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iuuffuuyya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也越来越加重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如果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这项技能就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服务。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思维敏捷正是接收新知识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当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加强实际操作训练,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072-01
  在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并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考试科目,所以教师会首先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副课,所以也就导致部分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必备技能,如何利用有限的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成为了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提出可行性教学策略,力求在初中信息教学中建立高效课堂。
  一、构建高效初中信息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初中教学关系到学生的升学考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考试科目教学。但由于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极其重要,这就导致在教学中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在初中排课时为了给考试科目更多的教学时间保证学校的升学率,所以信息技术排课较少。而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机房学习一些计算机的基础性操作和软件的应用,这些教学虽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却没有合理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采用得过且过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信息教学就是在电脑上玩游戏。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为了满足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日常需求,教师应当首先转变教学思维,正确的认知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必须要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利用。只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才能够不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型人才。
  二、转变认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当转变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认知,由于信息技术排课较少,所以教师自然而然就认为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副科,主要是为了放松学生的学习心态,教学中教师以较为宽松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甚至有的教师让学生自我寻找电脑游戏来玩,虽然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但是这样的教学是没有任何教学作用的,也没有提高学生的任何技能。教师应当首先重新定位信息技术教学,认知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能够以认真的态度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到兴趣,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真正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从而引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首先了解到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这样学生会对信息技术产生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将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不断自我探索相关信息知识。
  三、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为了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首先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较大提升,则能够有效推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时间久了有可能会感到无趣,所以教师必须要利用创新思维使用更多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还能够不断促进教师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
  第二采用小組式与竞争式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在班级内划分学习小组,让小组内部人员通过充分的探讨来完成教学任务。小组教学模式主要能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小组内部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学到信息技术。
  最后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实践环节,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学以致用才是当前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的教学中需要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能够做出相关文件,例如运用计算机做出自己的课程表,或者利用计算的绘图软件画一幅画,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合来说,在当前初中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改变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认知,灵活的利用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努力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培养更加出色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董林艳.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94.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最终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英语课程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及资源开发等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但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性千差万别,学习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英语作业分层布置就是因材施教的方法之一,所以英语教师在布置英语作业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分层布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推进,改善学生对高中物理这门学科产生的厌学情绪也逐渐受到了社会上的关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本文的开头分析了当前高中物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紧接着又提出了四点改善学生对高中物理產生厌学情绪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成绩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物理;厌学情绪;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初中是学生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限于将解题步骤告知学生,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解题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讲题机会,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并提高学习热情与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讲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标准(2011年)》新增加了三个关键词,之一就是“模型思想”,并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模型思想”成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明显亮点,教育者们对其内涵、组成、教育意义等都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 数学;模型建构教学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直接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在小学高段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关注学生写作水平的培养,并结合生活化引导、读写结合渗透、融入活动探索、优化课堂模式几个角度开展写作教学活动,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8,H193.6,R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140-02 
摘要如今,在国家的大力倡导、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以及研学市场的多重作用下,研学旅行逐渐兴盛起来,发展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在幼儿阶段深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能够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实现“知行合一”,大大扩展教育资源。因此,探究幼儿研学之旅,也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  关键词知行合一;研学旅行;幼儿研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2-002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本文将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建立一套适用于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适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出自身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此强化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合作意识。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小组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252.17,C41 文献标识码
摘要 语文作为小学学习的重要基础门类,阅读写作作为重要的语文组成部分,大量阅读书籍,扩大写作范围,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强化学生的认知模式,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高学生高素质的人文修养。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小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差异采用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进程中,体育教学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条理地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参与积极程度,这样对教学目标的改变不仅有利于综合教学的开展,体现综合素质的实际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是,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共同发展。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体育课堂的教学品质,通过课上训练和理念灌输促进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从而更好地完成其他科目以及知识的学习,
摘 要德育教育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就必须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视。而小学作为学生思想品质形成基础且关键的阶段,自然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黄金时期。小学教师需要抓住基础性的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了解当前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情况的前提下,对提升小学低年级德育有效性的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