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语音活水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程最根本的基础是语音,然而课程改革不管改到什么程度都离不开语音教学,语音包括语言的声音系统、重音和节奏、语流、语速和语调。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和辨别语音系统,把声音、语速和语调有机结合起来,把握语言规律,为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音教学;问题;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24
  当前新的课程改革在各个区域稳步推进,围绕课改这一话题,作为身在一线教学的农村教师,充分感受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气息。在以学定教的氛围中,笔者谈谈语音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学生学语音存在的问题
  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实践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语音学习状况是:字母基本会读,知道单词有重音,能找出简单的拼读规则。但与此同时,很多学生发音不准,音标记不准、认不全,拼读能力差,经常会受母语的干扰,不能独立识别和拼读单词;不能以正确的节奏和语调阅读和表达,阅读能力差,朗读时不能表情达意,语调不够自然;渐渐地一些学生害怕当众朗读,慢慢地就出现了掉队现象。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语音识别能力影响词汇拼读能力,词汇拼读能力又影响词汇学习效果,词汇量的增加又影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二、问题存在的因素
  造成学生发音不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和观念方面的问题,如对语音和语音教学的认识;有教材方面的问题,如有的教材过分淡化语音教学;有学习策略方面的问题,如学习方法不当;有生理方面的原因,如发音器官缺陷;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如性格内向,害羞不敢开口;缺少学习氛围;还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如对英语文化有排斥的社会心理等。
  1. 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英语普及率不高,初中刚好开始接触英语,而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也没有完全实施到位。改革开放初,探试了英语的实用性,于是英语的各类考试都考到了语音、语调方面的知识,还附加英语口试测试。而90年代后期至今中考、高考题中基本忽略了语音方面的题分,和汉语一样,语音被看作学习语言最起码的基础能力。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也把教师和学生过渡了过来。
  2. 教材编写淡化了语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基本是人教社这统一版本。而如今有人教社、外研社、冀教版、牛津版等不同版本。以前教材中有语音专题,还配有语音专项训练练习。而现在的版本找不到语音专项训练练习。教材编写明显淡化了语音部分的内容。
  3. 汉语母语和地方方言的干扰
  当代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会暴露出对母语的依赖。如“Good bye”,学生注上“骨头白”;Shanghai(上海)中的sh发不出[?蘩]音;湖南、广东、广西一带的学生汉语[l]和[n]不分,英语单词学习中也经常跑音,学生因此不易分清英语中“light”和“night”。学习上就形成了障碍,不利学生的主动接受。
  4. 听音辨音缺少练习
  大量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集“听、看、说、写、记”于一体,而发音不准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听的问题,如:对听力练习不重视;听力的练习量不够大,重复次数不够多;在听的过程中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在听的过程中及听完之后要做什么;课后很难得有学生与教师一起探讨或交流语音方面的学习问题;学生处在被动学习语音的现象等。
  三、问题探讨与对策
  有效性学习语音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 兴趣的坚定性
  针对刚跨进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语音学习的好与差,七年级的语音的起步有直接的影响,学得好有利于今后的英语学习。教师应该通过观察,教育学生统一思想意识;把握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以兴趣为切入口,以情感的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语音能力;创设浓厚的学习语音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语音信心和勇气;以师带生,以生带生,以点带面。在班级坚定地树立“学好英语先学会语音”的全局信念。
  2. 年龄分段的特异性
  语言学家曾指出,语言的学习有良好的效果宜在孩子的低年龄段进行,逾早效果逾明显。因为小孩的记忆力相对大一些年龄的要好得多,加上小孩对周围的所有新鲜事物都很好奇,同时身边的事物对他们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他们边模仿边学习,边学习边领会。这些做法在小学阶段和初中七年级可以大胆尝试。因为经过小学几年与英语的接触,学生都已熟悉英语二十六个字母读音,在复习其读音时,呈现音标的具体书写形式。教师示范每个字母中所含的不同音素,并拼读它们,让学生感知到字母、单词和句子的读音都依赖于音标,适时补充四十八个音标中未曾出现过的音标,从而明白其重要性。其次,学生也可以通过熟悉的字母读音来帮助自己识记崭新的音标,达到语音教学的目的。
  3. 学习的协调性
  初中生恰逢是长知识、长身体的年龄段,学生发音器官有明显的变化。教师应本着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细心观察,发现他们之间的特异性;介绍各个发音器官的不同作用,唇、舌、齿、腭等发音器官的功能和口型变化;例如,[n]和[?鬒],[θ] [?奁]和[s] [z]等,唇、舌、齿、口型都有不同的变化。要告诉他们各个发音器官如何做到发音的协调性;及时纠正他们发音的差异,及时正音;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和作用,听辩、纠正结合;激发与鼓励并存;促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视语音学习像爱唱的歌一样朗朗上口,并永远回荡在脑海里。
  4. 語言的互通性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都有一种共性。即:什么人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做某事。因此,教师在语音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的发音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英语中大部分辅音字母的发音与汉语拼音很接近,如[b]、[d]、[f]、[g]、[h]、[j]、[k]、[l]、[m]、[n]、[p]、[r]、[s]、[t]、[v]、[w]、[z]……比较两者的读音,找出他们的异同,学生就能在母语的基础上习得新知。另外,不少音标在汉语中根本找不到相近的发音,并且读音难记。教师通常在简要解释发音要领后,学生做出正确判断,界定、领悟进而反复操练,达到熟练程度。   5. 发音的多变性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个汉语学得好的学生英语也学得不错。遇上考试,说不定英语考出的成绩还超过了汉语。让学生明确汉语的博大精深,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想学好多少有些难度。而英语只有48个音标,26个字母组合而成,相对汉语要好学些。针对这种好的典型,一方面,我们要多做表扬与鼓励,做好分析。让更多的学生能分享到成就感和快乐感。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醒学生,英语的语音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把握机遇,及时渗透。有许多字母和字母组合有多种发音。例如,元音字母a、e、i、o、u在开音节和闭音节中发音不同;字母组合ea有[i:]、[ei]、[i?藜]、[e]等多种发音,ou有[au]、[?蘧]等发音,ow有[?藜u]、[au],ew有[u:]、[j?藜:],ear有[i?藜]、[a:]、[?藜:]、[ε?藜]等多种发音,ch有[t?蘩]、[k]发音。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去比对,怎么去领悟,教师的渗透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找到语感和认知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6. 课堂的开放性
  在明确上述五个环节之后,教师还要大胆地尝试开放的课堂。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是以人为本,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音教学要注重结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学。另一方面,七年级学生生性好动,在课堂中如能投其所好,为他们提供一些“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其天性,就能事半功倍。为此,笔者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口号,“Don’t be shy,let me try!”“I think I can,so I can.”让学生心中有口号,人人都自信,放开胆量,大胆尝试。力求充分体现互动共享教学理念,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推动“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金善董.BFS语流节奏设计[M].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3.
  [3] 黄 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李 陽.国际音标美国音标速成[M].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出版社,2002.
  [5]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游县模环初级中学 324400)
其他文献
题记: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此诗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这正如教学改革的步伐,虽有些步履艰难,但前途一片光明————写在教学改革的路上。  回首走过的教学路程,可谓收获了很多,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在课堂上辛勤“唠叨”了十几年,一批批的学生也走出校门走向了社会,但是“革命尚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承担着一定的启蒙责任。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帮助初中生用数学科学的思维模式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43  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解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新时代教育要“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其目标是通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实现未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全方位地、循序渐进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12  《新课程标准》提出新时代教育要“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其目标是要通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
摘要:龙应台的《目送》描写的是她生活中的细节,细节中包含了浓浓的亲情。《目送》是散文集的开篇之作,文集也以此命名。基于此,本文先写了书中几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感受,然后阐述了全书给自己带来的思考和人生感悟,即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关键词:《目送》;亲情;人生感悟  引言:龙应台是一名台湾女作家,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被称为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目送》共分为三部
摘要:从一道课本复习题引发对练习不同表现形式的教学探索,引导学生去发现,进而掌握本质,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关键词:发现;变式;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122  波利亚曾说过,一个专心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多个方面,
徐輝
期刊
摘要:《江南的冬景》从写作角度来分析,可以梳理出多角度对比、典型性选材和跨时空引用等写作特点。本文阐述作者如何选取了江南的“阳光”“地质”“雨水”三方面来谋篇布局,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  关键词:多角度对比;国画添加法  从文章的赏析角度来看,大部分教材解读《江南的冬景》都选择文章的六个画面。从理解课文来说,这样切入容易把握和理解;但从写作角度来看,按照“暖阳”、“湿地”、“微雨雪”三
在圆的相关计算里面,圆锥及其展开图是相对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一节内容,因为本节知识对学生的几何直观、演绎推理能力、数形结合思想要求比较高,更有平面几何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融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解题难度,如何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技能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我建议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实施教学:  一、理解并识记重要公式  这里面常用到的有以下公式:圆的面积、周长,扇形面积、弧长,
摘要:本文浅要谈了少先队员如何建立网络德育主阵地,希望能有助于少先队员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少先队员;网络德育;主阵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92  电脑互联网的发展是20世纪科技发展的标志,21世纪甚至被认为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社會的全面进步,都起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对青少年创新精神的
摘要:课堂中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探索知识,使学生积极有效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业中,并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提供给学生知识技能、思维能力等各方面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课堂气氛;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56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具体教学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