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心理漫谈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jian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析《简·爱》中“旷野的呼声”片断
  
  在评论《简·爱》时,几乎无人不提“旷野的呼声”这一情节。在作品刚问世的年代,“呼声”经常被认为是作者“神秘色彩的描写”,但随着心理科学对文学创作影响的日益明朗化,它是否也应重新被认识呢?我认为,这从作品本身来说,是一种心理状态外射而产生的幻象;从读者来说,它又是一个鉴赏心理问题。
  简·爱在表哥圣约翰的屡次强求(毋宁说是威逼!)之下,勉强答应说,只要她能相信他的要求是上帝的意旨,她就可以跟他一同去印度传教,这时表哥象上帝找回了“迷途的羔羊”似地将她搂住。在这迷离恍惚之际,简·爱听到“简!简!简!”的呼唤,这声音来自远方旷野,细微然而清晰地传到了简·爱的心中,也叩击着读者的心扉。这来自旷野的爱的呼唤,牵引出汹涌在简·爱心底的波涛,她一下子就挣脱了圣约翰冰冷的拥抱,从牺牲的祭坛飞跑了。当呼声消失,四周一切又都寂静如常,但超凡脱俗的宗教世界已烟消云散了,人性的回潮冲击了神性,这是蛰伏在人类内心、被压抑了千年之久的普通人对自由幸福的合理追求。当社会本身不能给简·爱争取个性解放的行动以丝毫帮助时,“旷野的呼声”以超自然的形式出现,象征着简—罗爱情虽为教会所不容,但为天地所容。虽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就已被提出,但几百年来,人性仍受着神性的束缚,尤其是处于无权地位的平民妇女,比男子受到更深重的压抑。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愤怒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罪状之一就是压抑人性,女作家夏洛蒂结合自己个人奋斗的亲身感受,尤其尖锐地提出了妇女的个性解放问题,批判了商品婚姻和使命婚姻;她更通过“旷野的呼声”发出了人道主义的呼吁,强烈地反抗神性对人性的束缚。
  “旷野的呼声”凝聚了女主人公最矛盾的心理状态,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最隐秘的内心世界中神和人的争夺战。一边是上帝、使命,一边是生活、爱情;一边是履行对神的义务,一边是履行对心的义务;一边是来世,一边是现世,处在这两个世界的争夺之中,简·爱痛苦地挣扎着。从观念上考虑,她认为表哥是在进行高尚的事业,她应帮助他;从感情上考虑,她不能丢弃对罗切斯特的爱,在愈来愈狂暴的心潮起伏中,随着去国永别的日子的逼近,她想到自己将在无爱情的婚姻中进行慢性自杀,从此抛弃热情迸发的简一罗世界,而被迫就范克己无情的圣约翰世界,这是她的反抗天性所不甘心的。她的近乎绝望的心还被一线微弱的希望噬啮着,她盼望着能见罗切斯特一面,可是她几次投书不着,希望和绝望紧密交织,她徘徊歧路,呼声唤醒了被神性强压在她心灵深处的“人”的意识和“人”的尊严,呼声肯定了她追求人生幸福的要求是正确的;罗切斯特在呼唤她,大自然在声援她,她心底被压抑的潜意识在祈求她,三个声音合成了强大的不可抵抗的超自然的力量。现实矛盾至此发展到了极度。简·爱该怎么办呢?她自幼就有的反抗精神如火山爆发般腾跃了。
  夏洛蒂是一个自然神论者,她心目中的上帝是一个不阻碍人们正当行为和愿望的人。《马太福音》第三章说,“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这人就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他说,‘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这段富于强烈文学色彩的文字,很可能给夏洛蒂提供了极大的想象余地,可以推测,她是把上帝的道理解为人性的道和伟大的爱。夏洛蒂初恋遭受失败,很可能她从心底里认为自己对爱情的追求是符合上帝的道的,所以夏洛蒂让女主人公在反抗心理激愤的白炽化的情境中,感觉到超自然的幻象,以宣泄作者本人对邪恶的人间势力的愤怒和控诉。“呼声”把一种庄严、神圣、纯真的气氛投射到圣约翰和简·爱之间,它破坏了简·爱暂居的圣约翰世界的不平衡,引来了新世界的和谐,使生命的脉搏重又开始跳动。
  简·爱后来知道,罗切斯特在同一天晚上呼唤过她的名字。这个超感觉的存在是否令人置信,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在于承认“呼声”插曲对于描写角色和小说主题发展的意义。因为声音象征着爱情对于暂时的时间和空间的胜利,它更象征着女主人公是自然之子。如果不是被这个世界自己的声音召唤,她怎么能够回到这个她正准备抛弃的世界呢?“旷野的呼声”看来象是心电感应,荒诞不经,出乎常理之外,然而符合人的心愿。它的神秘主义只不过是假象,它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这就是简·爱对于自己正义行为的信心。“呼声”其实是简·爱自己内心的不可遏制的激情的反响。这是一个现实中不可能是真事的场景,然而它却不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幻象。凡是处在神不守舍状态的人,都可能经历片刻的幻象。这一幻象在此刻出现,含蓄而恰到好处地揭示了简·爱内心斗争的发展过程及结局。凡是亲历过两种截然对立的精神世界活动的读者,是不难接受这一场景的。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哈姆雷特》里的鬼魂和欧阳修的《秋声赋》。那个鬼魂是哈姆雷特自己的内心预感的一种外在形式,而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欧阳修能听到秋的“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的声音,但天真稚气的童子却说“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心身被人事忧劳、摧残,使欧阳修能听到与自己命途多舛的境遇相似的晚秋的声音,那末处于神性和人性激烈争夺之中的简·爱能听到罗切斯特的呼唤,也就不难理解了。已被引入简·爱命运漩涡的读者竟也在此刻会天真地希望这是一件真事,可见这一构想本身所具的不可抗拒的心理影响作用。
  “呼声”概括了丰富的内涵,简·爱在圣约翰世界复杂的心理斗争,通过这一细节,被读者体察得细致入微。这一细节使简·爱的内心矛盾趋于一触即发的局面,她的反抗、自主、不畏强暴(宗教观念的约束力不啻一种精神的强暴)因之显得丰满完整,她最终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敌人——传统势力的潜移默化造成的普通人的社会心理,这一反叛的少女形象至此炫目地在读者面前矗立起来,这一短短的场景,胜过了千言万语的直抒胸臆。“呼声”还突出地体现了夏洛蒂在心理描写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构想富于引起联想的情节,以使作品喷射出强烈的感染力,有力地把读者拉入作品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达到读者、作品主人公和作者的心理交融。《简·爱》之所以百年以后仍新鲜如初,恐怕也得部分地归功于她这别具一格的心理描写手法吧!
  “旷野的呼声”是一幻象,但它却造成了《简·爱》中最美的意境,它使我们精神上感到崇高、振奋,使我们强烈地感到人与大自然的交融,还令我们逸兴遄飞,激发起我们优美的想象。“呼声”这一神来之笔,为作品增添了神奇的诗意和魅力,作者浪漫主义的热情在这里发出了熠熠的光辉。
其他文献
《读书诸相》,一九七一年初版于美国,一九八二年列入企鹅丛书,匈牙利人AndréKertész所摄。K,一八九四年生,十六岁学照相(一说十八岁),没有拜名师,也不了解什么是欧洲的摄影传统,只凭自己智慧,拍下天生情趣。一九二五年移居巴黎,与文人画家交朋友,饮谈于咖啡馆,为之留影。一九二七年(一说一九二八)首办个人影展,名声遂立,作品常见于巴黎流行杂志Vu。一九三六年去美国,美国人没有象欧洲人那样看重他
出于好奇心,我最近读了一本校释本佛典:《华严金师子章校释》。《金师子章》是唐代大和尚法藏给武则天讲华严教义时,以金师子作引喻的讲演记录。校释则是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同志所集撰。他共集宋僧承迁的《注》、净源的《类解》、日本僧景雅的《勘文》、高辨的《光显钞》四家注义,加上他自己见解的《案》语,并于每节每章校释后,系以《总释》。  法藏原讲演仅一千五百余字。对佛学完全是外行的我,很难读懂,或者根本读不懂。
读《李健吾文学评论选》    的确,我对于李健吾先生,特别是他的化身批评家刘西渭是有所负的,我曾经入迷于他的两卷文学评论《咀华集》,由他的评论而走向沈从文、何其芳、陆蠡、卞之琳、李广田们的丰盈多采的散文与诗;而且,反过来又以一种抒情的散文的风格学习着写《咀华》那样的评论。可我那有刘西渭的渊博?不过是掇拾一点他的牙慧。我不幸没有能转学到暨南大学听他的课,没有成为他讲台下的学生,却在他家中听到他更亲切
我初次发现丽琳·海尔曼的中篇小说《朱丽亚》是在一本杂志中。读了第一页便不忍释手。一口气读完后,我赶忙向朋友介绍,而且预测这个故事必会摄成电影。  故事是自传性的,叙述一位美国青年犹太女作家前往纳粹德国探望她自幼共同生活、出身富有的基督教朋友。这位朋友甘愿抛弃美国的富裕生活,留在德国参加反纳粹的地下活动,终被纳粹残害而死。朋友在与女作家告别之时,请她找寻与照顾她的私生儿。然而这个孩子从未找到。  《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一共有三册。想顺利地买完整的一部,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一些时候,我很想补齐,可是到某大书店去问,答复如下:  其一:到“历史”部门去问(盖因“史”也);  其二:到“美术”部门去问(盖因“美”也);  其三:到“哲学”部门去问(盖因“美学”也);  其四:到“社会科学”部门去问——这答复真“高”!  我就此游历一番,书却没买到。雷梦水先生前曾在《读书》撰文,讲如何设身
陈鼓应先生是旅美华人学者,曾在台湾大学讲授“老庄研究”,著述颇丰。中华书局新近出版了他的《老子注释及评介》。除此书外,他还有《庄子哲学》、《庄子哲学探究》和《庄子今注今译》等著作。这些虽属注释阐扬之作,却具备一定的系统性,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鲜明的学术观点和见解,呈现出独特的学术风貌。  陈先生长期旅居海外,这对研究老庄哲学增加了一些困难。虽说美国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是旁搜远,多方寻购,庋藏可观,对中国文
程千帆、沈祖夫妇合注的《古诗今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在选目、注释、串讲、考证、辨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点。  以往的选本常是重视唐诗而贬抑宋诗;推崇盛唐而轻视晚唐;在唐末诗人中,则又常是以皮(日休)、陆(龟蒙)或杜苟鹤、聂夷中等人的诗歌为压卷之作。在宋诗中,人们更是习惯于推崇南宋的爱国诗歌而贬低江西诗派。  《古诗今选》对唐诗固然推崇,但也不菲薄宋诗;推崇盛唐,也并不排斥晚唐;而在晚唐诗人中
余嘉锡先生晚年的力作《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八月出版了,周祖谟先生《前言》中说:“此书采集前代遗闻轶事,错综比类,分《德行》、《言语》等十八门。”  检今存几种宋明旧版《世说新语》,实皆分三十六门,余嘉锡《笺疏》本亦分三十六门,这就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容止》、《自新》、《企羨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是一种虚无主义的观点,自不待言。然而,“诗以人传”,“因人废诗”毕竟是中国诗坛上的两大弊端。“诗以人传”有时不免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大大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声誉;“因人废诗”则名句云散,佳什烟灭,无益于诗歌的借鉴和发展。打开中国诗史,对严嵩的清绝之作,除了袁子才外,还有谁对其垂以青睐呢?“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本是传诵一时的名句,因其作者大节沦丧,早就无人吟咏了。
几个月以前,已经忘记是谁,有一个朋友见了我就说:看了最近到的《读书》杂志没有?他说那里有一篇文章讲到我。我马上到所里办公室负责收纳、登记杂志工作的一角去问,拿到了《读书》一九八二年第七期。  那时我心里是有内疚的。在此地关心中国文学的人们里,对于《读书》杂志的评价很好,我也曾经听了人家的推荐订了一段时间。但,我的书太多,在研究室里放不下来了,勉强放下来也不好整理。因此,从今年开始,尽量少订杂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