了更多的个人想法, 因为这一次,没有“客户”。
  关于《小强—陈列馆》,原来想用“博物馆”或“展览馆”这样的名字,“小强”也想做成高大的雕塑形式,但后来感觉太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了,“陈列馆”的感觉则更加安静、中性一些。处理画面时,调子也尽量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表述得尽量暧昧些。各种元素为什么以要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对于我来说,它们一定要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对于观者,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无需一定按我的认知来解读,因为我觉得,这样才好玩。我只要让观者感觉到,我是在认认真真地通过这个画面讲述着什么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来看,拍摄过程一点儿也不复杂,包括后期,基本就是拼贴和花大量的时间及耐心。
  我一直以为,在成本允许的条件下,好的摄影师留给后期PS的余地越少越好,尽量不要让修图师去“画”。这张稿子技术上的难点在于,一是场景透视的把控,毕竟不是“一镜过”的做法,透视上出现偏差就会让人感觉假;二是光线上的统一,各个元素都要和现场光线统一,连地上的兔子远近景都是用不同的照明来安排的;三是冰的质感和透视;四是地上杂乱无章的兔子,为了这个“无章”效果,还是花了不少精力的,兔子的分布、朝向以及疏密都是故意让它感觉自然而随意的。
  高仕源访谈
  高仕源
  199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随后任职于广州市一家广告摄影有限公司至今。主要擅长广告产品类、广告人像类的摄影制作。
  得奖不是偶然,需要摄影师长期的技术经验积累和创意灵感的爆发。身为职业摄影师的他一路走来,不但备受业内人士的推崇,也多次得到国际摄影大奖的垂青。在他的这些作品中,不论是服务客户的商业作品,还是个人的灵感之作,都能够体现出独特的视觉风格。
  问:听说您在1996年进入摄影这一行,请问您以前读的是什么专业?
  答:我是美院毕业的,期间只有很短的时间,大概一两个月的课程涉及摄影,当时纯粹是业余的,没有太多涉及到摄影方面。毕业以后,我在一些专业的摄影公司工作了大半年,此时才真正接触到摄影这一行业。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一直做到现在的工作。   问:那您一开始接触的是胶片摄影吧?
  答:是的,是胶片。120或者4×5等各种各样的胶片。那个年代我们都称之为“正片”,其实是反转片。
  问:您在什么时候才开始接触数码相机?
  答:大概2002年、2003年吧。之前使用的都是胶片,我使用的第一台数码相机是佳能的G1“傻瓜数码相机”。那时候是打算用它来代替宝丽来的,因为在使用胶片拍出照片之前都会使用宝丽来试一下效果,如果大量使用宝丽来,成本还是挺高的。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我想接触一下数码影像。因为当时我觉得,虽然“傻瓜数码相机”的精度不高,但是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的时代早晚会到来,而数码相机的精度提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尽早接触是有好处的。
  问:作为一位商业摄影师,您最喜欢拍摄什么样的题材呢?有没有觉得哪些东西比较难拍摄呢?
  答:从技术层面和我的性格特点来说,现在我的工作侧重点在于拍摄静物和广告人物类,就这两种类型。
  问:抛开商业工作不谈,您业余时间喜欢哪些题材呢?
  答:《油漆人》系列和《小强》系列就属于我个人随心所欲拍着玩的作品。
  问:很多摄影爱好者都是器材发烧友,您会不会因为对某件器材的喜好而购买它。
  答:我基本上不是这样的人。最开始我可能只是觉得它们是工具,但是相处久了,也会对某些器材产生感情。
  问: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数码后背呢?
  答:2004年。
  问:对于商业摄影师来说,应该属于比较早的,您当时使用哪款数码后背呢?
  答:是2200万像素的飞思H25数码后背,这在当时来说,是像素比较高的数码后背了。
  问:您为什么会选择飞思呢?
  答:我当时看到两个比较案例。一是135数码单反相机和数码后背的比较,二是不同品牌数码后背之间的比较。了解到这些比较结果后,我觉得飞思数码后背比较适合我。
  问:请具体谈谈?
  答:第一,当时拿来进行比较的是1600万像素的135数码单反相机与1100万像素的数码后背。尽管很多人觉得两者成像质量相差不大,而我觉得其实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区别的,还是数码后背更好。第二,当时我习惯使用PC系统,为了不改变自己的习惯,所以我选择了可以在PC上操作的飞思系统,而没有选择只能用苹果机的其他数码后背系统。
  问:当时您用数码相机拍出来的影像是怎样处理的呢?是把影像输入电脑再使用Photoshop编辑吗?
  答:是的。后期编辑并不是使用数码后背还是PC系统的问题,在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时候我也要进行后期影像编辑。
  问:您使用飞思的Capture One软件吗?这款软件也可以对影像进行处理的。
  答:我觉得Photoshop与Capture One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软件,飞思Capture One能够满足我使用数码后背拍出来影像的处理需求,不过我只把它用于原始文件的处理上;对于后期更为复杂的影像处理,我还是会选择使用Photoshop。
  问:我很好奇您的《油漆人》系列作品,很多人也以为,您采用的是直接往模特身上泼油漆的创作方式。
  答:作为职业摄影师,最佳的做法就是能够用最低的成本做出最佳的效果。如果真的要在人身上直接泼油漆,你还需要问一下模特愿不愿意,而且效果也不确定,以及要泼多少遍才能满意也是问题,所以直接在真正的模特上泼油漆拍摄的成本是很高的。
  问:创作这幅作品用了多长时间?
  答:严格来说累加起来大概用了两天时间吧。由于自己是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经常拍摄一部分内容后就会把它搁置,过了几天心血来潮的时候又会拿出来继续下去,所以前后拖了很长时间。
  问:我看到您的工作室里面还在使用一款较老的相机,这是什么型号?
  答:这是玛米亚RB67机械相机以及我第一个飞思数码后背H25。
  问:数码后背也能用这么久?
  答:我觉得,商业摄影师的拍摄工作跟所用相机和镜头的“年纪”没有太大关系,只要这套拍摄器材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即可。除了第一次买的H25数码后背,后来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我又买了1600万像素的H20,其年份比H25更早。
  问:为什么您会买比H25年份更早的数码后背呢?
  答:因为H25是我的主力拍摄器材,H20只是辅助。我会选择更加经济拍摄方式,虽然这些后背的像素稍低,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它们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问:请您谈谈商业摄影师对数码产品像素指标的看法。
  答:现在,商业摄影师对高精度影像的要求逐渐减少,8000万甚至上亿像素的器材对于商业摄影师来说意义并不太大。相反,业余摄影爱好者可能就很喜欢高像素,当拍摄一片森林的时候,他们甚至希望能看到所拍影像上的小鸟。
  问:您会把同行的作品作为借鉴和参考吗?您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吗?
  答:国外摄影师会有很多很好的经验,所以我会用国外摄影师拍摄的影像作为我电脑的屏保,总共有十几万张,我就会循环反复地看,去参考借鉴。
  问:那您闲暇的时候喜欢干什么?
  答:我的业余活动大都是为了接受更多的信息,并因此得到启发,无论去旅游还是简单的外出活动都是如此,但是现在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简单。读书的时候我曾经试过自己背着相机去西藏探险,但是现在我会觉得这已经没有必要了,我会选择一些比较省力的做法,例如上网找等。
  问:就是说你不喜欢太紧绷的生活,喜欢做一些轻松的事情?
  答:对于我来说,最近几年的外出是一件挺累的事情,我认为:能用一分力达到目的,我何必要花费十分的力呢?我们现在接受知识与信息的途径极为方便,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它们迅速消化。这好比,有些人认为一定要行万里路才会觉得有所收获,而有些“懒人”喜欢用“懒惰”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所需。有人一定会说这不一样,我却认为“条条大路都通罗马”。
其他文献
专业掌控  从北京坐飞机到云南芒市,刚下飞机就感受到了西南的绿意盎然,驱车数小时,便投入到了拍摄中。在使用中我发现奥林巴斯XZ-2操控上非常简便,这主要体现在常用设置的快速切换。首先需要提到的是镜头部分的多功能控制环,此控制环设计很像光圈环,当然了这个设计早在XZ-1时就已经装配,在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控制环用来控制光圈值,机身背面的旋转拨盘用来控制曝光补偿,对于习惯了单反操作的我,这是一
期刊
135胶卷源自于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电影胶片,这种35毫米宽且两侧打孔的电影胶片,据说是爱迪生实验室使用柯达一段70毫米宽的胶片裁切后确定的,而拍摄电影底片的画面规格也在那时被确定为每帧18×24mm。  据说使用35毫米电影胶片用于拍照的照相机最早出现于英国,取得专利的几位英国人分别是Leo、Audobard和Baradat,注册的时间是1908年。至1913年,法国生产的Homeeos立体相机
期刊
笔者过去见过的三脚架都设有人工松紧的关节锁,但是没有见识过“无锁自动锁紧脚管”的三脚架。辉驰的新产品FC-C001镁铝三脚架就是这种“无锁自动锁紧脚管”的三脚架。它有6节脚管,在每个脚管连接处并没有常规的关节锁,因此并不需要手工打开每个关节。使用时,只需将脚管直接拉出来即可。拉伸到位后,三脚架会自动锁紧每个“关节”—整个过程仅仅需要0.6秒钟。当需要收合起来时,只要用手指拨动一下末节的锁定机关,即
期刊
设计特点  适马18-250mm Macro镜头采用了13组16片的光学设计,为了降低像差,同时也是为了缩小镜头体积,这款镜头采用了3片非球面镜片,其中一片为双面非球面镜片。另外,适马还在该镜头前端配置了一片较高等级的大型FLD超低色散镜片,可以有效降低长焦端的位置色差现象。  为了降低成本以及缩小体积,适马大变焦镜头长焦端通常采用f/6.3的最大光圈,其通光量比f/5.6少三分之一左右。不过,在
期刊
设计特点  佳能18-135mm STM镜头与之前的佳能18-135mm镜头相比,光学上都是采用了12组16片的设计,但是光学结构并不完全相同。佳能18-135mm STM内含1片非球面镜片(ASPH)和1片置于前端的大型低色散镜片(UD)。新镜头的最近调焦距离也从老产品的0.45m缩短到0.39m,光圈结构也从6片叶片变成了7片叶片,从而让光圈保持更加规则的圆形。  佳能18-135mm STM
期刊
设计特点  镜头的变焦比越大、光圈越大,各种光学像差就更加难以克服。尤其是这种涵盖超广角和超长焦的镜头,广角端的倍率色差和桶形畸变更容易显现,而长焦端则会受到位置色差和枕形畸变的困扰。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这几种性质不同的像差,尼康18-300mm镜头在其14组19片的光学结构中,加入了3片非球面镜片(ASPH)和3片超低色散镜片(ED)——其中2片大型超低色散镜片位于前镜组。  使用感受  从D200
期刊
阿兰·戴勒姆(Alain Delorme)新创作的《图腾》系列作品直接将我们带入了当代中国的中心,让我们面对这个国家的复杂性。蓝色的天空映衬着五颜六色的上海,货物被捆扎成超乎寻常人想象的巨大包袱,劳动者拖着它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些摇摇欲坠的箱子、椅子就像是一个处于完全转型时期社会的新图腾,图腾伫立的国度既是世界工厂,又是市场经济的新乐土。  生于1979年的阿兰,曾在巴黎有名的摄影学校Gob
期刊
出生于1964年的法国人吉勒斯·萨布瑞(Gilles Sabrie),是一位生活在亚洲的独立摄影师,主要以北京为根据地。在成为摄影师之前,他在电视行业打拼多年,最后终于转投自己真正热衷的行业——报道摄影。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摄影师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他们或旅行或常住,持续地关注这片土地。当问及这些西方摄影师为什么会对中国有兴趣时,答案几乎大同小异:中国过去30年间的高速发展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
期刊
来自法国收藏家、艺术家苏文(Thomas Sauvin)的这个项目庞大而复杂,使得我们很难准确地定义这组作品,搞不好反而会贻笑大方。为了理解苏文这组蔚为壮观的作品,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他是如何在中国的首都城市收集这些被丢弃的生活照并对它们进行分类。《银矿》是四年多来,对手头从北京废品回收站里挽救的超过50万张底片进行整理、数字化、分类的结果。这些素材来自北京不同城区居民丢弃的垃圾中,覆盖了各式各样
期刊
来自德国北部小城莱姆葛(Lemgo)的贝恩德·哈格曼(Bernd Hagemann),曾在北京、上海生活六年,他利用在中国的时光,经常到街头去拍摄那些在极端条件下打盹的中国人。他把这些打盹者分为“硬睡者”(Hard sleepers)、“软睡者”(Soft sleepers)和“群睡者”(Group sleepers)三种,并在自己的网站 (www.sleepingchinese.com)上,登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