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析《简·爱》中“旷野的呼声”片断
在评论《简·爱》时,几乎无人不提“旷野的呼声”这一情节。在作品刚问世的年代,“呼声”经常被认为是作者“神秘色彩的描写”,但随着心理科学对文学创作影响的日益明朗化,它是否也应重新被认识呢?我认为,这从作品本身来说,是一种心理状态外射而产生的幻象;从读者来说,它又是一个鉴赏心理问题。
简·爱在表哥圣约翰的屡次强求(毋宁说是威逼!)之下,勉强答应说,只要她能相信他的要求是上帝的意旨,她就可以跟他一同去印度传教,这时表哥象上帝找回了“迷途的羔羊”似地将她搂住。在这迷离恍惚之际,简·爱听到“简!简!简!”的呼唤,这声音来自远方旷野,细微然而清晰地传到了简·爱的心中,也叩击着读者的心扉。这来自旷野的爱的呼唤,牵引出汹涌在简·爱心底的波涛,她一下子就挣脱了圣约翰冰冷的拥抱,从牺牲的祭坛飞跑了。当呼声消失,四周一切又都寂静如常,但超凡脱俗的宗教世界已烟消云散了,人性的回潮冲击了神性,这是蛰伏在人类内心、被压抑了千年之久的普通人对自由幸福的合理追求。当社会本身不能给简·爱争取个性解放的行动以丝毫帮助时,“旷野的呼声”以超自然的形式出现,象征着简—罗爱情虽为教会所不容,但为天地所容。虽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就已被提出,但几百年来,人性仍受着神性的束缚,尤其是处于无权地位的平民妇女,比男子受到更深重的压抑。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愤怒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罪状之一就是压抑人性,女作家夏洛蒂结合自己个人奋斗的亲身感受,尤其尖锐地提出了妇女的个性解放问题,批判了商品婚姻和使命婚姻;她更通过“旷野的呼声”发出了人道主义的呼吁,强烈地反抗神性对人性的束缚。
“旷野的呼声”凝聚了女主人公最矛盾的心理状态,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最隐秘的内心世界中神和人的争夺战。一边是上帝、使命,一边是生活、爱情;一边是履行对神的义务,一边是履行对心的义务;一边是来世,一边是现世,处在这两个世界的争夺之中,简·爱痛苦地挣扎着。从观念上考虑,她认为表哥是在进行高尚的事业,她应帮助他;从感情上考虑,她不能丢弃对罗切斯特的爱,在愈来愈狂暴的心潮起伏中,随着去国永别的日子的逼近,她想到自己将在无爱情的婚姻中进行慢性自杀,从此抛弃热情迸发的简一罗世界,而被迫就范克己无情的圣约翰世界,这是她的反抗天性所不甘心的。她的近乎绝望的心还被一线微弱的希望噬啮着,她盼望着能见罗切斯特一面,可是她几次投书不着,希望和绝望紧密交织,她徘徊歧路,呼声唤醒了被神性强压在她心灵深处的“人”的意识和“人”的尊严,呼声肯定了她追求人生幸福的要求是正确的;罗切斯特在呼唤她,大自然在声援她,她心底被压抑的潜意识在祈求她,三个声音合成了强大的不可抵抗的超自然的力量。现实矛盾至此发展到了极度。简·爱该怎么办呢?她自幼就有的反抗精神如火山爆发般腾跃了。
夏洛蒂是一个自然神论者,她心目中的上帝是一个不阻碍人们正当行为和愿望的人。《马太福音》第三章说,“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这人就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他说,‘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这段富于强烈文学色彩的文字,很可能给夏洛蒂提供了极大的想象余地,可以推测,她是把上帝的道理解为人性的道和伟大的爱。夏洛蒂初恋遭受失败,很可能她从心底里认为自己对爱情的追求是符合上帝的道的,所以夏洛蒂让女主人公在反抗心理激愤的白炽化的情境中,感觉到超自然的幻象,以宣泄作者本人对邪恶的人间势力的愤怒和控诉。“呼声”把一种庄严、神圣、纯真的气氛投射到圣约翰和简·爱之间,它破坏了简·爱暂居的圣约翰世界的不平衡,引来了新世界的和谐,使生命的脉搏重又开始跳动。
简·爱后来知道,罗切斯特在同一天晚上呼唤过她的名字。这个超感觉的存在是否令人置信,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在于承认“呼声”插曲对于描写角色和小说主题发展的意义。因为声音象征着爱情对于暂时的时间和空间的胜利,它更象征着女主人公是自然之子。如果不是被这个世界自己的声音召唤,她怎么能够回到这个她正准备抛弃的世界呢?“旷野的呼声”看来象是心电感应,荒诞不经,出乎常理之外,然而符合人的心愿。它的神秘主义只不过是假象,它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这就是简·爱对于自己正义行为的信心。“呼声”其实是简·爱自己内心的不可遏制的激情的反响。这是一个现实中不可能是真事的场景,然而它却不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幻象。凡是处在神不守舍状态的人,都可能经历片刻的幻象。这一幻象在此刻出现,含蓄而恰到好处地揭示了简·爱内心斗争的发展过程及结局。凡是亲历过两种截然对立的精神世界活动的读者,是不难接受这一场景的。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哈姆雷特》里的鬼魂和欧阳修的《秋声赋》。那个鬼魂是哈姆雷特自己的内心预感的一种外在形式,而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欧阳修能听到秋的“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的声音,但天真稚气的童子却说“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心身被人事忧劳、摧残,使欧阳修能听到与自己命途多舛的境遇相似的晚秋的声音,那末处于神性和人性激烈争夺之中的简·爱能听到罗切斯特的呼唤,也就不难理解了。已被引入简·爱命运漩涡的读者竟也在此刻会天真地希望这是一件真事,可见这一构想本身所具的不可抗拒的心理影响作用。
“呼声”概括了丰富的内涵,简·爱在圣约翰世界复杂的心理斗争,通过这一细节,被读者体察得细致入微。这一细节使简·爱的内心矛盾趋于一触即发的局面,她的反抗、自主、不畏强暴(宗教观念的约束力不啻一种精神的强暴)因之显得丰满完整,她最终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敌人——传统势力的潜移默化造成的普通人的社会心理,这一反叛的少女形象至此炫目地在读者面前矗立起来,这一短短的场景,胜过了千言万语的直抒胸臆。“呼声”还突出地体现了夏洛蒂在心理描写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构想富于引起联想的情节,以使作品喷射出强烈的感染力,有力地把读者拉入作品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达到读者、作品主人公和作者的心理交融。《简·爱》之所以百年以后仍新鲜如初,恐怕也得部分地归功于她这别具一格的心理描写手法吧!
“旷野的呼声”是一幻象,但它却造成了《简·爱》中最美的意境,它使我们精神上感到崇高、振奋,使我们强烈地感到人与大自然的交融,还令我们逸兴遄飞,激发起我们优美的想象。“呼声”这一神来之笔,为作品增添了神奇的诗意和魅力,作者浪漫主义的热情在这里发出了熠熠的光辉。
在评论《简·爱》时,几乎无人不提“旷野的呼声”这一情节。在作品刚问世的年代,“呼声”经常被认为是作者“神秘色彩的描写”,但随着心理科学对文学创作影响的日益明朗化,它是否也应重新被认识呢?我认为,这从作品本身来说,是一种心理状态外射而产生的幻象;从读者来说,它又是一个鉴赏心理问题。
简·爱在表哥圣约翰的屡次强求(毋宁说是威逼!)之下,勉强答应说,只要她能相信他的要求是上帝的意旨,她就可以跟他一同去印度传教,这时表哥象上帝找回了“迷途的羔羊”似地将她搂住。在这迷离恍惚之际,简·爱听到“简!简!简!”的呼唤,这声音来自远方旷野,细微然而清晰地传到了简·爱的心中,也叩击着读者的心扉。这来自旷野的爱的呼唤,牵引出汹涌在简·爱心底的波涛,她一下子就挣脱了圣约翰冰冷的拥抱,从牺牲的祭坛飞跑了。当呼声消失,四周一切又都寂静如常,但超凡脱俗的宗教世界已烟消云散了,人性的回潮冲击了神性,这是蛰伏在人类内心、被压抑了千年之久的普通人对自由幸福的合理追求。当社会本身不能给简·爱争取个性解放的行动以丝毫帮助时,“旷野的呼声”以超自然的形式出现,象征着简—罗爱情虽为教会所不容,但为天地所容。虽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就已被提出,但几百年来,人性仍受着神性的束缚,尤其是处于无权地位的平民妇女,比男子受到更深重的压抑。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愤怒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罪状之一就是压抑人性,女作家夏洛蒂结合自己个人奋斗的亲身感受,尤其尖锐地提出了妇女的个性解放问题,批判了商品婚姻和使命婚姻;她更通过“旷野的呼声”发出了人道主义的呼吁,强烈地反抗神性对人性的束缚。
“旷野的呼声”凝聚了女主人公最矛盾的心理状态,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最隐秘的内心世界中神和人的争夺战。一边是上帝、使命,一边是生活、爱情;一边是履行对神的义务,一边是履行对心的义务;一边是来世,一边是现世,处在这两个世界的争夺之中,简·爱痛苦地挣扎着。从观念上考虑,她认为表哥是在进行高尚的事业,她应帮助他;从感情上考虑,她不能丢弃对罗切斯特的爱,在愈来愈狂暴的心潮起伏中,随着去国永别的日子的逼近,她想到自己将在无爱情的婚姻中进行慢性自杀,从此抛弃热情迸发的简一罗世界,而被迫就范克己无情的圣约翰世界,这是她的反抗天性所不甘心的。她的近乎绝望的心还被一线微弱的希望噬啮着,她盼望着能见罗切斯特一面,可是她几次投书不着,希望和绝望紧密交织,她徘徊歧路,呼声唤醒了被神性强压在她心灵深处的“人”的意识和“人”的尊严,呼声肯定了她追求人生幸福的要求是正确的;罗切斯特在呼唤她,大自然在声援她,她心底被压抑的潜意识在祈求她,三个声音合成了强大的不可抵抗的超自然的力量。现实矛盾至此发展到了极度。简·爱该怎么办呢?她自幼就有的反抗精神如火山爆发般腾跃了。
夏洛蒂是一个自然神论者,她心目中的上帝是一个不阻碍人们正当行为和愿望的人。《马太福音》第三章说,“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这人就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他说,‘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这段富于强烈文学色彩的文字,很可能给夏洛蒂提供了极大的想象余地,可以推测,她是把上帝的道理解为人性的道和伟大的爱。夏洛蒂初恋遭受失败,很可能她从心底里认为自己对爱情的追求是符合上帝的道的,所以夏洛蒂让女主人公在反抗心理激愤的白炽化的情境中,感觉到超自然的幻象,以宣泄作者本人对邪恶的人间势力的愤怒和控诉。“呼声”把一种庄严、神圣、纯真的气氛投射到圣约翰和简·爱之间,它破坏了简·爱暂居的圣约翰世界的不平衡,引来了新世界的和谐,使生命的脉搏重又开始跳动。
简·爱后来知道,罗切斯特在同一天晚上呼唤过她的名字。这个超感觉的存在是否令人置信,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在于承认“呼声”插曲对于描写角色和小说主题发展的意义。因为声音象征着爱情对于暂时的时间和空间的胜利,它更象征着女主人公是自然之子。如果不是被这个世界自己的声音召唤,她怎么能够回到这个她正准备抛弃的世界呢?“旷野的呼声”看来象是心电感应,荒诞不经,出乎常理之外,然而符合人的心愿。它的神秘主义只不过是假象,它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这就是简·爱对于自己正义行为的信心。“呼声”其实是简·爱自己内心的不可遏制的激情的反响。这是一个现实中不可能是真事的场景,然而它却不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幻象。凡是处在神不守舍状态的人,都可能经历片刻的幻象。这一幻象在此刻出现,含蓄而恰到好处地揭示了简·爱内心斗争的发展过程及结局。凡是亲历过两种截然对立的精神世界活动的读者,是不难接受这一场景的。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哈姆雷特》里的鬼魂和欧阳修的《秋声赋》。那个鬼魂是哈姆雷特自己的内心预感的一种外在形式,而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欧阳修能听到秋的“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的声音,但天真稚气的童子却说“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心身被人事忧劳、摧残,使欧阳修能听到与自己命途多舛的境遇相似的晚秋的声音,那末处于神性和人性激烈争夺之中的简·爱能听到罗切斯特的呼唤,也就不难理解了。已被引入简·爱命运漩涡的读者竟也在此刻会天真地希望这是一件真事,可见这一构想本身所具的不可抗拒的心理影响作用。
“呼声”概括了丰富的内涵,简·爱在圣约翰世界复杂的心理斗争,通过这一细节,被读者体察得细致入微。这一细节使简·爱的内心矛盾趋于一触即发的局面,她的反抗、自主、不畏强暴(宗教观念的约束力不啻一种精神的强暴)因之显得丰满完整,她最终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敌人——传统势力的潜移默化造成的普通人的社会心理,这一反叛的少女形象至此炫目地在读者面前矗立起来,这一短短的场景,胜过了千言万语的直抒胸臆。“呼声”还突出地体现了夏洛蒂在心理描写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构想富于引起联想的情节,以使作品喷射出强烈的感染力,有力地把读者拉入作品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达到读者、作品主人公和作者的心理交融。《简·爱》之所以百年以后仍新鲜如初,恐怕也得部分地归功于她这别具一格的心理描写手法吧!
“旷野的呼声”是一幻象,但它却造成了《简·爱》中最美的意境,它使我们精神上感到崇高、振奋,使我们强烈地感到人与大自然的交融,还令我们逸兴遄飞,激发起我们优美的想象。“呼声”这一神来之笔,为作品增添了神奇的诗意和魅力,作者浪漫主义的热情在这里发出了熠熠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