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参与所在学院课程改革的亲身经历,概括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同,介绍了本人在教学设计、实施等各项环节中的具体方案,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总结了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作者简介:滕菲(1973-),女,黑龙江北安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高级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2-0067-02
在最近一学期,笔者承担了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发电101班“电子技术”这门课的授课任务。这是我院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一体化课改后的第一轮授课。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设计,都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有着显著的不同。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学方式的改变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其指導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开放式的认识、思维和工作方式,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形式和途径等)。在教学方式上,不能还按照以往的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作为配角甚至是旁观者的角色分配,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将“先学后做”变为“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改变: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变为知识应用型;把课程从理论思维为主,变为能力训练为主;把课程从以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为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为由教师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为主;把课程从学生被动听讲,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探索;把课程评价从“老师讲过”、“老师讲得好”、“老师完成了教学进度”为准,变为以学生有兴趣,能力明显提高为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即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关系,而是具有一般社会特性和社会品质的角色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不再是制度上的支配——从属关系,而是具有感情体验的精神协调关系,可以建立起真实、接收和理解的互动关系,由此而产生和谐、积极并充满活力的学习气氛。
二、以项目为载体——学习情境的设计
1.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原则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又称基于工作过程)来实施,课程应满足两个要求,即工作过程要素的全面性和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
由于职业能力只存在于具体的职业行动中,所以仅仅传授基本的、事实性的和原则性的知识是不够的。要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必须将教学活动与工作活动在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整合,这涉及工作过程的各个要素:工作人员、工具、产品和工作行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的教学,是在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的整个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并掌握操作技能,学习掌握各工作过程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获得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和系统化思考等关键能力。
2.学习情境设计思路
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知识系统为导向,突出知识目标,以课堂讲授、问答、习题巩固知识,用逻辑推导训练思维,以教师为主体,课程设计上理论与实践向分离。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用项目来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中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3.设计项目载体
对项目载体的设计,要满足以下条件:项目必须是具体的;项目必须是可以衡量的;项目必须是可以达到的;项目之间必须具有相关性;项目完成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笔者首先将课程内容作了较大的变动,没有按照原来的章节顺序编写授课计划,而是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见表1),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整体化链接的综合性工作过程。原来的教材只作为服务于每个情境中具体工作任务的资讯材料,摒弃了复杂的公式推导与计算,强调对原理、规律的实际应用。
4.课程单元设计
在每次课前,笔者都会根据具体的工作项目将相关的知识编辑整理成一份完整的信息单,供学生预习。在每个工作项目中,都加入实践操作内容,既要准备仪器仪表,还要发放元器件及工具,虽然课前的准备工作量很大,但这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课堂上,笔者尽量让自己少讲,让学生多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重点内容都能设计出相应的操作训练。如:在分析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时,给每个学生都发放了一只3DG6三极管以及若干电阻,让学生在面包板上搭接出电路并测试其静态工作点,将理论分析数据与实际测量结果相对比,进一步加深理解。在介绍常用的运算电路时,提出设计要求,给出元器件参数,让学生设计出电路图并画出相应的接线图,再根据接线图在实验电路板上连线,提高了学生将理论设计转化为具体电路的动手能力。
下表2为情境二项目3的课程单元设计。
5.课业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的“物质化”产品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作业,即课业。针对每个工作项目,笔者都设计了《课业报告》,《报告》中主要有“基本内容”(如项目名称、学时、学生基本情况、主要仪器仪表等)、“操作内容”(主要记录实际测试电路的数据)、“思考讨论”(主要针对实践环节或重要知识点提出问题)、“教学反馈”(针对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作出反馈)、“自评和互评”(让学生本人及同组合作人员之间进行打分)、“教师评价”等几大部分。每次课上,学生都是边操作边记录数据,一次课结束,课业报告也基本填写完毕。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全班学生分为十个工作组,每次的操作任务都会给先完成的五个小组依次加10分、9分、8分、7分和6分,并对积极、正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学生予以个人加分,这些加分都及时地记载在《课业报告》“教师评价”一栏中。这种边学边做边考核的方法不但让学生产生了工作现场的紧迫感,也调动了主动求知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效果远比常规授课班级在实验课上的表现好得多。学生不是机械地接线、测参数,而是带着问题去检验、判断参数的正确性,好多学生为了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偏差而反复地调试,一遍遍地找老师探讨,遇到不懂的地方追根究底地问。一名学生在课业报告中这样写道:“我只有每次课紧紧跟住老师,认真操作,才能学好电子课。”这样的学习热情也反作用于老师,督促自己认真设计、准备每次任务。
以往的教学中,老师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注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上,而很少关注学生在工作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爱护仪器、仪表,妥善保管元器件的良好习惯,可以培养爱岗敬业、注重成本、关注生产安全的职业素质。为此,笔者将每块万用表都贴上组号,每块面包板、电烙铁都贴上学号,每次使用,都对号发放,到期末时,如发生损坏或故障,则专人负责。从开学至今,已先后给每名学生发放了若干个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并告知要保管好,等到期末一起回收,如有丢失,自行配齐。每次上课,学生们都倍加珍惜地揣着一包元器件,见证了他们的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回归
在以往的常规授课中,常存在一种现象,就是“老师教了—当时会了—随后忘了”,等到后续课再用到这个知识点时,学生会下意识地说“没有学过”。这主要是由于没有知识载体,学生没有亲历工作过程,无法亲身体验,难于形成对课程系统的认知。而采用工学一体化的模式授课后,会大大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有一道关于二极管的习题:“当用万用表不同欧姆档去测量二极管正反向电阻时,获得的结果差异较大,这是因为——A、该管已坏;B、二极管的电阻可变;C、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是非线性。”如果是常规班级的学生,选对答案的只能是一部分,而本班学生在做这道题时,几乎全部选择正确,因为他们真的用万用表测过,并且在测试中已发现了这一现象。如果问一个常规班级的学生,如何根据正向电阻阻值判别二极管材料,他很可能说不出来,但本班学生会给出正确回答。这都是基于他们的亲身体验。
改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学时。若要教授与常规班级同等的知识量,至少需要当前学时的1.5倍。而在有限的学时内,只能缩减理论内容。同时还发现,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的同时,计算的速度、准确性,书写的严谨性有所下降。在今后的授课中,如何将测试数据与理论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申文缙,周志刚.从“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对德国“学习力量能够与”课程模式的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6).
[2]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
(责任编辑:刘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作者简介:滕菲(1973-),女,黑龙江北安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高级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2-0067-02
在最近一学期,笔者承担了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发电101班“电子技术”这门课的授课任务。这是我院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一体化课改后的第一轮授课。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设计,都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有着显著的不同。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学方式的改变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其指導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开放式的认识、思维和工作方式,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形式和途径等)。在教学方式上,不能还按照以往的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作为配角甚至是旁观者的角色分配,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将“先学后做”变为“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改变: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变为知识应用型;把课程从理论思维为主,变为能力训练为主;把课程从以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为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为由教师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为主;把课程从学生被动听讲,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探索;把课程评价从“老师讲过”、“老师讲得好”、“老师完成了教学进度”为准,变为以学生有兴趣,能力明显提高为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即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关系,而是具有一般社会特性和社会品质的角色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不再是制度上的支配——从属关系,而是具有感情体验的精神协调关系,可以建立起真实、接收和理解的互动关系,由此而产生和谐、积极并充满活力的学习气氛。
二、以项目为载体——学习情境的设计
1.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原则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又称基于工作过程)来实施,课程应满足两个要求,即工作过程要素的全面性和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
由于职业能力只存在于具体的职业行动中,所以仅仅传授基本的、事实性的和原则性的知识是不够的。要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必须将教学活动与工作活动在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整合,这涉及工作过程的各个要素:工作人员、工具、产品和工作行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的教学,是在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的整个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并掌握操作技能,学习掌握各工作过程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获得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和系统化思考等关键能力。
2.学习情境设计思路
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知识系统为导向,突出知识目标,以课堂讲授、问答、习题巩固知识,用逻辑推导训练思维,以教师为主体,课程设计上理论与实践向分离。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用项目来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中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3.设计项目载体
对项目载体的设计,要满足以下条件:项目必须是具体的;项目必须是可以衡量的;项目必须是可以达到的;项目之间必须具有相关性;项目完成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笔者首先将课程内容作了较大的变动,没有按照原来的章节顺序编写授课计划,而是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见表1),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整体化链接的综合性工作过程。原来的教材只作为服务于每个情境中具体工作任务的资讯材料,摒弃了复杂的公式推导与计算,强调对原理、规律的实际应用。
4.课程单元设计
在每次课前,笔者都会根据具体的工作项目将相关的知识编辑整理成一份完整的信息单,供学生预习。在每个工作项目中,都加入实践操作内容,既要准备仪器仪表,还要发放元器件及工具,虽然课前的准备工作量很大,但这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课堂上,笔者尽量让自己少讲,让学生多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重点内容都能设计出相应的操作训练。如:在分析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时,给每个学生都发放了一只3DG6三极管以及若干电阻,让学生在面包板上搭接出电路并测试其静态工作点,将理论分析数据与实际测量结果相对比,进一步加深理解。在介绍常用的运算电路时,提出设计要求,给出元器件参数,让学生设计出电路图并画出相应的接线图,再根据接线图在实验电路板上连线,提高了学生将理论设计转化为具体电路的动手能力。
下表2为情境二项目3的课程单元设计。
5.课业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的“物质化”产品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作业,即课业。针对每个工作项目,笔者都设计了《课业报告》,《报告》中主要有“基本内容”(如项目名称、学时、学生基本情况、主要仪器仪表等)、“操作内容”(主要记录实际测试电路的数据)、“思考讨论”(主要针对实践环节或重要知识点提出问题)、“教学反馈”(针对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作出反馈)、“自评和互评”(让学生本人及同组合作人员之间进行打分)、“教师评价”等几大部分。每次课上,学生都是边操作边记录数据,一次课结束,课业报告也基本填写完毕。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全班学生分为十个工作组,每次的操作任务都会给先完成的五个小组依次加10分、9分、8分、7分和6分,并对积极、正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学生予以个人加分,这些加分都及时地记载在《课业报告》“教师评价”一栏中。这种边学边做边考核的方法不但让学生产生了工作现场的紧迫感,也调动了主动求知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效果远比常规授课班级在实验课上的表现好得多。学生不是机械地接线、测参数,而是带着问题去检验、判断参数的正确性,好多学生为了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偏差而反复地调试,一遍遍地找老师探讨,遇到不懂的地方追根究底地问。一名学生在课业报告中这样写道:“我只有每次课紧紧跟住老师,认真操作,才能学好电子课。”这样的学习热情也反作用于老师,督促自己认真设计、准备每次任务。
以往的教学中,老师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注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上,而很少关注学生在工作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爱护仪器、仪表,妥善保管元器件的良好习惯,可以培养爱岗敬业、注重成本、关注生产安全的职业素质。为此,笔者将每块万用表都贴上组号,每块面包板、电烙铁都贴上学号,每次使用,都对号发放,到期末时,如发生损坏或故障,则专人负责。从开学至今,已先后给每名学生发放了若干个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并告知要保管好,等到期末一起回收,如有丢失,自行配齐。每次上课,学生们都倍加珍惜地揣着一包元器件,见证了他们的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回归
在以往的常规授课中,常存在一种现象,就是“老师教了—当时会了—随后忘了”,等到后续课再用到这个知识点时,学生会下意识地说“没有学过”。这主要是由于没有知识载体,学生没有亲历工作过程,无法亲身体验,难于形成对课程系统的认知。而采用工学一体化的模式授课后,会大大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有一道关于二极管的习题:“当用万用表不同欧姆档去测量二极管正反向电阻时,获得的结果差异较大,这是因为——A、该管已坏;B、二极管的电阻可变;C、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是非线性。”如果是常规班级的学生,选对答案的只能是一部分,而本班学生在做这道题时,几乎全部选择正确,因为他们真的用万用表测过,并且在测试中已发现了这一现象。如果问一个常规班级的学生,如何根据正向电阻阻值判别二极管材料,他很可能说不出来,但本班学生会给出正确回答。这都是基于他们的亲身体验。
改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学时。若要教授与常规班级同等的知识量,至少需要当前学时的1.5倍。而在有限的学时内,只能缩减理论内容。同时还发现,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的同时,计算的速度、准确性,书写的严谨性有所下降。在今后的授课中,如何将测试数据与理论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申文缙,周志刚.从“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对德国“学习力量能够与”课程模式的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6).
[2]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
(责任编辑:刘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