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小学德育教师因为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没有系统而定量的考察机制就“自我放纵”,只是将自己课堂上应该讲的东西告诉学生,全然不顾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这种现象对常处于幼年时期的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有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其有效地塑造个人品质以及个人修养,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起德育教育,并且最好利用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提高教学的效果,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教育;教学策略;教学研究
所谓的“生活化”说白了就是“接地气”般的教学体验,而小学德育教学倡导生活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容易让学生产生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而这往往才是小学德育教学的主要难点所在。而基于生活化的小学德育教学策略,要求的是德育教育要更加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尽量利用真實、生动的案例进行讲解,降低小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且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展开生活化地探讨,这样才能然小学德育教学实现生活化,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基础与个人素养。
一、教育者首先应当改变自己的教育心态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建立一种与学生之间平等互助的和谐关系,而且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于此同时,在实际的德育教学中,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塑造以及学生个人的品质、修养的培养应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过这种培养并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不顾教材、不顾课堂安排,教师完全可以采用一种教学内容与个人品质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注重对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又辅以教学内容的帮助,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
以教学《我很整洁》一课为例,这节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个人卫生意识,让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同时懂得收拾、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提高生活的效率。教师可以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整理方法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小窍门,然后以自己作为案例,进行生动的生活化教学,这样可以将教师与学生放到一个平等的角度上来开展教学,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也纷纷认识到了保持整洁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主动、自觉地清洁、整理自己的物品,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注重德育教育中的细节教育
教师应当积极地将德育的理论内容落实与实践之中,并且课堂教学时要深挖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长此以往,教师就会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善于发现的良好学习习惯。这种细节教育往往就是德育教育中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决定了德育教学生活化成败的核心。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德育教育中的细节教育,特别是能够抓住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但又饱含哲理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实现德育教学的生活化。
以教学《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为例,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用眼卫生的重要性,同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对正确的用眼方式往往没有系统地认知,这就使得小学生对其不报以足够的重视,教师可以抓住近视眼最大的一个弊端——眼镜的不方便这一细节,让学生带上平光镜,体验一下戴眼镜的麻烦和不方便之处,比如戴时间长了鼻子痛,冬天戴眼镜容易起雾等等,这样学生就会自然地对眼镜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护好视力。
三、从生活习惯上进行德育教学
小学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教师应当从生活习惯上开展生活化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尊敬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欺负、不霸凌同学。刻苦认真地学习,在自己的努力下按时地完成作业,不应付、不抄袭,考试也保证诚信考试,不偷看他人试卷、不打小抄等等。只有在这些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进而在未来的生活中保持下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班会课的时间,让学生通过选举“一周行为标兵”的方式选出大家心目中的优秀行为标兵,同时还可以让教师参与到评选中,以此来保证最后结果的公平性与客观性。并且将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的照片放到班级的显眼位置进行展览,这样既可以利用好“榜样力量”,为整个班级树立一个模仿、学习的标准,同时还可以鼓励获得嘉奖的学生保持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每一名同学时刻约束自己、提醒自己,从而慢慢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保持下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态度,注重细节教育,并且从学生的行为习惯上开展生活化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富有生活实践气息的学习过程中感悟思想品德、个人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修养的真正内涵,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小学德育教学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少校.让德育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J].才智,2017(2):143.
[2]汤丽丽.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分析[J].时代教育,2018(2):191-191.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教育;教学策略;教学研究
所谓的“生活化”说白了就是“接地气”般的教学体验,而小学德育教学倡导生活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容易让学生产生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而这往往才是小学德育教学的主要难点所在。而基于生活化的小学德育教学策略,要求的是德育教育要更加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尽量利用真實、生动的案例进行讲解,降低小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且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展开生活化地探讨,这样才能然小学德育教学实现生活化,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基础与个人素养。
一、教育者首先应当改变自己的教育心态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建立一种与学生之间平等互助的和谐关系,而且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于此同时,在实际的德育教学中,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塑造以及学生个人的品质、修养的培养应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过这种培养并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不顾教材、不顾课堂安排,教师完全可以采用一种教学内容与个人品质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注重对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又辅以教学内容的帮助,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
以教学《我很整洁》一课为例,这节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个人卫生意识,让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同时懂得收拾、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提高生活的效率。教师可以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整理方法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小窍门,然后以自己作为案例,进行生动的生活化教学,这样可以将教师与学生放到一个平等的角度上来开展教学,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也纷纷认识到了保持整洁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主动、自觉地清洁、整理自己的物品,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注重德育教育中的细节教育
教师应当积极地将德育的理论内容落实与实践之中,并且课堂教学时要深挖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长此以往,教师就会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善于发现的良好学习习惯。这种细节教育往往就是德育教育中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决定了德育教学生活化成败的核心。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德育教育中的细节教育,特别是能够抓住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但又饱含哲理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实现德育教学的生活化。
以教学《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为例,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用眼卫生的重要性,同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对正确的用眼方式往往没有系统地认知,这就使得小学生对其不报以足够的重视,教师可以抓住近视眼最大的一个弊端——眼镜的不方便这一细节,让学生带上平光镜,体验一下戴眼镜的麻烦和不方便之处,比如戴时间长了鼻子痛,冬天戴眼镜容易起雾等等,这样学生就会自然地对眼镜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护好视力。
三、从生活习惯上进行德育教学
小学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教师应当从生活习惯上开展生活化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尊敬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欺负、不霸凌同学。刻苦认真地学习,在自己的努力下按时地完成作业,不应付、不抄袭,考试也保证诚信考试,不偷看他人试卷、不打小抄等等。只有在这些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进而在未来的生活中保持下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班会课的时间,让学生通过选举“一周行为标兵”的方式选出大家心目中的优秀行为标兵,同时还可以让教师参与到评选中,以此来保证最后结果的公平性与客观性。并且将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的照片放到班级的显眼位置进行展览,这样既可以利用好“榜样力量”,为整个班级树立一个模仿、学习的标准,同时还可以鼓励获得嘉奖的学生保持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每一名同学时刻约束自己、提醒自己,从而慢慢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保持下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态度,注重细节教育,并且从学生的行为习惯上开展生活化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富有生活实践气息的学习过程中感悟思想品德、个人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修养的真正内涵,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小学德育教学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少校.让德育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J].才智,2017(2):143.
[2]汤丽丽.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分析[J].时代教育,2018(2):19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