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能够被有效激发,从更多更广的层面思考问题,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存在着一些重点和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在这方面花费心思,寻求突破。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重难点主要体现在意义、公式关系、计算方法等,学生很容易混淆和忘记,导致其无法快速、有效的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很多学生看来,数学知识非常枯燥,缺少趣味性,尤其是一些重难点知识,因而其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应当将突破教学重难点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接下来,本文具体阐述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中突破重难点教学。
1.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抓住教材的重难点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做好备课工作非常重要,备课相当于实战前的演习,出色的备课工作能够给教师提供巨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备课工作中抓住教材重难点的方式实现课堂教学中的突破[1]。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应当进行时适当的拓展,深入解读教材中的重难点,尽量体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课程《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正确判断图形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教学中能够用到的道具,如三角板、正方形、长方形等,设计好教学道具的摆放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两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在具备轴对称关系的同时也可以看做是平移或旋转完成的,而非等腰三角形的平移却并不是如此,既不具备轴对称关系,也不具备旋转关系。理清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三种关系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点,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入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2.以旧知识为突破点,突破教学重难点
事实上,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新知识的学习往往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所以新知识就像旧知识的延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旧知识为突破点,突破新知识重难点教学[2]。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乘法时,教师可以以加法为突破点,如7+7=14即7×2=14、7+7+7=21即7×3=21等,并且,每当学生完成乘法运算后,教师都可以要求学生以加法的方式进行检查,加深学生对于乘法的理解。又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求解梯形面积相关知识时,可以以三角形面积的求解、矩形面积的求解为突破点,教导学生学习切割法求梯形面积和补全法求梯形面积。切割法就是将梯形切分为矩形和三角形,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就等于梯形面积,是一种求解梯形面积的方法,联系之间所学习求解三角形、求解矩形面积的知识,学生可以轻松掌握切割求梯形面积法。同理,补全法就是将梯形补全成为一个大矩形,用大矩形的面积减去所补充三角形的面积,就能够成功求出梯形的面积。
3.引入游戏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接受相关数学知识,有可能是知识本身具备的抽象性导致其难以理解,也有可能是因为学生缺少对一些必要知识的认识而难以接受[3]。因此,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找准教学切入点,突破其学习“瓶颈”,认识相关数学知识,突破教学难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到相关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课程《圆》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相关知识,如圆心、半徑、直径等,如果说教师对学生进行各个名词的一一解释,那么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此,教师可以引入“羊吃草”的游戏,于定点处寄一根绳子,控制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在抓住不同长度绳子的情况下拾取分布在周围的书本。其中定点相当于圆心,绳子的长度相当于半径学生抓住绳子所做的圆周运动就是一个圆,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等等。给予游戏,教师能够迅速向学生讲解圆的各种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事半功倍,于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好处,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
4.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教学尤为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以旧知识为突破点,突破教学重难点,并恰当引入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索数学教材,逻辑思维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徐乃琴. 微课,小学数学课堂突破重难点的“利器”[J]. 文理导航(下旬), 2018,26(37):207-207.
[2]颜世帅, 张雪. 信息技术在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 新课程(上), 2018,44(11):136-137.
[3]邵金凤. 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小学数学重难点的专题研究[J]. 新智慧, 2018,52(16):135-135.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重难点主要体现在意义、公式关系、计算方法等,学生很容易混淆和忘记,导致其无法快速、有效的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很多学生看来,数学知识非常枯燥,缺少趣味性,尤其是一些重难点知识,因而其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应当将突破教学重难点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接下来,本文具体阐述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中突破重难点教学。
1.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抓住教材的重难点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做好备课工作非常重要,备课相当于实战前的演习,出色的备课工作能够给教师提供巨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备课工作中抓住教材重难点的方式实现课堂教学中的突破[1]。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应当进行时适当的拓展,深入解读教材中的重难点,尽量体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课程《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正确判断图形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教学中能够用到的道具,如三角板、正方形、长方形等,设计好教学道具的摆放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两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在具备轴对称关系的同时也可以看做是平移或旋转完成的,而非等腰三角形的平移却并不是如此,既不具备轴对称关系,也不具备旋转关系。理清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三种关系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点,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入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2.以旧知识为突破点,突破教学重难点
事实上,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新知识的学习往往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所以新知识就像旧知识的延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旧知识为突破点,突破新知识重难点教学[2]。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乘法时,教师可以以加法为突破点,如7+7=14即7×2=14、7+7+7=21即7×3=21等,并且,每当学生完成乘法运算后,教师都可以要求学生以加法的方式进行检查,加深学生对于乘法的理解。又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求解梯形面积相关知识时,可以以三角形面积的求解、矩形面积的求解为突破点,教导学生学习切割法求梯形面积和补全法求梯形面积。切割法就是将梯形切分为矩形和三角形,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就等于梯形面积,是一种求解梯形面积的方法,联系之间所学习求解三角形、求解矩形面积的知识,学生可以轻松掌握切割求梯形面积法。同理,补全法就是将梯形补全成为一个大矩形,用大矩形的面积减去所补充三角形的面积,就能够成功求出梯形的面积。
3.引入游戏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接受相关数学知识,有可能是知识本身具备的抽象性导致其难以理解,也有可能是因为学生缺少对一些必要知识的认识而难以接受[3]。因此,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找准教学切入点,突破其学习“瓶颈”,认识相关数学知识,突破教学难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到相关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课程《圆》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相关知识,如圆心、半徑、直径等,如果说教师对学生进行各个名词的一一解释,那么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此,教师可以引入“羊吃草”的游戏,于定点处寄一根绳子,控制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在抓住不同长度绳子的情况下拾取分布在周围的书本。其中定点相当于圆心,绳子的长度相当于半径学生抓住绳子所做的圆周运动就是一个圆,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等等。给予游戏,教师能够迅速向学生讲解圆的各种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事半功倍,于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好处,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
4.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教学尤为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以旧知识为突破点,突破教学重难点,并恰当引入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索数学教材,逻辑思维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徐乃琴. 微课,小学数学课堂突破重难点的“利器”[J]. 文理导航(下旬), 2018,26(37):207-207.
[2]颜世帅, 张雪. 信息技术在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 新课程(上), 2018,44(11):136-137.
[3]邵金凤. 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小学数学重难点的专题研究[J]. 新智慧, 2018,52(16):1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