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a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角;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2、小组活动:找角。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師: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上台指)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
  [评析: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但精彩之处就在于教师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正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正确的表象。]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再一次请同学上台指)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張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师生折角,生高举角展示) 师:这里面有好多小秘密,用这个尖尖的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两边,有什么感觉? 谁能给这尖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 师:像这样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的图形,就可以说它是一个角。谁能告诉大家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
  [评析:通过折一折、摸一摸,重视学生的肢体感受。让学生在活动操作中和交流中找到方法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四)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
  1、师:(出示活动角,两边重合)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师让活动角慢慢张开) 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你又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 2、魔术。师:同学们表现真好,老师送你们一个魔术。(抽动活动角) 你看到什么?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比较角的大小 师:(课件出示)猜一猜,下面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师:怎样验证?(打开p40,用三角板验证) 你发现什么? (课件演示:两个角重合)
  [评析: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玩活动角、变魔术、验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看、说、动、想的机会,从而使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学生的操作活动和智力活动中迎刃而解]
  (五)体验感悟,画角。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试一试)2、展示学生画的角 师:画得怎样? 3、师示范画 师: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4、请用正确的画法再次画一个角。[评析: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机会,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在探索和自主体验过程中,学生获得体验]
  (六)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拓展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学习内容贴近儿童,教学设计体现了“生活——数学——生活”的整体思路,是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性。如授课伊市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图入手,引导小组讨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角?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同时初步感悟到角的基本特征。
  2、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教师设计了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4、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本节课教师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的增多,给学生带来了任务加重的明显感觉,经观察发现,多数学生对找到适当合理的学习方法产生一定困难,学习心理常处于茫然的状态之下,但学生对“信息技术”科目的感觉却因为其对“信息技术”的简单理解而认为是减轻自身压力的一种有效的娱乐科目,因此,学生普遍对“信息技术”能保持极高的兴趣。笔者长期从事“信息技术”科目的教学,并常尝试以信息技术课为平台,利用Excel的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提倡个人自主学习,一个人所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其终身的学习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3~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开始,也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结合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的形式和内涵要求,通过激发兴趣,让幼儿主动积极参与探索主题学习,并且综合教师、家庭、社会等因素,让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主题活动中得以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主题活动 幼儿 自主学习  幼儿的自主学习
期刊
一、教学目标  重点单词strawberry (n.)草莓milk (n.)牛奶food (n.)食物sure (adv.)当然;肯定;一定vegetable (n.)蔬菜fruit (n.)水果right (adj.)正确的;适当的  重点句式Do you like、、、?Yes,I do. No , I don’t Does he/she like 、、、?Yes, he/she dose.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觉得棘手的问题。新课标提出,在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大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气。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从孩子喜欢的角度出发,去开启孩子的心扉,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他们去说自己想说的话,自己的真实感受
期刊
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已经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只有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肩上最重要的责任。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致力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研究,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在一个人的学习生涯中绝对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尤其是
期刊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实验技能(略);(2)培训策略(略)  二、文献综述  李学娟(2011)从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角度,分析了初中生物实驗技能的培养思路。汤晓梅(2016)站在初中生物实验技能考查的角度,以生物实验技能考查为例,分析其在学生生物学业质量过程性评价中的方式、作用,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生物实验技能考查的一些建议。车玉芹(2015)从激发兴趣、正确使用仪器、引导总结分析实验结果这些
期刊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下册教科书第三单元24页。  教学目标: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教学难点:1、0的倒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探究。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倒数 (板书)通过本节的学习,
期刊
【内容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学前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
期刊
在地理复习中,除了要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外,还要注意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联系和沟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某一地理事实为材料,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对拓宽地理课程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及行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 在地理课程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感到有些困
期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生存环境的日趋复杂,给人们尤其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媒体频繁报道幼儿园的安全事故,如幼儿园伤害案、交通事故、在幼儿园走丢了、接送过程中被冒领了、在高处跌落、器官误入异物、食物中毒等。2014年9月2日山东聊城莘县一幼儿园一名男童因为没有午睡,被一名女老师先是用鞋底敲打额头,紧接着又被揪耳朵并扇耳光,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