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发展与社交媒体的兴盛,让更多的人拥有了话语权,我们比以往更容易获得新闻,但对新闻真相的追求却日趋变难。本文拟结合“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这一具体案例,分析其传播过程,探讨其成因,总结其特征,以期有助于增进对“后真相”事件的讨论和认识。
【关键词】:后真相 意见领袖 沉默螺旋 舆论 情绪
网络发展与社交媒体的兴盛,让更多的人拥有了话语权,给予人们更多的可能。然而伴随动物园老虎伤人、罗一笑、于欢杀辱母者、小凤雅、产妇医院坠楼以及红黄蓝幼儿园虐童等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我们开始审视这种网络自由表达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我们比以往更多地获得新闻,同时也更容易困惑: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难。”【1】其结果便是,“后真相”不仅入选《牛津词典》2016年度词汇,关于“后真相时代”的讨论也日见其多。本文拟结合“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这一具体案例,分析其传播过程,探讨其成因,总结其特征,以期有助于增进对“后真相”事件的讨论和认识。
2017年11月底,学生家长刘某发布了一条控诉红黄蓝幼儿园老师虐待在校儿童,逼迫他们吃白色药片并让学生脱光衣服罚站的视频。次日,10多名学生家长一起在校门口控诉校方有猥亵幼儿的行为。网络大V们在看到此视频后大肆传播,一度造成社会恐慌。后经警方调查,刘某视频中所说的儿童被猥亵信息纯属捏造。
在该事件中,网民们同情社会弱势群体,深切期望有关部门帮孩子们讨回公道。岂不知,他们所获知的新闻“事实”从一开始都只是网络大V为迎合大众口味从社交平台上的只言片语拼凑而成,因为大V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核实新闻真实性,而是如何增加个人阅读量、提高知名度。当他们看到刘某控诉的视频后迅速在网络扩散,虽有部分理智者站出来让大家保持冷静等待调查结果,但多数人看到视频后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甚至为释放个人情感不惜制造网络暴力。
网民急于让幼儿园老师们受到惩罚,但警方对该事件正处于调查阶段,未能让他们的情绪得到及时满足,这无疑给网络大V们进一步制造舆论话题创造了条件。他们为维持自己的公知形象,充当起“意见领袖”的身份,疯狂制造痛点,不断发表激烈言论,通过读者的评论和打赏,成功的将阅读量转化为了实际收益。他们描绘着幼儿园老师的冷血无情,臆想着幼儿园里发生了人神共愤的猥亵事件,指责政府不该隐瞒事实,痛骂学校葬送了孩子们的前程。在这些言论的撩拨下,大众的热血被彻底点燃,一旦有人提出质疑,就会被冠以冷漠无情的标签。
事件不断升温,微博大V“回忆专用小马甲”、“当时我就震惊了”、“思想聚焦”等在事态还未明了之时,大肆谈论儿童虐待和儿童猥亵的危害,大众的恐慌情绪被不断放大。加之一些演员的推波助澜:章子怡发博“听说三种颜色上不了热搜”、杨蓉讲述自己小时候差点被猥亵,王源提醒家长警钟长鸣等。很多网民感同身受,纷纷讲述自己小时候被虐待或被猥亵的经历,事情不断发酵,网民们已经彻底失去冷静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微博里的评论如出一辙,大多都是“理性能当饭吃?只有舆论压力才能尽快让那些虐待孩子的魔鬼受到惩罚。”
面对提出质疑的“小部分”群体,另外的“大多数“对其态度都是谴责和辱骂。于是,这一小部分人的呼声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淹没,最终导致“沉默螺旋”:“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随着主流意见在媒体上占据了与其相称的比例,持少数意见的人表达自己观点的可能性逐渐降低。相反地,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的立场正在为公众所接受,他就会变得更加勇于表达自己。”【2】这也是某些大V敢于在公众面前打感情牌,引导舆论一边倒的重要原因。
最终,警方通过深入调查得出结论:幼儿园确有一名老师因学生不吃饭而用绣花针对其进行了攻击,但猥亵、打针和喂药片子虚乌有。涉事人赵某也在微博进行了公开道歉。但是我们惊奇的发现,开始那些辱骂幼儿园老师和医生的人群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又反过来辱骂家长刘某,网络暴力久久不消。
我们不得不去思考: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新闻事件一经出现,自媒体若抢占先机快速评论,可以极大增强其影响力。反之,如果媒體的时评总是慢人一步,又无其他新颖观点出现,影响力势必大打折扣。因此,与传统的新闻报道不同,网络媒体更加追求即时性,以求快速吸引阅读量,这就导致自媒体们更加愿意投其所好,积极快速地写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言论,这是导致“后真相”时代到来的关键所在。
网络大V们自恃为“意见领袖”,经过长期的试探性研究,他们深谙“群体不能被理性所影响,他们只能理解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想法。”【3】自媒体完美掌握了那些能够令大众兴奋起来的言语,这还不够,他们在写新闻评论时候往往假装自己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感情,然后通过低俗的组合拼凑模式,用一些出众的感情暗示理念来影响受众的观点,以达到自己的利益。这种单纯为了激起社会舆论的评论言语,其质量当然不能得到完全保证。这个问题越演越烈,“后真相”事件出现在网络上的机率也会越来越多。一位作者忧虑地写道:“很多时评作者,往往只求时间上能够赶上,质量上却很难顾及。他们永恒不变的一个思路模式:官方政策不对,贪官很坏,强者错误,弱者可怜……很多文章停留在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次上,没有理性,只有炒作。【4】
注释:
1.汤姆.罗森斯蒂尔,《真相》,[M],陆佳怡、孙志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2.王莉,《群体性事件“减压”与媒体舆论调控》[ J ],新闻爱好者,2016(07)。
3.刘媛媛、张璇,《新媒介时代微博意见领袖研究》[ J ],新闻界,2016(20)。
4.唐娟、罗彬,《从王娜娜事件看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 J ],视听,2016(07)。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1999年。
【2】王迪,《从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看网络舆论传播的行为与动因》[ J ],新闻研究导刊,2015 (14)。
【3】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
【4】郑智斌、张媛,《微博“多边舆论场”博弈研究》[ 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
【关键词】:后真相 意见领袖 沉默螺旋 舆论 情绪
网络发展与社交媒体的兴盛,让更多的人拥有了话语权,给予人们更多的可能。然而伴随动物园老虎伤人、罗一笑、于欢杀辱母者、小凤雅、产妇医院坠楼以及红黄蓝幼儿园虐童等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我们开始审视这种网络自由表达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我们比以往更多地获得新闻,同时也更容易困惑: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难。”【1】其结果便是,“后真相”不仅入选《牛津词典》2016年度词汇,关于“后真相时代”的讨论也日见其多。本文拟结合“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这一具体案例,分析其传播过程,探讨其成因,总结其特征,以期有助于增进对“后真相”事件的讨论和认识。
2017年11月底,学生家长刘某发布了一条控诉红黄蓝幼儿园老师虐待在校儿童,逼迫他们吃白色药片并让学生脱光衣服罚站的视频。次日,10多名学生家长一起在校门口控诉校方有猥亵幼儿的行为。网络大V们在看到此视频后大肆传播,一度造成社会恐慌。后经警方调查,刘某视频中所说的儿童被猥亵信息纯属捏造。
在该事件中,网民们同情社会弱势群体,深切期望有关部门帮孩子们讨回公道。岂不知,他们所获知的新闻“事实”从一开始都只是网络大V为迎合大众口味从社交平台上的只言片语拼凑而成,因为大V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核实新闻真实性,而是如何增加个人阅读量、提高知名度。当他们看到刘某控诉的视频后迅速在网络扩散,虽有部分理智者站出来让大家保持冷静等待调查结果,但多数人看到视频后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甚至为释放个人情感不惜制造网络暴力。
网民急于让幼儿园老师们受到惩罚,但警方对该事件正处于调查阶段,未能让他们的情绪得到及时满足,这无疑给网络大V们进一步制造舆论话题创造了条件。他们为维持自己的公知形象,充当起“意见领袖”的身份,疯狂制造痛点,不断发表激烈言论,通过读者的评论和打赏,成功的将阅读量转化为了实际收益。他们描绘着幼儿园老师的冷血无情,臆想着幼儿园里发生了人神共愤的猥亵事件,指责政府不该隐瞒事实,痛骂学校葬送了孩子们的前程。在这些言论的撩拨下,大众的热血被彻底点燃,一旦有人提出质疑,就会被冠以冷漠无情的标签。
事件不断升温,微博大V“回忆专用小马甲”、“当时我就震惊了”、“思想聚焦”等在事态还未明了之时,大肆谈论儿童虐待和儿童猥亵的危害,大众的恐慌情绪被不断放大。加之一些演员的推波助澜:章子怡发博“听说三种颜色上不了热搜”、杨蓉讲述自己小时候差点被猥亵,王源提醒家长警钟长鸣等。很多网民感同身受,纷纷讲述自己小时候被虐待或被猥亵的经历,事情不断发酵,网民们已经彻底失去冷静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微博里的评论如出一辙,大多都是“理性能当饭吃?只有舆论压力才能尽快让那些虐待孩子的魔鬼受到惩罚。”
面对提出质疑的“小部分”群体,另外的“大多数“对其态度都是谴责和辱骂。于是,这一小部分人的呼声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淹没,最终导致“沉默螺旋”:“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随着主流意见在媒体上占据了与其相称的比例,持少数意见的人表达自己观点的可能性逐渐降低。相反地,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的立场正在为公众所接受,他就会变得更加勇于表达自己。”【2】这也是某些大V敢于在公众面前打感情牌,引导舆论一边倒的重要原因。
最终,警方通过深入调查得出结论:幼儿园确有一名老师因学生不吃饭而用绣花针对其进行了攻击,但猥亵、打针和喂药片子虚乌有。涉事人赵某也在微博进行了公开道歉。但是我们惊奇的发现,开始那些辱骂幼儿园老师和医生的人群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又反过来辱骂家长刘某,网络暴力久久不消。
我们不得不去思考: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新闻事件一经出现,自媒体若抢占先机快速评论,可以极大增强其影响力。反之,如果媒體的时评总是慢人一步,又无其他新颖观点出现,影响力势必大打折扣。因此,与传统的新闻报道不同,网络媒体更加追求即时性,以求快速吸引阅读量,这就导致自媒体们更加愿意投其所好,积极快速地写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言论,这是导致“后真相”时代到来的关键所在。
网络大V们自恃为“意见领袖”,经过长期的试探性研究,他们深谙“群体不能被理性所影响,他们只能理解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想法。”【3】自媒体完美掌握了那些能够令大众兴奋起来的言语,这还不够,他们在写新闻评论时候往往假装自己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感情,然后通过低俗的组合拼凑模式,用一些出众的感情暗示理念来影响受众的观点,以达到自己的利益。这种单纯为了激起社会舆论的评论言语,其质量当然不能得到完全保证。这个问题越演越烈,“后真相”事件出现在网络上的机率也会越来越多。一位作者忧虑地写道:“很多时评作者,往往只求时间上能够赶上,质量上却很难顾及。他们永恒不变的一个思路模式:官方政策不对,贪官很坏,强者错误,弱者可怜……很多文章停留在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次上,没有理性,只有炒作。【4】
注释:
1.汤姆.罗森斯蒂尔,《真相》,[M],陆佳怡、孙志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2.王莉,《群体性事件“减压”与媒体舆论调控》[ J ],新闻爱好者,2016(07)。
3.刘媛媛、张璇,《新媒介时代微博意见领袖研究》[ J ],新闻界,2016(20)。
4.唐娟、罗彬,《从王娜娜事件看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 J ],视听,2016(07)。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1999年。
【2】王迪,《从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看网络舆论传播的行为与动因》[ J ],新闻研究导刊,2015 (14)。
【3】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
【4】郑智斌、张媛,《微博“多边舆论场”博弈研究》[ 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