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宝库,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思想内涵,掌握新发展理念,明确新发展战略目标,加深对国家现代化理解和认识,弄懂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一条主线、二条原则、三大变革,在实践中构建经济体制,建成四大产业体系,完成六大主要任务,需要每个企业的管理者和党组织负责人学懂弄通做实。每个企业都应在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经受大浪淘沙的考验,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力和企业竞争力,实现向现代化企业跨越的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新发展战略目标
经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之首,“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新时代总目标和总任务,在“新发展理念”基本方略的指导下,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经济方面的新发展战略目标是“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发展作为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子体系,在新时代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
1.新发展理念
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中的第4条基本方略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我的理解,这主要是对经济方面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此,新发展理念可以概括为“五大新发展理念”。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2.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背景
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就是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显著的特征,“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十九大报告提到了“二个必须”:
一是“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二是“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现代化的特征
1.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十九大报告第四部分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實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经济现代化的特征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而目前的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中的第4条基本方略“坚持新发展理念”中提到“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其中,“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我的理解是从十九大到二十大这个历史交汇期内经济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四、现代化经济体系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
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2.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从2018年到2022年的五年中,国际国内形势将会出现百年未有之变局。对每个企业来说,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将发生重大变革,也会在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经受大浪淘沙的考验。谁找准定位,谁把握趋势,谁抓住机遇就能增强企业创新力和企业竞争力,就能实现向现代化企业跨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
(作者单位:上海石化设备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新发展战略目标
经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之首,“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新时代总目标和总任务,在“新发展理念”基本方略的指导下,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经济方面的新发展战略目标是“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发展作为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子体系,在新时代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
1.新发展理念
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中的第4条基本方略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我的理解,这主要是对经济方面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此,新发展理念可以概括为“五大新发展理念”。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2.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背景
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就是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显著的特征,“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十九大报告提到了“二个必须”:
一是“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二是“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现代化的特征
1.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十九大报告第四部分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實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经济现代化的特征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而目前的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中的第4条基本方略“坚持新发展理念”中提到“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其中,“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我的理解是从十九大到二十大这个历史交汇期内经济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四、现代化经济体系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
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2.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从2018年到2022年的五年中,国际国内形势将会出现百年未有之变局。对每个企业来说,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将发生重大变革,也会在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经受大浪淘沙的考验。谁找准定位,谁把握趋势,谁抓住机遇就能增强企业创新力和企业竞争力,就能实现向现代化企业跨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
(作者单位:上海石化设备检验检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