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事业逐渐深化改革,国家以及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概念及体系被提出并通过课程标准体现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聚焦核心素养以构建高效课堂,仍是当前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与课堂实践的重点.而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课堂实践对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关注及体现,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现阶段的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并提出课堂优化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效课堂;初中数学;优化
前言: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旨在进一步培养并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全方位进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注重学生能力、技能的培养以及提升,是现阶段学校以及教师需要重视的内容.对初中数学而言,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一步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发展瓶颈
(一)教学理念缺乏先进性
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还存在着相应的不足,缺乏相应的先进性.部分教师受以往常规教学理念的严重影响,在教学活动中仍沿用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以硬性灌输式教学为主,实行统一性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够重视.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定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有效地理解以及掌握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实际的应用能力也不足,存在较多的疑问以及困惑.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数学水平的提升造成阻碍,也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模式的忽略性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步转变为相对先进、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具体的课程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却没有合理、科学地应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有些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方式的丰富性,在应用多媒体设备过程中,只是单一地应用有关数学知识的图片、视频,而教学内容的互动、创新均被忽略.这使得学生对原本就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复杂数学知识更加不能深入地理解以及掌握,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逐步消减.当然,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不等于拥有了高效课堂的金钥匙.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的数学运算、数学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与提升,教师需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指导并优化自己的课堂.
(三)教学目标模糊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发展以及成长的重要时期,学生因心智尚未成熟,在学习目标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而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自身对教学目标的确立仍较模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将其作为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教师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逻辑能力等的培养以及提升,对学生未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及指导,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环节中没有形成相应的思维结构以及逻辑结构,对相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比如,某教师在学习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后,便将其应用到实际课堂中,进行“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节的教学.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表达式,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特征.在此基础上,他进入到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然后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并验证.教师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方程兩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合并[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通过小组探讨交流来促进知识的内化.小组完成后,教师出题,请学生上黑板展示,但很遗憾学生的课堂效果反馈并不好.再出题,再练习,学生仍然出错率较高,该教师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对解方程的一般步骤的具体化与明确化,是从方程的微观角度来进行的思考.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最关键的是审题,即结合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建立等量关系.学生如果不会建立等量关系,再细节的指导与规范都是无用功.因此,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审题并建立等量关系”上,突破了这一重点与难点,后面的解方程的步骤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学生主体的建构性不足
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数学的知识广度与内容深度在逐渐加强.然而,现在不少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学习数学的内源性动力与外部激励机制相对匮乏,学生感受不到数学探究的真正乐趣.部分学生畏惧数学,认为数学理论概念性强,逻辑思维复杂,学习数学难如登天;有的学生基础弱,对数学符号、公式、图形等的认知与理解不完整,在审题与读题方面存在困难,不能完全理解数学题的题意,学习数学感到吃力,觉得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还有一部分学生会简单的题型,稍微复杂一点就不会,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学生由于一些外部因素不能专心学习数学,致使数学学习现状不理想.从总体来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建构性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每学期甚至每个月都有学生因跟不上数学学习而加入“厌学”的队伍.
数学学习效率低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学习方法和态度的问题.在学习时,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数学知识,不能主动去学习,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方面不科学,学生只是单一的接受式学习,不能提前预习,主动提问,只依靠教师灌输数学概念、讲解解题方法,教师讲解多少就接受多少,没有自己的解题思路,不会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认为学习是自身知识的积累,而是为了家长而学习,与自身没有关系.这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也是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拦路虎”.再加上他们本身学习中学数学就有困难,长此以往,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心理上的压抑也会阻碍他们继续学习数学. 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措施
(一)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及核心素养理念推行的背景下,初中数学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在其自身的教学理念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化,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期间,应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有效的体现,并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重点,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学习技能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因此,教师要合理、科学地调节数学理论和知识实际应用间的有机结合,在课堂上不以硬性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要强迫学生对数学相关概念进行死记硬背.教师要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练习以及实际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以及应用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以及掌握数学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讲述相关的数学故事等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具体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素养,活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
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然后针对概念展开相应的教学,列举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实例,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可引入苏步青关于数学探索方面的故事,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参与学习,深刻认识数学知识,并有效掌握其意义,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二)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有机融合
在构建初中数学课程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间的关系,以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掌握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备课期间要从教材理论知识中寻找其平衡点及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在课堂导学环节中,让学生联合实际生活,认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其形成相应的求知欲,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初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实物入手,对物体的形状从感性认知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学生通过多角度认识、了解立体图形以及展开的平面图形,初步形成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的知识,对思维拓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与充实的课堂设计
做好准备工作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除了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构架和学习程度等准备工作以外,课前还要准备好课,准备好一节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能为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设想构建时,教师的基本准备工作就是学情特点分析、明确知识范围及教学重点与难点、一节课的基本构思.学情特点分析,即学生已经学习过与角有关的知识,且在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关于角的实物,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角平分性质定理的推导是一个难题,需要教师从旁点拨与巧妙引导.教师结合学情特点及教材内容,确立教学目标为: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基本内容、证明及运用.其中,角平分线定理的运用是教学重点,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是教学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初步设计课堂的基本构思为:让学生观看PPT,教师先介绍角平分线并作图,再根据演示课件探究出它的性质,即重难点,最后尝试角平分线定理的运用和证明.教师备课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确定好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的重难点选择适量、适度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科学安排、合理搭配.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聚焦核心素养并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充实的课堂设计及探究活动的展开.
(四)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数学建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其最终的归宿是学生的学,即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数学建构.在这一过程中,优等生得以拓展提高,中等生得以课堂展示,学困生得以知识理解,不同基础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了关注与发展.初中数学课堂上,为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数学建构,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及活动组织,保证能够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教学组织活动上.教学的活动组织可以在全体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再发展小组交流合作,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參与到中学数学的学习过程.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让学生结合PPT上的画法对轴对称图形有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讲解具体操作.这样,从一节课的开始到最后,学生自主进入教材,自主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全程都是学生的情境理解、自主探究、应用拓展,教师从旁指导并督促,做必要的点拨与评价.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更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聚焦新课程的核心素养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方式的高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应进一步转化课堂教学理念,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敏雪.数学教学目标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2]白姝园.初中数学核心知识与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3]胡伟丽.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研究——以郑州S中为例[D].郑州大学,2019.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效课堂;初中数学;优化
前言: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旨在进一步培养并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全方位进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注重学生能力、技能的培养以及提升,是现阶段学校以及教师需要重视的内容.对初中数学而言,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一步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发展瓶颈
(一)教学理念缺乏先进性
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还存在着相应的不足,缺乏相应的先进性.部分教师受以往常规教学理念的严重影响,在教学活动中仍沿用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以硬性灌输式教学为主,实行统一性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够重视.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定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有效地理解以及掌握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实际的应用能力也不足,存在较多的疑问以及困惑.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数学水平的提升造成阻碍,也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模式的忽略性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步转变为相对先进、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具体的课程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却没有合理、科学地应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有些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方式的丰富性,在应用多媒体设备过程中,只是单一地应用有关数学知识的图片、视频,而教学内容的互动、创新均被忽略.这使得学生对原本就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复杂数学知识更加不能深入地理解以及掌握,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逐步消减.当然,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不等于拥有了高效课堂的金钥匙.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的数学运算、数学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与提升,教师需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指导并优化自己的课堂.
(三)教学目标模糊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发展以及成长的重要时期,学生因心智尚未成熟,在学习目标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而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自身对教学目标的确立仍较模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将其作为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教师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逻辑能力等的培养以及提升,对学生未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及指导,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环节中没有形成相应的思维结构以及逻辑结构,对相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比如,某教师在学习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后,便将其应用到实际课堂中,进行“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节的教学.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表达式,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特征.在此基础上,他进入到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然后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并验证.教师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方程兩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合并[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通过小组探讨交流来促进知识的内化.小组完成后,教师出题,请学生上黑板展示,但很遗憾学生的课堂效果反馈并不好.再出题,再练习,学生仍然出错率较高,该教师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对解方程的一般步骤的具体化与明确化,是从方程的微观角度来进行的思考.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最关键的是审题,即结合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建立等量关系.学生如果不会建立等量关系,再细节的指导与规范都是无用功.因此,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审题并建立等量关系”上,突破了这一重点与难点,后面的解方程的步骤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学生主体的建构性不足
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数学的知识广度与内容深度在逐渐加强.然而,现在不少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学习数学的内源性动力与外部激励机制相对匮乏,学生感受不到数学探究的真正乐趣.部分学生畏惧数学,认为数学理论概念性强,逻辑思维复杂,学习数学难如登天;有的学生基础弱,对数学符号、公式、图形等的认知与理解不完整,在审题与读题方面存在困难,不能完全理解数学题的题意,学习数学感到吃力,觉得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还有一部分学生会简单的题型,稍微复杂一点就不会,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学生由于一些外部因素不能专心学习数学,致使数学学习现状不理想.从总体来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建构性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每学期甚至每个月都有学生因跟不上数学学习而加入“厌学”的队伍.
数学学习效率低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学习方法和态度的问题.在学习时,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数学知识,不能主动去学习,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方面不科学,学生只是单一的接受式学习,不能提前预习,主动提问,只依靠教师灌输数学概念、讲解解题方法,教师讲解多少就接受多少,没有自己的解题思路,不会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认为学习是自身知识的积累,而是为了家长而学习,与自身没有关系.这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也是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拦路虎”.再加上他们本身学习中学数学就有困难,长此以往,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心理上的压抑也会阻碍他们继续学习数学. 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措施
(一)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及核心素养理念推行的背景下,初中数学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在其自身的教学理念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化,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期间,应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有效的体现,并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重点,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学习技能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因此,教师要合理、科学地调节数学理论和知识实际应用间的有机结合,在课堂上不以硬性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要强迫学生对数学相关概念进行死记硬背.教师要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练习以及实际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以及应用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以及掌握数学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讲述相关的数学故事等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具体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素养,活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
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然后针对概念展开相应的教学,列举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实例,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可引入苏步青关于数学探索方面的故事,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参与学习,深刻认识数学知识,并有效掌握其意义,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二)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有机融合
在构建初中数学课程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间的关系,以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掌握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备课期间要从教材理论知识中寻找其平衡点及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在课堂导学环节中,让学生联合实际生活,认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其形成相应的求知欲,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初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实物入手,对物体的形状从感性认知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学生通过多角度认识、了解立体图形以及展开的平面图形,初步形成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的知识,对思维拓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与充实的课堂设计
做好准备工作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除了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构架和学习程度等准备工作以外,课前还要准备好课,准备好一节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能为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设想构建时,教师的基本准备工作就是学情特点分析、明确知识范围及教学重点与难点、一节课的基本构思.学情特点分析,即学生已经学习过与角有关的知识,且在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关于角的实物,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角平分性质定理的推导是一个难题,需要教师从旁点拨与巧妙引导.教师结合学情特点及教材内容,确立教学目标为: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基本内容、证明及运用.其中,角平分线定理的运用是教学重点,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是教学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初步设计课堂的基本构思为:让学生观看PPT,教师先介绍角平分线并作图,再根据演示课件探究出它的性质,即重难点,最后尝试角平分线定理的运用和证明.教师备课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确定好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的重难点选择适量、适度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科学安排、合理搭配.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聚焦核心素养并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充实的课堂设计及探究活动的展开.
(四)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数学建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其最终的归宿是学生的学,即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数学建构.在这一过程中,优等生得以拓展提高,中等生得以课堂展示,学困生得以知识理解,不同基础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了关注与发展.初中数学课堂上,为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数学建构,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及活动组织,保证能够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教学组织活动上.教学的活动组织可以在全体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再发展小组交流合作,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參与到中学数学的学习过程.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让学生结合PPT上的画法对轴对称图形有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讲解具体操作.这样,从一节课的开始到最后,学生自主进入教材,自主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全程都是学生的情境理解、自主探究、应用拓展,教师从旁指导并督促,做必要的点拨与评价.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更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聚焦新课程的核心素养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方式的高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应进一步转化课堂教学理念,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敏雪.数学教学目标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2]白姝园.初中数学核心知识与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3]胡伟丽.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研究——以郑州S中为例[D].郑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